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軍》序

《革命軍》序

這篇文章選自《章太炎詩文選注》。此文是章炳麟為鄒容的《革命軍》一書所寫的序言。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革命軍》序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章太炎詩文選注》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章炳麟
  • 語言:中文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簡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革命軍》序
鄒容為《革命軍》方二萬言,示余曰:“欲以立懦夫[1],定民志[2],故辭多恣肆,無所迴避。然得無惡其不文耶[3]]!”
余曰:凡事之敗,在有其唱者,而莫與為和;其攻擊者,且千百輩。故仇敵之空言,足以隳吾實事[4]。夫中國吞噬於逆胡二百六十年。宰割之酷,詐暴之工[5],人人所身受,當無不昌言革命。然自乾隆以往,尚有呂留良、曾靜、齊周華等[6],持正義以振聾俗。自爾遂寂泊無所聞。
吾觀洪氏之舉義師,起而與為敵者,曾、李則柔煦小人[7]。左宗棠喜功名[8],樂戰事,徒欲為人策使,顧不問其韙非曲直[9],斯固無足論者。乃如羅、彭、邵、劉之倫,皆篤行有道士也[10]。其所操持,不洛閩而金溪、餘姚[11];衡陽之黃書,日在幾閣[12]。孝弟之行[13],華戌之辨,仇國之痛,作亂犯上之戎,宜一切習聞之。卒其行事,乃相紾戾如彼[14]。材者張其角牙以覆宗國[15],其次即以身家殉滿州,樂文采者則相與鼓吹之,無他,悖德逆倫,並為一談,牢不可破。故雖有衡陽之書,而視之若無見也。然則洪氏之敗,不盡由計畫失所,正以空言足與為難耳。
今者風俗臭味少變更矣。然其痛心疾首,懇懇必以逐滿為職志者,慮不數人。數人者,文墨議論,又往往務為蘊籍,不欲以跳踉搏躍言之[16]。雖余亦不免也。嗟夫!世皆嚚昧而不知話言[17]。主文諷切,勿為動容。不震以雷霆之聲,其能化者幾何[18]!異時義師再舉,其必隳於眾口之不俚,既可知矣。今容為是書,一以叫啕恣言[19],發其慚恚[20]。雖嚚昧若羅、彭諸子,誦之猶當流汗祇悔[21]。以是為義師先聲,庶幾民無異志,而材士亦知所返乎[22]!若夫屠沽負販之徒,利其徑直易和,而能恢發智識,則其所化遠矣。籍非不文[23],何以致是也?
抑吾聞之,同族相代,謂之革命;異族攘竊,謂之滅亡;改制同族,謂之革命;驅除異族,謂之光復。今中國既已滅亡於逆胡,所當謀者光復民,非革命云爾。容之署斯名何哉?諒以其所規劃,不僅驅除異族而已。雖政教、學術、禮俗、材性,猶有當革命者焉,故大言之曰“革命”也。
共和二千七百四十四年四月餘杭章炳麟序[24]。

作品注釋

[1]立懦夫:使懦夫振作起來。
[2]定民志:使民眾意志堅定。
[3]得無:只怕。
[4]隳(huī):毀壞。
[5]工:巧妙。
[6]呂留良:字莊生,號晚村。明亡後拒不出仕,出家為僧。著有《晚村文集》,宣傳反清思想。死後著作被毀。曾靜:因受呂留良影響,寫《知新錄》宣傳抗清。後被乾隆帝所殺。齊周華:乾隆(1736—1795)時因作《為呂留良等獨抒己見奏稿》,被處以極刑。
[7]洪氏:太平天國洪秀全。曾、李:曾國藩李鴻章。柔煦:柔和恭順。這裡指奴顏婢膝的態度。
[8]左宗棠:歷任總督、軍機大臣等職。
[9]韙(wěi):是。
[10]羅:羅澤南,理學家。鹹豐(1851—1861)時組織武裝,與太平軍對抗,後被太平軍擊斃。彭:彭玉麟,曾追隨曾國藩鎮壓太平軍。邵:邵懿臣,理學家。曾國藩的親信,後太平軍處死。劉:劉蓉,古文家。曾國藩的親信。曾隨曾國藩參加鎮壓太平天國起義。
[11]洛:洛學,北宋時程顥程頤兄弟之學。閩:南宋朱熹之學。金溪:南宋陸九淵學派。餘姚:明王守仁的學說。
[12]衡陽之黃書: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的著作《黃書》,具有反清思想。
[13]孝弟:孝悌,儒家道德。
[14]紾戾(zhěn lì):背離。
[15]材者:有才能的人。宗國:本族政權,指太平天國政權。
[16]跳踉搏躍:這裡形容感情激動、文章奔放的樣子。
[17]嚚(yín)昧:愚昧。
[18]化:感化、感動。
[19]叫啕(táo):大喊大哭。
[20]慚恚(huì):羞愧憤懣。
[21]祇(qí)悔:徹底悔悟。
[22]返:這裡指覺悟回頭。
[23]籍:如果。
[24]共和:指周公、召公共同行政的年代,始於公元前841年。共和二千七百四十四年四月,即公元1903年5月。因當時部分革命者不承認清朝及其年號,故以共和紀年。

作品簡析

據章炳麟《贈大將軍鄒容墓表》記載:鄒容於1903年寫完《革命軍》後,“自念語過泄露,就炳麟求修飾”,章炳麟看後寫了這篇序言,發表於《蘇報》,影響很大,因此遭到清廷逮捕。鄒容為救護同志,自投入獄。《蘇報》被查封。這就是轟動一時的“蘇報案”。
這篇序言從鄒容對《革命軍》的自我評價論起,圍繞著“文”與“不文”生髮開來。作者以史實說明空言誤事,強調在當時宣傳革命必須“震以雷霆之聲”。因而肯定鄒容的“叫啕恣言”,可以就是“義師先聲”,正因為其“不文”,語言率直,才能感化廣大民眾。最後通過解釋《革命軍》的書名,就明此書的深刻內容。全文通俗明白,雄辯滔滔,可以說與鄒容的“叫啕恣言”相輔成。

作者簡介

章炳麟(1869—1936),字枚叔,號太炎,浙江餘杭人。早年致力於學習和研究儒家經典和先秦、兩漢文獻。甲午戰爭失敗後,開始投入政治活動,1896年參加上海強學會。1897年擔任上海《時務報》撰述與編輯,宣傳維新變法。1899年將自己的政論和學術論文選出五十篇,編為《訄言》集,刊刻出版。1902年在日本會晤了孫中山,吸取戊戌變法的教訓,投身於民族民主革命。1903年在上海與祭元培等組織“愛國學社”,在《蘇報》上發表了《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和《革命軍序》,並因此被捕入獄。1906年出獄後,再次到日本,同年加入“同盟會”,並任同盟會機關報《民報》主編。1911年回國擔任“大共和日報”的主編,並任孫中山總統府樞密顧問。1924年脫離孫中山改組的國民黨,專以講學為業,成為“退居寧靜的學者”。其學術論著對中國近代哲學、文學、歷史學、語言學都有所貢獻。著作刊入《章氏叢書》、《章氏叢書續編》、《章氏叢書三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