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旉農書》是論述中國宋代南方地區農事的綜合性農書。陳旉以前的農書,多為北方黃河流域一帶的農業經驗總結,本書則為第一部反映南方水田農事的專著,本書在養牛和蠶桑部分也有詳細的論述,反映了中國古代農業科學技術到宋代達到了新的水平。
作者陳旉在真州(今江蘇省儀征市)西山隱居務農,於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年)七十四歲時寫成此書,經地方官吏先後刊印傳播。明代收入《永樂大典》,清代收入多種叢書。18世紀時傳入日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旉農書
- 朝代:宋
- 作者:陳旉
- 卷數:3
《陳旉農書》是論述中國宋代南方地區農事的綜合性農書。陳旉以前的農書,多為北方黃河流域一帶的農業經驗總結,本書則為第一部反映南方水田農事的專著,本書在養牛和蠶桑部分也有詳細的論述,反映了中國古代農業科學技術到宋代達到了新的水平。
作者陳旉在真州(今江蘇省儀征市)西山隱居務農,於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年)七十四歲時寫成此書,經地方官吏先後刊印傳播。明代收入《永樂大典》,清代收入多種叢書。18世紀時傳入日本。
《陳旉農書》是論述中國宋代南方地區農事的綜合性農書。陳旉以前的農書,多為北方黃河流域一帶的農業經驗總結,本書則為第一部反映南方水田農事的專著,本書在養牛和蠶桑部分也有詳細的論述,反映了中國古代農業科學技術到宋代達到了新的...
《陳旉農書校釋》是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旉,劉銘 內容簡介 《陳旉農書》分為卷上、卷中、卷下三卷,正文總計二十三篇,連同序、跋等文字在內,總計一萬二千五百餘字。 卷上十四篇,分別為《財力之宜》篇、《...
在中國古代的農學史文獻中,有五部農書被稱為中國古代的五大農書。他們就是《氾勝之書》、《齊民要術》、《陳旉農書》、《王禎農書》和《農政全書》。了解這五部農書的主要內容及其科學價值是首先要做的事。簡介 《氾勝之書》...
陳旉農書中提出的“地力常新壯”的觀點具有重大的實用意義,充分反映了陳旉注重實踐、善於觀察的求實精神。農書三種 《農書三種》共收錄《齊民要術》、《農桑輯要》、《廣桑蠶說輯補》等三種在我國農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農學...
這時期的農業重心轉移到長江以南,重要農書有:韓鄂《四時纂要》、陳旉《農書》、王禎《農書》等。《四時纂要》約寫成於唐末或五代初,它按月詳細開列農村居民的農事與其他活動項目,是農村日用百科全書,曾對後世農家歷的編纂很...
《王禎農書》由元代王禎編撰,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孫顯斌研究員解讀。《王禎農書》是我國農學史上承前啟後的經典著作,它以代表北方農業的《農桑輯要》和代表南方農業的《陳旉農書》為主要藍本,首次融合南北農業的內容,被後世...
陳旉的理論著重土壤肥力一個側面。出處 清代農書在農學理論方面較之前代有不少發展。明·馬一龍的《農說》則進一步用陰陽兩種“氣”的發生、斂息、相互消長關係進行論證水稻栽培技術的正確運用,達到水稻的完好生長。所謂陽以陰化,陰...
南宋《陳旉農書》曾記述,地勢高的山田,應依照地形,在其上面選擇徑流匯集的地方,根據用水量和來水量的多少,修建不同容量的陂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山丘地區農民隨著發展農業生產、防旱抗旱、解決人畜飲水的需要,興修了大量坡面...
《陳旉農書》的版本 《菊譜》的版本 《農桑輯要》的版本 《農桑衣食撮要》的版本 《王禎農書》明清版本之比較 《永樂大典》及版本 《種樹書》的著錄問題 《便民圖纂》的版本 《天工開物》的版本 《農政全書》的版本 《花鏡》的...
本書除詳細考證中國傳統農作物五穀以及甘薯、玉米、花生等農作物的發展歷史外,其內容還包括論述中國古今糧食作物的變化及其影響,對《陳旉農書》進行介紹和評價,對古代的區田法進行研究等。作者簡介 萬國鼎,農史學家,中國農史學科主要...
《陳旉農書》的蠶桑生產與經營思想研究/金佩華 生命之歌:中國古代桑蠶文化與神話傳說/楊慶存 鄭倩茹 桑蠶文化的唐宋文學書寫與人文精神/鄭倩茹 2022年我國蠶桑產業發展趨勢與政策建議/李建琴 顧國達 基於CiteSpace文獻計量分析新發展理念的...
先後出版有《四時纂要校釋》、《四民月令輯釋》、《齊民要術校釋》、《元刻農桑 輯要校釋》、《漢魏六朝嶺南植物“志錄”輯釋》、《東魯王氏農書譯註》等學術專著,以及《陳旉農書選讀》、《齊民要術導讀》、《五穀史話》修訂...
在任時,為陳旉《農書》作後序。時真州為宋、金交兵衝要之地,瘡痍滿目,百業皆廢。洪興祖數次請奏減免民租,招撫難民,並動員百姓墾闢荒地7萬餘畝,以濟災苦,洪興祖此舉,遭同朝怨屬嫉恨。不久,他便徙知饒州。紹興二十四年(...
到南宋時期,《陳旉農書》中對於早稻田、晚稻田、山區低濕寒冷田和平原稻田等都已提出整地的具體標準和操作方法,整地技術更臻完善。早期的水稻都行直播。稻的移栽大約始自漢代,當時主要是為了減輕草害。以後南方稻作發展,移栽才以...
該書文字質樸,力求方便普通民眾使用。是繼唐末韓鄂《四時纂要》以後,保存至今較為完備的一部月令體農書。《農桑衣食撮要》與陳旉《農書》《農桑輯要》、王禎《農書》合稱宋元四大農書。基本信息 父親迦魯納答思官至元朝大司徒。...
唐 秦系《題鏡湖野老所居》詩:“樹喧巢鳥出,路細葑田移。” 宋 陳旉《農書》卷上:“若深水藪澤,則有葑田,以木縛為田丘,浮系水面,以葑泥附木架上而種藝之。其木架田丘,隨水高下浮泛,自不渰溺。”《周禮》所謂‘...
唐代樊綽《蠻書》和宋代《陳旉農書》對此都有記載。間作套種制萌芽於漢代,《氾勝之書》首先總結了瓜、薤和小豆 3種作物間作套種的經驗。此後《齊民要術》、《陳旉農書》等均有有關介紹。魏晉南北朝時已在桑間種植綠豆、小豆等...
在宋代陳旉《農書》中有:“堤之上疏植桑柘,可以系牛,牛得蔭而遂性,堤得牛踐而堅實,桑得肥水而沃美,旱得決水而灌溉,潦既不至於瀰漫而害稼。”這一段記載生動地描繪了堤壩與生態環境的關係。河狸壩也可謂異曲同工,一方面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