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漢語文字)

道(漢語文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0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道(拼音:dào)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西周金文,一說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從行,從首,意為“領頭”。“道”本義為道路,但含有引導、導向的意義。由道路之義可引申為一切通路。“道”由道路的本義還可引申出抽象意義的方法、技藝、規律、學說、道義等意義,還引申為述說的意思。再引申又有引導、開導等義。此義後世多寫作“導(導)”,乃道的分化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
  • 拼音:dào
  • 部首:辶
  • 五筆:UTHP 
  • 倉頡:YTHU 
  • 鄭碼:UANW 
  • 筆順:點、撇、橫、撇、豎、橫折、橫、橫、橫、點、橫折折撇、捺
  • 字級:一級(編號:2745) 
  • 平水韻:上聲·十九皓 
  • 總筆畫:12(部首3,部首外9)
  • 統一碼:基本區 U+9053 
  • 四角碼:38306
  • 注音字母:ㄉㄠˋ
  • 筆順編號:431325111454
  • 字形結構:半包圍-左下包圍結構
  • 造字法:會意字、形聲字
  • 異體字:衜、衟、𡬹、𨔞、𨖁、𨕥、𨗓、𨕐 
字源演變,詳細釋義,古籍釋義,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廣韻,康熙字典,字形書法,字形對比,書寫提示,書法欣賞,音韻匯集,上中古音,韻書集成,方音集成,

字源演變

道
字形演變(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甲骨文中有圖A的字形,有學者釋其為“道”。甲骨文字形兩側的筆畫合在一起是“”,表示街道;中間是“人”;組合起來表示人在路上行走。金文字形中間用表示人的頭部的“”代替了“人”,有的字形還在“首”的下面增加了“止”(圖2),表示腳,進一步強調行走的意思,還有先導、引導的含義在內。金文還有一種形體(圖4),“首”之下是一隻手,表示牽引,“導向”的意思更明顯。因此“道”也是(繁體寫作“導”)的初文。後來,字形又演變為“辵”加“首”,“辵”實際上是由表示路口的“彳”和表示腳的“止”構成,表示行走、行動,“首”既表示行走的方向,也有表示讀音的作用。金文及戰國盟書還有不從“首”而有以“舀”為聲旁的(圖3、6)。舀、首形近,舀又與道音近,促成了訛變。“辵”到了楷書中寫成“辶”,於是就有了當代“道”的寫法。
“道”本義為道路,也包含為首者帶領眾人在路上行走表示“引導”的意義。在“道路”意思的基礎上,“道”進一步指“水流通行的途徑”,也泛指各種通路。《左傳·昭公十三年》:“晉侯會吳子於良,水道不可,吳子辭,乃還。”“水道不可”的意思是水路不通。
人走路,一定要遵循一定的路逕行走,才能到達目的地。辦任何事情要遵循一定的規律,才能把事情辦好。因此,“道”由“道路”進一步發展出“方法、技能、規律、主張、學說、道義”等意思。《商君書·更法》:“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治理國家不只是有一條途徑,有利於國家的事不一定要效法古代。“道”在這裡表示途徑、方法。《荀子·天論》:“循道而不貳。”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而不背離。“道”在這裡表示規律。《周禮·春官·大司樂》:“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道”在這裡表示技能、才藝。《論語·衛靈公》:“道不同,不相為謀。”“道”在這裡指政治主張或思想體系。《孟子·公孫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道”在這裡表示道義。
由於道路都是狹長的,因此,“道”又可以表示江、河以及其他一些長條形事物的數量。杜甫《佐還山後寄三首》其三:“幾道泉澆圃,交橫落幔坡。”唐代元稹《使東川·望喜驛》:“子規驚覺燈又滅,一道月光橫枕前。”而像門、關等也可以用“道”來表示數量,這是著眼於它們起阻隔內外的界線作用。如《晉書·石勒上》:“為突門二十餘道。”
在“引導”含義的基礎上,“道”進一步發展出“用言語表達”的意思,進而可以當“說”講。《詩經·鄘風·牆有茨》:“中冓(gòu)之言,不可道也。”“中冓”是內室的意思。又如成語“說三道四”。

