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
丁蘭,漢時人,幼年喪父,小時候丁蘭對母親很不孝敬,常常打罵。有一天,丁蘭耕田間歇,見一羊羔雙膝跪地而食母乳,又見一小烏鴉銜食餵養殘老烏鴉。
觸景生情,思之悔矣,不禁淚下,此時母親正巧為丁蘭田間送飯而來,丁蘭急忙去接,慌忙中手中牛鞭忘記丟掉,母親見丁蘭執鞭而來,疑為嫌其送飯來遲,一時心如刀剜,後悔有此不孝之子,遂撞死於地頭樹下。
丁蘭喪母后,將樹伐掉,刻木奉母,供奉於堂,日進三餐,從未間斷,有一次丁蘭有事外出,臨行前叮囑妻子侍奉好木像。妻子滿口答應,心中卻想:“你怎么這么傻,木像怎么可能靈驗,它又不能吃飯,你就是供上一輩子也不能活。就這樣,在丁蘭走後,妻子白天讓兒子把木像當馬騎,夜晚用來頂門,不僅如此,做針線活時,居然還用針扎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竟流出了鮮血。五天之後,丁蘭回到家中。晚上,木像託夢給丁蘭,丁蘭知道情況後氣憤難平!於是一張休書便把妻子休回了娘家。妻子悔恨不已,賠禮道歉,夫妻二人才又和好如初,對木像也如從前一樣虔誠。
民國二十四年,興平縣長段民達為丁蘭祠題“誠孝格天”牌匾,以倡“百善孝為先”。今興平市子孝村建有丁蘭墓,被列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
為弘揚中華孝道,構建和諧社會,保護文化遺產,開發和利用
文物古蹟,當地民眾及有關部門自發捐資重建了丁蘭祠
子孝村
年古槐旁邊,建有槐蔭廟,並撰文勒石,碑文有這樣的記載:"常言樹大有神,必先有其感而後信其非虛古代的二十四孝中,董永賣身葬父尤為感人這則故事源遠流長,膾炙人口,被人們津津樂道特別是在八百里秦川的興平市一帶,影響更為深遠,而且傳說得頭頭是道,有據有證,自然生動,神乎其神其實,故事的原貌也很簡單:董永家境貧寒,母親早逝,他和父親相依為命他為人誠實,勤勞謙遜,村人皆有口碑後來父親也因病去世,由於無錢葬埋父親,便賣身為奴(答應給財主傅員外做工三年),得錢一萬文,葬埋了父親附近有一女子,早聞董永勤勞尚禮,孝敬老人,便萌動了愛慕之心,主動提出願和董永結為夫妻董永聽罷,喜之不盡,遂成就了這樁美好姻緣婚後,同去傅員外家,男耕女織,很快還清了傅家的債務,夫妻雙雙歸來,過起了自己甜美的耕織生活不知何時,這個原本屬於地地道道的農家故事,卻越傳越神,並披上了一層美麗的神話色彩,演化成了仙女下凡,指槐為媒,金梭織錦,王母拆婚,橋頭送子的"天仙配"了晉代乾寶的《搜神記》卷一中的《董永與織女》一文中這樣寫道:"漢董永,千乘人…父亡,無以葬,乃自賣為奴…永行三年喪畢,欲還主人,供其奴職道逢一婦人,曰:'願為子妻'遂之與之俱…主曰:'婦人何能?'永曰:'能織'主曰:'必爾者,但令君婦為我織縑百匹'於是永妻為主人家織,十日而畢女出門,謂永曰:'我,天之織女也緣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償債耳'語畢,凌空而去,不知何在"《搜神記》記載這則故事雖然只有179字,非常簡練,但卻有頭有尾,有始有終,有情有節,十分完整,並為董永賣身葬父這個故事首開神話之端其實,早在三國魏槽植的《靈芝篇》這首詩中,就有了這則故事的輪廊由此證明,董永賣身葬父的故事發生在三國之前隨著時代的推移,這個故事廣為流傳,除民間口頭傳說外,也被文人寫進了傳奇及劇本宋、元諸本就有《董永遇仙傳》,戲文有《董秀才遇仙記》等,都為故事披上了神話色彩同時,董永也由一個原本只是個"半耕半讀"的窮農民,變成了一介黌門秀才在敦煌變文中的《董永行孝》,亦與上述傳說大同小異而且,明代心一子的《遇仙記》、顧覺宇的《織錦記》等傳奇中,也都說董永是個秀才到了清代,許多地方劇種都趨循上述,並以濃墨重彩進行渲染,使故事更加生動感人這無疑是文人對董永賢孝勤勞的品德的敬慕,對恩愛夫妻被人拆散的一種同情,並寄託了一種美好的企盼和誠摯的祝願吧建國之後,安徽的黃梅戲《天仙配》,把這個故事不僅搬上了舞台,又搬上了銀幕婉轉悅耳、優美抒情的唱腔,加上嫻熟精湛的藝術表演和頗具傳奇色彩的故事情節,一下子轟動了全國,從而把這個古老的民間傳說推上了高潮特別是在興平地區,人們除了廣為流傳、津津樂道以外,為什麼更具有一種特殊的韻味和親切之感呢?