《舉難勸修》出自《佛說四十二章經》,這是本經的第十二章,本章是世出世法,做人的道理,學佛的條件。釋迦牟尼佛在本經中,所舉的二十種難(人生最困難的事),無非是勉勵我們要精進,不怕苦地去克服困難,所謂「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啊!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譯者簡介,
作品原文
佛言: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忍色忍欲難,見好不求難,被辱不嗔難,有勢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
注釋譯文
「佛言:人有二十難」,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人生的苦難太多了,難做的事,也是非常的多,把它歸納起來,我們難以辦到的事,有二十種。
一、貧窮布施難:貧字的結構,是「分」「貝」兩字合一,把寶貝都分光了,因此,貧,沒有財產。窮,是沒有衣、食。簡單地說,一個人沒有衣食,貧無立錐之地,叫他行善,以物質來布施,的確是件非常困難的事。不過,佛教講布施,包括財布施、法布施和無畏布施,都可以讓我們廣結善緣。財布施就是用錢財物質行布施,法布施是以佛法來教化人家,無畏布施,就是以精神來安慰人家、保護人家,這三種布施都是有功德的。
說財施困難,對有錢人家來說,只要肯發心,拿幾個錢出來是不成問題的。但一個窮得連自己的三餐都不繼,衣食都發生問題的人,在經濟能力極差的情況之下,還能發心布施,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大布施。其次,當人家處在恐怖不安的時候,我們自己的體力和精神力量都差的當下,卻奮不顧身地保護人家、安慰人家,解除人家害怕的心理障礙,也是很難能可貴的布施。我剛入佛門,才起步學佛,尚未深入三藏,對佛法還沒有深刻地研究,但是當人家來向我們請教,而肯就我所了解的,毫不保留地解釋給人家聽,讓人家了解,這一種也是很難能可貴的布施。
最近菲律濱發生了一次可以說是二十年來最大的地震,是大家所親身經歷的,也是讓大家都感到非常恐懼的。地震,地動山搖,是一種天災,誰都不能避免,也不可預料的。依佛法來說,這是共業所感,我們在共業當中而有不共業,別人家遭受到那么大的災難,所有的財產毀於一旦,甚至連生命也丟了;而我們依舊平平安安的,算是很幸運的了,假如以上面說的三種布施配合去做,是很有意義的。
在社會上發動救災的時候,我們能夠隨喜出錢捐助人家(當然,捐錢不在於多少,在出於我們的一片誠心),表示一個佛教徒的同情心,這是在物質方面的布施(財施)。大地震過後,都會有餘震,別人害怕得要命,我心裡同樣的感到很害怕,依然安慰人家:「啊!你不要怕,我們來念觀世音菩薩,災難就不會降臨到我們身上來!」這就是一種無畏布施。還有,我們要開導不懂佛法的人:「地震,正說明了國土危脆,世間無常。」我們以「無常」的真理來教化人家,讓他對佛法有正確的認識,就是法布施。所以,這三種布施,在地震發生不久的現在,我們可以用尊重、關懷、親善的態度,配合來實行。
下面,我再講一個佛經裡面小小的故事,來說明貧窮布施難。
故事發生在佛住世的時候,有一對非常貧苦的夫婦,他們窮到什麼程度?住在一座破破爛爛的小茅蓬裡面,家徒四壁,房子裡空空的,一旦颳風下雨,簡直沒有地方遮蔽,讓身體不淋雨,這還不算,最慘的是他們連穿的衣服都不周全,夫婦倆只有一條褲子(印度人穿的褲子,都是只用布圍著),每一天出去討飯的時候,也不能同時出去,如果丈夫去討飯,把這僅有的褲子穿走,太太只好在家裡等丈夫討飯回來再共同吃。明天,太太去討飯,依舊圍穿著這條褲子,那末,丈夫必須留在家中,等待太太把飯討回來一同吃。這種窮日子,實在太苦太苦了,又有什麼辦法呢?日子只有一天一天地挨過去。
有一天,一位辟支佛經過這座小茅蓬,(辟支佛是有神通的,有他心通和宿命通。)一看到這情形,馬上知道這對夫婦前生沒有布施,這一輩子才會這么樣的貧苦,心想:我應該救他們,也要教他們布施。
於是,辟支佛就站在視窗開示他們:
「你們夫婦兩位,這么窮苦,這樣子受罪,這是你們前生沒有布施。你們如果希望今後的生活得到改善,就要趕快布施,才會有福報。」
丈夫聽了一想:對呀!要布施啊。......可是,布施什麼呢?突然想到,還有條褲子,就對太太說:
