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北京與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舉行第五次國共高層會晤時,吳伯雄在正式場合提出“一國兩區”的說法。對此,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在2012年3月2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一國兩區”是長期以來台灣方面在法律層面對兩岸關係所持的基本態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國兩區
- 時間:2012年3月
- 釋義:一個國家,兩個區域
- 地點:北京
提出,歷史,澄清,各方反應,大陸國台辦,台灣行政院,台灣大陸委員會,馬英九回應,520嗆馬遊行,台灣各界反應,支持,反對,民主進步黨,台灣團結聯盟,質疑,民意調查,獨派傳媒與台獨民間社團,權威解讀,美國反應,日本意見,
提出
一國兩區,即一個國家,兩個區域,於2012年,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會談中,國民黨對兩岸關係提出此論述,認為海峽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之間並不是國與國的關係,而是一種特殊的地區對地區的關係。國民黨主張這是對《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詮釋,為目前處理中央選舉和兩岸事務的一個架構,認為“中華民國”在統一前,可以被分隔為“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它可以被視為是九二共識與憲法的一種延伸。
歷史
2012年3月22日,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會見了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胡錦濤,在會談中,吳伯雄說道:“我們現在在推行的兩岸關係的依據是《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這是以‘一國兩區’的概念作為法理的基礎,我們處理兩岸事務的部門是大陸委員會,不是‘外交部’,這就足以說明,兩岸並非國與國的關係,而是特殊的關係。”為了避免各界人士誤讀和誤判該名詞與“一國兩制”的含義,隨後在記者招待會上吳伯雄追述道:“我們憲法的專修條文,請大家看一看人民關係條例,很清楚,是不是,本來就是大陸地區、台灣地區的概念,所以才叫做人民關係條例,‘一國兩區’還要誤解的話,那故意的”。
民進黨黨員、立法委員以及台聯黨表示:這是“自我矮化”。台灣的自由時報社論則發表評論,質疑馬英九若“有種”,應訓令吳伯雄在中國宣告“一國就是中華民國,大陸地區是中華民國的領土。”,而不是走到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就把“中華民國”閹割為“一個中國”或“一國”。一國兩區顯然是消滅“中華民國”,進而把台灣降為“地區”,故稱其為“賣國”。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於2012年3月28日在中常會上引用一九九二年十月廿二日媒體報導,強調當時陸委會主委黃昆輝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就提到我大陸政策是分為“一國兩區三階段”進行,強調這樣的憲政架構,背後有其歷史脈絡。“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兩個地區指的台灣地區及大陸地區,這是憲法架構下的現狀,也彰顯中華民國主體性。並強調“這不是新的東西,也沒有人賦予新的意義,廿年了,從李登輝、陳水扁到我,都沒有改變”。
2012年3月29日台灣今日新聞網報導國台辦國台辦評“一國兩區”,只要認同一中其他問題都可討論。華夏經緯網記者曹左分析,認為一國兩區符合美國總統歐巴馬於同年2月份,習近平訪美發表的拒絕台獨的聲明內涵,並與美國前駐華大使芮效儉對兩岸關係進展的暗示相合。
澄清
吳伯雄說:“我們‘憲法’的條文,請大家看一看人民關係條例,很清楚,是不是?本來就是大陸地區、台灣地區的概念,所以才叫做人民關係條例,‘一國兩區’還要誤解的話,那故意的。”
各方反應
大陸國台辦
2012年3月28日,國台辦新聞發言人楊毅對此表示,“一國兩區”是長期以來台灣方面在法律層面對兩岸關 系所持的基本態度。
“一國兩區”在台灣引起很大的效應,民進黨對於這個說法有一些抵制,對於民進黨的態度,楊毅表示,眾所周知,這是長期以來台灣方面在法律層面對兩岸關係所持的基本態度。
台灣行政院
“一國兩區”議題持續發燒,國、民兩黨昨天分別召開中常會。民進黨發言人林右昌宣讀聲明,認為“一國兩區”已將台灣推向僅剩統一選項,要求馬英九公開說明決策過程,並向台灣人民道歉,即日起公開撤回“一國兩區”的說法。
