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庵》是清代文學家杭世駿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三一庵
- 作者:杭世駿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榕桂堂集
- 作品體裁:五言古詩
《三一庵》是清代文學家杭世駿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
《三一庵》是清代文學家杭世駿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作品原文三一庵 清 杭世駿 後時夫何憂,望收身亦到。沿緣委巷窮,四顧絕鄰保。石泉活眼碧,漾漾舞寒藻。初從下界看,樓閣在林杪。澀磴詰屈穿,...
《是夜宿三一庵次俞文輔題韻》是元末明初詩人凌雲翰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庵在色山下,依壇路稍平。主人多道氣,留客見真情。天籟秋號水,星河夜入城。江心有明月,待得海潮生。作者簡介 凌雲翰, 元明間浙江仁和人,字彥翀。博覽群籍,通經史,工詩。元至正間舉人。洪武初以薦,授成都府學教授。
中為明德堂,左為東林觀,右為三一庵。後為藏鎮院之寶(劉元卿所得唐代書法家李懷琳《絕交貼》,即草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現藏日本)增建留帖閣。書院多次修復、重建。清同治七年(1868)重修時,書院結構和建築名稱有所改變,左為留帖閣,右為集賢館,後為崇德堂,三一庵位於院外右邊。書院簡介 明隆慶...
同年“三一運動”爆發後,轉向日本政府和巴黎和會乞求“獨立”。運動失敗後教團一時陷於癱瘓 ,義庵聖師被捕入獄,但運動宣揚的三·一精神已成為韓國建國理念。後被捕,在獄中遭嚴刑拷打,因病保釋出獄,於1922年5 月 19 日因病情惡化於常春園還元,享年62 歲。他闡明了天道教的人乃天原理 ,撰有《授受明...
董史,又名希祖,號直庵,生於明朝天啟四年(1624年)十月二十七日,福建莆田縣江口鎮前會村人。青少年時期苦讀孔孟之道,21歲時考中秀才,父親董應階是三一教主林龍江先生的門徒。董史25歲拜讀《夏午尼經訓》、《林子三教正宗統論》,毅然放棄舉子業,執贄拜三一教再傳弟子陳衷瑜為師。自此以後,潛心於林龍江...
三一堂:位於筆山洞口。建於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怡園:位於福建路24號。原主人為詩人林鶴年。黃榮遠堂:位於福建路32號。原主人菲律賓華僑施光、黃仲訓。建於民國九年(1920年)。現為廈門演藝職業學院。海天堂構:位於福建路42號。建於上世紀20年代。原主人菲律賓華僑黃秀烺和他的同鄉黃念憶。白家別墅:位於...
三一 芋魁遭遇 三二 山神報豐 三三 綰龍台 三四 透花茲 三五 牛粥練裙 三六 筆頭若耶 三七 龍鬚友 三八 詩腸鼓吹 三九 隱士衫 四〇 千紋布 四一 鯉魚吸月 四二 菱角巾 四三 為梅拆屋 四四 茶花蜜 四五 玉火筯 四六 羊肉揮淚 四七 屋龍更衣 四八 掌有臥龍 四九 栗木關 五〇九華半臂 五一 面長二寸...
少室寺,古名少室庵,原為少林寺下院,是中嶽嵩山七十二寺院之一,位於中嶽嵩山之少室山南麓,故而以山得名——少室寺,素有少林寺南門之稱。寺廟介紹 少室寺原為少林寺下院,建於唐初而毀於清末,新中國成立時尚有斷垣殘壁和數通古碑存在,歷經過文革破壞,如今片跡不存。2014年6月,當地政府根據該寺附近...
朴寅鎮同志,祖國光復會天道教代表,1887年9月2日生,1936年12月參加革命,1939年3月16日犧牲。原籍全羅道,父親是東學黨成員,曾參加甲午農民戰爭,失敗後逃亡到嶺北地區。朴於1909年加入天道教,道號文庵,1919年因在豐山郡領導三一獨立運動被日警打傷,並判三年徒刑。出獄後支援獨立軍,後者逃亡到國外後,朴...
涵江桂嶺(今後度)方氏有人信奉三一教,把家族部分廢毀堂廟捐獻給三一教。盧文輝於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冬,在後度青璜的荔根山廢堂廟上創建瑤島祠(又稱瑤島書院)崇祀教主林龍江。瑤島祠於明崇禎七年(1644)由“三一教”再傳弟子陳衷瑜(聚華)擴建。清順治十六年(1659)“三一教”三傳弟子董史(直庵)增建“五子...
此外還有許多受到道教影響的民間宗教,如福建三一教、香港先天道、韓國金仙會、越南高台教、東南亞德教等。道源祖庭 洛陽上清宮是“道源”、“祖庭”,位於邙山翠雲峰之巔。從道家鼻祖老子在此煉丹悟道算起,已經有2500多年歷史;從中國道教創始人張陵在此修道算起,已經有1900多年歷史。道家鼻祖是從洛陽走出去的,...
092竹居痴語僑庵詩餘渭川居士 詞初寮詞空洞詞知稼翁詞 集和石湖詞附北樂府菊軒 樂府東浦詞一二七 093孟東野詩集十卷一二九 094歐陽文忠公居士全集八十卷 一三一 095後村居士集二十卷一三五 096陳伯玉集二卷一三六 097水經注四十卷一三八 098國策節本一四二 099月泉吟社一四四 100建炎復辟記一四六 101雪磯叢稿...
四 反清換代思想 第九章 三一教與劉門教 第一節 三一教的歷史沿革 一 創立 二 演變 第二節 三一教的經典與教義 一 經典 二 教義 第三節 劉門教的歷史沿革 第四節 劉門教的經典與教義 一 經典 二 教義 附一 歷史上的彌勒教與摩尼教的融合 附二 中國民間宗教研究的四十年 參考文獻 後記 編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