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溝鄉

丁家溝鄉

丁家溝鄉地處甘肅省會寧縣西南邊緣,位於東經104度31分至105度34分,北緯35度26分至33分之間。北與會師鎮接壤,南與通渭華家嶺鄉、安定區寧遠鄉毗鄰,西同安定區石泉鄉相連,東與中川鄉交界。東西寬10公里,南北長20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丁家溝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甘肅省
  • 電話區號:0943
  • 人口:20864人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氣候
  • 車牌代碼:甘D
基本簡介,歷史沿革,行政區劃,自然環境,特有資源,經濟發展,社會事業,發展思路,地圖信息,

基本簡介

丁家溝鄉位於縣城南部,南接安定區和通渭縣,東面與中川鄉毗鄰,西、北靠會師鎮。全鄉10個村,88個村民小組,4410戶,20864人,農村勞動力10988人。距會寧縣城21公里,境內多為南北走向溝梁,屬華嶺山系二陰山區,是一個農業大鄉。
全鄉流域面積164.7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99212.8畝,其中梯田56258畝。
該鄉努力調整產業結構,大力實施“三壓三擴”(即壓夏擴秋、壓糧擴經、壓春擴冬),努力實現“三補”(即以畜補農,以副補農,以經補農)。在產業帶動方面大力發展洋芋種植,種植面積達3.6萬畝;大力發展小雜糧種植,良穀米、苦蕎、甜 蕎、莜麥等優質小雜糧面積達4000畝。
丁家溝鄉是一片充滿希望的熱土,歷來民風淳樸,文風昌盛。有各級各類中國小19所,在校學生3500人,教職工234人。交通、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相對完善,教育、文化、衛生和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投資環境、生活環境和法制環境良好。

歷史沿革

遠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丁家溝境內就有人群繁衍生息,解放前屬國民黨政府中盈鄉管轄,由五保、六保、九保、十保組成。1949年8月解放後於五十年代初建制盤龍鄉、小卜鄉、丁溝鄉、麻岔鄉、馬蓮鄉,由中川區管轄,為小卜鄉、大卜鄉、馬蓮鄉
丁家溝鄉丁家溝鄉
1958年6月為溝人民公社(駐丁家溝),同年10月份分為小嶺人民公社(駐地馬家小嶺)和麻岔人民公社(駐地徐家川)兩個公社。1965年4月恢復丁家溝人民公社(駐丁家溝),1980年遷址南門川蒼勿社楊家川。1983年體制改革時定名為丁家溝鄉。

行政區劃

丁家溝鄉丁家溝鄉
丁家溝鄉轄南門川、郝家川、窯溝、金灘、梁莊、荔家峽、慢灣、沈家窪、馬家岔、線家川等10個村,88個村民小組,4446戶,20896人,其中農業人口20740人,非農業人口156人;男性人口10761、占51.25%,女性10135人口,占48.75%,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為127人,均為漢族。共有學校17所,其中獨立國中1所,為丁溝中學,九年制學校2所,為荔峽學校,鄉中心國小2所,為張莊學校、南門國小,村級中心國小馬岔國小、合川國小、李窯國小、窯溝國小、馬堡國小、慢灣國小、金灘國小、荔峽國小、梁莊國小、萬河國小等9所國小,教學點兩處,即窯溝四年制國小和趙岔二年制國小。
丁家溝鄉有教職工235人,其中公派教師207人,代課教師28人;丁家溝鄉在校學生4470人,其中:國中生1723人,小學生2747人。境內國道312線、縣道會慢、會蒿、南荔公路、水泥廠專用公路和鄉村公路交錯貫通,交通便利。現有慢灣、南門2處集貿市場,其中慢灣市場位於安定區、會寧縣、通渭縣三地的交界處,區位優勢突出,是三縣的農副產品交易中心。

自然環境

地形:大致由南向北傾斜,屬黃土高原溝壑區,為南北走向的梁狀土丘陵地貌。海拔1800—2000米之間,均屬華嶺山麓。南部原西蘭公路沿四村山巒重疊,地形破碎,溝壑縱橫。中北部六村為黃土溝壑、梁峁。溝谷兩岸鑲著
丁家溝鄉丁家溝鄉
副平坦而狹窄的川台地。85%的耕地分布在黃土梁峁和溝谷。 河流:境內河流屬祖厲河水系。主要河流從東到西有毛牛溝(發源於紅嶺曲,向北與大豹子河匯合)、大豹子河(南與龍王崍相通)、甜水岔(南於丁家溝、後澇池相通),苦水岔、喇嘛岔、小豹子河(南與萬家河相通),以上河流均由南向北流到桃花山南咀村匯合。平常基本乾涸,每遇暴雨河水流量既大又混沌,泥沙含量極大。
氣候:屬於大陸性氣候,系中溫帶乾旱、半乾旱地區。年平均太陽輻射量每平方厘米138千卡,年平均日照約2520小時,年均氣溫6—7℃,年積溫2200—3200℃,年降雨量420毫米,年平均發量1530毫米,無霜期137—161天。乾旱是當地的主要災害,冰雹霜凍洪水山體滑坡等對農業生產也有影響。

