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勞動婦女節

國際勞動婦女節

國際勞動婦女節(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簡寫IWD),又被稱為“國際婦女節”、“三八節”和“三八婦女節”,又稱“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U.N. Day for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Peace),是在每年的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作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主要代表人物有克拉拉·蔡特金何香凝金學曙等。

3月8日,不是什麼“女神節”,也不叫什麼“女王節”,它是“國際勞動婦女節”,是紀念各國婦女百餘年來爭取和平、平等、發展的節日。在不同的地區,慶祝的重點有所不同,從普通的慶祝對女性的尊重、欣賞和愛意到慶祝女性在經濟、政治及社會領域的成就。由於這個節日一開始是社會主義女權主義者發起的政治事件,這個節日和眾多國家的文化都有融合,主要在社會主義國家

國際婦女節是全世界許多國家都慶祝的節日。這一天,婦女們作出的成就得到肯定,無論她們的國籍、民族、語言、文化、經濟狀況和政治立場如何。自設立之初,國際婦女節為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的婦女開啟了一個新天地。日益發展壯大的國際婦女運動,通過聯合國四次婦女問題全球會議得以加強,國際婦女節紀念活動已成為一個爭取婦女權利和婦女對政治經濟事務的參與的集結令。

2024年國際勞動婦女節的主題為“投資於婦女:加速進步(Invest in women: Accelerate progress)”。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勞動婦女節
  • 外文名: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 
  • 別名:國際婦女節、三八節、三八婦女節
  • 節日時間:3月8日
  • 節日類型:國際節日
  • 流行地區:全世界
  • 節日起源:20世紀初期一系列社會主義女權運動
  • 節日活動:舉行各類婦女權益活動
  • 節日意義: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的貢獻與成就
  • 相關飾物:紫色絲帶
  • 代表人物克拉拉·蔡特金何香凝金學曙
歷史發展,節日起源,節日發展,近代變遷,節日內容,法定假日,活動宗旨,年度主題,節日意義,代表人物,國際代表,中國代表,節日影響,國際影響,中國影響,節日軼事,麵包加玫瑰,曾遭取締,消費主義,

歷史發展

節日起源

在聯合國介紹國際婦女節的網頁上,把“三八”國際婦女節的起源歸因於20世紀初期一系列的婦女運動大事,這些事件包括:
1909年,美國社會黨人將2月28日定為全國婦女日;1910年,第二國際哥本哈根會議上以克拉拉·蔡特金為首的來自17個國家的100餘名婦女代表籌劃設立國際婦女節,但未規定確切的日期;1911年3月19日,奧地利、丹麥、德國和瑞士等國有超過100萬婦女集會慶祝國際婦女節;1913年2月的最後一個周日,俄羅斯婦女以示威遊行的方式慶祝了她們的國際婦女節;1914年3月8日,歐洲多國婦女舉行反戰示威遊行;1917年3月8日(俄歷2月23日),為紀念在一戰中喪生的近200萬俄羅斯婦女,俄羅斯婦女舉行罷工,拉開了“二月革命”的序幕,4天后,沙皇被迫退位,臨時政府宣布賦予婦女選舉權。
20世紀初這一系列發生在歐洲和美洲的社會主義女權運動共同促成了“三八”國際婦女節的誕生。

