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河寨道情是西府道情現今碩果僅存的的兩個流派之一,屬於陝西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項目曲目。代表性的演出有《天官賜福》、《韓湘子大堂拜壽》、《韓湘子二堂拜壽》、《經堂教子》、《丁蘭刻母》、《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堯王訪賢》、《秦瓊打擂台》、《合家論》等20多部,發展鼎盛時期常演曲目60多部。下河寨道情班代表人物有曹九成,王錄,王天旭,曹志禮等。從明朝全真道教在陝西省樓觀台開始活動起,道教在西府地區大行其道,隨之而起的神話勸教說唱曲目——西府道情,便應運而生。下河寨道情班因為成員來自陝西省眉縣下河寨村,而被民眾稱為下河寨道情班,也稱為下乾溝道情班。道教在下河寨村盛行時,上下村共有九個以上的道觀廟宇,每逢道場散花米和做法事,就是下河寨道情盡情頌唱的時候。至今仍有正規的演唱班底成員在演出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眉縣下河寨道情
- 外文名:Xiahezhai Daoqing of MeiXian County
- 所屬地區:陝西省眉縣下河寨村
- 類別:非物質文化傳承保護曲藝
- 遺產編號:V-3
- 代表人物:曹九成,王錄,王天旭,曹志禮
簡介,風格,成就,傳承譜系,劇本,
簡介
下河寨道情是西府道情碩果僅存的的兩個流派之一,屬於陝西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項目曲目。代表性的演出有《天官賜福》、《韓湘子大堂拜壽》、《韓湘子二堂拜壽》、《經堂教子》、《丁蘭刻母》、《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堯王訪賢》、《秦瓊打擂台》、《合家論》等20多部,發展鼎盛時期常演曲目60多部。下河寨道情班代表人物有曹九成,王錄,王天旭,曹志禮等。從明朝全真道教在陝西樓觀台開始活動起始,道教在陝西省西府地區大行其道,隨之而起的神話勸教說唱曲目——西府道情,便應運而生。下河寨道情班因為成員來自陝西省眉縣下河寨村,而被民眾稱為下河寨道情班,也稱為下乾溝道情班。至今仍有正規的演唱班底成員在活動。
風格
下河寨道情班於清光緒年間,由縣城東的下河寨村(也稱下乾溝村)曹九成創建,其後由王錄繼承,它以道、佛家之說為藍本,說唱道家神話勸善故事,屬於小調廣場坐唱形式(俗稱地攤戲,砸江湖戲)。演唱風格委婉、清新、悠長,唱腔獨特,講求道白和幫腔,樂器有板胡、長笛、漁鼓,尖板,碰鈴、雲鑼,梆子等。唱腔板式常見有:耍孩兒,兩頭慢,軟、硬梅花點,飛板、哭長城、柳生芽、八板、繡荷包、採花調、吆老鴉等曲牌,分苦音和歡音,又有軟上簧、硬上簧、軟下簧、硬下簧、金錢韻、一點油、滾板、哭板等各種韻調,風格或清新婉轉,或華麗旖旎,變化多端。
成就
1951年11月,道情班王天緒被縣首屆文藝工作者代表大會推選為出席寶雞分區文藝代表會的代表。1955年,該班參加了在縣城舉行的眉縣第一屆業餘藝術會演。1962年11月,下河寨道情班參加縣業餘曲藝會演,被評選參加寶雞地區曲藝會演,獲得優秀演出獎。
傳承譜系
第一代 曹九成,男,出生不詳,師傳,學藝時間清光緒年,居住地眉縣下河寨村。
第二代 王錄,男,(1890一1968),師傳,學藝時間清光緒年,居住地眉縣下河寨村。
第三代 王天緒,男,1932年生,現已離世。師傳,學藝時間1945年,居住地眉縣下河寨村 。
第四代 曹志禮,男,1945年生,國中文化,學藝時間1958年,居住地,眉縣下河寨村。
劇本
韓湘子二堂拜壽(片段)
。。。
杜氏:(詩)嬰兒一去永無蹤,好似線斷一風箏,若要母子重相見,除非南柯一夢中。
(白)老身韓門杜氏。自幼出嫁於韓丞相足下為妻。不知我倆老那搭作官虧君損民,
天殺我兩老年過半輩,乏嗣著無論呀。只因嫂嫂呂氏所生一子起名於湘子,
這個奴才只從那年黑夜淒淒越過花牆逃走,整整幾載杳然無訊歸家。老身昨夜晚上
以在床頭偶作一夢,我夢見湘子兒回家。啊……,好不傷痛於人了……回家啊……,
好不傷痛於人了哎呀哎:
(唱採花調轉梅花點)
打三更偶作一夢,我夢見湘子兒回城,站立在床頭問安寧,倒叫老身喜氣生,猛然間驚醒,
鼓打三更,湘子兒在外,並未曾回城,有老身,聲聲哭得悲哀痛。
(唱滾板轉梅花點)
哎呀啊……,湘子兒呀!此夢兒夢得不差,我夢見湘子兒回家,兒頭上綰的是雙扎,
身穿一領素納塔,懷抱上魚鼓,手拿上銀刷,站立在床頭,和老身搭話,夢驚醒,
倒把老身閃床下。
(白)老身便說,我想夢中之情,不得不信,不可以全信啊。今是九月九日,重陽佳節,
老身壽誕之期到來,老爺奔上邊庭賞軍,不曾回府,老身只得在二堂孤坐著孤坐呀。
哎呀!是我耳聽府門以外尖板魚鼓響亮,想必是遠方之中來下念道作歌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