帶著這個問題,筆者走訪了興平市部分老人,特別是和故事有關的策村、子孝村的有關遺址遺物,並查閱了有關稗史神話記載,覺得這個故事具有一種濃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兩千多年來,這個故事之所以在興平地區久傳不衰,是因為故事原本就發生在八百里秦川的茂陵邑(今興平市)董永祖籍千乘(今山東省高青縣高苑鎮),祖輩曾因兵事戰亂,流落襄水流域後又遷徙陝西茂陵縣茂鄉傳說董家村董族舊時的榮軸上端,就畫著董永和織女的畫像村里人把"百善孝為先"當作族人做人的第一標準董家村位於茂陵縣茂鄉原坡之北,毗鄰現今的茂陵博物館按照董永到原下東堡子傅員外家的路線,須西行10里左右,經二十四孝中丁蘭刻木事親的子孝村,村里共有24戶人家,一字兒大門朝南,這就是名聞遐邇的"丁蘭刻木子孝村,二十四個正南門"的由來再由子孝村下原南行數里,便到傅員外所住的村莊--東堡子而子孝村村南的大路旁,長著一棵盤根錯結、高大蒼鬱的槐樹槐樹的西南方向,有條深溝,溝上有座石橋,長約6米名為石橋,實際上是用漢磚砌成溝的兩岸長滿了灌木,溝下有一清泉,名曰"白雞泉"1964年在農業學大寨中,興平大搞"一平三端"農田基本建設時,將橋埋於地下,子孝村村南的這棵古槐,依然根深葉茂,樹冠碩大,鬱鬱蒼蒼,遮天蓋地,故稱"槐蔭樹"茲我村莊南有一古槐,傳言漢孝子董永遇仙於樹下,唐國公勒馬稱讚…"云云其實,現今這棵古槐卻是老古槐的第二代附近40歲以上的民眾都還記得,老古槐緊靠二代古槐的南邊,乃同根而生但不知何年何月,老古槐乾枯,只留下丈多高的枯樁因是"神樹",枯樁一直無人敢動1985年前後,村里一些老人自願捐資,在古槐的西邊重建槐蔭廟一座,一時間香火旺盛後來縣上拓寬重修興店公路(興平--店張鎮)時,方將枯樹樁"請"倒而第二代的古槐依然立地頂天,雄峙於大路正中,影響著公路的拓寬改建當時,縣上領導和相關部門對伐與不伐第二代古槐意見紛紜有的主張伐掉,以利公路暢通;有的則持反對意見,認為古槐屬地方文物,不宜砍伐,應當全力保護此時,周圍民眾也紛紛聚集古槐樹下,將古槐團團圍住,不許砍伐經縣上領導再三研究,決定公路繞道通村,終於保護住了這棵古槐由此證明,領導不僅具有文物保護意識,同時也證明了當地廣大民眾對古槐和與古槐相關的神話傳說的崇敬及深厚感情石橋即董永和織女相遇之處,也是第二年織女送子的地方正因這個緣故,後來人們稱石橋為"遇仙橋"當年遇仙橋旁邊建有神姑廟和送子亭,成為周邊民眾求子拜佛的聖地周邊縣區及外省的遊客,常慕遇仙橋之名,不遠百里、千里來此觀光,車水馬龍,熱鬧非凡而且,至今在每年的農曆六月初八為盛大的槐蔭廟會附近的善男信女,燒香拜佛,絡繹不絕,燈火輝煌,直到深夜那么,織女所送之子究系何人,歷來傳說有二一說是西漢大儒董仲舒持這種意見者居多乾寶在《搜神記》中隻字沒有提到橋頭送子之事,可見送子的情節是在晉代以後所加而《中國神話人物辭典》中,卻依據有關記載,說:"董仲舒,鶴神傳說為董永與織女之子生於天上,由織女親自送還董永養育…董仲舒長到十二歲,受嚴君平指點,於七月七日到太白山中尋母…"云云這段記載,確認(當然仍是傳說》董仲舒為董永與織女之子根據正史記載,董仲舒,西漢哲學家,文經學大師廣川(今河北棗強東)人漢武帝舉賢良文學之士,他以《天人三策》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被漢武帝採納,從而開創了兩千多年封建社會以儒家思想為正統的先聲而《天人三策》這篇文章,據興平當地民間傳說,就是漢武帝在建元三年(前139年)置茂陵邑後,將全國各地家產在三百萬緡以上的豪門望族,統統遷徒茂陵邑(今興平市),使茂陵邑空前繁