「這位出家人說得對,我們前世沒有布施,今生才這樣窮困潦倒,我們要布施,可是什麼東西都沒有,唯一的財產只有這一條褲子,就把它布施出去吧!」
太太聽了一楞,說:
「你有沒有神經錯亂?我們所有的家當就只有這么一條褲子,要是把它布施出去了,以後怎么去討飯,豈不是要餓死了?不好!」
「我一定要布施,先種福再說。」丈夫堅持著。
「好吧!隨你去了!」太太無可奈何地嘆息。
就這樣,他們恭恭敬敬地從視窗捧著這僅有的褲子供養辟支佛。
辟支佛所受的褲子,雖然很骯髒,破破爛爛的,施主卻是充滿了虔誠供養之心,所以,他馬上拿去供養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正在講經,告訴大家:
「他們夫婦的功德太大了!」
供養一條髒兮兮的破褲子,居然有大功德,大家都疑惑地看著釋迦牟尼佛。
「這對夫婦,由於前世吝嗇,不肯種福和供養,才造成今世的貧困。現在他們能夠舍己、虔誠地布施,他的功德太大了,一定能夠得到很大的福報!」
釋迦牟尼佛慈祥地為大家解釋。
就在這時候,國王也來聽法,一聽到這事,既是深受感動,同時又感到非常愧疚,他認為自己身為一國之主,居然有人民窮得夫婦兩人共穿一條褲子,這是他的過咎。所以,馬上派人把吃的、穿的,往這對貧苦夫婦的家裡送去。
這就是他們夫婦虔誠布施供養的善報。
後來,這對夫婦吃的、穿的都有了,生活改善了,也來聽釋迦牟尼佛講經,甚至於修持,隨即證得了須陀洹果(初果),可見貧窮布施雖然難,只要肯發心,馬上獲得了報應。最怕的是貧窮而怨天尤人,憤世嫉俗,障礙了布施的因緣。
從前清和姑在世的時候,有一句名言:「緣題不是比傢伙。」(閩南話)意思是:我們布施結緣,不是比家當的,不是說百萬、千萬的富翁就會捐了很多錢,窮人就沒有辦法供養了。事實不然,在我們目前這個社會,好多富豪也是一毛不拔的,倒是那些真正三餐不繼的人家,由於自己身受其苦,反而能夠同情、體恤人家,肯發心去救濟別人。
我們聽了這個故事,對眼前苦難的環境,必須認清,要盡到佛教徒的責任,打開我們的心胸,發慈悲心,共同來維持國家社會的安定,救濟苦難的大眾,這樣才是佛教徒聊表盡了一分責任。
還有,我們每天修持,多念阿彌陀佛、往生咒,以這樣的功德,回向給這一次大地震上千罹難的人們,回向他們到西方去,這樣,算盡了做一個佛教徒的心。
二、豪貴學道難:這跟上面的「貧窮布施難」剛好相反,前面講的是窮人,這裡講發了財的人。豪,就是富豪,萬貫家財。貴,就是很尊貴,也可以說是榮華富貴。一個有錢有勢的人,你叫他來學道,確實不容易。為什麼不容易?我們想一想,有錢人家,就拿他的衣食住行來說吧,他們是很考究吃的,所謂山珍海味,在家裡吃飯嫌不夠味,今天到這家餐館吃,明天又到那家餐館吃。穿的是高貴質料的名牌服裝,中午參加宴會穿這樣的衣服,晚上赴宴又是穿另一套衣服,每天更換衣服和裝飾,已經忙不了啦。住的是高尚房宅,設備現代化,一件裝飾品往往是價值上千上萬。出門行的,交通工具是最流行最現代化的汽車。總而言之,他的生活非常的享受,一出門前護後擁,一呼百應,而且交遊廣闊,每天有讓他應接不暇的活動,又是日理萬機,實在是忙不完的。試想,這樣的人,當他盡情享受,為名利物慾所包圍,叫他來學佛、修行,可能嗎?真是太困難了。你們今天在座的,能夠從百忙當中,放下所有的應酬,而來聽經,是難能可貴的!
有兩句成語,所謂「飽暖生淫慾,饑寒發道心」,有錢,吃的、喝的、穿的,都很充裕,一個人由於太富裕了,生淫慾,往往被情慾所包圍困住了。反過來說,貧苦人家,連衣食都成問題,饑寒反而使他容易激發起道心來。
所以,豪貴學道難是人的二十種難當中的第二種。
不過,話說回來,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他本來是個皇太子,可以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但是,因為他有高深的智慧和崇高的理想,他視王位如過隙塵土,放棄了人生的一切榮華富貴,毅然出家修道,結果,他成為無上的佛陀,永遠值得我們崇敬的。可見,只要肯發心、精進向學,豪貴學道就不難了。
三、棄命必死難:棄,就是拋棄、捨棄。命,就是生命。棄命,就是要拋棄、捨棄我們的生命,實在是不容易辦到的;試想,誰不愛惜自己的生命,誰不貪生怕死呢?連最小的蚊蟲螞蟻,如果伸手向它打去,它必定馬上跑掉,趕快飛走,可見要捨棄自己的生命,談何容易!
