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君,碩士,研究員,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天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院總工程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丁永君
- 學位/學歷:碩士
- 職業:教師
- 專業方向:結構工程抗風抗震研究
- 任職院校:天津大學
研究方向,個人經歷,學術兼職,榮譽獎項,學術成果,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
結構工程抗風抗震研究
個人經歷
主要學歷:
1977.12-1981.12:天津大學土木工程系建築結構專業,本科;
1992.4:獲天津大學建築結構專業工學碩士學位;
主要學術經歷:
1994.11:高級工程師,從事建築結構設計工作;
1997.3:取得國家註冊監理工程師資格;
1997.8:院副總工程師,從事建築結構設計工作;
1997.12:取得國家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資格;
1999.11:研究員,從事建築結構設計工作;
2001.3:獲天津大學結構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資格;
2003.3:院總工程師,從事建築結構設計工作;
學術兼職
主要學術兼職:
[1]全國超限高層抗震審查委員會(第三屆、第四屆)委員;
[2]天津市超限高層抗震審查委員會第二屆委員、第三屆副主任委員;
[3]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優秀設計評審專家庫(結構、標準類)專家;
[4]天津市勘察設計協會優秀設計評審專家;
[5]天津市建交委專家組專家;
[6]建住部勘察設計工程質量檢查組成員;
[7]教育部邵氏基金項目工程質量驗收檢查組成員;
[8]天津市工程評標專家;
[9]天津市政府採購評審專家;
[10]天津市工程諮詢協會專家;
[11]中國建築學會資深會員;
[12]《建築結構》雜誌理事會理事;
[13]《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雜誌理事會理事;
[14]天津市振動學會會員;
榮譽獎項
主要學術成就、獎勵及榮譽:
1.榮譽稱號:
2012:天津市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2.工程獲獎:
本人參與項目獲獎(國家級):
[1]“浙江省舟山市沈家門國小”,結構工種負責人,獲2004年度國家第十一屆優秀工程設計銀質獎;
[2]“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結構工種負責人, 獲2008年度國家第十三屆優秀工程設計銀質獎;
[3]“威海甲午海戰館”, 結構工種方案、校正人,獲2000年度國家第九屆優秀工程設計銅質獎;
[4]“天津大學第25教學樓”,結構工種方案、審定人,獲2008年國家第十三屆優秀工程設計銅質獎;
本人參與項目獲獎(建設部行業級):
[1]“天津萬科東麗湖滑水會所”,結構工種方案、審核審定人,獲2011年度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結構類)二等獎;
[2]“天津電力公司供用電綜合樓”,結構工種方案、審核審定人,獲2008年度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結構類)三等獎;
[3]“混凝土異形柱結構構造(一)06SG331-1”,結構工種負責人,獲2009年度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標準類)三等獎;
[4]“威海甲午海戰館”,結構工種方案、校正人,獲2000年度建設部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
[5]“浙江省舟山市沈家門國小”, 結構工種負責人, 獲2003年度建設部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