節日發展

設立國際婦女節的想法是最先產生於20世紀初,當時西方各國正處在快速工業化和經濟擴張階段。惡劣的工作條件和低廉的工資使得各類抗議和罷工活動此起彼伏。1908年5月,正值美國社會黨芝加哥召開全國代表大會,左翼女權活動家們藉機在報紙上掀起性別平等大討論,號召女工們到會場外抗議,要求社會主義黨成立全國婦女委員會,專門負責女性運動的組織與宣傳工作。儘管多數男性黨代表對此極為不屑,但最後迫於壓力,還是採納了這一提案。
首次慶祝婦女節是在1909年2月28日——美國社會主義黨全國婦女委員會成立後,決定自1909年起,將每年二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天定為“全國婦女節”,專門用於組織大型集會和遊行。之所以要定在星期天,是要避免女工為了參加活動而請假,給她們造成額外的經濟負擔。
其中尤以1910年2月27日的全美婦女節場面盛大,吸引了不少歐洲國家的婦女代表赴美觀摩取經,也成為1910年哥本哈根大會“國際婦女節”動議的靈感來源。儘管美國的婦女選舉權運動此後節節勝利,但社會主義黨內的女權人士則很快遭到黨內同儕的排擠。1914年社會主義黨全代會決議停止對全國婦女委員會的撥款,委員會就此解散,而失去了組織者的“全國婦女節”也迅速遭人遺忘。
1910年8月26日-27日,在第二國際哥本哈根代表大會前夕,克拉拉·蔡特金以國際婦女書記處書記身份主持召開了第二屆國際社會主義婦女代表會議。全世界被剝削工人的國際團結早已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原則。這次代表會議有17個國家的100多名代表參加,代表了工會、社會主義政黨、職業女性俱樂部,還包括第一次當選為芬蘭議會議員的3位婦女。受到美國女工及其社會主義姐妹們行動的激勵,克拉拉·蔡特金起草了一份《關於爭取婦女選舉權基本原則的決議案》。
國際勞動婦女節
美國婦女為爭取平等權利舉行示威遊行
這個決議案規定,“各國無產階級有階級覺悟的政治組織和工會一致同意:各國社會主義婦女每年要有一個節日其主要目的是幫助婦女獲得選舉權,必須按照社會主義原則並連同整個婦女問題一起對待婦女的選舉權要求。婦女節必須具有國際性和認真地籌備。”
國際勞動婦女節
鉚釘女工,歐洲女性運動的標誌之一
第二屆國際社會主義婦女代表會議並沒有一個單獨的關於確立國際婦女節的決議,更沒有規定哪一天是婦女節。由於哥本哈根婦女代表會議沒有規定國際婦女節的具體日期。所以,1922年之前慶祝這個節日的活動隨機性較強。
1911年3月19日,歐洲一些國家的無產階級婦女舉行了歷史上第一次慶祝國際婦女節的活動。德國各地舉行了爭取選舉權的集會,僅柏林一地就有5000多名男女工人參加。丹麥、奧地利、瑞士等國的婦女也都舉行了集會和遊行。總共超過一百萬人舉行各種活動慶祝國際婦女節。
6天之後的3月25日,紐約發生了著名的紐約三角內衣工廠火災,火災吞噬了140多名製衣女工的生命,這其中大多數是義大利和猶太移民。而惡劣的工作條件被認為是導致如此重大傷亡的主要原因。這場火災後來還對美國的勞工立法產生了重要影響。
1912-1915年間,每逢3月19日這天,蔡特金都在國際婦女書記處的機關刊物—《平等報》上發表文章,紀念國際婦女節。國際婦女節的慶祝活動之所以選在這一天,是為紀念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和勞動婦女反對政府軍偷襲蒙馬特爾高地國民自衛軍大炮陣地而舉行的起義。這一起義導致巴黎公社的誕生。
紀念國際婦女節的活動後來還證明是俄國革命的前奏。在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期間,彼得格勒女工回響布爾什維克的號召,於3月8日(俄歷2月23日)舉行慶祝國際婦女節的示威遊行,要求得到“麵包與和平”,參加了有9萬男女工人進行的罷工。後來發展為反對帝國主義戰爭,反對沙皇專制制度的起義,沙皇專制制度被推翻。十月革命成功之後,布爾什維克的女權活動家亞歷山德拉·米哈伊洛夫娜·柯倫泰(Alexandra Mihalovna Kollontai)說服列寧將3月8日設為法定假日。蘇聯時期,每年都會在這天紀念“英雄的婦女工作者”。
國際勞動婦女節
德國國際婦女節海報
1918年,德國十一月革命以後,由於女革命家羅莎·盧森堡被反動派殺害,因此,1919-1921年國際婦女節的慶祝活動都選在3月5日這一天。這天是盧森堡的生日。列寧於1920年和1921年發表的《迎接國際婦女節》和《國際勞動婦女節》兩篇紀念文章,都是在3月4日寫的。
1921年9月9—15日,第二屆國際共產主義婦女代表會議在莫斯科舉行,28個國家的82名代表出席會議。會上,保加利亞的女共產黨人建議,為了紀念俄國女工在1917年二月革命中的英勇鬥爭,把每年的3月8日定為國際婦女節。第二國際共產主義婦女代表會議採納了這個建議,通過決議將3月8日這天定為國際婦女節。
此後,各國無產階級婦女每年在這天都以不同形式來慶祝自己的節日,只是由於時代的發展變化,其目的不僅僅是爭取婦女選舉權了。從1922年開始,蘇聯《真理報》、共產國際執委會的機關刊物《國際新聞通訊》、《共產國際》在3月都開闢專欄,介紹國際婦女節和各國無產階級婦女的鬥爭以及生活和工作情況。
 1949年12月,我國將每年的3月8日定為婦女節。

