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雜詩三首
其一
家住孟津河,門對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書家中否?
其二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堡榜故臭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其三
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孟陵才宙津河:指河南洛陽北部的黃河南岸一帶,為古代交通要道。
⑵來日:來的時候。綺(qǐ)窗:雕畫花紋的窗戶。
⑶寒梅:冬天綻放的梅花。著花未:開花沒有?著(zhuó)花:開花。未:用於句末,相當於“否”,表疑問。
⑷玉階:石階,一作“階前”。
白話譯文
其一
我家住在孟津的大河邊,門前正對孟津的渡口。
那裡常有開往江南的船,你有書信寄回家中否?
其二
你從故鄉剛剛到京洛來,故鄉的事你應瞭然於懷。
你來時我家的明窗之前,冬梅枝上的花兒是否開?
其三
才見冬梅開過花,又聽到春鳥嚶嚀。
含愁思來看那新生春草,最怕它玉階畔日漸青青。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詩人隱居孟津時。
安史之亂之後,詩人便在孟津隱居多年,留下了許多輝煌的詩作,其中詠孟津的詩就達九首。這組詩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一般的選者,只選第二首,也只對第二首評賞換言之,即選家對其一、其三往往不選,也更不加評賞。其實三首,三個片斷,大類蒙太奇的三個畫面,既是獨立的,又是連貫的,具有邏輯關係上的因果性。
陳貽焮先生也認為:“這三首詩雖然各自成章,而意思又互有關聯,因此不能將它們分割開來解釋”(《王維詩選》)。一般的解釋,認為這三首詩是寫愛情的,陳貽焮先生催敬就這么說:“這是一組描寫男女愛人別後相思的詩”(《王維詩選》)。
陳鐵民先生也持此說。但另一面講,與其說是寫人,不如說是自寫;與其解讀為寫相思,不如說是寫鄉愁。
第一首“寄書”。見有家鄉來船,生成寄書之念,然卻用“寄書家中否”的問句表達,也妙在用問句,非常有意思的是自己問自己:寄過了沒有?寄過了,似乎又沒有寄。這種疑問,是自己對自己沒有信心了,更是因為“常有江南船”至而不見家書反饋陳鐵民先生注曰:“二句渭常有江南的船,不知客寓江南的丈夫是否捎信回家?”(《
王維集校注》卷七)但更有可能是,此乃遊子道戰捆複雜而微妙的家園之思,詩人久居京城,懷念故土,然懷歸不得而生鄉愁,連自已是否寄過家書都記不得了。這樣的解讀,此詩內涵會更加豐厚,而具有格外撼人心魄的魅力。
杜甫的《
述懷》也是以寄書的題材來反映極其複雜的想家心情的。其詩云:“自寄一封書,今已十月後。反畏訊息來,寸心亦何有!”詩中所表達的情感非常複雜,也非常沉重。寄書家中,目的是想得到回覆而知道家中情況,然又怕家中發生什麼意外而害怕有家書來。同時還雜有漂泊沉淪而沒有信心正視家人、面對鄉親的羞慚。
第二首問梅,其對於家園的斷腸之思,凝練於一個“問梅”的細節上。仿佛只是一般性的寒暄,很尋常的詢問之辭。而從深層看,則是一種精神煎熬後的過望大喜,是一種久處孤獨後而急於消渴的情感衝動。見到故鄉來人,生成一種驚喜狀與探知欲。身在異地,久為異客,長期處於一種“失空”中,家鄉的梅成為詩人心底最溫馨的記憶,梅也具體為家鄉的所有,具體為詩人所想問的一切,問“梅”是詩意的,也是詩的作法
宋之問有一首叫作《
渡漢江》的詩,可以比照來讀,其詩云:“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因為詩寫在其遭貶瀧州而從貶所逃歸時。此詩寫得極為精彩的就是欲知家棵遷定中近況而又不敢動問的矛盾心理,表達了詩人此在所特有的萬般痛楚。王維的急於要問,與宋之問的不敢動問,表現的同是一種複雜難言的人生況味。王維以反觀家園的姿態,其情感指向極其明朗,流露出對於當下的厭倦,對於異鄉的逃離,正因為作者當見到家鄉來客時,才頓然升騰起了一種莫名院尋謎的親切感與溫暖感。一個人對故鄉的懷念,總是和那些與自己過去生活有密切關係的人、事、物聯結在一起。