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氏源流考略》是一篇關於丁氏家族歷史來源的考證說明文章。該文引用《海州淮安衛世襲百戶丁氏譜略》、《通志·氏族略》、《史記》、《姓纂》、《通志·氏族略》、《括地誌》和《萬姓統譜》等書,論述了丁氏之宗出自諡號為“丁公”的齊侯“伋”,並介紹了丁氏後代中的人物、丁姓的發展和其分支。
基本介紹
簡介,原文,
簡介
生活在地球上人幾乎都有姓氏。姓氏不僅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人類文明的積澱,是認知歷史、傳承文明的文化瑰寶,也是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事事皆用的重要工具和信息體系。因而普及姓氏知識,拓展姓氏研究領域,就成為認知歷史、傳承文明、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中華姓氏的發展經歷了五千多年的延伸與演變。其蘊涵的知識內容豐富多彩。每個姓氏背後都會有一段其特有的故事與意義。進行姓氏來源考證可以幫助人們文化尋根。
原文
丁姓,最初為爵姓。遠在殷商時代,便有丁姓。據《太公金匱》載:“武王伐紂,丁侯不朝”,為有丁姓之始。說明在殷商時代便有以丁為姓的諸侯,但丁侯名字,家世淵源,古籍中均語焉不詳,故無從探知其原始家世源流,但丁姓始此可知。嗣後丁姓為謚姓,均有史籍明確記載。《姓苑》載:丁氏系出姜姓,其遠祖為炎帝。炎帝者,少典國君長子石年是也。生長於甘肅天水郡姜水之濱,因姓姜氏。以其創耒耜,啟農桑,嘗百草,作醫書,興貸利,制五穀,是為神農氏。神農氏以火德代伏羲氏君臨天下,故號炎帝,初都陳,即今之河南淮陽,後遷至阜,即今山東曲阜北。立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長沙。歷八代衰而為黃帝代。據《通志·氏族略》雲,公元前十一世紀,西周分封諸侯,炎帝後裔姜太公望因助周奪取政權有功而受封於齊。太公望,號也。《史記》載:周西伯獵,遇太公於渭水,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號之曰“太公望”。本姓姜名尚,字子牙。太公望之次子伋,嗣位於王官。《毛詩·齊譜》云:齊侯“伋以二千戈虎賁百人逆子釗子南門之外,成王之崩,職掌虎賁,又事康王,明為王官也。”孔安國“顧命”注云:“伋為天子虎賁氏”。死後諡號為丁公,開丁姓之宗,其後遂以丁為氏。故丁公伋者,吾丁氏之開宗始祖也。《史記·齊太公世家》、《姓纂》、《通志·氏族略》及《萬姓統譜》等書均有記載。丁公伋,初發祥地為營丘,今山東臨淄。《括地誌》雲,營丘在青州臨淄北有百步外城中。《史記》雲,蓋太公之卒百有餘年,子丁公伋立,丁公卒,子乙公得立。《禮記》雲,太公封於營丘,比及五世,皆反葬於周。嗣後發展分散於濟陽郡一帶,今山東定陶也。一直都是濟陽望族,後來漸漸遍布全國各地。故歷史上名見經傳的丁姓傑出人物,多是山東人氏。如,漢高祖劉邦打天下時,封侯拜將,列入元功十八人的丁復;丁禮,楚霸王項羽麾下;窘逐劉邦的大將丁固,都是山東人氏,為丁氏寫下了不少光榮史頁。這支丁氏,是齊太公嫡裔,以謚為姓,源出姜氏,血緣是炎帝神農氏後裔,為丁氏有史可考的主流成分。
姓氏者,古為貴者專,即百官大人之族用之而賤者無。故吾丁氏,自古即為貴介之族。幾千年來,門弟日盛,瓜瓞蕃衍,遍布四方。因而,丁氏在歷史上為常見大姓之一。東漢《風俗通義》收之,宋《百家姓》有之。歷史上丁氏門楣顯赫,令人垂涎。除上面所提之外,還有西漢時劉邦部將丁義,當時為樂成侯,其姐為康王后。漢昭帝時丁外人權傾內外,連霍光都通過其安排自己的外孫女入宮。漢哀帝時,尊丁姬為定陶共皇后,封丁明為列侯,進而升為大司馬兼衛將軍。漢明帝時,陵陽侯丁綝去世,兒子丁鴻除繼承爵位,後又升為侍中,並奉詔同班固等人一起編撰白虎議奏、注五經,給後代做永久典範。漢靈帝時有武猛都尉丁原。漢獻帝時,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娶丁氏為夫人,說明其丁氏定是望族。三國吳有大將軍丁奉,安豐人,魏有丁儀,沛郡人。後來司馬懿逼宮篡權,時有丁謐等人想起兵殺司馬奪回政權未遂。