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法蘭

竺法蘭

竺法蘭,東漢僧,中印度人。諷誦經論數萬章,為天竺學者之師。據梁高僧傳卷一載,東漢明帝派遣蔡愔至西域求取佛經,師遂於永平十年(67)與大月氏僧迦葉摩騰結伴前來中國,居於洛陽白馬寺,與迦葉摩騰合譯四十二章經。所譯之經另有十地斷結經、佛本生經、佛本行經、法海藏等。後寂於洛陽,世壽六十餘。

基本介紹

  • 所處時代:東漢
  • 民族族群:中印度人
  • 出生地:天竺
  • 主要作品:十地斷結經、佛本生經、佛本行經、法海藏
  • 主要成就:西域求取佛經
人物生平,著作,

人物生平

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蔡愔既至彼國,法蘭與迦攝摩騰共契游化,遂相隨而來。會彼學徒留礙,法蘭乃間行而至,既達洛陽與摩騰同止。少時便善漢言,蔡愔於西域獲經,他即為因移都寇亂四部失本不傳,江左唯四十二章經今見在,可二千餘言。漢地現見所存諸經,唯此為始也。蔡愔又於西域得畫釋迦倚像,是優田王栴檀像師第四作也。抵達洛陽後,明帝即令畫工圖寫,置清涼台中及顯節陵上,舊像今不復存焉。又昔漢武時挖昆明池,底得黑灰,以問東方朔,朔雲不知,可問西域人。後法蘭既至,眾人追以問之,法蘭雲,世界終盡劫火洞燒,此灰是也。朔言有徵,信者甚眾。法蘭後卒於洛陽,葬於老城白馬寺內。春秋六十餘歲。
他的生卒年月不詳,本為中天竺(古印度)人。 攝摩騰(?—73年),或稱竺葉摩騰、(竺)迦葉摩騰,竺是以國為姓,攝是迦攝,即迦葉波,為婆羅門之大姓。也是中天竺(古印度)人。東漢明帝時到中國傳授佛教,成為漢地沙門之師,所譯經文是中國第一部漢譯佛經,《高僧傳》將其排列位首,在中國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永平十年(67), 竺法蘭與攝摩騰一起來到中國,很快學會漢語,在京都洛陽傳授佛法,翻譯佛經, 竺法蘭和攝摩騰同被尊為中國佛教的鼻祖。後卒葬於白馬寺。竺法蘭本為天竺國學者之師,他自言能誦經論數萬章。漢明帝派蔡愔一行十二人出使其國訪尋佛法時,竺法蘭正好與攝摩騰一起游化。他們受到中國使臣的邀請後,準備相偕同往東土,卻被其學徒盡力挽留並設法阻止。無奈,竺法蘭只得從間道潛行,最終到達東漢帝京洛陽,與攝摩騰同住白馬寺。竺法蘭博聞強記,在洛不久就能說漢語,並著手翻譯蔡愔他們從西域帶回的佛經,後因經歷多次戰亂,前四部經書均遺失,只有《四十二章經》傳世,中國後代諸經都以它為始。早在西漢時,漢武帝穿過昆明池底,身上有黑灰,當時曾問於東方朔,朔雲不知,讓問西域人。竺法蘭至洛陽後,眾人遂追問其事,他說:世界終盡,劫火洞燒,此灰就是見證。竺法蘭的說法印證了東方朔的預言,因而信眾遂多。
竺法蘭像竺法蘭像

著作

曾先後譯出《十地段結經》、《佛本生經》、《法海藏經》、《佛本行經》等數部,還與攝摩騰共同翻譯了《四十二章經》一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