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七族共和
- 提出時間:辛亥革命時期
- 提出單位:雲南軍都督府
- 提出人物:蔡鍔
提出背景,主要內容,積極意義,
提出背景
1911年10月30日,雲南革命黨人發動了“重九起義”,推翻了清王朝在雲南的統治,建立了“大中華國雲南軍都督府”。雲南軍都督府成立初期,民(種)族政策並不明晰。蔡鍔在巫家壩集合部隊宣布舉義宗旨時,“將校中有欲將軍官中滿人容山、惠森二人處以死刑者,經蔡統領、羅統帶力為禁阻……有人從黑暗中向榮、惠二人連放槍二發,幸未中”。
軍都督府又稱“大漢雲南軍政府”,對外發布《滇軍政府討滿洲檄》,以1907年章太炎《討滿洲檄》及武昌首義初期黎元洪發布的《中華民國軍第十三章檄告天下文》為基礎,略加刪減改動而成,
隨著形勢的發展,雲南軍都督府也在調整自己的民(種)族政策。當革命軍欲將滿族軍官容山、惠森處死時,蔡鍔和羅佩金“力為禁阻,命暫行拘留,俟事後釋放(翌日即縱之使去)”,並宣布:“此次革命實係為改良政治增進國民之幸福起見,非種族革命也。吾輩同志不獨不分省界,即滿清官佐亦當保護,俟大局定後同享幸福。”大家鼓掌贊成,所以“滿清官佐亦未損害”。
主要內容
為穩定全省秩序,鞏固新成立的革命政權,雲南軍都督府發布了《布告全省同胞文》,聲稱“此次各省義軍風發雲涌,恢復舊土,保衛民生。其宗旨在剷除專制政體,建造良善國家,使漢、回、滿、蒙、藏、夷、苗各種族結合一體,維持共和,以期鞏固民權,恢張國力”。
積極意義
值得肯定的是,蔡鍔與雲南軍都督府在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兩個月前就表現出了對“五族共和”的理解與支持。尤為可貴的是,他們結合雲南實際,意識到“五族共和”並不切合中國的實際,將辛亥革命中各省宗旨逕自改為“漢、回、滿、蒙、藏、夷、苗各種族結合一體”,同時宣布雲南軍都督府的政綱為“漢、回、蒙、滿、藏、夷、苗各族視同一體”,這是事實上的“七族共和”思想,是雲南軍都督府對民國初年“五族共和”思想的豐富和發展,使之更適合廣大邊疆民族地區的實際與需要。
雲南軍都督府“七族共和”思想在革命時期表現出了積極的作用,“七族共和”思想保護了部分滿族官員和普通滿族民眾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