特有資源

丁家溝鄉丁家溝鄉
丁家溝鄉耕地99212畝,農業人口平均耕地4.8畝。退耕還林4622畝。糧食作物有春小麥、冬小麥、豌豆、扁豆、蠶豆莜麥蕎麥燕麥穀子糜子玉米洋芋等十多種;油料作物有胡麻、文艾、向日葵麻子等;飼料有紫花苜蓿紅豆草、高梁等;藥材有黨參、枸杞甘草茵陳、地骨皮等;用材林以旱柳白楊山榆、椿權居多。經濟林主要以、梨、蘋果、花椒占優勢;灌木有檸條。家畜家禽主要有牛、馬、、豬、羊、雞、兔子等,河沙石子石灰岩等資源豐富,特別是石灰岩等礦產資源儲量達到100萬噸,發展建築業有廣闊的前景。

經濟發展

丁家溝鄉丁家溝鄉
丁家溝鄉同民經濟以農業為主,工業基礎基本是一片空白。建國前,生產水平低,貧窮落後,民不聊生。建國以來,特別是經過改革開放,丁家溝鄉努力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畜牧產業,飼養量4381頭,其中舍飼養牛274頭,飼養量16584隻;大力發展勞務產業,多渠道輸轉剩餘勞動力4410人,戶均輸出1人以上;充分發揮本地資源優勢,不斷發展壯大白灰產業,使白灰年產量達到700噸;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產業,丁溝粉條、胡麻油已小有名氣,在擴大加工規模和改進加工技術設備上不斷下工夫,擴大了知名度;組織當地農民積極實施產業化扶貧、整村推進項目,通過產業帶動,項目扶持,使基礎設施條件得到了改善。2006年丁家溝鄉工農業生產總值達到3945萬元,其中第一產業達到1796萬元,第二產業達到756萬元,第三產業達到142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到1670餘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20元。丁家溝鄉經濟結構調整趨向合理化,並逐步走向多層次、廣範圍拓寬,發展的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高,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

社會事業

堅持把社會進步和人的全發展作為最終目標,注重營造和諧環境,構建和諧社會。
丁家溝鄉丁家溝鄉
教育事業。通過“義教”工程和“危改”工程項目的實施,各中國小學校容校貌煥然一新,師資力量雄厚,教育教學規模上檔次。現代遠程信息化教育步入各學校,覆蓋面接近100%,教學條件大大改變,教學質量大大提高,教育成績比較突出。
衛生院
醫療衛生。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新建鄉衛生院辦公樓,配備了部分醫療衛生設備,醫療衛生基礎條件大大改善。新型合作醫療的啟動運行,有效地解決了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丁家溝鄉參合農民18100人,參合率達89.9%。進一步健全了鄉村醫療和保健網路體系,動物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得到了有效的預防。 通信事業。丁家溝鄉實現了村村通電話,並開通了移動聯通信息網路,有效解決了信息交流相當閉塞的問題。
科技貢獻。加強對農民農業實用技術的培訓,每年培訓農民1800多人次。農民套用科技的能力不斷增強,科學種植及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和科學養殖技術得到了很好的套用。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通過獎勵扶助政策、優先優惠政策、特殊困難家庭救助等各項政策的落實,“少生快富”項目的啟動,“關愛女孩行動”的開展,以利益為導向的計畫生育任制和基層基礎工作網路建設責任制,很好完成了市縣下達丁家溝鄉的各項計畫生育工作指標和工作任務。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市縣下達的指標以內。
領導慰問貧困戶
民主法制建設。深入開展了“四五”普法教育活動和依法治理工作。丁家溝鄉普遍實行了政務公開、村務公開,積極開展村民自治活動,建立健全了信訪接待及信件待辦制度,認真解決民眾來信來訪案件。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實行“群防群治、上下聯動、整體防範”措施,堅持“打、防、控、”一體化,認真處理和化解各類矛盾糾紛,有效遏制各種違法犯罪現象發生,消除各種安全隱患,治安形勢進一步好轉。
加強了政府自身建設。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在全鄉廣大幹部民眾中深入開展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和勤政廉政作風教育,強化政府職能,推動了廉政、勤政、務實、高效的政府建設。

發展思路

丁家溝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統籌發展的要求,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堅持發展統領思路,以人為本,轉變發展觀念,促進經濟、社會、人口、自然的和諧發展。加大改善基礎設施力度,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步伐,推動產業化進程,以項目做支撐,發展壯大產業,培育特色經濟全面、快速、協調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進步。 奮鬥目標:丁家溝鄉工農業產總值保持9%的增長速度,達到57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保持6%的增長速度,達到1970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市縣下達的指標內,經濟成長的效益明顯提高,社會各項事業更加進步,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

地圖信息

地址:丁家溝鄉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