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保衛《資本論》路向的研究通過工作涵容中國歷史,達成對世界歷史的新理解,是重讀和重寫的“雙重意義”的《資本論》理論與方法論著作,高度凸顯理論-實踐結合體式。所謂“
中國經濟學”,即從中國歷史和文化中出脫而來的經濟理論體系,是用中華語言和中國思維對“經濟學”的再說一遍和改造。其不獨為經濟學或政治經濟學“在中國”,以及各個經濟學分支或流派的“在中國”,要求重新檢視和闡述已有的理論,對原創性的方法進行民族“尋根”。該書認為此種研究路徑以極高的智慧統一了人類生產的“歷史”和“邏輯”,清晰地說明了
經濟學方法論。
總論
馬克思在《
資本論》中實際運用的辯證邏輯,即《資本論》中的概念、範疇體系的邏輯結構和方法。馬克思在研究資本主義經濟的大量材料的基礎上,通過科學抽象,形成各種科學的概念、範疇,並按
資本主義經濟的歷史發展和內在機制,安排概念、範疇的邏輯順序,從而把複雜的經濟現象簡明、清晰地表現為概念、範疇的理論體系,揭示出資本主義經濟運動的客觀規律。他拋開以往經濟理論中互相矛盾的教條,觀察隱蔽在這些教條後面的各種互相矛盾的事實,把
唯物主義的認識路線與辯證的邏輯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完成了
政治經濟學的偉大變革,在人類認識史上樹立了成功地運用科學的辯證邏輯的典範。
《資本論》的邏輯與G.W.F.
黑格爾的唯心主義的理性邏輯根本不同。例如,《資本論》中所闡述的商品到資本的發展,與黑格爾在《邏輯學》中所敘述的存在到本質的發展截然相反,前者反映了經濟關係的具體發展,後者則是思維產物的抽象結構。不過,馬克思在建立《資本論》的邏輯體系時,並沒有全盤拋開黑格爾哲學。他在1858年給恩格斯的一封信中曾談到,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瀏覽了黑格爾的《
邏輯學》,這在材料加工的方法上幫了他很大的忙。對黑格爾關於科學知識的範疇體系從最簡單、最普通的抽象開始,進而不斷為具體的內容所充實的思想;單個範疇的內容只有放在整個範疇體系的鏈條中,才能被理解和被規定的思想;用符合人類認識史的範疇之間的聯繫和流動來反映過程的辯證轉化的思想等,馬克思都作了唯物主義的改造,巧妙地運用於《資本論》的邏輯中。
《資本論》的邏輯體系從分析資本主義經濟的“細胞”即商品的二重性開始,以資本和勞動的關係為軸心,從理論上邏輯地再現了資本主義經濟的運動規律。它凝結著馬克思的辯證思維的經驗。馬克思認為《資本論》的邏輯體系應該是“一個藝術的整體”。在寫作的過程中,他擯棄了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在構造理論體系時常使用的三分法或四分法,即從生產、分配、交換這樣三個方面或從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四個方面研究資本主義經濟的方法。他認為要建立反映資本主義經濟這個有機整體的邏輯體系,就必須把這個有機整體的各種要素及其相互關係,通過概念、範疇及其隸屬方式,將它們置於恰當的邏輯結構之中。這就需要確定整個邏輯體系的起點、順序和中介,處理好邏輯體系的整體結構和局部結構。
邏輯起點 馬克思把商品作為整個《資本論》的邏輯體系的起點,從對商品的矛盾分析入手,進而揭示整個資本主義經濟的複雜機體中的各個部分,建立起反映資本主義經濟運動的邏輯體系。
商品這個資本主義社會中最簡單、最普通、最常見的東西,是構成複雜的資本主義經濟有機體的最基本的單元或“細胞”,表現了資本主義最簡單的經濟關係和一切矛盾的萌芽。馬克思通過兩條邏輯思路把商品確定為《資本論》的邏輯體系的起點:①從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批判,發現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一個共同缺點是形上學的非歷史主義的方法。他們把資本主義當作已知的邏輯前提,倒過來證明它每一部分的合理性,並進而混淆簡單商品生產與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本質區別。馬克思從這種錯誤的邏輯結構中認識到,理論的敘述不能直接從資本開始,而要從商品開始,只有這樣才能區分資本主義的商品生產和簡單商品生產。②從對剩餘價值理論的構思認識到,只有把勞動與勞動力這兩個範疇區別開來,才能用商品交換的內在規律說明剩餘價值的產生,揭示在資本與勞動力的“合理”交易的現象背後,包含著對剩餘價值的榨取。馬克思把商品作為整個《資本論》的邏輯體系的起點,是與他把資本與勞動的關係即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關係問題作為整個邏輯體系軸心的思想相一致的。