所謂“鄉思”,完全是一種“形象思維”,浮現在思鄉者腦海中的,都是一個個具體的形象或畫面。故鄉的親朋故舊、山川景物、風土人情,都值得懷念。但引洪慨項達起親切懷想的,有時往往是一些看來很平常、很細小的情事,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蘊含著當年家居生活親切有趣的情事。因此,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鄉的一種象徵。它已經被詩化、典型化了。因此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思鄉之情的集中寄託。從這個意義上去理解,獨問“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邏輯的。古代詩歌中常有這種質樸平淡而詩味濃郁的作品。它質樸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實際上卻包含著最高級的技巧。象這首詩中的獨問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種通過特殊體現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這種技巧卻是用一種平淡質樸得如敘家常的形式來體現的。這正是所謂寓巧於朴。
王績的那首《
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樸質的程度也許超過這首詩,但它那一連串的發問,其藝術力量卻遠遠抵不上王維的這一問。其中訊息,正可深長思之。
第三首詩是問“梅”過後,承“梅”而發。“已見”“復聞”,不僅是動作的連續,也是程度的加深,是愁心隨著時問的流逝而加劇的過程“寒梅”開過,“春草”又生,人生進入了鄉愁的季節,愁心如春草猛長。一個“畏”字,是備受懷鄉之精神熬煎而迫生出來的畏怯心理。愁心生“畏”,是寫一種心理逃避,是“畏”對現實的逃避,非常想定格在一個特定的時空里,非常需要有一種特別溫馨的慰藉。此“畏”中包含了詩人急切懷鄉時的那種忐忑慌亂、緊張疑慮、焦灼煩躁。這種心理刻畫,非常獨特而微妙,骨子裡都有一種孤獨情結,是一種遺世孤獨的寂寞,是一種渴望還鄉的期待。
名家點評
總評
宋·劉辰翁《王孟詩評》:顧云:三詩皆淡中含情。
明·唐汝詢《唐詩歸》:鐘云:前二章問人,倉率得妙;後二章自語,閒緩得妙。各自含情。
清·吳煊《唐賢三昧集箋注》:意甚濃至,沖淡雋永。閒雅之思,極其悠長。
其一
明·凌宏憲《唐詩廣選注》:蔣春甫曰:遠思卻如此說來。
清·黃叔燦《唐詩箋注》:此系憶遠之詩。言家在津口,江南船來,寄書甚便。語質直而意極纏綿。
其二
明·唐汝詢《唐詩解》:“應知”二字括下聯意。又一首同一問人,此作有味。
清·黃叔燦《唐詩箋注》:與前首俱口頭語,寫來真摯纏綿,不可思議。著“綺窗前”三字,含情無限。
清·王士禎《唐人萬首絕句選評》:問得淡絕、妙絕。如《東山》詩“有敦瓜苦”章,從微物關情,寫出歸時之喜。此亦以微物懸念,傳出件件關心,思家之切。此等用意,今人那得知?
清·王文濡《唐詩評註讀本》:通首都是訊問口吻,而遊子思鄉之念,昭然若揭。
近代·高步瀛《唐宋詩舉要》:趙松谷曰:陶淵明詩云:“爾從山中來,早晚發天目。我居南窗下,今生幾叢菊。”王介甫詩云:“道人北山來,問松我東岡。舉手指屋脊,雲今如許長。”與右丞此章同一杼軸,皆情到之辭,不假修飾而自工者也。然淵明、介甫二作,下文綴語稍多,趣意便覺不遠。右丞只為短句,一吟一詠,更有悠揚不盡之致。欲於此下復贅一語不得。
近代·俞陛雲《詩境淺說續編》:故鄉久別,釣游之地,朋酒之歡,處處皆縈懷抱,而獨憶窗外梅花。論襟期固雅逸絕塵,論詩句復清空一氣。所謂妙手偶得也。
其三
明·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徐中行曰:情致亦達。周明輔曰:閒緩,看他安頓之法。
明·李攀龍《唐詩選》:玉遮曰:“畏向”二字更與“愁心”句穩貼。
清·吳烶《唐詩直解》:翻用《楚詞》“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意,脫胎換骨,更為深婉。
清·黃叔燦《唐詩箋注》:“心心”字妙,若作“愁心”,淺矣。
清·王士禎《唐人萬首絕句選評》:何感春乃爾!