詳細釋義

拼音
語法屬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dào
名詞
road;
way;
path
《詩經·小雅·大東》:“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漢·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會天大雨,道不通。”
唐·韓愈《和李司勛過連昌宮》:“夾道疏槐出老根,高甍巨桷壓山原。”
道路;街道;鐵道;道聽途說怨聲載道
水流通行的途徑
way;
river
《左傳·昭公十三年》:“晉侯會吳子於良,水道不可,吳子辭乃還。”孔穎達疏:“謂水路不通。”
《史記·河渠書》:“延道弛兮離常流,蛟龍騁兮方遠遊。”
水道;渠道;下水道
古代棋局上的格道

《史記·吳王濞列傳》:“吳太子入見,得侍皇太子飲博……博,爭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吳太子,殺之。”

圍棋局上下子的交叉點
《三國志·魏志·王粲傳》:“觀人圍棋,局壞,粲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蓋局,使更以他局為之。用相比校,不誤一道。”
《北齊書·河南康舒王孝瑜傳》:“(孝瑜)讀書敏速,十行俱下,覆棋不失一道。”

線條
line

橫道;斜道
方位
direction
《史記·遊俠列傳》:“北道姚氏,西道諸杜,有道仇景,東道趙他、羽公子……此皆鄉者朱家之羞也。”
唐·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得西山後八日,尋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鈷鉧潭。”

種類;門類
kind
《禮記·檀弓上》:“且臣聞之,哭有二道:有愛而哭之,有畏而哭之。”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劉姓》:“吏曰:‘非此,則今日命當絕,宜墮畜生道。’”

方向;途徑
way;
method
《商君書·更法》:“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
宋·王得臣《麈史·治家》:“若何道而至此。”
技藝;技術
skill
《周禮·春官·大司樂》:“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鄭玄註:“道,多才藝。”
《南史·齊江夏王鋒傳》:“江夏王有才行,亦善能匿跡,以琴道授羊景之,景之著名。”
茶道;醫道;生財有道
事理;規律
reason;
rule
《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鄧析子·無厚》:“夫舟浮於水,車轉於陸,此自然道也。”
道理;公道;天道;坐而論道頭頭是道
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
doctrine;
reason;
law
《論語·衛靈公》:“道不同,不相為謀。”
唐·劉禹錫《學阮公體》詩之一:“少年負志氣,信道不從時。”
傳道;衛道士;孔孟之道
好的政治局面或政治措施

《左傳·成公十二年》:“天下有道,則公侯能為民干城,而制其腹心,亂則反之。”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子思問恥。孔子曰:‘國有道,谷。國無道,谷,恥也。’”裴駰集解引孔安國曰:“谷,祿也。邦有道,當食祿。”

道德;正義
morality;
justice
《左傳·桓公六年》:“所謂道,忠於民而信於神也。”
《孟子·公孫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道義;大逆不道
道家,先秦時期的思想流派,以老子和莊子的學說為代表
《漢書·藝文志》:“右道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

仙術;方術
《漢書·張良傳》:“乃學道,欲輕舉。”顏師古註:“道,謂仙道。”
唐·穀神子《博異志·許建宗》:“還古意建宗得道者,遂求之。”

道教或道教徒
Taoism;
Taoist
前蜀·韋莊《婺州和陸諫議將赴闕懷陽羨山居》詩:“道開燒藥鼎,僧寄臥雲衣。”
明·陶宗儀《輟耕錄·三教》:“上問曰:‘三教何者為貴?’對曰:‘釋如黃金,道如白璧,儒如五穀。’”
道觀;老道
指佛教或佛教徒
Buddhism
《魏書·釋老志》:“諸服其道者,則剃落鬚髮,釋累辭家……總謂之僧。”
唐·劉禹錫《袁州萍鄉縣楊岐山故廣禪師碑》:“禪師諱乘廣……七歲尚儒,以俎豆為戲;十三慕道,遵壞削之儀。”

