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七個怎么看
- 本書切入點:民生問題
- 描述:本書是"理論熱點面對面"品牌
- 注意:很多熱點問題都能從此書找到答案
問題由來,國家重視,政策對症,深層解讀,
問題由來
中宣部理論局副局長周愛兵介紹,一是深入城鄉基層進行調研,了解基層黨員、幹部、民眾關心什麼問題;二是對今年兩會期間的社會熱點進行認真分析;三是認真分析、徵求網民意見。在此基礎上,組織專家學者反覆討論,集中概括出這七個問題。
“七個怎么看”完全以民生問題作為切入點,關注公眾最關注的問題,直面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一些辦法。
國家重視
新一期《求是》雜誌刊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雲山2010年4月10日在全國宣傳部長座談會上講話的部分內容。劉雲山強調,當前主要解決“七個怎么看”,即怎么看我國發展不平衡、怎么看就業難、怎么看看病難、怎么看教育公平、怎么看房價過高、怎么看分配不公、怎么看腐敗現象,把思想統一到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上來。
劉雲山指出,黨員幹部要以理想信念為重點,結合社會思潮發展變化和黨員幹部思想實際,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開展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引導黨員幹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劉雲山強調,要大力弘揚理論聯繫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引導黨員幹部把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民眾學習統一起來,使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過程成為推動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工作的過程,成為解決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的過程,成為提高工作能力和本領的過程。當前,要特別注意把加強學習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結合起來,不斷總結新的實踐經驗,不斷深化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提高在複雜形勢下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能力。
政策對症
病灶明了,下藥是關鍵。面對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就要打破舊框框、突破舊思路,形成最大範圍的共識。“怎么看”是為了“怎么辦”。“七個怎么看”在揭示問題的基礎上,既深入解讀黨和國家圍繞這些問題的決策部署,又科學闡明進一步解決這些問題的政策思路,為剷除這些病根開出了好藥方。這有利於人們增強對中央精神的了解,增強對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也有利於國家更好地解決這些社會問題。
深層解讀
怎么看我國發展不平衡
一般來說,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螺旋式前進的過程,平衡是相對的,而不平衡是絕對的。從經濟角度看,會使國民經濟難以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城鄉差距長期過大,會導致農村居民消費增長緩慢,制約社會消費需求總量的增加,影響消費結構的最佳化升級,阻礙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地區差距長期過大,容易加劇地方利益競爭,出現地方保護、市場分割和貿易壁壘等情況,區域間的經濟摩擦和利益衝突會增多,直接妨礙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形成,進而降低國民經濟的整體效率。
發展不平衡--西部貧困地區
從社會層面看,容易使整個社會產生心理鴻溝,削弱社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社會成員身心和諧是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發展差距過大,會導致溝通理解障礙,滋生冷漠、不滿、對立、仇視情緒,加劇社會矛盾,影響社會和諧穩定。近年來一些地方社會仇富心理滋長、群體性事件增多等,與發展差距過大有很大關係。
發展不平衡問題若處理不好,還可能引發更為嚴重的後果。一些國家歷史經驗表明,當發展不平衡問題與民族問題、宗教問題等糾結在一起時,往往成為社會動盪、國家分裂的誘發因素。
能否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是對我們黨執政能力的一個重大挑戰。發展不平衡,說到底就是發展不科學的表現,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根本要靠科學發展。科學發展觀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立足現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鑑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它深入回答了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重大問題,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科學發展觀既切中了發展不平衡問題的要害,又指明了解決問題的方向,是破解發展不平衡的根本思想武器。只有堅定不移地走科學發展之路,才能逐步推進城鄉、區域的均衡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怎么看就業難
就業,涉及千家萬戶的生計和發展,對於我國這樣一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開發中國家來說,妥善解決就業問題尤為重要。我國的勞動力人口近8億,相當於所有已開發國家勞動力資源的總和。特殊的人口國情決定了我們必須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努力讓更多的勞動者獲得工作崗位。
就業難
就業關乎個人生存和尊嚴。古人說:“無恆業者無恆產,無恆產者無恆志。”一個人只有從事某種職業、某項工作,付出勞動獲得經濟收入,才能獲取生活資料,維持生計、改善生活。同時,勞動者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聰明才智,還能夠享受勞動的喜悅,體驗為社會創造財富和價值的成就感,實現有尊嚴的生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可以說,就業是一個人生存、發展和自我實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途徑。就業關乎社會和諧穩定。就業是民生之本,安居樂業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本前提。只有人們都有工作乾,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和生活保障,人心才會思安,才會增強社會歸屬感和安全感,社會才會穩定發展。充分就業也有利於減少貧困,縮小收入差距,促進社會公平,增進人際關係的和諧。世界其他許多國家發展的事實也說明,失業率過高往往成為引發社會動盪的重要原因。