近代變遷

中國首度公開、正式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是在1924年3月的廣州,當時正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蜜月期。從1924年中國人第一次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以來,該節日己經成為了國共兩黨領導中國婦運的重要場域。“三八”國際婦女節代表革命傳統及其作為中國百年婦運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間。
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開始關注到婦女問題,在中共二大《關於婦女運動的決議》中提出“婦女解放是要伴著勞動解放進行的,只有無產階級獲得了政權,婦女們才能得到真正解放”這一後來一以貫之的婦女運動指導方針。建立廣泛的婦女運動統一戰線的需求迫在眉睫,在1923年6月中共三大關於婦女運動的決議案》中就提出“一般的婦女運動如女權運動、參政運動、廢娼運動等,亦甚重要”、“本黨女黨員應隨時隨地指導並聯合這種種運動,口號應是“全國婦女運動的大聯合”、“打破奴隸女子的舊禮教”、“男女教育平等”、“男女職業平等”、“女子應有遺產承繼權”、“男女社交自由”、“結婚離婚自由”、“男女工資平等”、“母性保護”、“贊助勞動女同胞”。這些口號之外,還應加入“打倒軍閥”、“打倒外國帝國主義”兩個國民革命運動的口號,以引導占國民半數的女子參加國民革命運動”。
國際勞動婦女節
中共婦女運動領導人(左為向警予,右為蔡暢)
就在中共二大召開的這一年,孫中山在上海召集國民黨改進會議,再次改組國民黨,在新修訂的黨綱與總章里規定設立“婦女委員會”,以“調查國內外婦女狀況,並研究國內婦女問題之解決方法”。1924年初的廣州,婦女就學就業的機會很少。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婦女部部長何香凝在廣州召開的國民黨一大上提出了“婦女在法律上、經濟上、教育上一律平等”的提案,獲大會通過,促使《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的政綱中明確規定:“於法律上、經濟上、教育上、社會上確認男女平等之原則,助進女權之發展。”從而確立了婦女在社會各方面平等合法地位的原則。何香凝作為中國國民黨早期最重要的婦女運動領袖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這一時期,作為國民黨中央的一個黨務部門,國民黨的婦女部同樣關注“國民革命是婦女的唯一生路”,將婦女解放與國家救亡緊密相連;在這一點上,國共兩黨婦女工作有著基本的共識。
當國共第一次合作實現後,遵照兩黨的決議,女共產黨員和青年團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參加國民黨各級婦女部的領導工作。向警予蔡暢鄧穎超楊之華等中共早期婦女工作領袖都先後在國民黨中央婦女部和滬、粵等地的地方黨部婦女部擔任領導職務。
1924年,廣州對於“三八”國際婦女節的紀念活動,不僅成為中國首次公開的“三八”節紀念活動,也成為國共兩黨合作的婦女運動統一戰線的重要場域,“國際婦女節因而也成為廣大婦女教育、檢閱自己力量和加強團結的盛大節日。”
同年2月下旬,在國民黨中央婦女部幹部會議上,何香凝提議在廣州舉行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大會,由中央婦女部負責出面發起集會遊行示威,會後何香凝承擔了紀念活動的籌備事宜。3月3日,廣州執信學校作了題為“國際婦女節之性質”的專題講演,介紹婦女節的歷史與意義,這個演說可以說是中國的政黨首次向中國大眾介紹“國際婦女節”這一概念。
3月4日,國民黨中央婦女部以部長曾醒名義發出通告,呼籲廣州地區各婦女團體於3月8日舉行遊行示威,回響全世界婦女的“大團結示威運動”,並派代表參加3月5日下午在執信女校召開的籌備會議。翌日下午2時,廣州各界婦女代表數百人在執信女校大禮堂舉行籌備動員會,推舉何香凝為會議主席。何香凝發言,3月8日廣州婦女的遊行示威將是中國第一次組織的“三八”婦女節紀念活動,意義十分重大。與會代表熱烈鼓掌,並紛紛對組織好這一活動建言獻策。會議最後決定:
國際勞動婦女節
1975年澳洲婦女運動
1.3月7日派出12人乘坐汽車在廣州市內主要街道分發有關婦女問題的傳單,以喚起市民的注意和動員各界婦女參加大會和遊行;
2.3月8日上午11時在第一公園舉行示威大會,請廣東省教育廳、廣州市教育局通知省立、市立各校學生全體參加;
3.會後在市內馬路舉行巡遊,並準備汽車隊演講隊隨同出發,請市公安局派軍警保護;
4.確定各種旗幟標語,如“解放中國殖民地之地位”、“解放婦女所受資本制度的壓迫”、“要求婦女勞動權、平等教育權、平等工價錢、女子參政權及一切婦女應得之權”等。
廣州民國日報》為廣州紀念“三八”節活動吶喊助威。3月5日該報發表《慶祝國際婦女日》一文,詳細介紹“國際婦女日”的歷史及德、英、奧和蘇俄等國慶祝“三八”節活動情況。3月6日又發表題為《婦女日》的時評,指出中國婦女幾千年來受制於“男權”,“幾不自當為人”,強調國民黨中央提議舉行“三八”婦女日活動,目的是提高婦女的覺悟,革除陋習,進而謀求婦女的“覺悟”、“獨立”。3月7日,該報又刊登《國際婦女日之運動》,通告國民黨中央婦女部在廣州的“三八”紀念活動的具體時間、地點和巡遊路線,向廣大婦女發出了動員令。
1924年3月8日上午,中國第一個公開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活動在廣州舉行,位於市中心的第一公園內的音樂亭搭起了臨時舞台,“慶祝國際婦女節”的橫幅懸掛正上方。會場四周也張貼了“婦女要求勞動權”等標語。與會者報以熱烈掌聲和口號。廖仲愷也前來助興,並發表《國際婦女日的性質》的演說。
國際勞動婦女節
1951年“三八”婦女節廣州市郊區的女民兵
慶祝大會結束後,何香凝曾醒與巡行總指揮沈慧蓮、總務長唐允恭、糾察員廖冰筠等人一起,帶著與會婦女從第一公園出發,徒步上街遊行,按照預定路線途經吉祥路、越華路省長公署、廣仁路省財政廳、永漢北路,從天字碼頭轉入珠江長堤、太平南路、一德路、維新路,最後回到第一公園解散。一路上,遊行隊伍高呼“打倒封建主義”、“打倒帝國主義”、“保護童工孕婦”、“廢除娼妓制度”等口號。“第一次將中國婦女的要求全面提出來了。”許多看熱鬧的婦女站在街道兩旁,也附和高呼口號,有的還加入了遊行隊伍。不少女學生還分乘十幾輛插上各種旗幟的汽車,到市內其它街道演講,散發傳單,宣傳紀念“三八”節和謀求婦女解放的意義。
國共兩黨的婦女部在1924年2月末、3月初圍繞“三八”國際婦女節舉行的一系列活動,首開國人慶祝國際婦女節的先例。這一年還是“除廣州外,別處的女界,不曾聽到對於這國際勞動婦女節有怎樣的舉動。”但此後,“三八”國際婦女節在中國各地、各婦女團體間迅速傳播,每年的慶祝活動不斷。