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

周立波《諸葛亮會》:“咱們得時刻留心,抓了之些,說不定還有。碰到形跡可疑的人,得趕緊報告。他們鬧一貫道,什麼道門的,都是遮眼法。”
舊時行政區劃單位。唐代的道相當於現代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的道在省之下

《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列侯所食縣曰國,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蠻夷曰道。”
《新唐書·地理志一》:“太宗元年,始命並省,又因山川形便,分天下為十道……開元二十一年,又因十道分山南、江南為東西道,增置黔中道及京畿、都畿,置十五採訪使。”
《清史稿·職官志三》:“道員。糧道。海關道。巡警道。勸業道。分守道:山東濟東泰武臨道,山西雁平道……各掌分守、分巡,及河、糧、鹽、茶,或兼水利、驛傳,或兼關務、屯田。”

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
春秋時國名。在今河南省確山縣附近

《左傳·僖公五年》:“於是江、黃、道、柏方睦於齊,皆弦姻也。”杜預註:“道國在汝南安陽縣南。”

(Dào)姓氏用字



動詞
取道;經過
pass
《史記·魏世家》:“若道河內,倍鄴、朝歌,絕漳滏水,與趙兵決於邯鄲之郊。”
《新唐書·逆臣傳下·黃巢》:“吾道淮南,逐高駢如鼠走穴,爾無拒我!”
取道
遵行;實行
implement
《管子·任法》:“法不一,則有國者不祥;民不道法,則不祥。”
《荀子·王霸》:“不可不善為擇道然後道之,塗薉則塞。”

說;講述
say;
talk;
speak
《詩經·鄘風·牆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
唐·劉禹錫《竹枝詞》之一:“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還有晴。”
道白;說長道短;一語道破;能說會道
用言語表示(情意)
say
道別;道喜;道歉;道謝
知道

南朝梁·吳均《詠雪》:“零淚無人道,相思空何益。”
唐·李白《幽州胡馬客歌》:“雖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

祭祀名。祭祀路神

《禮記·曾子問》:“道而出。”孫希旦集解:“道,祭行道之神於國城之外也。”

料想;以為
expect
唐·杜甫《承聞河北諸道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不道諸公無表來,茫茫庶事遣人猜。”
明·湯顯祖《南柯記·拜郡》:“俺的爹,相去十七八年,只道故了。”

是。表示存在

唐·白居易《南湖早春》詩:“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便萬剮了喬才,還道報冤讎不暢懷。”

形容詞
正直

《荀子·不苟》:“君子大心則敬天而道,小心則畏義而節。”梁啟雄釋引《爾雅·釋詁》:“道,直也。”
漢·劉向《說苑·修文》:“樂之動於內,使人易道而好良。”

副詞
相當於“到”。用於動詞後,起補充作用
宋·辛棄疾《昭君怨》詞:“落葉西風時候,人共青山都瘦。說道夢陽台,幾曾來?”
反而;倒
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則你那觀名兒喚做清安,你道是蜂媒蝶使從來慣。”
元·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三折:“你窮則窮,道與他門戶輝光。”
助詞
相當於“得”

唐·白居易《和高僕射》:“鞍轡鬧裝光滿馬,何人信道是書生?”
元本高明《琵琶記·五娘葬公婆》:“怨苦知多少,兩三人只道同做餓莩。”

用在句首或句中,無實義

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三折:“(正末雲)你真箇不曾說什麼,不曾見人?(醜雲)道我不曾說,也不曾見人。”
元·鄭廷玉《看錢奴》第一折:“問什麼先達,那肯道攀鞍下馬,直將窮民來傲慢殺。”

