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仄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仄尾
  • 外文名:Three horizontal tail
  • 類別:詩詞術語
  • 簡明定義:指一句詩中後三字為仄聲的話
  • 公式: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
  • 爭議問題:是否合律仍在爭論中目前尚無定論
  • 代表詩人:王灣李白崔顥孟浩然韋應物劉禹錫
三仄尾是詩詞術語,一般是指一句詩中後三字為仄聲的話便為三仄尾。 對於“三仄尾”是否合律,仍在爭論中,目前尚無定論。但我們讀唐詩,唐人是並不絕對避“三仄尾”的,即使到清代,雖對律詩格律要求嚴,但認為“平平仄仄仄”是拗律句,如清代董文渙《聲調四譜》中便說:“唯上句三字拗仄為‘平平仄仄仄’句,乃正拗律而非借古句者。首二連平亦無夾平之病。”下面據唐人五律略述一二。  首先,看看出句平起式(指第二字平)。  1.出句:平平仄仄仄。對句通常是:通仄仄平平。  例句:王灣“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山”、“星臨萬戶動,月傍九宵多”;李白“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岑參“晴開萬井樹,愁看五陵煙”;王績“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盧倫“殷勤報賈傅,莫共酒杯疏”、“今來部曲盡,白首過蕭關”;李頎“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張謂“還家萬里夢,為客五更愁”;崔顥“川從陝路去,河繞華陰流”;孟浩然“崔途跡未朽,千載揖清波”;皮日休“何時石上月,相對論逍遙”;劉禹錫“彌年不得意,新歲又如何”;趙嘏“星星一鏡發,草草百年身”;許渾“僧歸下嶺見,人語隔溪聞”;韋應物“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等等,不贅列。  2.出句:仄平仄仄仄。對句則有二說。  一是,由於出句是大拗,故以對句尾三字“三平”救。對句便是:通仄平平平。  例句:沈佺期“四蹄碧玉片,雙眼黃金瞳”;韋應物“可憐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此種句法前人稱雙拗。如,杜甫“欲陳濟世策,已老尚書郎。”方回評:“濟世策三字皆仄,尚書郎三字皆平,乃更覺入律。”紀曉嵐云:“此亦雙拗,乃濟、尚二字回換,非三平、三仄之謂。”  二是,清代董文渙《聲調四譜》中說:“若再拗首字為‘仄平仄仄仄’句,或又三四拗救為‘仄平仄平仄’句,則拗極矣。而下句則斷斷用‘平仄仄平平’不可易也。”則對句是:平仄仄平平。例句:祖詠楚山不可極,歸路但蕭條”。  其次,看出句仄起式(指第二字仄)。三仄尾,則會出現四仄:平仄仄仄仄;五仄:仄仄仄仄仄。對句當以第三字平聲救,為:通平平仄平。  四仄如:杜甫“幽意忽不愜,歸期無奈何”、“南雪不到地,青崖沾未消”、“行色遞隱見,人煙時有無”、“乘爾亦已久,天寒關塞深”、“小雨夜復密,迴風吹早秋”、“河漢不改色,關山空自寒”,“摧折不自守,秋風吹若何”、“春宅棄汝去,秋帆催客歸”、“鷹隼亦刷子猛,烏鳶何所蒙”;孟浩然“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岑參“終歲不得意,春風今復來”;許棠“閒賞步易遠,野吟聲自高”;李商隱“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等等。  五仄如:杜甫“草木歲月晚,關河霜雪清”、“悄悄素滻路,迢迢天漢東”、“亂後碧井廢,時清瑤殿深”;李白“待月月不出,望江江自流”;王昌齡“響發調尚苦,清商勞一彈”;賈島“此地際會夕,當時雷雨寒”;李商隱“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等等。  對於三仄尾,個人觀點是:一,初學者不宜先學拗律,故最好是先學律詩正格;二,用三仄尾不為出律,但對句宜嚴格按要求。三,三仄尾類的拗句最好用於表示拗怒類感情或提起讀者注意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