[6]“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結構工種負責人,獲2008年度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獎建築工程二等獎;
[7]“天津大學第25教學樓”,結構工種方案、審核審定人,獲2008年度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獎建築工程二等獎;
[8]“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博物館”,結構工種負責人,獲2009年度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建築工程二等獎;
[9]“濰坊市中醫醫院綜合樓”,結構工種方案、審核審定人,獲2008年度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建築工程三等獎;
[10]“黃驊港開發區實驗國小”,結構工種方案、審核審定人,獲2009年度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建築工程三等獎;
[11]“天津大學第26教學樓”,結構工種方案、審核審定人,獲2011年度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建築工程三等獎;
本人參與項目獲獎(省、部級):
[1]“天津電力公司供用電綜合樓”,結構工種方案、審核審定人,獲2006年度天津市優秀勘察設計(結構類)一等獎;
[2]“天津萬科東麗湖滑水會所”,結構工種方案、審核審定人, 獲2008年度天津市優秀勘察設計(結構類)二等獎;
[3]“天津環渤海經貿大廈(鋼框架-內藏鋼板剪力牆結構設計)”,結構工種方案、審核人,獲2009年度天津市優秀勘察設計(結構類)二等獎;
[4]“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局辦公大樓(分離式外套框架-剪力牆結構設計)”,結構工種方案、審核審定人,獲2007年度教育部優秀建築結構工程技術創新設計三等獎;
[5]“混凝土異形柱結構構造(一)06SG331-1”,結構工種負責人,獲2009年度天津市“海河杯”優秀勘察設計(標準類)一等獎;
[6]“天津市民用建築施工圖設計審查要點(結構篇)”,編制、審核人,獲2010年天津市“海河杯”優秀勘察設計(標準類)一等獎;
[7]“威海甲午海戰館”,結構工種校正人,獲教育部1998年優秀建築設計一等獎;
[8]“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結構工種負責人,獲2006年度天津市優秀勘察設計(建築類)一等獎;
[9]“天津大學第25教學樓”,結構工種方案、審核審定人,獲2007年度教育部優秀建築設計一等獎;
[10]“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博物館”, 結構工種負責人,獲教育部2009年度優秀勘察設計(建築類)一等獎。
[11]“天津大學第26教學樓”,結構工種方案、審核審定人,獲2010年天津市“海河杯”優秀勘察設計建築工程一等獎;
[12]“天津利順德大飯店修繕改造工程”,結構工種方案、審核審定人,獲2010年天津市“海河杯”優秀勘察設計建築工程一等獎;
[13]“寶雞市青銅器博物院”,結構工種負責人,獲2011年教育部優秀勘察設計建築工程一等獎;
[14]“南安市革命烈士紀念碑工程”,結構工種方案、審核審定人,獲2011年教育部優秀勘察設計市政工程(園林景觀)一等獎;
[15]“無錫靈山禪修中心”,結構工種方案、審核審定人, 獲2011年教育部優秀勘察設計建築工程一等獎;
[16]“浙江省舟山市沈家門國小”,結構工種負責人,獲2003年教育部優秀勘察設計建築設計二等獎;獲2003年浙江省建設工程錢江杯(優質工程)獎;
[17]“濰坊市中醫醫院綜合樓”,結構工種方案、審核審定人,獲2006年度天津市優秀勘察設計(建築類)二等獎;
[18]“黃驊港開發區實驗國小”,結構工種方案、審核審定人,獲2009年度天津市“海河杯”優秀勘察設計建築工程二等獎;
[19]“鞍山科技大學圖書館”,結構工種方案、審核審定人,獲2009年度天津市“海河杯”優秀勘察設計建築工程二等獎;
[20]“華中師範大學十號教學樓”,結構工種方案、審核審定人,獲2010年天津市“海河杯”優秀勘察設計建築工程二等獎;
[21]“天津市大港區津濱大廈”,結構工種方案、審核審定人,獲2010年天津市“海河杯”優秀勘察設計建築工程二等獎;
[22]“河北理工大學行政綜合樓”,結構工種方案、審核審定人,獲2011年天津市“海河杯”優秀勘察設計建築工程二等獎;