就業關乎經濟健康發展。就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反映經濟運行狀況的“晴雨表”。國民經濟的不斷增長、社會財富的日益增加,歸根到底是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在不同的就業崗位上創造出來的。如果大批勞動者處於失業狀態,不創造財富卻在消耗財富,必然削弱經濟增長的活力。同時,只有實現充分就業,使人們的收入不斷增加,才能刺激消費需求,使經濟發展獲得持久的動力。
怎么看看病難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民民眾對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許多新型健康問題不斷出現,民眾對看病難的反映仍然比較強烈。據2008年第四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顯示,有41.2%的居民對門診服務不滿意,44.2%的居民對住院服務不滿意。看病難,就是人們對看病就醫過程中遇到的種種不滿意之處的概括,仔細分析,主要“難”在以下四個方面:
掛專家號更難。由於對醫生的具體情況不了解,不少人一生病,無論大病小病,總覺得找個專家看看,心裡更踏實。而大醫院的大專家人數又非常有限,因此造成了專家號一“號”難求的局面。
醫藥費用負擔重。2009年,我國醫院門診病人次均醫藥費用為160元,住院病人人均醫藥費用5952元。一次住院費相當於城鎮居民年人均收入的1/3,是農民年人均收入的1.12倍!2008年全國醫院次均門診和住院費用分別為1991年的12.5倍和10.1倍,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6.0%和14.5%,比居民消費品價格指數增長率高10多個百分點。至於經常要看病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醫藥費用負擔不僅壓得他們喘不過氣,還連累到整個家庭。那些沒有參加醫保的民眾,更是倍感負擔沉重。
農村居民看病最難。廣大農村地區特別是老少邊窮地區,不僅醫療資源不足、技術薄弱,而且看病就醫極不方便。很多農民為了看病要跋山涉水,走上十幾公里、幾十公里路。一些得了疑難雜症的農民為了確診病情或者尋找希望,要到縣外、省外,甚至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大醫院就醫,這不僅增加了就醫難度,更加重了經濟負擔。
看病難的原因
怎么看教育公平
當前教育改革和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與人民民眾的要求和期待還不適應,特別是教育公平問題還很突出。據2009年年底的一項調查顯示,56.5%的人認為存在教育不公問題。這反映了人們對教育公平問題的高度關注。人們對教育公平問題反映最強烈的,就是在接受教育尤其是優質教育的機會、接受教育的程度和質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這種差異表現在地區之間、城鄉之間、校際之間以及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會讓我們對此有直觀、切身的感受。
怎么看房價過高
安其居,才能樂其業。住房是關係億萬民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問題,“住有所居”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目標,是讓人民民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體現。遏制房價過快上漲,更好滿足人民民眾住房需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任務,是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的重大課題。確實,我國部分城市的房價確實明顯偏高,人們所熱議的高房價,主要還是針對一些大城市特別是特大城市而言的,不同地區、不同城市房價水平的高低不能一概而論,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作出客觀判斷。
高房價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投資推動;資金推動;地價推動;制度原因。從更深層的意義上講,高房價也是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許多矛盾在住房領域的反映。比如,長期存在的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仍然突出,大量人口向東部地區和大城市集中,造成這些地區住房壓力過大;比如,現行的財政體制使地方政府的事權與財權不對稱,成為引發“以地生財”問題的重要原因;比如,腐敗現象在房地產領域比較突出,導致國家巨觀調控政策執行力弱化;等等。這些問題都直接或間接對房地產市場產生著影響。高房價不單單是房地產領域的問題,而是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怎么看分配不公
收入分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關係人民民眾切身利益,關係改革發展穩定的全局。解決好分配不公問題,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任務,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
公平,一般地講,反映的是人們追求利益分配合理性的價值理念。分配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在人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分配不公的現象,許多民眾對此反映比較強烈。比如,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比如,普通勞動者收入偏低。比如,壟斷行業收入畸高。一些行業憑藉國家賦予的壟斷地位輕而易舉獲取高額利潤,並將其轉化為員工的收入和福利。而這些過高收入與員工的勞動貢獻和企業的真實業績並不相符。再比如,一些不合理收入沒有得到有效規範。還比如,違反分配政策的現象大量存在。一些地方最低工資標準調整不及時,與經濟發展和物價水平不相符。我國目前收入差距過大已是不爭的事實。
當然,收入差距並不完全是分配不公造成的。其中也有由於個人能力大小、努力程度不同、貢獻高低造成的差距,這種差距是必然的、應該的,是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表現,也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只有那些不合理、不合法原因造成的收入差距,才是分配不公的表現。因此,理解分配不公關鍵是要明確分配公平的標準是什麼。在初次分配中,主要應看分配與勞動等各種生產要素的貢獻是否相稱,貢獻多則收入多,反之則收入少;在再分配中,主要應看政府是否通過稅收、轉移支付、社會福利等手段對分配進行必要的調節;在三次分配中,主要應看高收入群體是否承擔社會責任,拿出部分財富幫助困難群體。
怎么看腐敗現象
隨著一樁樁大案要案被查處,一個個腐敗分子被繩之以法,廣大民眾無不拍手稱快,調查顯示人民民眾對反腐敗工作的總體滿意度在提升;但在現實生活中,腐敗仍然是廣大幹部民眾關注的熱點問題。
如果站在一個客觀公正的角度來觀察,我國的反腐敗形勢正在呈現逐步深入、健康發展的態勢。從量化分析來看, 黨的十六大以來,全國每年受黨紀處分人數約占黨員總數的比例總的趨勢是下降的。2003年以來,全國檢察機關立案偵查的職務犯罪數量以年均5%左右的速度下降。從民意調查數據來看,國家統計局連續多年的調查顯示,2003—2009年,民眾對反腐敗工作成效的滿意度平穩上升,從51.9%提高到69.2%,民眾認為消極腐敗現象得到不同程度遏制的比例,從68.1%上升到82.6%。這說明反腐敗工作得到人民民眾的認可。但是,當前腐敗消極現象仍然比較嚴重,腐敗活動向一些關鍵領域、社會領域擴散,高中級幹部違紀違法現象嚴重,一些腐敗分子集政治蛻變、經濟腐敗、生活腐化於一身,案件類型多樣化,作案手段日趨複雜,呈現隱蔽化、智慧型化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