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為我送來了芬芳

丁香為我送來了芬芳

《丁香為我送來了芬芳》是伐佐夫著名的抒情詩:丁香為我送來了芬芳,這富有浪漫氣息的詞句讓無形的時光、歲月變得有形有味,將人們心那段往事不能自已地絲絲勾引出來。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丁香為我送來了芬芳》
  • 【創作年代】:十九世紀
  • 【作者姓名】伐佐夫
  • 【文學體裁】:詩歌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作品出處】《田野和森林》

作品原文

從鄰家的花園裡,
丁香為我送來了芬芳。
我的思念回到那遙遠的過去,
我的心感到痛苦和憂傷:
我回到那繁花似錦的青年時代,
心中感到陣陣激動甜如飴糖。
丁香為我送來了芬芳。
我憶起那已經逝去的一切
和那已經沒有蹤影的既往:
我們倆曾並肩款款漫步
(此情此景多么令人神往!)
在五月的夜晚,在年輕的花園,
映著那天燈的光亮。
丁香為我送來了芬芳。
多少熱情而溫存的話語,
(啊,我的心感到多么甜蜜歡暢!)
交換在那白色的繡球花旁,
徑風徐徐給我們送上
丁香的馥郁——
一道道愛情的氣浪。
丁香為我送來了芬芳。
我倆在那沉睡的花園裡,
經長久地信步遊蕩。
時我的心靈里瀰漫著
幸福生活的芳香,
光在大地上給我們
繪下了倩影一雙。
香為我送來了芬芳。(楊燕傑譯)

作品鑑賞

年輕時的愛戀總是那么熱烈那么浪漫,那是人一生中的最美好最富生命力的時光,丁香的美麗和馥郁恰如其分地概括了這樣的一個人生階段。但如此濃郁的色澤背後所隱含的淡淡憂傷,又使得全詩不只是對年輕的愛情的頌揚,而嵌入一種對生命的沉思。詩中對年輕的愛情的頌揚,與回憶形成鮮明的對照:香味猶如一縷游遊蕩盪的青煙,只是偶然相聚一起,倏忽便會散開,找不到蹤跡;生命也是如此,無論你多么富麗,它也猶如這香味一樣,短暫而讓人遺憾,一旦你發現此在里再也沒有了這種香味時,你便只能靠心裡的痕跡來悼念它。而靠著追憶使得這香味芬芳的歲月更顯得如夢如幻,就如詩句中所說的“此情此景多么令人神往”。顯然,詩人的情感是一種內部體驗,不具有空間維度,而只有時間維度,追憶往昔所帶來的激動、甜蜜與嚮往更加映襯了今日的失望與苦痛,兩種情感的差異形成這首詩的基本張力,也正是在這種時間差異形成的情感張力中透露出詩人對青春不再、時光易逝的無限飼悵。
柯爾律治說過,詩歌就是“採用自然的形式對心靈中的思想和情感進行召喚、表達和修飾”。從伐佐夫的這首詩中不難看出,芬芳的丁香所起的正是這樣的作用。在該詩的開始,鄰家“為我送來了芬芳”的丁香喚醒了詩人心中的回憶,,而後,在每一詩節末尾重複出現的“丁香為我送來了芬芳”已經不再只是鄰家丁香的芬芳,而更多的是記‘乙中的丁香的芬芳,因此,它不再體現召喚功能,而是用來襯托和表現詩人往日戀愛時期的美好與甘甜:丁香的芬芳恰似那戀情的氣息。此外,該詩中無處不在的丁香意象很容易讓我們想起中國現代詩人戴望舒的《雨巷》,走進這兩首詩歌,仿佛都能聞到它們散發出的醉人的r香氣息,不過,兩位詩人筆下的丁香都已不是自然中的簡單物象,而是被詩人的情感濡染過的意象,在它們絲絲縷縷的芬芳中縈繞著詩人的情思與哀愁。
總之,從整首詩來看,詩人用花的意象(丁香、繡球花、花園)營造了一段年輕的愛戀時光,用夜的輕紗將它籠蓋得如夢如幻(“在五月的夜晚”,“映著那天燈的光亮”,“我倆在那沉睡的花園裡”),再加上整首詩韻律整齊,不斷地用“丁香為我送來了芬芳”來加強節奏,使得我們如同搖籃中的嬰兒不知不覺中就進到詩歌美麗的幻境之中。同時也正是這香味,這輕風,這夢幻,讓人在神往之餘品嘗到一絲淡淡的憂傷,而這絲憂傷里蘊含的對生命、對時間的藝術沉思,使得這首愛情詩格調不俗。

作者簡介

伐佐夫 Иван Вазов(1850~1921)
保加利亞最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家和詩人。1872年發表第一首成名詩篇《松樹》。著有傑作長篇小說《軛下》(1894)。他的作品題材廣泛,語言生動,描寫細膩,充滿激情。他認為“真正的詩人是人民和時代的忠實反映者。”1850年6月27日生於索波特城,1921年9月22日卒於索菲亞。青年時代積極參加民族解放運動,寫詩號召人民起來鬥爭。《帕納久里什特起義者》一詩成了1876年反抗土耳其起義的進行曲。起義遭到鎮壓後,流亡羅馬尼亞。1878年保加利亞獨立後回國,任地方法庭庭長。1880年移居普羅夫迪夫城。在此組織文學團體,創辦刊物,出版詩集《琴》、《田野和森林》,小說《流亡者》、《叔叔伯伯們》,長詩《扎果爾卡》等,它們多取材於民族解放運動。這期間還創作組詩《被遺亡者的史詩》,塑造了一系列民族英雄的形象。1887年,又因反抗獨裁政府而被迫流亡敖德薩。在此寫成長篇小說《軛下》。小說以1876年 4月起義為題材,展現了民族解放運動的廣闊畫面,成功地塑造了眾多英雄人物形象,在世界文壇引起震動。1889年回國,擔任教育部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