台灣當局領導人辦公室發言人范姜泰基表示:“海峽兩岸的雙方處於一種特別的關係,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在《中華民國憲法》以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規範之下,台灣地區指‘台灣、澎湖、金門、馬祖及政府統治權所及之其他地區’,而大陸地區意指台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均屬於中華民國,而‘一個中國’指的就是中華民國。”
新聞工作者表示依據舊金山和約,台灣、澎湖、南庫頁島、千島群島、西沙群島及南沙群島的主權,這些地域主權歸屬在法律上從未獲得最終解決。所以馬英九叫吳伯雄去北京叫價“一國兩區”,是把不屬於中國的台灣主權,表述為中國所有的行為。
台灣大陸委員會
張五嶽認為,吳伯雄的談話表達出馬英九對兩岸關係的看法,也是近年台灣首度在大陸最高領導人面前,直接提出“一中各表”的論述。
馬英九回應
馬英九說,當時他擔任陸委會副主委,“黃昆輝在台上答詢時我就坐在台下,身為陸委會幕僚,印象非常深刻。”
對於“一國兩區”概念,一位隨吳伯雄參與會見大陸領導人的黨務高層說,吳伯雄的說法並無不妥,也沒有新穎的描述,所根據的就是“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
他不諱言,沒有提“中華民國”實是兩岸間的默契,這從2005以來便是如此,這次會場及所到之處“有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及中共黨旗”兩邊都擱置爭議,也釋出善意。
520嗆馬遊行
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提出“一國兩區”引發綠營大反彈,不僅參選民進黨主席的蘇煥智昨宣布將號召十萬人,在五二○馬英九就職當天遊行抗議;民進黨台北市黨部主委莊瑞雄也正串聯各地方黨部主委,發起五二○遊行嗆馬英九政府無能的活動。
台灣各界反應
支持
中國國民黨立委立院黨團書記長徐耀昌、立委陳學聖認為吳伯雄提出的“一國兩區”只是嚴正表達立場,並未進行政治談判,也沒“一國兩制”的問題。他們還認為“如果綠營指‘馬區長’,難道過去陳水扁執政,也是‘陳區長’嗎?”。此外,徐耀昌還表示在民進黨執政時“不要說中華民國的國號,連國旗、國歌都逐漸消失了,誰的心中有中華民國,民眾自有公斷”,“大家都很清楚,民進黨心中並沒有中華民國,只會在敏感議題上抹黑馬英九,給馬政府戴紅帽子。”。
民進黨新潮流系元老洪奇昌、前立委郭正亮等在出席台北論壇時先後表示“一國兩區不違憲”,認為“一國兩區應該是由英文的‘法定疆域’(Legal Territory)概念而來,《中華民國憲法》的法定疆域與實際管轄確實不同,一國兩區就法律上解釋,沒有問題”。
台灣的“中國統一聯盟”於3月26日發表書面回應,對“一國兩區”表示肯定和認同,認為“有助於增進兩岸政治互信,也為開啟兩岸政治對話創造有利條件”。統盟認為1991年“修憲”時在增修條文引言中提及“修憲”是“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並在增修條文第11條明訂“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權利義務關係及其他事務的處理,得以法律為特別之規定”。之後雖然經過了6次“修憲”,憲法中對於兩岸為“一國兩區”的定位及“終極統一”的目標從未改變。據此制定的《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亦維持了“一國兩區”架構。因此,不論依據“憲法”或現行法律,兩岸定位都是“一國兩區”,不可能存在其他種解釋。
反對
泛綠共主李登輝批判馬英九扭曲歷史,陷入“一中框架”,是民主反動、威權復辟的主張,最可悲的是還不敢負責任。前副領導人呂秀蓮表示,馬英九“一國兩區”的說法讓中華民國變成不是一個國家,因為除了馬之外,沒有人會相信“一個中國”指的是“中華民國”,馬是自欺欺人的說法。
民主進步黨
民進黨前主席兼領導人候選人蔡英文表示“一國兩區”的說法蠻危險的,馬英九必須說明“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何不同?關係是什麼?”希望長期對此模糊以對的馬英九能說清楚。蔡英文更於5月14日發表“給馬英九的公開信”,她說“一國兩區”違背憲法意旨。憲法結構的“一國兩區”是為處理台灣人民和大陸人民的權利義務關係,並不等同於定位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也“並未賦予領導人任何權力,擅自和中國政府談兩岸定位的問題”。“一國兩區”是從虛無但存在各自表述空間的“一中各表”退卻到“共表一中”。“一中各表”也只是政府對國內的飾詞,從來不敢在兩岸互動上公開具體地實踐“各表”。“一國兩區”是要逐步消滅台灣主體性,也否定台灣的國家人格。因此,她希望馬英九公開回答:第一, 台灣是不是一個國家? 第二, 中華民國或台灣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不是屬於同一個國家?第三, 未來政府在和中國互動上,是否沿襲國共平台的共識,以“一國兩區”為依歸?