量詞
用於江、河和某些長條形的東西

唐·杜甫《佐還山後寄》詩之三:“幾道泉澆圃,交橫落幔坡。”
《兒女英雄傳》第六回:“只見斜刺里一道白光兒,閃爍爍從半空里撲了來。”

用於門、牆或類似的物體

《晉書·石勒載記上》:“速鑿北壘,為突門二十餘道。”
唐·杜寶《大業雜記》:“(渠)上有通仙橋五道,時人亦謂之五橋。”

用於題目、文書、命令等

《新唐書·選舉志上》:“進士試詩賦及時務策五道,明經策三道。”
明·宋濂《題宋熙陵御書後》:“宋熙陵御札,前一道凡二十九字……後一道凡六十九字。”

用於景物,相當於“片”

唐·歐陽詹《小苑春望宮池柳色》詩:“媚作千門秀,連為一道春。”
唐·杜牧《汴人舟行答張祜》詩:“春風野岸名花發,一道帆檣畫柳煙。”

用於反覆出現的事情,相當於“次、遍”

《鏡花緣》第七八回:“丫鬟送了酒,上了幾道菜。”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漆棺材的時候,老太爺挑那個,選這個,非漆上三五十道不可。”

後綴
用於某些名詞後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三:“沈郎腰道,與絳絛兒廝稱。”
元·王嘉甫《八聲甘州》套曲:“窄弓弓撇道,溜刀刀淥老,稱霞腮一點珠櫻小。”
dǎo
動詞
疏通。 後作“導”
《尚書·禹貢》:“九河既道,雷夏既澤,灉、沮會同。”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決使道。”
《漢書·溝洫志》:“故道河自積石,歷龍門,南到華陰。”
引導。後作“導”
guide
《左傳·隱公五年》:“請君釋憾於宋,敝邑為道。”
戰國·屈原《離騷》:“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開導;教導。後作“導”
《莊子·田子方》:“其諫我也似子,其道我也似父。”
諂媚
《莊子·天地》:“世俗之所謂然而然之,所謂善而善之,則不謂之道諛之人也。”
通“蹈”。赴
《列子·黃帝》:“呂梁懸水三十仞,流沫三十里,黿鼉魚鱉所不能游。向吾見子道之,以為有苦而欲死者。”
介詞
從;由
by
《管子·禁藏》:“故凡治亂之情,皆道上始。” 尹知章註:“道,從也。”
《史記·高祖本紀》:“太尉周勃道太原入,定代地。”
shǒu
名詞
通“首”。頭;起始
《逸周書·芮良夫》:“予小臣良夫稽道謀告。”王念孫《讀書雜誌·逸周書四》:“稽道即稽首也。道從首聲,故與首字通用。”
(參考資料:《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漢語大字典》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二】【辵部】徒皓切(dào)
所行道也。從辵從𩠐。一達謂之道。
𡬹,古文道從𩠐、寸。

說文解字注

“所行道也”註:毛傳每雲“行,道也”。道,者人所行,故亦謂之行。道之引伸為道理,亦為引道。
“從辵首”註:首者,行所達也,首亦聲。徒晧切,古音在三部。
“一達謂之道”註:《釋宮》文。行部偁“四達謂之衢”,九部偁“九達謂之馗”。按,許三偁當是一例,當作“一達謂之道,從辵首。道,人所行也,故從辵。”此猶上文邍,人所登,故從辵也。自邍以下字,皆不系於人,故發其例如此。許書多經淺人改竄,遂不可讀矣。
“𡬹,古文道,從首寸”註:從寸者,如九軌、七軌、五軌。

