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背景,過程,結果,
背景
1940年日本入侵印度支那後,仍保留法國的統治。
1944年法國維希政府倒台,原已投降日本的印度支那法國統治者準備倒戈反日。1945年(保大二十年)初,日本在菲律賓戰況極為不利,擔心法國殖民當局會協助美、中進入印支,且發現有法國官員向盟軍提供情報,遂策劃政變剷除法國勢力。據法國政要戴高樂憶述,他先前就預見日方會突襲,並“希望在印度支那打起來”,因為這有助法國日後討價還價。
過程
1945年3月9日下午7時整,日本大使松本向法國駐印度支那總督讓·德古遞交一份最後通牒,要求法國在印度支那的海、陸、空軍和武裝警察接受日軍的指揮;各條鐵路和海上內河運輸線以及國內外交通線,必須置於日軍的直接管理之下。日本限令印度支那總督在兩小時內答覆。讓·德古在與高級文武官員研究後,請求日方放寬期限,以便與駐在河內的法軍總司令部磋商通牒中提出的條件。日方認為德古的答覆實際上是駁回最後通牒的信號,於當晚9時20分下令進攻西貢各大機關及總督府,德古及法國高級官員被捕,各大機關被占領。法國軍隊除了在河內、河陽、諒山等地有一些微弱的抵抗外,至3月10日下午,大多數法軍均成了日軍的俘虜。法國在西貢的總督府也成了日本監禁法軍高官的集中營。然而,在越南西北部及寮國北部的一部分法軍逃過了日軍的進攻,這些法國殘軍在日軍追擊之下,沿中國西南邊境奔逃,其中大部分進入中國雲南境內,在諒山的一部分法軍敗入廣西的十萬大山。
結果
在政變中,8萬多法軍被瓦解(不包括法國外籍軍團和越籍紅帶兵),法籍官兵被擊斃1662人,靠近中越邊界的法軍逃往中國,成千的法國人被囚禁在各地的監牢里,大部分法國人被日本收留在政府機關中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