1925年“三八”國際婦女節,各地婦女代表齊集北平,為抗議段祺瑞政府視女性為非國民的荒唐選舉權規定而舉行示威遊行。1926年“三八”國際婦女節,“尤其是上海廣州漢口天津的勞動婦女民眾”,“轟轟烈烈地開展了大規模的紀念運動”。在楊之華的回憶中,這一年的紀念活動不僅在京滬穗這樣的大城市聲勢浩大,甚至深入到梅州梧州宜賓保定、酉矍陵、平江這樣的中小城市。
1927年3月8日,武漢更是空前的熱鬧——10萬(也有說20萬人)婦女大遊行,慶祝國際婦女節。有著傳奇人生經歷的共產黨員黃定慧(當時叫黃慕蘭,是中共武漢婦女部部長)20世紀90年代在口述回憶中稱:“1927年,我被任命為‘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慶祝活動的籌備主任…3月8日那天,十萬多名婦女在城市中央廣場集合,我們先開了個會,國共兩黨中的許多著名人物都來了,宋慶齡何香凝柳亞子也來了。我是會議的主席,這是黨和人民給予我的莫大榮譽。這件事使得許多人至今仍記得我。講話後,會議結束了,然後十萬多名婦女行進到嘉賓所在的看台,再繼續向市中心遊行。”
雖然之後不久,國共第一次合作就失敗了,但是“三八”國際婦女節作為重要的教育、動員場域這一傳統,卻在國共兩黨的婦女工作中都得到了保持。1932年在瑞金慶祝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後的第一個“三八”國際婦女節,“召開有數萬人參加的大規模民眾紀念大會”,毛澤東發表講話,並“檢閱了蘇區的婦女赤衛隊”。陝甘寧邊區建立後,每年的“三八”國際婦女節,不僅有常規的慶祝活動,中共中央還會有針對性地提前發布檔案、指示,比如1938年的《中央為“三八”節工作給各級黨部的指示》,1941年《中央為“三八”節工作給各級黨委的指示》和1943年《關於各抗日根據地,目前婦女工作的決定》等。三八”節和圍繞節日的慶祝、紀念活動,成了中國共產黨一年一度發布婦女工作政策、建立婦女工作統一戰線、動員基層婦女參與婦運的重要抓手;這一傳統在新中國時期也得到了很好地繼承。
而在國民黨方面,“三八”國際婦女節作為動員婦女的重要公共活動空間這一功能,也並未隨著大革命的失敗而消解。雖然南京國民政府對於民眾婦女運動採取了緊縮政策,但無論是在“新生活運動”中,還是後來的抗日戰爭期間,“三八”國際婦女節都不僅是個重要的節日,還是響亮的戰鬥號角。而民間的婦女組織,更是利用“三八”國際婦女節這一得天獨厚的機會,以各種形式發動婦女參與婦運。比如1931年“三八”國際婦女節,南京各界婦女集會,並向國民政府及國民黨中央黨部請願,要求政府規定婦女參加國民會議代表名額,這一活動間接促成了1936年國大選舉成功產生婦女代表,這是近代中國婦女參政運動邁出的重要一步。
抗戰爆發前,“三八”國際婦女節的慶祝活動更是成為了中國各界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重要場域。女作家謝冰瑩曾經寫過“多難的‘三八”’一文,紀念1932年上海“一二八”淞滬抗戰時期,她和她的朋友們自費創辦《婦女之光》雜誌,投身抗戰,並計畫在3月8日舉行示威遊行,結果卻在婦女節當天遭到巡捕查禁的遭遇。1936年的“三八”節,雖然當時政府已下令禁止集會遊行,但北平、上海等地仍都舉行了盛大的示威運動,中國共產黨更是組織各界婦女2000多人舉行了紀念大會,提出“婦女界團結起來”等口號,會後並舉行規模巨大的示威遊行。“三八”國際婦女節作為國共兩黨領導中國婦女運動的重要場域,這一點是值得重視的;而中國的“三八”紀念活動背後的革命性、鬥爭性也是值得銘記的。1946年抗戰一結束,當年的“三八”國際婦女節慶祝活動演變成國共兩黨爭奪對於中國婦女運動話語權領導權的舞台。
國際勞動婦女節
《“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七十周年》郵票
1949年以後,《人民日報》每年發表“三八”國際婦女節社論,該社論成為了“由全國婦聯主持的代表國家行為的‘三八’節大型紀念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顯然,自大革命以來,以“三八”國際婦女節為重要載體開展婦女工作的傳統在新中國得到了很好的繼承。
不過在民眾中,節日的政治色彩逐漸減弱而演變成類似西方的母親節和情人節之類向女性表達尊敬和愛意的機會。至今,這天仍是俄羅斯的法定假日,男性會贈送禮物給婦女以祝賀她們的節日。
在西方國家,國際婦女節的紀念活動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期間正常舉行,但後來一度中斷。直到1960年代,隨著女權運動的興起才又逐漸恢復。
而1960年以來對“三八紅旗手”和“三八紅旗集體”的評選與表彰活動,更將新中國成立以來以“女勞模”為象徵的“新中國婦女”形象賦予了更明確的性別屬性。“三八紅旗手(集體)”的評比活動始於1960年1月29日《人民日報》提出的評比標準。同年2月15日的《人民日報》通知中進一步指出該評比活動的意義在於,“全國婦女一定要人人樹雄心,個個立大志,爭取成為紅、勤、巧、儉的社會主義勞動婦女,為完成和超額完成1960年國家建設計畫,為高速度建設社會主義作出更大的貢獻。3月5日,由全國婦聯等9個團體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聯合舉辦的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表彰和鼓勵一萬個(實際是10002個)“三八紅旗手”(6305名)和“三八紅旗集體”(3697個)的廣播大會在北京舉行。現 在的人們已經很難想像這個廣播表彰大會之盛況空前,“從邊疆到內地,從沿海到山區,我們遼闊廣大的祖國就是廣播大會的會場。參加大會的有一億二千萬以上的各族各行各業的婦女。”
雖然受文化大革命的衝擊,全國婦聯業務工作在文革期間基本停止,《人民日報》從1967年開始不再發表“三八”社論。1978年3月4日,全國婦聯在人民大會堂召開首都各界婦女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的座談會,在文革期間中斷的“三八紅旗手(集體)”的評選活動在1979年得以恢復——使得1924年以來,“三八”國際婦女節作為中國婦女運動和婦女工作重要場域的傳統得以繼續。
國際勞動婦女節
婦女頂起半邊天
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確認普通婦女爭取平等參與社會的傳統。
1977年,聯大正式決定把3月8日作為“聯合國婦女權益日和國際和平日”。同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一項決議,請每個國家按照自己的歷史和民族傳統習俗,選定一年中的某一天宣布為聯合國婦女權利和世界和平日。聯合國的倡議為實現男女平等建立了國家法律框架,並且提高了公眾對於迫切需要在各個方面提高婦女地位的認識。