但是,世界上許多的聖賢,的確抱著視死如歸的態度,儘管死是艱難的,但是他為了完成他的理想,他把死看成回家,看得很平常。儒家所謂「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他為了完成仁慈,為了盡到道義,雖說「千古艱難唯一死」,卻能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這種不畏死,能犧牲的人,真是太偉大了。
儒家又談到「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有的死得很有價值,有的死得象一根毛那樣的輕。看看,那許多為國捐軀、成仁的烈士,為了熱愛國家,保衛國家,他不惜犧牲了生命,死得轟轟烈烈的。歷史上的文天祥、史可法壯烈犧牲的事跡,凡是讀過中國歷史,都知道的。就談談近代吧,華僑義山楊(光 )總領事和抗日游擊隊的紀念碑,都是華人在菲律濱,為了衛國護民,反抗日本侵略者而灑熱血,拋頭顱,犧牲自己的生命。
佛教許多的高僧,為了維護聖教,不惜捨身以殉教,象過去越南,好多的高僧自焚,用汽油澆在身上把自己焚燒了,誰不怕死?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保衛佛教!這樣死法,實在是有重於泰山,那么偉大,也是死得有價值的。
在古文裡面,也說到「朝聞道,夕死可矣!」為了追求真理,我們早上能夠聽到真理、聖道,縱然晚上死了也無所謂,這是為法忘軀。在佛教裡面,許多佛菩薩,都有這樣的事跡記載,都是視死如歸的,這說明死有重於泰山。人生自古誰無死,傳說中的彭祖,活到八百歲,最後還是免不了一死,但是死要死得有價值。
另有一種人,為非作歹,鋌而走險,搶家劫舍,為政府逮捕,最後難逃法網,這種死太不值得了,好像鴻鳥的毛,輕微得不足輕重。舉個例子來說,台灣有一個名叫馬曉濱的青年,是從大陸去的,因為他綁票被抓到,政府再三的審察,判決死刑。他的妹妹馬小琴,特地到台灣,為哥哥請求社會援助,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人權會,都極力為他爭取免除死刑,但是,台灣的治安太差了,亂世要行重典,所以,最後法庭還是宣布把馬曉濱和其他二人,一共三個人都決定槍決伏法。根據報載,他妹妹馬小琴,前天才抱著他的骨灰哭哭啼啼地回大陸。
一個二十八歲的青年,曾經還是一個義士,結果落得如此下場,這樣的死法,實在是輕於鴻毛。一個人在世為非作歹,受到法律的制裁,固然是自食其果,對父母、祖先都說不過去。所謂生死事大,說我們棄命必死難,要認識死,要死得有意義,也要珍惜寶貴的生命。
四、得睹佛經難:睹,就是看。佛經,是無上的法寶,在這個末法時代,我們能夠看到、或者讀誦佛經,或者修學佛法,都是不容易的,想想,六道有多少眾生,全世界有多少人口,能夠學佛看佛經的只占了極小的部份而已。難怪每部經典,一打開就是〈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什麼意思呢?無上,就是沒有再超過了,這一種很高深,很微妙的佛法,我們百千萬世都難得遇到,現在我們有福報,能夠看到、讀誦、受持佛經,就要珍惜、了解佛法甚深的奧義。所以,這首偈說明佛經是不容易遭遇的。
佛法傳來中國以後,古代的高僧大德,不知道經過多大的辛苦,才翻譯成中文。好像本經,由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兩位法師翻譯完了,朝廷把它珍藏在深宮的「蘭台石室」第十四間,幾乎成了皇族的珍藏品,成為國寶,外面民眾,根本不知道有這么一部經,更不用說可以看到這部佛經了。現在印刷術發達,佛經普遍地流通了,我們就應該珍惜這份福報,必須記住,佛法難聞,有機會,就要精進,很虔誠地讀誦、多爭取時間來研究、奉行。
五、生值佛世難:生就是出生到這個世界來。值,就是遭遇、逢到。我們出生在佛出世的時代,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此,有首偈說:
佛出世時我沉淪,我出生時佛滅度。
懺悔自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
「佛出世時我沉淪」,當初釋迦牟尼佛,乃至過去七佛、所有的佛出世的時候,我在什麼地方呢?我因業障深重,正在沉淪當中,不知道是在六道裡面那一道輪轉,我沒有這份福報生逢佛世,見佛聞法。