《資本論》的整個邏輯系統中各個子系統的邏輯起點呈現多種情況,在《資本論》第 2卷以資本的流通過程為對象的邏輯系統中,馬克思是把貨幣資本作為邏輯的起點。貨幣資本循環的公式表明,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還應由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流通過程來補充,三者共同構成統一的資本循環。從貨幣資本的循環公式中可以邏輯地推出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的概念。
邏輯順序
在《資本論》的邏輯體系中,商品→貨幣→資本這三個主要範疇,基本上是按照歷史順序從簡單到複雜而安排的。這三個基本範疇實際上也表現了三種學說的理論順序,即:敘述和論證與商品這一範疇相適應的勞動價值論;然後過渡到貨幣學說,從理論上闡明從商品到貨幣的必然轉化;進而,在勞動價值論和貨幣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作為整個政治經濟學基石的剩餘價值論。
《資本論》的邏輯體系中,有些範疇的順序是根據整體結構或敘述的需要安排的。如剩餘價值、利潤、利息、地租等範疇,都是反映同一事物的。馬克思認為,必須首先研究剩餘價值的一般形式,然後再討論表現為地租、利潤、利息等剩餘價值的特殊部分。範疇反映事物的深度是可以依事物內在結構的層次而不同的,這就需要從事物本身的結構和層次出發,把那些反映事物不同深度、層次的範疇按一個正確的順序排列。《資本論》中,剩餘價值→利潤→利息→地租的邏輯順序,體現了辯證思維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邏輯進程和方法的要求。整個《資本論》的邏輯體系中一些主要範疇的順序排列為:
邏輯中介
馬克思認為,理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困難在於:貨幣轉化為資本必須根據商品交換的內在規律來說明,而貨幣轉化為資本的流通形式又是與商品、價值、貨幣的性質,與商品交換的規律相矛盾的。因此,作為科學認識的關節點就在於,要從邏輯上闡明由商品生產所有權規律變為資本主義占有規律的必然性。這就需要有一定的邏輯中介。這樣的邏輯中介往往就是事物辯證轉化的內、外條件。馬克思通過長期的研究,認識到勞動力成為商品就是占有規律發生辯證轉化的不可缺少的歷史條件,而從邏輯上看也是如此。貨幣所有者必須在流通中發現一種商品,它的使用價值本身就具有一種獨特的作為價值源泉的性質。這種特殊商品的消費就是勞動的物化,也就是剩餘價值的源泉。勞動力這個邏輯中介,便是實現從貨幣到資本的邏輯聯繫和轉化的中間環節。
在《資本論》的邏輯體系中,邏輯中介往往具有相對的意義。從範疇運動的一個階段或一個側面看是邏輯中介,從另一階段或另一側面看可能成為邏輯起點或終點。如貨幣資本,在由自身出發的周期中,無疑是邏輯起點(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但在以商品資本為出發點的下一個周期中,它又成了邏輯中介(商品資本→貨幣資本→生產資本)。邏輯中介的這種相對性,並不等於說確定邏輯中介是任意的。《資本論》邏輯體系中的每一邏輯中介,都是現實的資本主義經濟運動的各個環節的反映。
邏輯結構
《資本論》的邏輯是一個有機整體,具體表現在各卷所敘述的內容中。在第 1卷中,馬克思按照商品→貨幣→資本→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的邏輯順序,從邏輯上再現了資本的直接生產過程。在第2卷中,馬克思依照對資本通過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的形態變化和循環的分析,從邏輯上再現了資本的生產與流通的關係。在第3卷中,馬克思考察了平均利潤及剩餘價值的多種具體形式,如企業利潤、利息、地租等,從邏輯上完整地再現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流通和分配相統一的總過程。剩餘價值是《資本論》的核心範疇,整個邏輯體系就是圍繞著這一核心範疇建立的。
《資本論》的邏輯體系中每一部分都具有嚴密的結構,並帶有整體結構的特徵。這說明《資本論》的邏輯體系的每一個局部,都經過馬克思的精心構思。在第3卷中對地租的考察,馬克思從科學地說明地租一般開始,然後考察資本主義地租。在考察資本主義地租時,先分析級差地租,然後再分析絕對地租,最後對級差地租和絕對地租如何構成資本主義地租作了科學的說明。《資本論》中關於地租一般──級差地租──絕對地租,就是按歷史發展由簡單到複雜的順序,遵循思維從抽象到具體的行程所構成的地租理論的邏輯結構。其他如《資本論》中的貨幣理論、關於價值形態和勞動方式的歷史分析以及資本流通、積累和再分配的理論等,在各個局部,都具有精細巧妙的結構,體現著辯證思維的理論成果。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成功地運用了各種邏輯方法,體現著唯物辯證法一般特點和基本要求,是理解《資本論》的邏輯體系的鑰匙。