東晉孝武帝時,順陽太守丁彥遠忠於晉而抗拒前秦符堅。南北朝時壯士丁旿協助劉裕奪取政權建南朝宋。西魏時有郎中丁和。唐有猛將丁士良協助李愬南征北戰被封為捉生將,還有右補闕丁柔之。五代後梁朱全忠任命丁昭溥為供奉官,宋時丁惟清任西涼知府,丁謂任尚書,屢次被寇準推薦升參知政事,樞密使,同平章事。後丁度為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吏載,丁度淳厚質樸,在翰林院十五年,經常參入國家大事卻從未談及私事,仁宗極為看重他。南宋時,千承縣丞丁興宗抗金殉職。宗澤招撫各路抗金義軍,其中有河北的將領丁進。後南宋委以丁禩為漣水水寨統領,委以丁焴節制秦。鳳翔一帶軍事,委以鎮江丁大全為右司諫,後升任樞密院事,直至右丞相兼樞密使。明洪武二年,朱元璋下令在雞鳴山建造功臣廟,將徐達、常遇春、丁德興等21人敘功畫像,享受祭祀。洪武十八年丁顯殿試第一。明嘉靖時,丁汝夔任兵部尚書。明成化時,丁璣任中書舍人。明萬曆時,丁此呂任浙江按察巡道,其後丁元薦權傾一時,後來游擊丁碧率兵抗清。明崇禎時,陝西總督丁啟睿升為兵部尚書。清軍入關後,甘肅農民領袖丁國棟率軍殺死清朝巡撫,席捲蘭州、涼州一帶,與南明南北呼應,形成了清軍入關後第一次反清運動的高潮。明末清初的丁耀亢,一生著作很多,被譽為詩人、文學家、劇作家和小說大師,當時就有“北丁(耀亢)南李(漁)”之稱,蜚聲海內外,堪稱為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學巨匠。更為可歌可泣的是近代史上甲午中日海戰時的北洋艦隊海軍提督丁汝昌,在敵我力量懸殊的危急情況下,不畏強暴,英勇奮戰,身受重傷,堅持指揮戰鬥,最後寧死不屈,壯烈犧牲。以上僅舉幾例,均見於二十四史和中國小歷史教材。今之中國名人大辭典載有丁氏一百六十九例,恕不一一復贅。可見,丁氏不惟族門興旺,且人才濟濟。英雄賢者,高官達貴,朝朝皆有,層出不窮,為推動社會發展榮立不世功勳。無怪乎三國吳孫權將其族人孫匡別為另族時,選擇了丁姓。元末西域回族伊斯蘭教穆斯林一族本無姓氏,漢化後也選擇了丁姓,其名丁鶴年者即是也。據姓氏考略雲,丁氏望出濟陽濟陰,即今之河南蘭考、山東定陶一帶。另據九九年四月二十六日河南日報載,目前韓國已有丁氏族人二十八萬之眾,這更證明丁氏子孫昌盛,遍布海內外。
據《海州淮安衛世襲百戶丁氏譜略》雲,丁氏世居湖廣武昌府武昌縣,元末,天下大亂,始祖諱興者以鐵槍歸明太祖,乙巳(1365年)十一月隨康茂才都督巫子門殺退張士誠水軍,丙午(1366年)四月,接應烏羅港,應徵淮、泗、濠州等處,十月,復調徐達丞相麾下,隨破舊館,十一月,克湖州,並吳江,攻打蘇州。次年丁未(1367年)九月,從取常州、無錫。十月,調太倉守御。洪武元年(1368年),從中右所校尉許旺,同年秋,隨靖海侯吳植出海運糧,撲倭。因屢從征有功,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辛未九月,欽除淮安衛海州守御所,由長子貫世襲百戶。興之次子推,元末,自海州而徙琅琊古郡,遂為吾琅琊丁氏始遷祖。琅琊者,今之山東省膠南市琅琊台也。元明之際,兵馬相仍,戶口幾盡。明洪武中,徙民實之。始遷祖推遷來後,於齊長城峰台以南,馬耳山之東,海上分水嶺以北,古郡琅琊台以西建村立業,號曰:“丁家大村”,即今山東省膠南市大村鎮是也。始遷祖推初以織箕自給,顧精神力絕人,耕稼蓄牧,皆以心計緯之。季年,稱饒裕矣。好濟人之急,歲寢,罄資以賑,亦有天幸,未嘗乏絕。治家有則,冠婚喪祭皆之承吾宗,至今守之。相傳他精堪輿術,預卜五世墓地。自元末至今,六百餘年間,下自地方,上至中央,雖無顯官達貴,但也不乏梁棟之材。吾族人其性多豪俠,尚氣節,揮霍有智,善談說。既以漁鹽耕讀為業者亦不失先人勤謹敬業之本。此乃我不辱先祖,敢面來人者也。吾丁氏,華夏嫡系也。同五千年中華文明同步發展,與海內外炎黃子孫息息相關。這足以使吾丁氏後裔倍感自豪。然則,值此國運昌盛,百業待興之時,天降大任,捨我其誰,望我族人精誠團結,磨礪發憤,舉旗扛鼎,繼往開來,宏丁氏家風美德,揚華夏傳統文化,構祖國宏偉藍圖,建神州幸福樂園,永葆我族之皎皎本色。勉旃,丁氏!
琅琊丁氏第三十支二十世孫紹華書於藏馬天台之陽
公元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