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雙江,北回歸線上的明珠,面積12000多畝,海拔3000多米。有著北回歸線上的明珠的美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七彩雙江
- 海拔:3000多米
- 面積:12000多畝
- 美稱:草經冬而不枯,花非春亦不謝
美譽由來,北回歸線上的明珠,
美譽由來
雙江四季溫差小,冬無嚴寒,夏無酷熱,氣候條件優越,故有“草經冬而不枯,花非春亦不謝”之說。造就了風雲變幻,奇峭險峻,可目極六縣的“仙人山”;五湖環抱、林海茫茫、湖水悠悠、山清水秀、風光宜人的大浪壩省級森林公園;海拔3000多米,面積12000多畝,樹齡千年以上,目前國內外已發現的“面積最廣、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勐庫大雪山萬畝野生古茶樹群落以及太陽湖、天然溫泉、大河灣峽谷、馬鞍山杜鵑花潮、白岩古洞、滄江險渡、白象佛寺、小黑江幽谷秘境、望江石郎等神奇、秀美、壯觀、驚奇的自然旅遊景觀。更孕育了蜂桶鼓舞、象腳鼓舞、孔雀舞、甩髮舞、桿舞、佤族雞樅陀螺表演等民族歌舞、“火把節”、“潑水節”等傳統節日以及婚喪嫁娶、民族服飾、手工藝品等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習俗,是一方神奇而又充滿希望的熱土,有“七彩雙江”之美譽。
北回歸線上的明珠
雙江因北回歸線橫穿縣境,氣候溫和,霜期短暫,雨量充沛,適宜水稻、小麥和甘蔗、茶葉、紫膠、核桃、膏桐、橡膠、藥材、竹子、烤菸、亞熱帶水果等多種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生長;有野生植物藥材81科195種,菌類藥材4科7種。有大小河流106條,水能資源儲藏量38.2萬千瓦;富藏鐵、鉛、銅、銻、錫、鋅、金、大理石、硅藻土、褐煤等礦藏。生態環境優越,茶葉品質卓越,民族文化底蘊深厚,被世人被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色明珠”、“中國多元民族文化之鄉”。
雙江各民族在千百年相依相隨中凝結成了獨特而又和諧多彩的民族文化。“拉祜族72路打歌”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為完整的拉祜族民間歌舞文化遺存之一。“佤族雞棕陀螺”是迄今只為雙江佤族所獨有,在全國獨一無二,最彰顯佤族驃勇個性的民間體育競技之一。“布朗族紡織”可算紡織文化的“活化石”。據資料記載,布朗族在唐宋時期就有較高水平的紡織技藝,但至今,雙江布朗族仍完整的保留著傳統的紡織工藝,他們自種棉花、紡紗、紡線、織布、染色、自製獨具民族特色的服被,其中布朗“牛肚被”刊稱民間紡織技藝一絕。“布朗族蜂桶鼓舞”也屬雙江獨有。“布朗族蜂桶鼓舞”源於它的形狀像民間養蜂的蜂桶而得名,它的由來充滿了神秘的傳奇色彩,也屬世間獨有。“傣族手工制陶”其獨特之處在於全用手工捏造,工具均以竹、木製作,所制圓形器皿不用轉輪,圓周精度卻很高,是瀕臨消失的一門民間手工技藝。
這些文化滲透在雙江縣各族人民的心裡,哺育著雙江一代又一代的各族兒女,最終淬鍊成中華文化的一顆熠熠生輝的瑰寶,鑲嵌在祖國西南邊陲,昭示著雙江各族兒女團結友好、勤勞樸實、熱情善良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