節日內容

法定假日

1949年12月,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規定每年的3月8日為國際婦女節。根據中國國務院發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務院令第270號)第三條規定:婦女節(3月8日)屬於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婦女放假半天。
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每年於3月8日舉辦活動慶祝國際婦女節,“三八”國際婦女節已經成為了聯合國的紀念日。有些人佩戴紫色的絲帶來慶祝這一天。
在阿富汗、安哥拉、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白俄羅斯、布吉納法索、高棉、古巴、喬治亞、幾內亞比索、厄利垂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寮國、馬達加斯加、摩爾多瓦、蒙古、尼泊爾、俄羅斯、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干達、烏克蘭、烏茲別克斯坦、越南和尚比亞等等國家,這一天是法定假日。
在一些國家,如喀麥隆、克羅地亞、羅馬尼亞、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和智利,這一天不是公共假日,但仍被廣泛慶祝。在這一天,男人們通常會給他們生活中的女性——朋友、母親、妻子、女朋友、女兒、同事等等——鮮花和小禮物。在一些國家(如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它也被視為相當於母親節,孩子們也會給他們的母親和祖母送小禮物。
2004年,捷克議會在社會民主黨和共產黨的提議下,將國際婦女節重新確立為官方的“重要日子”。
在亞美尼亞,蘇聯解體後國際婦女節被廢棄,代替的是國家假日4月7日“美和母性”的正式節日。然而,人們仍然在3月8日保持對國際婦女節的慶祝。亞美尼亞舉行專題公開討論導致了承認所謂的“女性月”,即兩個“婦女日”3月8日和4月7日之間的時期。
在義大利,為了慶祝這一天,男人送給女人黃色的含羞草。黃色含羞草和朱古力也是3月8日在俄羅斯和阿爾巴尼亞最常見的禮物之一。
在許多國家,如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白俄羅斯、保加利亞、克羅地亞、哥倫比亞、愛沙尼亞、匈牙利、吉爾吉斯斯坦、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馬其頓、摩爾多瓦、黑山、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烏克蘭、巴西、哈薩克斯坦、塞爾維亞、俄羅斯等等國家,仍盛行送花給婦女的習俗。女性有時也會從僱主那裡得到禮物。中小學生也經常給女老師帶禮物。
在葡萄牙和義大利等國,婦女團體通常在3月8日晚舉行“女性專用”晚宴和聚會慶祝節日。
在巴基斯坦,正式和非正式部門工作的婦女們每年慶祝國際婦女節,以紀念她們在面臨許多文化和宗教限制的情況下為爭取應有權利而進行的鬥爭。
一些致力於社會變革的婦女利用國際婦女節來推動婦女權利運動。例如,在波蘭,每一次國際婦女節都會在主要城市舉行大型女權主義遊行。
在國際婦女節期間,哈薩克斯坦全民將可以休假三天,假期時間為3月6、7、8日。由於2022年的3月8日是周二,因此3月5日周六將作為工作日,而將3月7日周一調休為休假日。