「我出生時佛滅度」,現在,我出生了,可是釋迦牟尼佛早就已經入滅,離開這個世間了。
「懺悔自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為什麼我不能生逢佛世?這就是我本身的業障太重了,沒有那份福報出生在佛世,所以見不到佛的金色法體、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圓滿的相貌。
好像釋迦牟尼佛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出世,我們生於佛後,而當來下生彌勒尊佛,要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以後,才出世到人間來,所以,對彌勒菩薩將來教化這個世間的時代來講,我們又是生在佛前。生在佛前佛後,就是佛教常說的八難之一,所以,生逢佛世,實在是不容易的。但是話又說回來,只要我們肯下功夫修持,能夠與法相應的話,「見因緣即見法,見法即見佛」,深深體會到佛法緣起的妙義,證悟了法性,那時候與諸佛同一鼻孔出氣,也就是見佛了,不必等到將來彌勒菩薩下生成道,也沒有「生值佛世難」的障礙了。
六、忍色忍欲難:忍,就是抑制、控制。色,在這裡不是紅、黃、藍、白、黑......種種顏色,指的是色情,男女的色慾,男的看到女的生起歡喜心,或者女的看到男的生起喜歡心,互相愛慕、追求。孔子說:「食色性也。」一個人生下來,有兩件事本性就具備了,不需要經過父母教導,不必學習,自己先天的就知道的,就是飲食和男女關係(色)。
說到忍色,要想控制男女之間的色慾,實在不容易的。俗語說:「英雄難過美人關。」縱使他是個大將軍、英雄,要是美色當前,也得低頭,沒有辦法逃避色慾的。所以,古今中外,有好多當皇帝、做總統的,不愛江山愛美人,往往為了一個女孩子,他寧可拋棄江山,寧可丟掉所有的家當,也要跟那個女孩子在一起,為什麼?他放不下色與情。
再說欲,指物質方面的貪慾,佛教講欲有五種:財、色、名、食、睡,我們不要說得太多,就談名和利吧,這一關,實在不容易打破。古時候,曾經有一個國王跑到金山寺,登到塔上,遙望著長江的帆船來來往往,就問金山寺的老和尚:
「老和尚,江中來往的船好多啊!你可知道一天往來的數量有多少嗎?」
「簡單,只有兩隻。」老和尚回答。
國王聽了,睜著大眼睛,疑惑地問:
「那么多船,為什麼在你的眼中只有兩隻?」
「不錯,不是為『名』,就是為『利』啊!」
我們一天到晚奔波勞碌,為了什麼?為的是賺錢謀利,有錢滿足了嗎?我還要想當議員,做團體的領袖,競選總統哩!為的什麼?為了名,這就是一種欲。我們如果能夠把名利和色慾的難關突破了,那才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所以,釋迦牟尼佛說:忍色忍欲,實在是很不容易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夠以智導情,運用佛法,以正知正見來面對生活中的一切人事物,以布施來對治物質的欲望,以持戒來對治愛色的心,多少還是可以做到忍色忍欲的。
七、見好不求難:好,指非常珍貴的,很美麗的東西,看到了,不想擁有,也是很不容易的,舉個例子:珠寶、鑽石,玉環,都是大家喜歡的,也有人喜歡蒐集古董書畫,看到了這些東西,心中難免不產生渴求,想占為己有。好像現在很流行在戒指上鑲著一隻玉蟾蜍,有的人還特地到台灣去買,這是為了什麼?喜歡上這個珍奇的玩意兒。再說,我們學佛的人,世間的俗物不要,卻喜歡蒐集各式各樣的念珠,同樣是「星月菩提」,往往還會比長論短,說我這串星月菩提珠是圓圓的,你的卻是長長的。人家有水晶的、琥珀的,我卻沒有,於是動心了,非去把它搜尋回來不可,所以,見到好的東西,珍奇的玩意兒,能夠無動於衷,不希求,不起貪心,也是不容易呀!諸位自己想想,是不是這樣子?看到人家有好的東西,你不想要,那你就了不起了。
有句格言:「人到無求品自高」,我們就是喜歡追求,沒有的東西,總是想盡千方百計,要把它追求到手;有了,又怕它失掉,整個心也隨著它而煩惱叢生。假如對這些物質,能夠看得破,不為它所動,人到了無所求的時候,他的品格、氣質,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不為物質所束縛。因此,希望大家能夠隨緣,不必羨慕人家有什麼東西,也不必跟隨著人家要擁有什麼東西,這樣才不會生起貪慾,也才不會徒然地增加自己的苦惱。