廣韻

徒晧切,上晧定‖首聲幽1部(dào)
道,理也。路也。直也。眾妙皆道也。《說文》曰:“所行道也。一達謂之道。”徒晧切。七。

康熙字典

【酉集下】【辵部】 道;部外筆畫:9
(dào)《唐韻》徒皓切。《集韻》《韻會》《正韻》杜皓切。並陶上聲。《說文》:所行道也。《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路。《詩·小雅》:周道如砥。《前漢·董仲舒傳》:道者所由適於治之路也。
又《廣韻》:理也。眾妙皆道也。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易·繫辭》:一陰一陽之謂道。又: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書·大禹謨》:道心惟微。
又順也。《書·禹貢》:九河旣道。註:順其道也。
又國名。《左傳·僖五年》:江黃道柏。註:道國,在汝南安陽縣南。
又《韻會》:州名。漢屬零陵郡,唐營州,改道州。
又當道,草名。《博雅》:當道,馬舄也。
(dǎo)又《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並陶去聲。《正韻》:言也。《孝經》: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大學》:如切如磋者,道學也。
又由也。《禮·禮器》:苟無忠信之人,則理不虛道。《中庸》:尊德性而道問學。
又治也。與導同。《論語》:道千乘之國。《史記·文帝紀》:道民之略,在於務本。
又引也。《左傳·隱五年》:請君釋憾於宋,敝邑為道。
又從也。《前漢·淮南王傳》:諸使者道長安來。《山海經》:風道北來。註:道,從也。
(dǔ)又《字彙補》動五切。音覩。《易林》:冬藪枯腐,當風於道。蒙蔽塵埃,左氏勞苦。
又葉徒厚切,頭上聲。《詩·衛風》:牆有茨,不可道也。葉下醜。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道(漢語文字)
字形對比(楷體)

書寫提示

道(漢語文字)
【規範提示】“辶”3畫,第二筆楷體是㇋(橫折折撇),一筆寫成。
【寫法】“辶”從左、下包圍“首”,頂部“首”高“辶”低。“首”居右偏上,為“辶”留位;首筆點和第五筆豎在豎中線左側,“目”框內上橫在橫中線。“辶”,第二筆㇋(橫折折撇)從橫中線起筆。

書法欣賞

  • 9
    篆書書法
  • 8
    隸書書法
  • 12
    楷書書法
  • 12
    行書書法
  • 12
    草書書法

音韻匯集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先秦
王力系統
d
u
先秦
董同龢系統
ôɡ
先秦
周法高系統
d
əw
先秦
李方桂系統
d
əgwx
西漢



東漢





au


au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餚豪

ɑu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ɑu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ɑu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ɑu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d
ɑu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ɑu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d
ɑu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d
âu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ɑu
(參考資料:漢典)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上聲
三十二晧

開口呼
全濁
徒晧切
dʰɑu
集韻
上聲
三十二晧
開口呼
全濁
杜晧切
dɑu
去聲
三十七號
開口呼
全濁
大到切
dɑu
禮部韻略

上聲





杜皓切

增韻

上聲





杜皓切


去聲





徒到切

中原音韻

去聲
蕭豪

開口呼

全清

tɑu
中州音韻

去聲
蕭豪





唐澇切

洪武正韻

上聲
十三巧


全濁
杜皓切
d‘au

去聲
十三效


全濁
杜到切
d‘au
分韻撮要
陽去
第十二孤古故
(參考資料:漢典)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tau
51
去聲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21
去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tau
5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tau
3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tau
1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5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55
去聲

晉語
太原
tau
45
去聲

吳語
蘇州
31
陽去

吳語
溫州
34
陽上

湘語
長沙
tau
45
陰去
文讀
tau
21
陽去
白讀
湘語
雙峰
33
陽去

贛語
南昌
tʰau
21
陽去
未註明異讀原因
tau
45
陰去
客家話
梅縣
tʰau
52
去聲
未註明異讀原因
tau
52
去聲
粵語
廣州
tou
22
陽去

粵語
陽江
tou
54
陽去

閩語(閩南片)
廈門
to
33
陽去

閩語(閩南片)
潮州
tau
35
陽上

閩語(閩東片)
福州
242
陽去

閩語(閩北片)
建甌
tʰau
42
陽入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漢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