作者簡介
王維(701—761),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遊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
王右丞集》。
第二首問梅,其對於家園的斷腸之思,凝練於一個“問梅”的細節上。仿佛只是一般性的寒暄,很尋常的詢問之辭。而從深層看,則是一種精神煎熬後的過望大喜,是一種久處孤獨後而急於消渴的情感衝動。見到故鄉來人,生成一種驚喜狀與探知欲。身在異地,久為異客,長期處於一種“失空”中,家鄉的梅成為詩人心底最溫馨的記憶,梅也具體為家鄉的所有,具體為詩人所想問的一切,問“梅”是詩意的,也是詩的作法
宋之問有一首叫作《
渡漢江》的詩,可以比照來讀,其詩云:“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因為詩寫在其遭貶瀧州而從貶所逃歸時。此詩寫得極為精彩的就是欲知家中近況而又不敢動問的矛盾心理,表達了詩人此在所特有的萬般痛楚。王維的急於要問,與宋之問的不敢動問,表現的同是一種複雜難言的人生況味。王維以反觀家園的姿態,其情感指向極其明朗,流露出對於當下的厭倦,對於異鄉的逃離,正因為作者當見到家鄉來客時,才頓然升騰起了一種莫名的親切感與溫暖感。一個人對故鄉的懷念,總是和那些與自己過去生活有密切關係的人、事、物聯結在一起。所謂“鄉思”,完全是一種“形象思維”,浮現在思鄉者腦海中的,都是一個個具體的形象或畫面。故鄉的親朋故舊、山川景物、風土人情,都值得懷念。但引起親切懷想的,有時往往是一些看來很平常、很細小的情事,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蘊含著當年家居生活親切有趣的情事。因此,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鄉的一種象徵。它已經被詩化、典型化了。因此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思鄉之情的集中寄託。從這個意義上去理解,獨問“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邏輯的。古代詩歌中常有這種質樸平淡而詩味濃郁的作品。它質樸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實際上卻包含著最高級的技巧。象這首詩中的獨問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種通過特殊體現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這種技巧卻是用一種平淡質樸得如敘家常的形式來體現的。這正是所謂寓巧於朴。
王績的那首《
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樸質的程度也許超過這首詩,但它那一連串的發問,其藝術力量卻遠遠抵不上王維的這一問。其中訊息,正可深長思之。
第三首詩是問“梅”過後,承“梅”而發。“已見”“復聞”,不僅是動作的連續,也是程度的加深,是愁心隨著時問的流逝而加劇的過程“寒梅”開過,“春草”又生,人生進入了鄉愁的季節,愁心如春草猛長。一個“畏”字,是備受懷鄉之精神熬煎而迫生出來的畏怯心理。愁心生“畏”,是寫一種心理逃避,是“畏”對現實的逃避,非常想定格在一個特定的時空里,非常需要有一種特別溫馨的慰藉。此“畏”中包含了詩人急切懷鄉時的那種忐忑慌亂、緊張疑慮、焦灼煩躁。這種心理刻畫,非常獨特而微妙,骨子裡都有一種孤獨情結,是一種遺世孤獨的寂寞,是一種渴望還鄉的期待。
名家點評
總評
宋·劉辰翁《王孟詩評》:顧云:三詩皆淡中含情。
明·唐汝詢《唐詩歸》:鐘云:前二章問人,倉率得妙;後二章自語,閒緩得妙。各自含情。
清·吳煊《唐賢三昧集箋注》:意甚濃至,沖淡雋永。閒雅之思,極其悠長。
其一
明·凌宏憲《唐詩廣選注》:蔣春甫曰:遠思卻如此說來。
清·黃叔燦《唐詩箋注》:此系憶遠之詩。言家在津口,江南船來,寄書甚便。語質直而意極纏綿。
其二
明·唐汝詢《唐詩解》:“應知”二字括下聯意。又一首同一問人,此作有味。
清·黃叔燦《唐詩箋注》:與前首俱口頭語,寫來真摯纏綿,不可思議。著“綺窗前”三字,含情無限。
清·王士禎《唐人萬首絕句選評》:問得淡絕、妙絕。如《東山》詩“有敦瓜苦”章,從微物關情,寫出歸時之喜。此亦以微物懸念,傳出件件關心,思家之切。此等用意,今人那得知?
清·王文濡《唐詩評註讀本》:通首都是訊問口吻,而遊子思鄉之念,昭然若揭。
近代·高步瀛《唐宋詩舉要》:趙松谷曰:陶淵明詩云:“爾從山中來,早晚發天目。我居南窗下,今生幾叢菊。”王介甫詩云:“道人北山來,問松我東岡。舉手指屋脊,雲今如許長。”與右丞此章同一杼軸,皆情到之辭,不假修飾而自工者也。然淵明、介甫二作,下文綴語稍多,趣意便覺不遠。右丞只為短句,一吟一詠,更有悠揚不盡之致。欲於此下復贅一語不得。
近代·俞陛雲《詩境淺說續編》:故鄉久別,釣游之地,朋酒之歡,處處皆縈懷抱,而獨憶窗外梅花。論襟期固雅逸絕塵,論詩句復清空一氣。所謂妙手偶得也。
其三
明·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徐中行曰:情致亦達。周明輔曰:閒緩,看他安頓之法。
明·李攀龍《唐詩選》:玉遮曰:“畏向”二字更與“愁心”句穩貼。
清·吳烶《唐詩直解》:翻用《楚詞》“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意,脫胎換骨,更為深婉。
清·黃叔燦《唐詩箋注》:“心心”字妙,若作“愁心”,淺矣。
清·王士禎《唐人萬首絕句選評》:何感春乃爾!
作者簡介
王維(701—761),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遊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
王右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