八、被辱不嗔難:我們人與人之間相處,要是我得罪了你,你往往會以牙還牙,我罵你一句,你回我一聲;我打你一下,你回我一拳,這樣就扯平了。可是,有時候我們無緣無故地挨人家罵,受欺負、被侮辱,一般人這一口氣怎能吞得下去?所以君子報仇,三年還要同對方算個賬。我們華僑社會,就是「爭氣不爭財」,結果,把命爭掉了,可見,被辱不嗔難。換句話說,遭受到沒有道理的欺負和侮辱,還能夠不動無明、不動肝火、不氣忿,甚至還要向對方低頭,是不容易辦到的。但是,佛教徒要學習「忍」,忍字就是將一把刀插在心裏面,這是要下功夫的。
在座諸位不是常常誦《金剛經》嗎?《金剛經》裡面說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這是什麼典故呢?我簡單地告訴大家: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國王,名叫歌利王。一天,他帶著宮娥彩女到山中去打獵,打得倦了,就倚著樹幹休息、打盹。宮女們乘著這個機會到處遊玩,當她們看到山洞裡有位老修行在那兒入定,就嘰嘰喳喳地笑。
這一鬨笑,仙人睜開了眼睛,隨即指著垂在洞口上的牽牛花,告訴這些宮娥彩女:
「你們諸位好開心喔!你們就好像這些垂著的牽牛花,長得很鮮麗,討人喜歡,但是再過兩三天,它就凋謝了。你們遲早總有一天,也會象我這么白髮蒼蒼、視力茫茫,因為人生是無常的啊!」
仙人就這么樣跟他們講道理,大家都聽得聚精會神。
這個時候,國王突然醒來,見到旁邊連一個宮女的人影也沒有,心中不免嘀咕起來。
「這些死丫頭,跑到那裡去野了?」
回頭一看,不遠的地方有個山洞,哇!她們都圍在那兒,做什麼啊?不由怒火千丈,於是上前,忿憤地責問那洞中的老人:
「你為什麼勾引我的宮女?」
「你是什麼人啊?」老人慢條斯理地問他。
「你不知道我是什麼人?我是一國之君歌利王,你居然有眼不識青天,膽敢勾引我的這些宮女。」
盛怒之下,歌利王反問:「你是什麼人呀?」
「我是忍辱仙人!」
「你是忍辱仙人?忍辱仙人應該沒有嗔恨心。」
「是的!」
「好!我要試試你是不是真的沒有嗔心。」
歌利王轉過身去,對衛兵下令:
「把他的耳朵割下來,鼻子也割掉!」
就這樣,在國王的命令之下,有的挖忍辱仙人的眼睛,有的割鼻子,有的割手割腳,把忍辱仙人整個身體節節肢解了。
但是,忍辱仙人始終並沒有動嗔心。
這位忍辱仙人是誰呢?他就是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過去生中是修忍辱行的。可見,被辱不嗔,雖然是件難事,在一個修行者來說,還是辦得到的。這樣子,釋迦牟尼佛經過了三大阿僧 劫的修行,捨棄了無數的頭目髓腦,終於成為偉大的佛陀。
要你們做忍辱仙人,當然辦不到!我也同樣辦不到。現在有一位多少可以辦到,他就是我們一進山門就看見的那一位大肚皮、笑嘻嘻的,他既不是「笑佛」,也不是「財神爺」,他是「彌勒菩薩」,將來繼承釋迦牟尼佛這個位子的,他又稱「布袋和尚」,手中拿著一個袋子,你們知道袋子裡面裝的是什麼嗎?就是看不下去的,忍不了的,他都放在袋子中,放在肚子裡面,所以他的肚子才會那么大。
彌勒菩薩曾經說了幾句偈語,是我們做人的格言,修身的法則,希望大家能夠記住。
彌勒菩薩說:
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
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隨它自幹了。
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
「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因為彌勒菩薩化現的布袋和尚,是位不修邊幅的邋遢僧,讓人家看見了,感覺很討厭,往往要咒罵他。面對著人家的譏罵,他毫無所謂,不去跟人家爭辯,只是笑嘻嘻地說:「對!對!對!你罵得好。」
「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要是有人想打我,我如果站著給他打,恐怕他會以為我要還手,跟他打架,所以,我乾脆躺下來,讓他打個夠。
「涕唾在面上,隨它自幹了」,你罵我也罵了,打也打過了,還要吐口水的話,就讓你吐吧!吐在我面上的口水,我也不去擦掉,讓它自己乾好了,為什麼我要這樣呢?
