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完全讀懂論語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讀懂論語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讀懂論語的人生智慧》包括:讀書的感覺、舉賢用參、“貴和”與現代競爭、教育的錯位、治家的責任、傳統節儉與現代消費、義利之間、名實相應的理性美、寬容:減少“感情損傷”等內容。全面闡述孔子的思想與現代人們為人處世之間的關係,以通俗的語言加以淺析,並結合寓意深刻的故事展開闡述,讓先哲的思想智慧開啟你的心靈之門。為你的人生鋪路、導航。

基本介紹

  • 書名:一次完全讀懂論語的人生智慧
  • 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
  • 頁數:359頁
  • 開本:16
  • 作者:任揮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3441135, 978750344113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一次完全讀懂論語的人生智慧》主要通過《論語》中言語片段的引用、闡述、詮釋、點評來論說孔子的智慧,將孔子的智慧之光一一領略,消化吸收,為我所用。最終,相信“至聖先師,萬世師表”的智慧之師——孔子,定會讓我們普通人的生活也變得智慧起來。

圖書目錄

學而第一篇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恪守孝道,仁之根本
巧言令色,為者當戒
常省自身,完善自我
恪守信用,誠實無欺
謹言慎行,尊師重道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知錯就改,善莫大焉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溫良謙恭,團結和善
用孝道觀其志
禮之根本,在於和諧
信近於義,言可復也
君子好學,忌圖享樂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為政第二篇
以禮治國,以德服人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
道之以政,道之以德
人生之路,循序漸進
事之以禮,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盡孝父母,人之根本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服其勞,盡其孝
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
溫故知新,可以為師
應對四方,不辱君命
先做後說,大丈夫也
君子團結,小人勾結
學而不思,為學大忌
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謙虛謹慎,好學質疑
凡事三省,百忍無憂
親君子,遠小人
莊重嚴謹、孝順慈祥
孝乎惟孝,友於兄弟
八佾第三篇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相維辟公,天子穆穆
人而不仁,如禮何
與其奢侈,不如節儉
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君子有理,君子無所爭
禮講仁義之道
恪守規範,禮儀之邦
禮儀與倫常
禮樂治國,孝悌化民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
入太廟,每事問
不在輸贏,意在有禮
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里仁第四篇
擇不處仁,焉得知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富貴與仁德
好仁者,無以尚之
人之過也,各於其黨
朝聞道,夕死可矣
士志於道,人貴有志
厚薄親疏,義之與比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
放於利而行,多怨
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
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
公冶長第五篇
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
邦有道不廢
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君子之器
一言不慎,即釀大禍
吾斯之未能信
從我者,其由與
由也,千乘之國
聞一以知十
朽木不可雕也
棖也欲,焉得剛
非爾所及也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
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
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臧文仲居蔡,山節藻稅
未知,焉得仁
三思而後行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
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雍也第六篇
雍也可使南面
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
弟子孰為好學
君子周急不濟富
以與爾鄰里鄉黨乎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
仲由可使從政也與
善為我辭焉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人不堪其憂
力不足者,中道而廢
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汝得人焉爾乎
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君子需有真才實幹
君子當行仁義之道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
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齊一變,至於魯
觚不觚,觚哉
……
述而第七篇
泰伯第八篇
子罕第九篇
鄉黨第十篇
先進第十一篇
顏淵第十二篇
子路第十三篇
憲問第十四篇
衛靈公第十五篇
季氏第十六篇
陽貨第十七篇
微子第十八篇
子張第十九篇
堯曰第二十篇

序言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漢族,在家族中年齡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稱為孔老二,春秋時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祖上為宋國(今河南商丘)貴族。其父叔梁紇,其母顏氏名徵在。孔子享年72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南岸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是論語唐抄本(6張)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文學家。他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
北宋政治家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它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此書在中國古代社會所發揮的作用與影響之大。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思想散文集。早在春秋後期孔子設壇講學時期,其主體內容就已初始創成;孔子去世以後,他的辮子和再傳弟子代代傳授他的言論,並逐漸將這些口頭記誦的語錄言行記錄下來,集腋成裘,最終在戰國初年彙輯論纂成書,因此稱“論”。《論語》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稱為“語”。
孔子思想以立身為出發點,而人能立身於世的首要條件就是具有“君子”人格。君子具備仁愛之心,自重自律;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積極進取,德才兼備;孜孜於學,注重實踐;安貧樂道,謹守正義等等;始終堅守人之間的相處之道,遵從不同的倫理關係,構建著和諧友愛的人際關係和社會環境。
《論語》是一部哲學經典,也是一部教人“做人”的範本。孔子的“溫良恭儉讓”、“慎言敏行”、“貧而無讒,富而無驕”的教誨,對我們今天做人、做事仍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