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校熱

擇校熱

“擇校熱”能否真降溫?19城市回應教育部就近入學工作方案意見 。

教育部印發《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重點大城市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通知》,將工作聚焦19個大城市,要求2014年制訂完善進一步規範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的方案。

在如此明確的時間表和要求之下,“擇校熱”真的能降溫嗎?這19個城市準備好了嗎?

規範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教育部下發的檔案“劍指”全國19個大城市。根據教育部要求,擇校生或小升初不按規定入學的學生今後在升學時還將受到限制:包括上海在內,優質高中的招生指標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對口的學區國中。擇校生將不得享受優質高中分配指標。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重點大城市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通知》,2014年,全國19個大城市都要“採取切實舉措,標本兼治,破解擇校難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擇校熱
  • 擇校熱:教育資源不均衡,形成擇校熱
  • 擇校熱:選的是好學校和好老師
  • 擇校熱:關閉“擇校”通道後,學區房升溫
  • 擇校熱:拼爹“拼學”形成屢禁不止的擇校
  • 擇校熱:校際間的嚴重不均衡則產生擇校熱
擇校熱”真的能降溫嗎?,19個城市基本都有相關政策,校際間的嚴重不均衡 則產生擇校熱,治理擇校亂象不能光靠“末端治理”,為“擇校熱”降溫,最新進展,

擇校熱”真的能降溫嗎?

教育部印發《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重點大城市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通知》,將工作聚焦19個大城市,要求2014年制訂完善進一步規範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的方案。
在如此明確的時間表和要求之下,“擇校熱”真的能降溫嗎?這19個城市準備好了嗎?

19個城市基本都有相關政策

——4個直轄市
北京市教委2014年工作要點指出,2014年將進一步推進考試招生入學制度改革,堅持義務教育階段免試就近入學,推廣學區制和九年一貫對口入學;
上海市教委已於2013年底下發《2014年本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規定上海將堅持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全部劃片“免試就近入學”原則;
重慶市已從2013年起,明令禁止任何形式的“小升初”選拔性考試,任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得擇校亂收費;
天津市將推進學區制和九年一貫對口招生,取消各類國中招生選拔性考試等,具體改革方案正在抓緊研究,將於今年上半年出台,年內推進實施。
——5個計畫單列市
鑒於深圳市“小升初”政策仍是“一考就靈”,有關2014年“小升初”的方案仍在調研中,廣東也正在徵求全省性政策的意見;
寧波2012年起就要求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嚴格控制擇校率在5%以內,鼓勵各地實行“零擇校”政策,海曙、江東、江北等區已嚴格執行“零擇校”;
廈門國小升國中實行劃片免試就近入學已堅持了16年,電腦派位工作程式一條條嚴格審查,派位一旦完成,馬上對社會公布;
大連市早在1986年就取消了全市統一組織的國小升國中考試,城區國小畢業生按學校劃片採取“對口直升”的辦法就近升入國中,實行國小升國中免試就近入學。
青島為在2014年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將繼續完善合理劃分學區、嚴格實行免試就近入學,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均不得採取考試形式招生。
——10個副省級省會城市
瀋陽市從2006年開始,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就全部按學區招生,一律不得招收“擇校生”。
哈爾濱已實行公辦國中實行對口招生,將延續已有政策,並把義務教育階段的招生工作納入評價區、縣(市)教育局工作的重要內容。
杭州2012年就宣布實行“零擇校”,從當年開始,所有公辦國中、國小的招生信息全部“上網”,招生結果公布接受社會監督;如有多餘學額,一律通過“搖號”方式確定招生名單。
南京在省內率先採取公開報名、電腦搖號的招生方法,把全市擇校比例控制在10%以下。目前正在調研更為具體的落實舉措,以達到教育部的要求。
武漢市實行就近入學政策至今已10多年,接下來將按照教育部要求,在2014年3月底之前細化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方案,並向社會公布。
廣州市各區基本完成國小就近入學比例達90%的目標。2014年年初,廣州發布《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工作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中國小招生都實行屬地管理、免試就近入學。
濟南市將繼續實行“整體對口入學”的免試招生辦法。嚴禁任何學校以綜合測評、能力考查等形式進行入學前考試。
成都2011年就正式出台並實施《成都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按戶籍所在地就近入學的實施意見》,進一步規範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的工作方案目前正在調研中,將出台。
西安市在嚴格執行公辦學校面試就近入學的前提下,實施了大學區管理制度改革,正在加緊研究制訂更為完善的方案。
長春市已經實現了每一所國中學校都有明確的招生範圍,基本實現了小升初九年一貫對口招生,實現了每名國小應屆畢業生都有一個相對就近的公辦國中學位。長春市將根據相關檔案精神,形成並鞏固一系列工作制度。