「我也省力氣,你也無煩惱」,因為你罵我,我回你,我豈不是很辛苦?你打我,我打你也很辛苦呀!喔!你吐口水我就擦掉,你假如吐個不停,我就必須擦不停,多麻煩呀!不如索性不動,讓它自己幹了,我豈不是省點力氣?你罵夠、打夠、吐夠了,沒有事情了。你沒有煩惱,那就拉倒了。
所以,我們要象彌勒菩薩的胸襟,這就是被辱不嗔。做人,多少要學一點忍辱波羅蜜,人與人之間,才能夠和睦相處,這是我要跟大家共同勉勵的。
九、有勢不臨難:這個跟上面的「被辱不嗔難」,適得其反,由於我們是弱小,被人家欺負,沒有辦法反抗他,往往懷恨在心,一旦有了力量,非加以報復不可。也有許多人,多少會有一種覺得別人高高在上,自己也不甘卑微的心態,一朝掌握大權,難免就要向屬下發號施令,作威作福,因此,佛陀接著又說「有勢不臨難」。
有勢,勢,就是勢力,是一股力量,好像世間很有錢,是一種財力,俗語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有了錢,什麼問題好像都可以解決了,所以有錢,就有財勢。做官的有權,就有權勢,所以有權在手,就可以隨心所欲,要怎么樣就怎么樣。我們有武力,也有力量可以征服人家,這就是有勢。有勢,就有優越的地位。
我們有的是勢力,但是「不臨難」。臨,可以說是居高臨下,站在高高在上的地位,而俯視一切,含有一種壓迫的意味,因此,一個居高在上的人,他有權力、有財力,或者有武力,就難免不會有「一朝權在手,就把令來行」的行為,這就是仗勢欺人。不過,有大權的人,如果抱著慈悲、容忍的心,時時能夠尊重別人,寬大為懷,體諒人家,不驕傲,不炫耀,不濫用自己的權力,這是一般人很不容易做到的。另一方面,要是權力擺在你跟前而不去爭取,視「富貴如浮雲」,看「勢力如敝屣」,也實在是很難的,所以說「有勢不臨難」。所以,一個學佛的人,在這方面要有特別修養的功夫,必須學習超越凡夫的心地,追求希聖希賢的境界,「有勢不臨」就不難了。
現在,我說一個有勢不臨的簡短故事。
從前,有一個翰林官叫舒芬,他雖然是個文官,可是在皇帝的左右,可以直接向皇帝進言,說得上是很有勢力的。
有一天,他在京城突然接到了萬分火急的家書,他連忙拆開,一看,原來是投訴他的鄰居要建一座牆,竟侵占了他家的地皮,未免太可惡了,希望他憑著優越的官勢,給對方一點顏色看,好好地教訓一番。誰知舒芬看後,居然一笑置之,並沒有採取行動,只是寫了一首答覆家人,於無形中把一場糾紛解決了。
那首詩是這樣寫的:
千里來書只為牆,讓他幾分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意思是:你們這么辛辛苦苦地從千里之外,急如星火地寄了一封信來,我以為發生了什麼了不得的事,原來只是為了一堵牆在那兒爭奪不休,我們家有的是地,不要說只被他占了一點點,就算是讓給他幾分也沒有關係啊!為什麼我們要忍讓呢?你們看看,當年最有勢力的秦始皇,他是秦朝的第一個皇帝,他想長生不老,想做萬古千秋的皇帝,希望永遠擁有江山,他的子子孫孫,世世代代都做皇帝,誰知道只傳到第二代,他的天下就完了,而他所建築的萬里長城,直到現在依然存在。在座諸位,好多都到過北京,登上萬里長城,做一個中國人,外國人,到了北京,不登萬里長城不算好漢。你們都看過萬里長城,對,萬里長城現在還是存在,但是當初建築萬里長城的秦始皇,那個時候聲勢是非常顯赫的,現在他還在不在?不在了,所以我勸你們要看破一點、忍讓一點,不要多計較,為了一堵牆而跟人家爭執不休。
這就是「有勢不臨」,假使這個翰林官舒芬,憑著他顯赫的地位權勢,是可以教訓對方的,但是他很慈悲,不仗勢凌人,那是種美德。可見如果寬厚仁心,「有勢不臨」並不難。
十、觸事無心難。觸,是接觸,事,是事實,觸事,可以說是所接觸的境界,當我們與外境接觸的時候,能夠不動心、不動聲色、不隨境轉的話,實在是不容易的,一般人的情緒,經常隨著外境而現出喜、怒、哀、樂種種不同的波動。但是,我們如果有修養功夫,就不為外境所動了。說個譬喻吧,我們的心,好像明鏡高懸,一個大圓鏡,很光明,一切都照得清清楚楚的,套上祖師的一句話:「佛來佛現、魔來魔現。」有什麼樣子的面貌,鏡子都會顯現出來,人來了,鏡中就現出一個人,貓來狗來,就現了一隻貓、一隻狗,鏡子對於所照的對象,既沒有計較,也沒有分別,它不會因為佛來了,它就喜歡照;來了一個魔鬼,它不要照,不會的!它是魔也好、佛也好,人也好、畜牲也好,都無心,都無所謂,沒有分別的。所以我們接觸外境的時候,要象鏡子一樣的,能夠隨緣、任運自然的,面對現實(外境),既不去攀緣,也不會執著,這樣,我們就會以空靈的心境,泰然地面對一切。
古時大德,曾經寫了一首偈語,形容對外境無心的功夫:
鐵牛不怕獅子吼,猶如木人看花鳥。
本來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你們到倫禮沓,就會看到那裡有兩頭大水牛,我不知道是什麼質料做的,不過,這首偈寫的是鐵牛。要知道,獅子是獸中之王,獅子一吼,百獸皆驚,也就是它在森林中,只要大聲一叫,所有的動物都會膽戰心驚的。可是,現在有一頭牛,是用鐵鑄的,獅子縱然再怎樣大聲地吼叫,它根本不會動心的,所以說「鐵牛不怕獅子吼」。「猶如木人看花鳥」,我們看這朵花,好漂亮,好香,我們很欣賞它。我家養的這隻鳥兒,聲音非常嘹亮,見到我總是吱吱喳喳地叫不停,好可愛喔!大家都喜歡逗著它玩。但是,一個用木頭雕刻的人兒,儘管花再艷麗,鳥兒怎么樣會叫、會講話,它會不會動心呢?當然無動於心。「本來無心於萬物」,如果對於花鳥,世間的萬事萬物無心,無動於衷,「何妨萬物常圍繞」,不論世間千差萬別的外境,纏繞著我們的周圍,在我們面前顯現了,我們都不去執取它,不為它所包圍,所干擾,這就是「觸事無心」,我們能不能做到呢?當然不容易。所以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觸事無心難」是人生二十種困難的事,其中的一種。
平常一個人,好的境界當前,人家讚嘆我們、誇獎我們幾句,我們往往飄飄然的,感覺到非常高興。對著違逆的境界,人家說了幾句壞話,我們就非常的生氣,甚至暴跳如雷,這就是我們對外境放不下,沒有做到無心的功夫。如果面對外境,人家罵我們,我們把他當做唱歌,豈不心平氣和了?前面我不是跟大家講過布袋和尚嗎?他說:「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你罵得好,罵得好像在唱山歌哩!所以,聽過「觸境無心難」以後,慢慢地去咀嚼、思考,我想,對我們待人處世的人際關係,多少有一點幫助。
十一、廣學博究難:廣,很廣泛的意思;學,就是學習;博,博覽;究,研究。廣學博究,是做學問的方法,不論是世間的學問也好,或是出世間的佛學也好,我們都必須博覽群書,廣泛地了解,同時深入地加以研究,這實在不容易做到的。
近代中國的名學者胡適之博士,有句名言:「為學要如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高。」埃及的金字塔,你們去週遊世界的時候,這一個名勝古蹟,相信不會錯過的。這座金字塔的面積非常廣大,它的頂也非常高,所以胡適之告訴我們,做學問就要象金字塔那樣,範圍要能夠廣博,而且要能夠專精。譬如說做一個科學家,對於一般的科學常識要知道,尖端的科技,也要深入研究。就好像金字塔那樣偉大,那么崇高的,我們做學問就要有這么一個態度和功夫。
有一天,我到華藏寺去探訪真心法師,看到他的寮房掛著一副對聯,是他的老師,一位很有名的長老──茗山老法師贈送他的墨寶,其中有一句:「學海無涯苦作舟」。意思是我們要研究的學問,太多太多了,象大海一樣的沒有邊際,不是馬馬虎虎就可以應付的,必須以「苦」作為寶筏,也就是要下苦功去研究。
要怎么下苦功呢?我們看看古人求學的精神與態度,真是令人欽佩。舉個例子說:「頭懸樑,錐刺股」,什麼意思呢?晚上用功,不停地打瞌睡,古人頭上梳著髮髻,就用條繩子把它吊在樑上,叫頭懸樑,要打瞌睡,頭垂下來的時候,繩子一拉著頭髮,驚醒啦,再繼續用功。錐刺股,想睡覺的時候,用錐子在屁股上錐一下,把睡蟲趕走了,再努力吧!為什麼他們這樣下苦功,希望能夠求取功名,享受榮華富貴,榮宗耀祖,不這樣下苦功求學行嗎?
所謂「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你看看,從晚上念書,一直念到三更天,過不久,已經是五更天雞啼叫了,他還沒有睡覺呢,在做什麼?他要做一個男兒、大丈夫,拚命地勤讀書。不象現在的人,明天早上要考試,今晚才臨渴掘井,趕快開夜車。可是,古人經常「十年寒窗苦讀」,就是這樣下苦功的。
以上所說的是做世間學問,是這樣的下苦功。我們做一個佛弟子,要怎樣呢?除了念佛參禪,還要充實自己,對佛法,不分宗別派,必須加以研究。尤其是學做菩薩,行菩薩道,更是要「法門無量誓願學」,所有的法門、學問,什麼都要懂,而且要專精,所以說「菩薩當於五明處求」,什麼是五明?就是五種專門的學問:
內明:就是我們的本行,做一個出家人,一個佛教徒,對於內典的佛學要研究。
聲明:就是語言學。現在這么一個交通發達的時代,世界各國之間的距離縮短了,要走遍世界,不是不可能的,所以,並不是只講自己的母語就夠了,你能夠多懂得一種語言,出門就多一個方便,何況還要用佛法度化外國人?所以,這是很重要的。