時任民進黨代主席的高雄市長陳菊強調維持現狀,現在台灣就是“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
民進黨發言人羅致政痛批“一國兩區”最大的危險,不只是自我矮化台灣成為一個地區,更嚴重的是把兩岸定義為同一個國家,完全違背台灣民意的看法,也是對現狀的改變,“這是馬英九的立場嗎?”若馬認同所謂一國兩區的說法,“等於正式宣示放棄、甚至消滅中華民國”,這樣重大政策的改變,尤其可能改變台灣民主自由以及主權地位。林俊憲也說,吳伯雄得到馬的授權,但是“馬卻沒有台灣人民的授權”。連負責國家安全的國家安全局局長和主責兩岸事務的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在立委質詢下都承認對“一國兩區”的主張完全不知情,可見如此重大、關係台灣未來的事,已經變成“國、共兩黨私相授受”,人民連透過對行政部門的監督來捍衛國家主權的機會都沒有。“難道兼任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要以國、共兩黨的密室協商決定2300萬台灣人民的國家主權嗎?”林右昌則強調冒進的“一國兩區”極為不智,不但違背主流民意,更踩到了台灣社會的紅線。馬英九“沒有經過人民同意、沒有經過民主程式,就逕以自己的意識型態”,把台灣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定位為“一個國家的兩個地區”,是“變更現狀”,而馬英九將他個人的意志,假稱為歷任英九的立場,更是荒誕而不負責任。參選民進黨主席的前台南縣長蘇煥智則表示,中國不斷打壓台灣國際生存空間,這種說法更是自斷生路,民進黨應該發起抗議活動,不能讓國際誤解台灣人民都接受一中。
台灣團結聯盟
台聯黨主席黃昆輝怒斥馬英九接受這個觀念,等於是簽下新馬關條約,把台灣的主權拱手讓給中國。他說兩岸條例規範兩岸互動是準國際關係,李登輝的特殊國與國關係,就是對兩岸條例最好的詮釋;拿兩岸條例來詮釋一國兩區,是惡意的扭曲。
質疑
親民黨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亦提出三項質疑。他表示,任何牽涉到台灣和大陸之間的定位等國家大政議題的決策與發言都必須嚴謹、慎重,但如同選舉期間拋出的“兩岸和平協定”般,馬英九的“決策模式都是獨斷獨行”,連陸委會等行政部門也不曾聽聞,且提出的人未於政府單位任職,是非常不負責任的做法。這不但必須公開透明,也應預先和朝野主要政黨溝通,不是自己說了算。宋楚瑜也嚴詞駁斥馬、吳兩人“錯將事務層次混為憲法層次”,把“概念和名詞混為一談”。
民意調查
陸委會委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於3月30日至4月2日所做全國性的電話訪查民調,明確反統主張的“永遠維持現狀”為29.9%,有攀高趨勢,“維持現狀以後再決定”占32.4%,“公開主張台灣獨立”的比率(“維持現狀以後獨立”的15.7%或“儘快獨立”的6.1%)達21.8%,“公開主張兩岸統一”的比率(“維持現狀以後統一”的8.2%或“儘快統一”的1.5%)只有9.7%,等於超過九成的台灣民意表明不主張“兩岸統一”。民調結果顯示台灣人民並不認同具有“統一”意向的一國兩區主張,而已有更清楚的反統意識表態。另遠見雜誌於2012年所做之民調則與政大對於統獨民調有所不同,依遠見雜誌調查終極統一支持者22.9%,終極獨立支持者49.1%。,兩者民調並非一致,且頗有差距,台灣近年民調準確度失準已成常態,主因可能與調查者之政治立場相關,以2012年領導人大選為例政大選舉研究中心預測蔡英文女士會些微差距當選,惟結果與民調不一致。