活動宗旨

每逢“三八”國際婦女節來臨,各國婦女組織和女權活動家努力推動婦女權利進入國家、區域和國際人權領域的重要議程,提示國際或國家關於對婦女議題的性別盲點。她們鼓勵和組織婦女們分享個人的經歷,討論色情文化、託兒所、性騷擾強姦家庭暴力(如毆打妻子、虐待兒童)等問題,督促一些重要的政府網站反映婦女生活與工作狀況的調查與報告檔案,採取制定相關政策。
在中國,“三八”國際婦女節前夕,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展開“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等評選活動,表彰中國婦女做出的業績。評選標準包括:
1. 思想紅,幹勁足;2. 在工農業生產上、在集體生活福利及社會服務事業中、在社會主義建設各個戰線上,大鬧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工作效率的;3. 努力提高文化水平,刻苦學習和鑽研科學的;4. 善於團結民眾發揮共產主義協作精神的。
凡是具備上述條件或條件之一的,並在完成生產或工作計畫方而作出突出成績的,都可稱為全國婦女先進生產者、先進工作者或先進集體廠。

年度主題

國際婦女節聯合國年度主題
年份
主題
譯名
1996
Celebrating the Past,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慶祝過去,為未來規劃
1997
Women at the Peace Table
婦女參與和平談判
1998
Women and Human Rights
婦女與人權
1999
World Free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
給婦女一個沒有暴力的世界
2000
Women Uniting for Peace
婦女團結為和平
2001
Women and Peace: Women Managing Conflicts
婦女與和平:婦女衝突管理
2002
Afghan Women Today: Realities and Opportunities
阿富汗婦女現狀:現實和機會
2003
Gender Equality and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性別平等和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
2004
Women and HIV/AIDS
婦女與愛滋病毒/愛滋病
2005
Gender Equality Beyond 2005; Building a More Secure Future
2005年後的性別平等:建造更安全的未來
2006
Women in Decision-making
婦女參與決策
2007
Ending Impunity for Violence Against Women and Girls
終止暴力侵害婦女和女孩行為不受懲罰的現象
2008
Investing in Women and Girls
投資於婦女和女孩
2009
Women and Men United to End Violence Against Women and Girls
男女共同努力消除對婦女和女孩的暴力行為
2010
Equal Rights, Equal Opportunities: Progress for All
平等權利、平等機會:共同進步
2011
Equal Access to Education, Training,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thway to Decent Work for Women
平等接受教育、培訓和利用科技的權利:婦女通往體面工作之路
2012
Empower Rural Women, End Poverty and Hunger
賦予農村婦女權利——消除飢餓和貧窮
2013
A Promise is a Promise: Time for Action to End Violence Against Women
信守承諾:立即採取行動,消除對婦女的暴力行為
2014
Equality for Women is Progress for All
婦女平等意味著所有人的進步
2015
Empowering Women, Empowering Humanity: Picture it!
賦予婦女權利-賦予人類權利:用照片記錄!
2016
Planet 50-50 by 2030: Step It Up for Gender Equality
2030年前50-50:加速實現性別平等
2017
Women in the Changing World of Work: Planet 50-50 by 2030
職場瞬息萬變,需賦權女性:到2030年,實現男女平等
2018
Time is Now: Rural and Urban Activists Transforming Women’s Lives
正當其時:農村和城市活動人士改變婦女的生活
2019
Think equal, build smart, innovate for change
思想圖平等、建設靠才智、創新謀變革
2020
I am Generation Equality: Realizing Women’s Rights
我是平等一代:實現婦女權利
2021
Women in leadership:Achieving an equal future in a COVID-19 world
女性領導力:在2019冠狀病毒病世界中實現平等未來
2022
Gender Equality Today for a Sustainable Tomorrow
性別平等共創可持續未來
2023
DigitALL: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for gender equality
數字包容:創新和技術推動性別平等
2024
Invest in women: Accelerate progress
投資於婦女:加速進步

節日意義

每年公曆3月8日,不是什麼“女神節”,也不叫什麼“女王節”,它叫“國際勞動婦女節”,是紀念各國婦女百餘年來爭取和平、平等、發展的節日。婦女節的意義非常重大。首先,它提醒婦女在歷史上所取得的成就和為爭取平等權利所做出的努力。其次,婦女節也是一個重要的輿論平台,可以讓更多的人關注婦女權益問題,倡導性別平等。此外,婦女節也是一個反思和行動的時刻。可以反思婦女在社會中的地位和待遇,思考如何改善婦女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同時,也可以通過行動來推動婦女權益的進一步發展。