[23]“大港區文化藝術中心”,結構工種方案、審核審定人,獲2011年天津市“海河杯”優秀勘察設計建築工程二等獎;
[24]“後勤工程學院新校區行政辦公綜合樓”,結構工種方案、審核審定人,獲2011年天津市“海河杯”優秀勘察設計建築工程二等獎;
[25]“天津工程師範學院綜合教學樓(工程實訓中心)”,結構工種方案、審核審定人,獲2009年度天津市“海河杯”優秀勘察設計建築工程三等獎;
[26]“天津醫科大學留學生綜合樓”,結構工種方案、審核審定人,獲2009年度天津市“海河杯”優秀勘察設計建築工程三等獎;
[27] “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區司法中心”,結構工種方案、審核審定人,獲2009年度天津市“海河杯”優秀勘察設計建築工程三等獎;
[28]“吉林大學無機合成與超分子實驗樓”,結構工種方案、審核審定人,獲2009年度教育部優秀勘察設計建築工程三等獎;
[29]“電谷錦江國際酒店”,結構工種負責人,獲2011年教育部優秀勘察設計建築工程三等獎;
[30]“吉林大學文科創新基地樓”,結構工種方案、審核審定人, 獲2011年教育部優秀勘察設計建築工程三等獎;
[31]“鄭州高新技術孵化器”,結構工種方案、審核審定人,獲教育部2007年度優秀勘察設計(建築類)三等獎;
[32]“軍委4500工程”,結構工種負責人,獲1989年度國家教委優秀設計三等獎;
[33]“秦皇島凱華渡假村”,結構工種負責人,獲1998年度教育部優秀設計三等獎;
[34]“威海中韓經濟交流中心”,結構工種負責人,獲2001年教育部優秀設計三等獎;
[35] “教育部材料服役安全科學中心東區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參編人,獲天津市2011年度優秀工程諮詢成果三等獎;
[36]“諸暨市西施大街萬壽街區域舊城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參編人,獲天津市2008年度優秀工程諮詢成果三等獎;
[37]“天津工人業大教學樓”,結構工種負責人,獲1987年度建設部全國教育建築優秀設計表揚獎;
[38]“常州良茂大樓”,結構工種負責人,獲1991年度國家教委優秀設計表揚獎;
[39]“天津教育學院主樓”,結構工種負責人,獲1995年度天津市優秀設計表揚獎;
[40]“天津大學學生活動中心”,結構工種負責人,獲2000年度教育部優秀設計表揚獎;
學術成果
主要科研項目及角色:
[1]天津市建委科研立項:“天津市高層住宅建築體系研究報告集”(1990.9),獲天津市建築學會1990年度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主要參加人,(已完成);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含缺陷樁的灌注樁基礎豎向承載性狀研究”,項目批准號:50978182, 2009年10月,科研經費:32.5萬元,主要參加人,(進行中);
[3]天津市建交委科研立項:“混凝土雙向疊合板受力性能的試驗及分析”,2010年6月,科研經費:9萬元,項目負責人,(進行中);
[4]天津市建交委科研立項:“裝配式剪力牆住宅抗震節點研究” ,2010年6月,科研經費:25.4萬元,主要參加人,(進行中);
[5]建設部(標準院)科研立項:《混凝土異形柱結構構造》(一)06SG331-1,2003年8月,科研經費:6萬元,主編,(已完成);
[6]河北省質檢局委託項目:“河北質檢大樓設計審查技術服務”,2007年4月, 科研經費:7.2萬元, 項目負責人,(已完成);
[7]住建部(標準院)科研立項:《混凝土異形柱結構構造》(一)xxSG331-2(修編),2012年3月, 科研經費:18萬元,主編,(已進行);
[8]天津市建交委科研立項:“超限高層建築設計指南研究”, 2012年3月,科研經費:20萬元,主要參加人(結構專業負責人),(進行中);
[9]天津市建交委科研立項:《天津市超限高層案例彙編》,2012年版,科研經費:25萬元,(已進行),主編人;
[10]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一種單向底板混凝土雙向疊合板”,第二人,2008年3月,(已註冊);
代表性論文 / 論著及檢索情況:
[1]“短肢剪力牆結構層間極限變形能力的計算”,《天津大學學報》,2000年第3期,(EI檢索) 第一作者;
[2]“青島第一百盛新建大廈結構設計”,《建築結構學報》,2001年第3期,(EI檢索)第一作者;