從抽象上升到具體
馬克思主要是運用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建立《資本論》的邏輯體系的。他認為,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體系的邏輯行程不應該“從實在和具體開始”,而應該從最普遍、最一般的抽象規定開始,然後按一定的邏輯順序把包含複雜的、許多規定的具體在思維的行程中複製出來。否則,我們就會在邏輯分析中“達到越來越簡單的概念”,“越來越稀薄的抽象”,從而使思維無法把握對象的整體。
《資本論》的邏輯體系以分析資本主義經濟的“細胞”即商品的二重性為上升的起點,依次由資本的直接生產過程上升到資本的生產與流通的統一過程,再上升到資本的包括生產、流通和分配的總過程。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過程,一般應當依照事物的結構層次逐步外化和展開。《資本論》各卷正是從各個不同層次來反映資本主義經濟形態的。在第 1卷中理論所再現的是資本主義經濟形態的最深層結構,即剩餘價值的直接生產過程;在第2卷中理論所複製的是剩餘價值的實現過程;第3卷所闡明的是剩餘價值的各種具體的表象形態;第 4卷是從認識論上考察各種經濟範疇,尤其是剩餘價值形成的歷史。
矛盾分析法
馬克思運用矛盾分析方法,把客觀過程當作對立面的統一來看待,並通過矛盾的自己運動揭示出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切矛盾的表現形態和相互聯繫。他通過分析資本主義經濟現象中人們碰到過億萬次的最簡單、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見的商品交換,得出商品是使用價值與價值的對立統一的科學結論,進而揭示了在商品交換中物與物的關係背後所隱藏著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馬克思又明確指出,關於商品二重性及勞動二重性的學說是 “批判地理解問題的全部秘密”。 整個《資本論》的邏輯自始至終都是在分析事物自身過程的內在矛盾及其相互聯結中展開的。
在馬克思看來,反映事物和過程二重性的經濟範疇,並不是任意虛構出來的或是純思維的產物,而是作為"完成的經濟關係"的邏輯表現,是認識成果的結晶。矛盾分析方法並不滿足於把現象形態翻譯成相應的抽象術語,而要求透過現象抓住本質,在揭示事物內在聯繫的基礎上說明事物自己的運動。
歷史的與邏輯的一致
《資本論》所反映的資本主義經濟運動的概念、範疇,與歷史的發展過程是一致的。商品→貨幣→資本→…的上升路線,完全符合資本主義經濟的歷史發展過程和人們對它的認識發展過程。這是馬克思成功地運用邏輯與歷史的統一方法的結果。他把邏輯的東西建立在歷史的東西的基礎之上,並致力於揭示邏輯的東西所包含的全部真實的歷史內容,使《資本論》的邏輯具有歷史的具體性,並成為“在實踐中真實的東西”。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還把嚴密的邏輯分析與科學的歷史證明結合起來,以扎紮實實的歷史的東西作為邏輯推演的基礎和依據。從而,使《資本論》不僅具有嚴密的邏輯推理,而且具有充分的、極有價值的歷史材料和統計材料方面的論證。
整體性原則
整體性原則是貫穿於《資本論》的邏輯中的一個重要的方法論原則。在《資本論》中,馬克思主張認識和思維要從分析“生動的整體”入手,從中抽象出簡單的規定,再從抽象的規定在理論的行程中走向具體,使認識和思維的對象“在頭腦中作為思想整體而出現”。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從整體上和本質上把握對象,即完整地再現客觀辯證法。在《資本論》中,馬克思無論是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分析,還是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的生產力或生產關係的分析,都是力圖從整體上作系統的理解,把社會經濟看作是發展中的有機整體,而不是各種社會經濟要素的機械拼湊。
整體性原則是系統論中最重要的方法論原則,《資本論》的邏輯中所體現的整體性原則,可以說是在社會領域中運用現代系統方法的先聲。
《資本論》的邏輯從理論上完整地再現了資本主義經濟運動的客觀進程,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為社會主義所代替的客觀規律。它反映了人類認識與思維方法的最佳成果,因而,它不只是關於特定對象的特殊邏輯,而且是對各門具體科學都有普遍指導意義的邏輯。
列寧指出:“雖說馬克思沒有遺留下‘邏輯’(大寫字母的),但他遺留下《資本論》的邏輯,應當充分地利用這種邏輯來解決當前的問題”。
第一卷的邏輯