代表人物

國際代表

國際婦女節的主要推動者之一
克拉拉·蔡特金(Clara Zetkin,1857.7.5-1933.6.20),原名克拉拉·艾斯納,德國社會民主黨第二國際左派領袖之一,國際社會主義婦女運動領袖之一,德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無產階級婦女解放的靈魂人物。
國際勞動婦女節
克拉拉·蔡特金
1921年9月9—15日,第二屆國際共產主義婦女代表會議在莫斯科舉行,28個國家的82名代表出席會議。會上,保加利亞的女共產黨人建議把每年的3月8日定為國際婦女節。第二國際共產主義婦女代表會議採納了這個建議,通過決議將3月8日這天定為國際婦女節。

中國代表

中國第一次慶祝婦女節活動的發起者
何香凝(1878.06.27-1972.09.1),中國國民黨左派的傑出代表、著名政治活動家、畫家、女權運動的先驅、民革主要創始人之一。
國際勞動婦女節
何香凝
1924年2月下旬,在國民黨中央婦女部幹部會議上,何香凝提議在廣州舉行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大會,由中央婦女部負責出面發起集會和遊行示威。3月8日上午,中國第一個公開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活動在廣州舉行。以此為契機,廣東婦女運動逐漸開展起來,越來越多的婦女投身到婦女解放和國民革命的洪流中。
新中國首屆全國三八紅旗手的傑出代表
金學曙(1922.01.23-2014.03.17),新中國第一代西醫,同時兼修中醫,是新中國首屆全國三八紅旗手的傑出代表,被時任人民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鄧拓譽為“新時代的傑出女性”。1949年,時任上海虹橋療養院醫生的金學曙參與了營救愛國民主人士張瀾和羅隆基,幫助張瀾和羅隆基成功銷毀了他們手中所掌握的機密檔案和資料,避免了重要檔案落入國民黨當局手中而給新中國的革命事業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上海解放後,她還積極參加婦女屆的勞軍活動。新中國一成立,她即從上海來到北京,投入到新中國和人民日報社的建設事業中。金學曙被公認為“中國近現代史上的20位傑出女性”之一。
國際勞動婦女節
金學曙

節日影響

國際影響

文化上
國際婦女節是婦女創造歷史的見證,婦女為爭取與男性平等所走的鬥爭道路十分漫長。古希臘的莉西斯特拉塔就領導了婦女鬥爭來阻止戰爭;法國革命時期,巴黎婦女高呼“自由,平等,友愛”,走上凡爾賽的街頭爭取選舉權
國際勞動婦女節
世界各大洲婦女標誌
3.8國際婦女節是全世界婦女的節日。這個日子是聯合國承認的,同時也被很多國家確定為法定假日。來自五湖四海的婦女們,儘管被不同的國界、種族、語言、文化、經濟和政治所區分,但在這一天能夠同時慶祝屬於自己的節日。讓人們再回首那九十年前的為得到平等、公正、和平以及發展所做出的鬥爭。
政治上
國際婦女節是全世界勞動婦女團結戰鬥的光輝節日。在這一天,世界各大洲的婦女,不分國籍、種族、語言、文化、經濟和政治的差異,共同關注婦女的人權。近現代以來,聯合國的四次全球性會議加強了國際婦女運動,隨著國際婦女運動的成長,婦女節取得了全球性的意義。這些進展使國際婦女節成為團結一致、協調努力要求歸還婦女權利和婦女參與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權利的日子。
思想上
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它是全世界的婦女組織所慶祝的重大節日。關於婦女節的這個想法早在20世紀就被提出來了,但是直到1909年才在美國舉行了第一個婦女節。1911年,第一個國際婦女節在德國、奧地利、丹麥和歐洲其它一些國家舉行。從那時起,這個日子在許多國家被作為全國性假日來慶祝。它標誌著女性在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上所取得的成就。各國的婦女們都慶祝這個重要的日子。因為它代表了公平、公正、和平與發展。

中國影響

文化上
“三八”國際婦女節——這個全世界婦女的節日,到21世紀已經走過了一百年的歷史;從1924年中國人第一次慶祝這一節日,至2015年已有90個年頭;從1960年中國第一批萬名(個)“三八紅旗手(集體)”誕生,這個光榮稱號也已經年過半百。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婦女以各種各樣的形式紀念這一節日:北伐路上的遊行、抗戰街頭的募款、內戰時的示威、阮玲玉的自殺、丁玲的隨筆等等;“三八”國際婦女節這百年的歷史,與中國的婦女運動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了中國婦女運動的特殊公共文化空間。
2022年3月7日,廣州舉行各界婦女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112周年座談會,2021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集體)、2021年度廣東省三八紅旗標兵、2021年度廣東省三八紅旗手(集體)、2021年度廣東省巾幗文明崗代表,共同分享感人事跡。
政治上
中國廣州各界婦女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活動,在中國婦女運動史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僅為中國婦女爭得了第一次慶祝自己節日的權利,而且體現了革命婦女力量的大聯合,成為首次國共合作時期,國共兩黨結成婦女統一戰線的標誌。”“為中國婦女運動史上開了一個新紀元”。
思想上
與其它節日——諸如國慶節、植樹節、聖誕節等不同,“三八”國際婦女節有其鮮明的性別屬性——它是婦女專屬的節日。以“三八”國際婦女節紀念活動為主題的罷工集會遊行示威等,正是中國婦女在20世紀以來形成新的“社會性別”認同的最重要的場域之一。