醫方明:對醫學、醫藥的常識也要了解,以醫藥來方便攝化眾生。
工巧明:建築工程、世間的一切技術,你懂了,就不是外行,好像廣范法師,雖然他是位大法師,好多工程師都比不上他的,你們看,這幾年來信願寺那樣偉大的建築,都是他精心設計的,這就是工巧明。
因明:即是邏輯學,是做學問思辨的方式。弘法必須辯才無礙,因明,是佛教最完美的論理學。
所以,我們要學菩薩,行菩薩道,要度化人家,不是憑著一點學問就足夠了,而且需要多方面去研究的。
總而言之,廣學博究,對一個現代人,尤其是佛教徒來說,是很需要的,它雖然是件不容易做到的事,但只要我們能夠下決心,有恆心去下苦功,「有恆為成功之本」,一定能夠克服種種困難的。
十二、除滅我慢難:除,消除、消滅的意思。慢,就是驕慢,也可以說是驕傲。驕與慢,好像是同胞兄弟一樣,不過,在佛學上,兩者是有分別的。驕,是自鳴得意,自認為了不得;慢,更進一步,是輕視、看不起別人,認為人家不如他。我們每一個人,有的時候多多少少的都有一種心理,以為自己好,高人一等,瞧不起別人,這就是我慢,以「我」為中心,自高自大,這種心理實在要不得。
再看,「我」字是什麼意思?依中國文字的結構,是由「手」與「戈」兩個字組合起來的,所以,講到「我」,就是要跟人家打架的。日本人的漢字,把「我」寫成「私」,因此,講到「我」,就是存有私心了,就是要用手拿槍來跟人家鬥了,這都是認為我了不起,人家不如我,就是有一個「我」在作怪。要是把「私」「我」的觀念打破了,那人類就永遠和平,不會戰爭了。
至於慢,在唯識學中把它分為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等七種,分析得很詳細。總之,慢是六個根本煩惱當中的一個。我慢,就是自認為了不得,自高自大,再看看中國字,自大是什麼意思呢?兩個字結合起來成為「臭」,自大就「臭」了,所以一個自高自大的人,自以為了不起,看輕人家,人家也會瞧不起他,甚至見了他,還要退避三舍,敬而遠之哩!
《普曜經》曾經記載,佛在世時所發生的一件事情,話說難陀剛出家的時候,他見到所有的出家人非常恭敬,都頂禮膜拜,唯獨對在座的其中一個,他不要禮拜,為什麼?那人就是優波離尊者。難陀心想:這個傢伙當年是在我家裡做工的,是個奴才,我本來是他的主人,我怎么可向他頂禮。
釋迦牟尼佛看到他這種輕篾的態度,馬上糾正道:
「難陀啊,出家後,是以戒律為先後,誰比你先出家、先受戒,你就應當尊敬他,絕對不可再以各人過去的身世、背景來分貴賤。喔,他是奴才,我是主子,是個尊貴的王子,沒有這回事啦,學佛的人是一律平等的。必須尊重聖道,切切不可驕慢。」
從這件事,我們知道,佛教誡我們應當尊重別人,不可以隨便瞧不起人家。
因此,一個人不能把自己看得太大,
譯者簡介
攝摩騰(?年—公元73年)、竺法蘭(生卒年不詳),皆為中天竺(古印度)人,東漢明帝時受邀來到中國,在都城洛陽長期居住,翻譯佛經,同被尊為中國佛教鼻祖,皆卒葬洛陽。
攝摩騰,亦稱迦葉摩騰,能解大小乘經,以宣揚佛理為己任,經常四處游化。一次,他到天竺國的附庸小國講《金光明經》,正遇敵國入侵。攝摩騰捨生忘死,親自出面調解,終使雙方和好,他因此顯名。
東漢永平初的一天,漢明帝夜夢金人飛空而至,次日召集群臣詢問,知為西方之佛。於是,明帝派郎中蔡愔(yīn)、博士秦景等12人出使天竺國,去尋訪佛法。蔡愔等人在大月氏國(今阿富汗至中亞一帶)巧遇攝摩騰,就邀請他到中國。
永平十年(公元67年),他們一行以白馬馱經,來到洛陽。明帝隆重接待,先將其安置於鴻臚寺,後又專門在洛陽城西雍門外建白馬寺。此為中國國家設立僧寺之始。攝摩騰遂成為中國第一位沙門,白馬寺也成為中國佛教的釋源和祖庭。
攝摩騰為了弘揚佛法,首先開始翻譯佛經。他翻譯著名的《四十二章經》,成為中國第一部漢譯佛法。《高僧傳》將他排列首位。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攝摩騰圓寂於白馬寺,葬在寺內。墓前拱形券頂的石碑上刻有“聖旨”、“敕賜”、“漢啟道圓寂通摩騰大師墓”字樣。
竺法蘭本為天竺學者之師,自言能誦經論數萬章。他也是蔡愔一行在天竺國遇到的,受邀請後,卻被佛徒挽留,後也輾轉來到洛陽,與攝摩騰同住白馬寺。
竺法蘭博聞強記,在洛不久即學會說漢語,很快就投入譯經工作之中,先後譯出《十地段結經》、《佛本生經》、《法海藏經》、《佛本行經》等。後竺法蘭卒,葬於白馬寺西院,與攝摩騰墓東西相對,形制完全相同。其碑文為“漢開教總持竺法大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