《資本論》第1卷實踐的邏輯是:第1篇——商品(貨幣)躍身為貨幣(商品)過程,說明資本發生的前史;第2篇——貨幣轉化為資本過程,說明資本發生的轉化史;3~6篇——剩餘價值生產過程,說明資本發生的正在進行史;第7篇——資本積累過程,說明資本發生的整體運動史。資本(歷史)發生學提煉資本主義的生成和發展原則,使《資本論》成為資本主義社會有機結構的系統邏輯學。該特殊邏輯旨在統一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高度凸顯政治經濟學的學科方法論。
第二卷的邏輯
《資本論》第2卷是對“階級科學”的具體實踐、對“階級結構”的具象化。第1篇刻畫資本循環運動條件,說明資本結構一次系統的生成過程;第2篇刻畫資本周轉運動條件,說明資本結構多次系統的生成過程;第3篇以資本結構的活的層級遞進運動為基礎和依託,刻畫並說明社會再生產整體系統的生成過程。實踐行程內在化了歷史和存在的結合,將其構造為特殊科學和特殊方法。系統發生學的方法論意蘊在於達成對“辯證法主義”、“科學主義”的內在抵制,從根本上拒絕一切非歷史的現象主義和解釋學的分析進路。
第三卷的邏輯
《資本論》作為總體邏輯,是對統一歷史對象——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過程和運動形式的概括。第三卷作為現象發生學與第一卷和第二卷共生,揭明資本存在的“秘密”:1-3篇以價值具體地生長為資本主義價格的過程,說明經濟利潤的一態系統;4-6篇以“階級鬥爭Ⅰ”的社會生長過程——利潤率趨向下降的現實展開機制,說明經濟利潤的多態系統;以“階級鬥爭Ⅱ”的社會生長過程——利潤率趨向下降的深化形式,說明經濟利潤的虛擬運動系統;終篇以階級生活圖像的定格化過程——“分配假象”及其破除,揭明資產階級認識論的規定性。研究表明:政治經濟學批判與階級分析是等同的方法論範疇,旨在根除“偽科學”對經濟理論建構的影響,終結“庸俗”,使科學還原為推動歷史生長的革命性力量。
第四卷的邏輯
嚴格意義看,《資本論》是“12部史”:轉化史I、轉化史II、資本生產史;運動史I、運動史II、資本流通史;生活史I、生活史II、資本積累史;範疇史I、範疇史II、資本批判史。
《資本論》第四卷實踐的邏輯是:範疇發生的認識機理。在這種意義上,它使範疇的"生產"實踐化,首要性地貫徹了"認識"由"歷史"生產的原則。歷史部分和理論部分的相互構成形成總的寫作邏輯,歷史部分確立了後續研究的理論指針。方法論意蘊是:(1)根據歷史生產方式的"自然生長",顯露範疇的核心的生理結構——(剩餘)價值;(2)由範疇生產上的層級運動,揭示"結構生長"的歷史性;(3)通過"理論"的總體生產,最大程度地彰顯方法論批判和認識論批判的內在結合性,具象出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實踐工作路線。因此,它否決了考茨基非法編纂《剩餘價值學說史》的錯誤要求。《資本論》整體上也就統一了"兩種認識發生學",即歷史(發展)的邏輯和認識(發展)的邏輯,統一了歷史的方法與範疇的方法。這種整體性研究樹立了政治經濟學方法論的構造典範。
文獻依據
馬克思.《資本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王亞南.《
中國經濟原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
許光偉.
保衛《資本論》——經濟形態社會理論大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
許光偉.《資本論》第一卷的邏輯:歷史發生學.《當代經濟研究》2011年第7期.
許光偉.《資本論》第二卷的邏輯:系統發生學.《當代經濟研究》2012年第1期.
許光偉等.《資本論》第三卷的邏輯:現象發生學.《經濟評論》2012年第1期.
許光偉.發生學與中國經濟學建構:一個引論.《中國經濟問題》2013年第2期.
許光偉.《資本論》第四卷的邏輯:認識發生學.《當代經濟研究》2012年第10期.
許光偉.我為什麼與如何寫“保衛《資本論》”.《政治經濟學報》2015年第4卷.
許光偉.《<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邏輯解析——文本問題、“科學抽象法”的反思及其他.《當代經濟研究》2015年第7期.
許光偉.勞動二重性實踐之路:從批判到蘊涵批判的建構.《江漢論壇》2013年第2期.
許光偉.發生學與中國經濟學研究.《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2012年第5輯.
許光偉.《資本論》中具有怎樣的二重性學說.《教學與研究》2014年第6期.
許光偉 .《《資本論》的邏輯究竟怎樣練成?》 .《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 》2015年第8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