節日軼事

麵包加玫瑰

美國堪薩斯州羅倫斯市的紡織女工罷工打出的標語就有“我們也要麵包加玫瑰”。這表明她們不僅要求溫飽,而且要過像樣人的生活。受其影響,詩人詹姆士·奧朋漢(James Oppenheim)寫了《麵包加玫瑰》之歌:
當我們前進,前進在美好的時光
在成千上萬個昏暗的廚房和灰濛濛的廠房裡
我們感受到突然照射進來的和煦陽光
為了要人民聽到我們的歌聲
麵包加玫瑰,麵包加玫瑰
當我們前進,前進,我們帶來更美好的陽光
婦女的覺醒意味著一個族群的崛起
在別人休息的時候
不再有苦工和臨時工在辛苦勞動
我們要分享生命的榮光
麵包加玫瑰,麵包加玫瑰

曾遭取締

從1911年歐洲超過100萬人舉行各種活動慶祝國際婦女節以來,國際婦女節已經走過近100年的歷史。就如同女性為爭取自己權利所做的鬥爭一樣,婦女節也曾遭到抵制。上世紀30年代的德國,希特勒就曾禁止慶祝婦女節。
1933年6月20日,蔡特金在莫斯科病逝,早已對蔡特金的女權主義深惡痛絕的希特勒上台後,馬上禁止在德國慶祝婦女節,並取消了婦女的選舉權。在黨代會上,希特勒曾說:“黨的任何基層組織中,哪怕是最不起眼的職位,也不能讓女人擔任……我敢說,99%的討論議題都是男人的事務,女人是沒這份兒判斷力的。”接著,他又說:“德意志婦女總的來說還是想做妻子和母親。她們並不想當同志,而那些赤色的為人民造福者卻試圖使自己和她們都相信這一點。她們並不盼望去工廠當工人,並不盼望擔任公職或者做議員,而是更願意有一個舒適的家、一個可愛的男人,還有一群幸福的孩子。”宣傳部長戈培爾則心照不宣地對外宣布:“議會民主的陰謀詭計左右了德國政治,我們讓婦女遠遠避開,不是因為我們不尊重婦女,而是因為我們太尊重她們了!”
國際勞動婦女節
1932名蘇聯海報強調婦女從二等公民身份解放
不過,這也引來一些納粹女性的不滿。為了拉攏婦女,納粹黨調整策略,宣揚“男人是生活的組織者,女人是他的幫手和執行者”。在取消婦女節的同時,設立了母親節。母親節也是希特勒為紀念自己母親想出來的點子。他想用母親節鼓勵年輕女子生產報國。計畫出來後,得到納粹黨上下的大力支持。希特勒隨後公布,所有德國男人和孩子,必須在母親節那天,給母親和妻子贈送鮮花和夾心朱古力作為讚賞、包容和愛的象徵。他還選出一些詩句獻給德國婦女。
1936年,納粹黨出版的《國家社會主義啟蒙》一書還說:“德意志女人如葡萄美酒。愛她們,大地將鮮花盛開。德意志女人如家庭里的陽光。她們應該保持體面,不與異族嬉戲。我們的民族應該保持純潔,這是元首的崇高目標。”納粹還十分強調“種族純潔”。希姆萊曾推行一個被稱為“生命之源”的北歐-日耳曼人種養育計畫。希特勒還特意喊出口號:“產房是德國婦女的戰場,飯勺是她們的武器。”1943年,納粹還曾計畫採取所謂大眾生育計畫,所有婦女在35歲以前都必須與純種德意志男性至少生4個孩子,達到這個數字後,做丈夫的就有義務隨時準備將她另派“它用”。

消費主義

在這一天,來自不同民族,年齡也不盡相同的各個城市街頭的男性,為女性——妻子、女朋友、女兒、同事、母親——準備禮物。但隨著消費主義取代了婦女節的女權主義政治立場,婦女節在蔓延的商業狂潮中失去了其獨特的性別政治意味,民眾開始對節日意義存在爭議。
20世紀後期,美國消費主義時代的到來為媒體將女權主義議題“去政治化”提供了嶄新的方式。主流媒體與廣告商、銷售商實現共謀,其用消費主義“去政治化”女權主義。公開放棄其原先的女權主義政治立場,以及鼓吹消費主義文化等策略,來最終實現將女權主義議題“去政治化”的目的,使女權主義失去其在公共領域討論和爭辯婦女問題的理由。
例如:自1913年爭取平等的俄羅斯女工慶祝婦女節以來,婦女節在俄羅斯已有百年歷史,成為俄羅斯女性的重要節日。據2016年《透視俄羅斯》報導,莫斯科男士將花費約5億美元為心愛的她選購禮物。不少俄羅斯民眾認為,儘管俄羅斯隆重慶祝婦女節,但象徵女權主義的婦女節並未幫助女性在經商或從政時享受到與男性平等的待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