2012年12月,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非台灣人者仍有3.6%,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的達38.5%,即中國人認同達42.1%,無反應者3.6%,認為自己只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者則達54.3%。,惟這份民調無法反應在大陸地區工作的台灣人,也無法反應各縣市之比例之不同或是,台澎金馬四個地區的差異。
獨派傳媒與台獨民間社團
台灣獨派報紙自由時報社論發表評論,質疑馬英九若“有種”,應訓令吳伯雄在中國大陸宣告“一國就是中華民國,大陸地區是中華民國的領土。”以及黎智英旗下之蘋果日報則認為中共政權與國民黨建立聯合陣線共推模糊一中,削弱民進黨“一中一台”的論述。國共私相授受,民進黨極力反對因此獲得了“正當性”。
前考試院院長、主張台灣獨立的“台灣國家聯盟”總召姚嘉文等本土社團炮轟一國兩區讓外界以為台灣是中國的一區,嚴重損害台灣的國家利益,已觸犯《刑法》外患罪,將追究他們兩人的責任。前民進黨政府的國史館館長張炎憲表示,馬英九應該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華民國憲法的一部分,但馬的所做所為卻違反中華民國憲法,有叛國的嫌疑。前民進黨政府之駐日本代表羅福全說“馬英九在領導人大選時不提,現在才提,是欺騙人民”,馬英九的心態是出賣台灣。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認為馬英九在此時自毀長城恐怕是因為治國無方引起怨聲載道,必須以此作為轉移焦點的煙幕,並呼籲全民一起罷免“幫凶立委”。“公投護台灣聯盟”總召集人蔡丁貴等同樣強烈不滿,痛批吳伯雄的說法已是出賣台灣人民的利益、“使台灣香港化”,也凸顯中華民國憲法的荒謬性,台灣人民應該強力譴責,並積極籌劃抗議活動向馬、吳表達憤怒。台灣教授協會與台灣社重申捍衛台灣國家人格、解決國家認同錯亂的正本清源之道,乃是修正憲法中的錯誤,並且必須在憲法中明確闡釋台灣與中國之現狀為“國與國關係”。泛綠政團將推動新一波的“憲改運動”,民進黨立委李應元及台聯立委林世嘉也提案廢除1991年增修條文前言中的“統一”字眼。
權威解讀
以下觀點出自鄭浩:
“一國兩區”嚴格來講,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在2008年馬英九接受BBC採訪的時候,如果大家去翻查記錄的話,他曾經提到過類似的一個概念,不過當時的重點是強調“三不”,因此媒體基本上忽略的“一國兩區”的概念。
嚴格的來講,“一國兩區”的概念有它新意的地方,特別是吳伯雄這次在見胡錦濤總書記的時候,非常鄭重的來商討這樣的一個問題。基本上是使兩岸關係向前發展有了一個積極的信號,特別是在馬英九成功連任之後,國民黨方面再次提到了有關涉及兩岸的政治議題,提出這樣的一個概念,我個人認為有它積極的一面。當然大陸方面正在審慎的評估,審慎的分析,比較冷靜的來處理,我們看到,基本上大陸官方的媒體對這個問題提的比較少,熱炒的都是其他的一些媒體,或者大陸以外的媒體,包括台灣島內的媒體。
我個人認為,“一國兩區”的概念確實有它新意的一面,這個所謂新意的一面是比較於“三不”,就是馬英九堅持的“三不”——“不統、不獨、不武”來說,它在一些可以探討的空間上,有了進一步的擴張。特別是堅持“一中”,這個是兩岸以及國共兩党進行交流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政治基礎,如果沒有一中的話,基本上兩岸的交流就會停頓,兩黨的交流也會中斷,所以國民黨方面堅持“一中”,就是一個中國這樣一個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至於兩區的方面,其實我們仔細的來考慮,兩區這個概念的話,基本上是台灣地方法律的一個規限,台灣的憲法,台灣在1991年7月21號通過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裡面,都是用了這樣的一種概念。條例裡面的第一章,總則裡面的第一條、第二條全部都是規定了什麼叫做大陸地區、什麼是台灣地區,有一個非常嚴格的法律定義,而以後的多次修改兩岸關係的條例,以及後來產生了一系列的子法律,包括大陸學生到台灣旅遊、大陸配偶到台灣生活,兩岸的旅遊交流,這些子法律全部用的都是大陸地區、台灣地區。