[3]“勁性攪拌樁的荷載傳遞規律”,《天津大學學報》,2010年第6期,(EI檢索)第一作者;
[4]“矩形鋼管混凝土-H型鋼樑節點抗震性能試驗研究及有限元分析”,《建築結構學報》,2012年第2期,(EI檢索)第一作者;
[5]“DRAIN-2D計算程式在高層建築結構彈塑性變形分析中的套用”,《建築結構》,1994年第12期,第一作者;
[6]“少剪力牆框架結構在多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分析”,《建築結構》,2012年第4期,第一作者;
[7]“岩溶富水隧道超前地質預報技術”,《水利與建築工程學報》,2007年第2期,第三作者;
[8]“預應力混凝土雙向疊合板的套用研究”,《施工技術》,2005年第7 期,第二作者;
[9]“高層建築結構與基礎設計中一些問題的研究”,《建築科學》,1995年第4期,第一作者;
[10]“勁性攪拌樁的最佳化設計”,《建築科學》,2007年第7期,第二作者;
[11]“對市毛紡二廠中南樓倒塌分析研究”,《天津城市建設學院學報》,1995年第4期,第二作者;
[12]“平面結構彈塑性地震回響分析程式NDAS2D使用手冊”, 1995年8月,第二作者;
[13]“建基公寓基礎設計”,《天津城市建設學院學報》,1997年第2期,第二作者;
[14]“樁基工程中的一些問題的討論”,《天津城市建設學院學報》,1999年第3期,第一作者;
[15]“牆下條形樁基承台梁的截面選取及配筋計算”,《天津建設科技》,1999年第4期,第一作者;
[16]“灌注樁水平承載力及鋼筋籠長度的確定”,《天津建設科技》,2000年第1期,第二作者;
[17]“架空加層結構耗能減振初探”,《工程力學》增刊,2003年,第三作者。
[18]“ANSYS在鋼管混凝土溫度場分布研究中的套用”,《青島建築工程學院學報》,2005年2期,第二作者;
[19]“幾種適合我國推廣的新型腳手架技術”《低溫建築技術》,2005年第3期,第三作者;
[20]“預應力混凝土疊合板的非線性有限元分析”,《青島理工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第一作者
[21]“關於勁性攪拌樁的若干問題”,《低溫建築技術》,2006年第6期,第一作者;
[22]“勁性攪拌樁的發展現狀”,《低溫建築技術》,2005年第6期,第一作者;
[23]“從某體育館工程談格線結構內力分析”,《工程建設與設計》,2005年第7期,第三作者;
[24]“鋼-索結構樓梯的分析”,《天津建設科技》,2006年第1期,第三作者;
[25]“勁性攪拌樁在水平荷載下的承載特點研究”,《低溫建築技術》,2006年第1期,第三作者;
[26]“一沉池截面池壁有限元分析”,《低溫建築技術》,2007年第2期,第一作者;
[27]“單向予應力混凝土雙向疊合板非線性有限元分析”,(第七屆全國現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工業建築》增刊,2007年,第一作者;
[28]“疊合板拼縫搭接試驗研究”,(第七屆全國現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工業建築》增刊,2007年,第一作者;
[29]“樁側摩阻力和端阻力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其套用”,(第七屆全國現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工業建築》增刊,2007年,第三作者;
[30]“勁性攪拌樁原型試驗研究”,《第四屆海峽兩岸結構與岩土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年4月,第二作者;
[31]“靜力彈塑性方法在高層框筒結構抗震設計中的套用與分析”,《第三屆全國建築結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2011年4月,第三作者;
[32]“CFG樁和水泥土樁複合地基的套用比較”,《低溫建築技術》,2011年第5期,第三作者;
[33]“深基坑開挖的有限元模擬與分析”,《低溫建築技術》,2011年第5期,第三作者;
[34]“CFG樁複合地基設計與工作性狀研究”,《低溫建築技術》,2011年第6期,第三作者;
[35]“複雜高層建築結構抗震設計”,《天津建設科技》,2011年第5期,第三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