校際間的嚴重不均衡 則產生擇校熱

其實,就近入學政策在上述19個城市均早已有之,只不過,現實與理想之間總是存在差距。擇校,選的是好學校和好老師。多位受訪家長表示,如果校際間的嚴重不均衡依然存在,那么,就近入學的推行很容易成為一句空話。
屢禁不止的擇校,“拼爹”“拼學”、當代版的“孟母三遷”,無不直指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在政策執行相對較好的杭州,西湖區教育局教育科科長陳為民認為,杭州推行公辦國中國小“零擇校”,背後有教育資源配置相對均衡的現實支撐,但也要看到,只有家長們的擇校意願下降了,“擇校熱”才能真正降溫。
記者從多家房產中介機構了解到,杭州關閉公辦“擇校”通道後,學區房升溫。個別“名校”的學區房,每平米均價超過4萬元,“房源很緊張,出來一套就搶一套”。
杭州多位教育部門工作人員認為,與“特權擇校”相比,通過購買學區房擇校是一種進步,因為其用市場化手段,避免了權錢交易和暗箱操作。但也容易變成一種金錢比拼遊戲,變成另一種不公平。
採訪中,不少家長支持取消“小升初”選拔考試,讓學生就近入學。但也有不少家長指出,在教育資源不夠均衡的前提下,讓孩子“就近入學”未免太冒險,反倒不如通過選拔考試,讓孩子憑實力獲得優質教育資源。
一位學生家長告訴記者,她和身邊的部分家長都希望不要取消“小升初”考試。“我對小孩的能力還是比較自信的,相信她能通過考試進入夢想的學校。如果取消這個考試,等於把我們的希望掐滅了。”

治理擇校亂象不能光靠“末端治理”

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員楊建華說,只有真正做到教育資源配置的公平,硬體軟體的公平,“零擇校”才是理智的,而不是強制的。
作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成都市的城鄉均衡教育始於2003年。2004年以來,成都累計投入近200億元對城鄉中國小實施了一系列建設改造,同時加大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使全市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懸殊差異得到根本性扭轉,辦學質量得到不斷提升。
通過一系列舉措,成都國小、國中教學質量的校際差異、城鄉差異明顯縮小。由成都市政府公布的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成都市國小教學質量的校際差異係數僅為0.04,國中減小到0.33。2011年成都市主城區部分國小學校擇校生占新生比例下降17%,包括公立名校在內的部分國中學校下降41%;2012年,這一數據在原有基礎上保持穩定。
天津從促進義務教育學校高水平均衡發展為著力點,推進新一輪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進一步提升學校的硬體水平,使每所學校都達到現代化學校的標準。同時採取聯合學區發展模式、中國小集團化辦學改革試點及骨幹教師的流動輸出等措施,使各學校之間的軟體水平得到均衡發展。
“治理擇校亂象不能光靠‘末端治理’。”浙江省教育廳廳長劉希平說,“治本”之舉包括:一是努力增加教育投入,義務教育法定支出不留缺口;二是加強薄弱學校建設,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三是扶持發展一批民辦學校,滿足民眾多樣性教育選擇;四是將優質高中招生名額合理分配,讓各個國中學生有公平選擇機會。
山東省教育廳一位工作人員說,這次教育部正式發出通知,應該是要為小升初的學生以及家長提供一個相對公平的政策保障。這項政策保障,在這19個城市最終將如何落實,我們拭目以待。

為“擇校熱”降溫

《通知》還要求各地進一步糾正各種違規行為。
一是不得違反《義務教育法》免試規定。入學工作禁止組織筆試、面試或任何變相形式的考試、考核。19個大城市入學報名工作要在網上進行,要充分發揮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的作用。
二是不得搶奪生源和舉辦相關培訓班。糾正個別學校以各種學科類實驗班名義招生的行為;禁止國中從國小各個年級選拔學生進行“特殊”培養,變相搶奪生源;任何學校不得舉辦或參與舉辦各種培訓班選拔生源。
三是保持治理擇校亂收費高壓態勢。堅決查處個別學校收取擇校費的行為,堅決切斷收取擇校生與獲得利益的聯繫。特別要治理通知家長到指定單位繳納各種名義的擇校費的行為。擇校生或小升初不按規定入學的學生不得享受優質高中到校指標。

最新進展

2015年12月10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教育規劃綱要》)5年貫徹落實情況總體評估報告發布。報告認為,推進教育公平取得重大進展,“擇校熱”已逐步降溫。
評估報告稱,針對校際差距,國家5年來以縣域均衡為重點,全面推進義務教育發展,全國已有超過1/3的縣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認定,19個大城市(包括直轄市、副省級城市)公辦國小就近入學比例達97.9%,公辦國中達95.4%。
報告顯示,國家大幅縮小群體教育差距,堅持以流入地政府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解決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問題。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比例保持在80%左右。2015年29個省(區、市)實現了符合條件隨遷子女可在流入地參加高考。
報告認為,推進教育公平取得重大進展,教育資源配置向農村地區、邊遠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和弱勢群體傾斜,教育差距不斷縮小。
在學前教育階段,2014年全國幼稚園數、在園幼兒數分別比2009年增長51.9%、52.4%,入園難得到緩解。
在義務教育階段,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大為改善,2014年國小、國中生均校舍面積分別比2009年提高18.9%、56.3%,校舍安全狀況明顯好轉。國家還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改善計畫,每年惠及3200多萬名學生。
在職業教育階段,中職教育免學費政策已覆蓋91.5%的學生,中職吸引力不斷增強,通過高等職業教育渠道,許多農村孩子圓了大學夢,成為家庭第一代大學生。
在高等教育階段,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差距不斷縮小,最低省份的高考錄取率從2010年的52%上升至2014年的70%,最低省份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從2010年的15.3個百分點縮小到2014年的6個百分點,2015年面向農村和貧困地區定向招生7.5萬名,農村學生上重點大學機會明顯增多。
在資助學生方面,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現從學前到研究生教育全覆蓋,2014年全國共資助8500多萬人次、資助總額超過1400億元。
評估報告認為,未來5年,國家應該促進各級各類教育更加協調發展,深入推進教育綜合改革,創新教育公共服務提供方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更好地滿足選擇性教育需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