因此現實就基本上是這樣的一個概念,是從現有台灣的地方的法律衍生而來。這裡面就有一個問題,如果說這個概念有意義的話,必須是能夠在未來實行的,也就是說能夠共同的被兩岸所接受,為今後兩岸的政治上達成協定,或者是改善關係能打下一個基礎,但問題在於這個概念能不能實施,如果不能實施就沒有什麼意義。
我現在考慮比較多是從兩個層面來考慮。
第一,就是如果大陸接受這樣一個“一國兩區”的概念的話,是不是意味著大陸方面承認台方的法律,而法律是非常嚴格的,屬於一個地方主權的一部分,特別是憲法,它應該是一個地方或者是一個國家主權的象徵、主權的一部分。如果這個概念是從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衍生而來,就意味著大陸可能會承認有關的法律,當然這是一個可以進一步探討的,屬於司法界探討空間的範圍。
第二,就是當大陸方面能夠接受“一國兩區”這樣的一個概念的話,我們就要問了,和“一國兩制”有什麼樣的差別呢?因為“兩區”最後都要歸屬到制度這個最根本的問題上。我們換句話說,在香港地區、澳門實行了“一國兩制”,這裡面有一個主權上的變化,就是首先這兩個地方的主權是回歸中央的,是集中在中國大陸、或者是集中在北京的,如果台灣方面或者大陸方面接受這樣概念的話,主權的部分是在哪裡,是五五分?還是歸集到一個相對來講,實力、或者是體積、人口比較多的一個地方,這個又是一個非常核心的問題。
我相信台灣方面對這個問題是不願意多加思考的,因為如果說有一個所謂的主權回歸的話,就是相當於矮化台灣,台灣方面現在不願意觸及這個問題,但是不管怎么樣,當你承認“一國兩區”或者是“一國兩制”的時候,畢竟會觸及到主權的一個分配。即便是五五分配的話,在很多的一些複雜問題上,外交、國防、安全,這些涉及到一個國家的重大安全利益、重大政治利益的時候如何來分配,這些都是非常敏感的,因此這樣一種概念的提出,是一個積極的信號,也表明無論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都願意在這個問題上往前再走一步。
但是一些具體的問題,恐怕還要經過兩岸非常審慎的評估和研究、兩岸的司法界,兩岸有關的部門要經過認真的探討,才能夠真正的解釋清楚這個“一國兩區”究竟包含了怎樣的一個內容。
美國反應
環球網4月12日訊息,據台灣《聯合報》報導,美國政府一位資深官員10日在華盛頓表示,美國未預期台灣與中國大陸會討論“一國兩區”議題;他表示,ECFA不僅是一項經濟協定,也是一項政治協定,有助改善氛圍。
馬英九去年在競選期間,曾提出兩岸可討論簽訂“和平協定”的話題,引起不少台灣內部爭議。報導稱,另據可靠訊息來源透露,美國對馬政府日前透過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在大陸提出“一國兩區”的說法頗感意外,曾向馬政府表達“不悅”。
《聯合報》報導稱,美國資深官員雖向其坦承,不預期台灣會提出“一國兩區”話題,但並未進一步“批評”,僅表示後續會與台灣討論其重要性,“也期待台灣能夠告訴我們‘一國兩區’的意涵”。
但是資深官員也說,只要與台灣人民所要的一致,不是逼迫而來,“美國會視為正面的發展”。
在回響馬英九的第二任期,是否應與中國大陸開展更深入政治對話的問題時,資深官員說,馬英九會做他認為對台灣最好的事,因此美國沒有立場,談論如何做對台灣比較好。
資深官員說,如果(政治對話)確實是件對台灣人民好的事,美國也能夠理解,“但我們想指出的是,台灣可以同時與美國和中國大陸維持堅強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