榮當時茂陵就有人口27.7萬餘人,6萬多戶,比當時的長安還多3萬人,是全國縣級人口最多的地方就在這次大遷徒中,許多賢達志士、文人宿學都聚集茂陵,成為人才薈萃之地,經濟繁榮之縣傳說史聖司馬遷寫《史記》就在茂陵茂鄉的顯武里,故改顯武里為"史村"大文學家司馬相如也在茂陵邑寫出了傳世之作《封神書》而董仲舒因寫《天人三策》於董家村,一下子轟動了全國,便改董家村為"策村",策村的人大都姓董,傳說都是董仲舒的後裔而且,據《興平縣誌》記載,策村村民馮有道家中保存有"董仲舒四十八代孫碣"一方該碣長方形,長0.60米,寬0.54米,厚0.07米從殘存的文字中可以看出,該碣是董仲舒之四十九代、五十代、五十一代孫為春先祖董仲舒的四十八代孫立的可見文字有:"…仲舒為前漢名賢…迄今已千餘年…"等其石始立於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正史雖然沒有提到董仲舒和董永、織女的關係,但從民間傳說中可以看出一種民意和民俗、文化的色彩而且把董永和董仲舒扯在一起,不僅是一種美好的祝願,而且也似乎近於合情合理因為:①都是董姓,具有宗脈關係;②指槐為媒的古槐、送子的遇仙橋和東堡子的傅員外,都在茂陵邑;③人們出於對董永的同情,就按照"好人有好報"的古經,使董永有一個滿腹經綸、才富八斗、職位顯赫,為民濟世的賢達後代;④董仲舒遷徒茂陵,正好和漢武帝遷陡全國豪富於茂陵的時間合拍;⑤乾寶《搜神記》也載:"漢董永…"說明和歷史時代相吻合另一種說法,認為織女所送之子是後漢的董卓,屬於這種說法的人甚少因為:①董卓是個奸臣,以奸臣作明賢的後代不符合民意,或者說,是對董永和織女的一種褻瀆;②《搜神記》雖然只說董永是個漢代人,未曾指明是前漢還是後漢,簡介雖不規範,但是按照一般習慣,稱漢代人者,多指前漢如《鬼神學辭典》:"樊噲,漢將";③董卓是東漢隴西臨兆(今甘肅岷縣)人,並未到過茂陵邑,亦和策村無任何瓜葛;④董卓生辰不明,死於192年董仲舒生於前179年,死於前104年,兩人相距三百多年,時間跨度過大當然,傳說就是傳說,何況是神話傳說但是,作為民間傳說也不是任意杜撰的而是通過合理的想像和藝術結構,或鞭撻嘲諷,或謳歌讚揚,抒其情而明其志,把民意心聲寄托在傳說的故事之中,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許多傳說不僅美麗,而且可信這種可信性,是以藝術的無窮魅力和真情實感來打動人心,從而起到寓教的作用所以,許多故事傳說,並不注重故事本身的真實性,而是寄託著一種美好的希冀與祝願如《白蛇傳》中的蛇精變成美女;《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中,人變成了美麗的蝴蝶這些情節在現實生活中是絕對不可的,但卻被人們喜聞樂見從興平地區對董永賣身葬父,到槐蔭為媒、橋頭送子的整個傳說中,使這個故事更加完美動人其所以能夠產生這種效果的原因儘管是多方面的,而最重要的則是聯繫得巧妙、自然、合情合理它把人物、情節以及主要的實物和地點--策村、古槐、遇仙橋、董仲舒等,融為一體,使故事有根有底,有眉有眼,從而奠定了故事發生在興平的可信性當然,這個故事其所以感人至深,除了藝術魅力之外,更突出了一個主題:孝道而這個主題正是千家萬戶最希望、最提倡、最需要和永遠追求的一種精神境界和對傳統美德的崇拜,並具有鮮明的生活印痕同時,又張揚了民本思想和親善的人文內涵這些都構成了具有興平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色彩,反映了當地人勤勞忠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這種傳統美德,又無疑受到了丁蘭刻木和董永賣身葬父的深刻影響所以,興平人對本地古代時能夠出現的兩個二十四孝中的人物,感到無尚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