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章句集注》是四書的重要的注本。其內容分為《大學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論語集注》(10卷)以及《孟子集注》(14卷)。朱熹首次將《禮記》中的《大學》、《中庸》與《論語》、《孟子》並列,認為《...
流傳有序且影響較大的《論語》注釋性著作有:一、漢鄭玄《論語注》;二、魏何晏《論語集解》;三、梁皇侃《論語義疏》;四、宋朱熹《論語集注》;五、清劉寶楠《論語正義》;六、民國程樹德《論語集釋》。從文獻學的角度來看,其中...
《朱熹的《論語集注》研究》是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元俠 內容簡介 《論語集注》是南宋朱熹運用當時的語言,集合前人和時人的《論語》注,對《論語》所做的時代性解釋。“集注”的傳統形式加上宋代的理學視域...
簡朝亮的“述疏”,基本上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疏通、補正朱熹的《論語集注》,解讀翔實,資料豐富;二是注釋字音,以便讀者。所附《讀書堂答問》一卷,共有二百五十六條,是簡氏平日講學語錄,由弟子記載而成,在內容上與“述疏”...
學而第一,又稱“學而”,是《論語》第一篇的篇名,主要講“務本”的道理,引導初學者進入“道德之門”。本篇共有十六章,內容涉及諸多方面。其中重點是“吾日三省吾身”;“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禮之用,和為貴”以及仁...
《論語》是一部記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典籍,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所編纂,它也是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論語》之名,乃編纂者所定。 “論”即論次編纂,“語”指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語。 “《論語》八則”是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義...
孔子的言說方式雖是“泛應曲當,用各不同”(《論語集注》),針對不同的具體人事情境而有不同言說,但其“道”卻是一以貫之,他對子貢說:“予一以貫之”D《論語?衛靈公》E。又對曾子也同樣說過“吾道一以貫之”D《論語?里...
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動而又深刻.這正如朱熹在 《論語集注》裡面的討論:“沒有對仁和智極其深刻的體悟,絕對不能作出這樣的形容.”聖人智仁雙全,所以,作此形容的專利權 非他莫屬.智者也就是聰明人.聰明人通過事理,反應敏捷而又...
以後各代版本主要有:魏國何晏的《論語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的《論語義疏》,宋朝邢晏的《論語註疏》,明朝朱熹的《論語集注》,清代劉寶楠的《論語正義》等。作為儒家重要的經典,《論語》並沒有嚴格的編纂體例,集章為篇,篇、章...
以後各代注釋《論語》的版本主要有:三國時魏國何晏《論語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論語義疏》,宋代邢晏《論語註疏》、朱熹《論語集注》,清代劉寶楠《論語正義》等。《論語》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
以後各代注釋《論語》的版本主要有:三國時魏國何晏《論語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論語義疏》,宋代邢昺《論語註疏》、朱熹《論語集注》,清代劉寶楠《論語正義》等。《論語》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
以後各代注釋《論語》的版本主要有:三國時魏國何晏《論語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論語義疏》,宋代邢晏《論語註疏》、朱熹《論語集注》,清代劉寶楠《論語正義》等。《論語》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
第七章 《四書章句集注》的語文解讀 一、音讀標註 二、句讀判斷 三、詞義解釋 小結 第八章 《四書章句集注》中“四書”各自的解釋特色 一、“四書”的編次順序 二、《大學章句》三、《中庸章句》四、《論語集注》五、《孟子集...
後人把他的遺文編輯為《朱文公集》,把他的語錄編為《朱子語類》。清康熙皇帝命李光地編出《朱子全書》,是《文集》和《語類》的選集。作品簡介 《四書集注》包括《大學章句》、《中庸章句》、《論語集注》、《孟子集注》。它...
”程樹德《論語集釋·學而上》表示贊同,他指出:“‘學’字系名辭,《集注》解作動辭,毛氏譏之是也。”《論語》中有孔子“士志於道”(《里仁》)之說,又有孔子自謂“吾十有五而志於學”(《為政》)的記錄,“學”與...
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於物,故多憂戚。”(見《論語集注》)君子按照天地的規律要求自己,所以舒適安寧。小人則被外物所奴役,求名逐利,常常憂慮算計。可以看出君子是修自身的,通過自然的規律去約束要求自己,達到...
讀解:朱熹解釋說:“鳥畏死,故鳴哀;人窮反本,故言善。”(《論語集注》)也就是說,鳥因為怕死而發出悽厲悲哀的叫聲,人因為到了生命的盡頭,反省自己的一生,回歸生命的本質,所以說出善良的話來。人到生命的盡頭,一切的爭鬥...
以後各代注釋《論語》的版本主要有:三國時魏國何晏《論語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論語義疏》,宋代邢晏《論語註疏》、朱熹《論語集注》,清代劉寶楠《論語正義》等。《孟子》《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孟子(約前372...
”(《論語集注》)荀子則把松柏喻君子:“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見君子無日不在是。” 作者簡介 編輯 播報 作者馬德華,不詳。 參考資料 1 原文出處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1307次 編輯次數:9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科院小霸王...
’”又《論語·里仁》:“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義相同。意為做事勤奮敏捷,說話卻謹慎。朱熹註:“敏於事者,勉其所不足。慎於言者,不敢儘其所有余也。”(《論語集注》)又釋:“事難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謹。”...
朱熹在《論語集注》中說:“姜能通神明,去穢惡。”《神農本草經》里也有關於姜的記載:“乾薑,味辛溫,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溫脾,腸辟下痢。”李時珍《本草綱目》中也推崇姜的妙用:“姜,辛而不勞,可蔬...
”而顏回則以“願無伐善,無施勞”(《論語·公冶》)相答。朱熹釋“無伐善、無施勞”曰:“伐,夸也,善謂有能。施亦張大之意,勞謂有功。”(《論語集注》)以不夸己能、不揚己功為其意。但此說不確。元人所著《...
先王之道 (三)“通而不壅”之道 第七章 皇侃思想的哲學史價值 一 對先秦以來儒學傳統的繼承 二 對後世儒家哲學思想的影響- 結語 附錄一 《論語義疏》研究述評 附錄二 皇侃《論語義疏》與朱熹《論語集注》相合 參考文獻 ...
《論語》載,“子曰:不轍姜食。”南宋理學大師朱熹在《論語集注》對孔子食姜嗜好闡釋:“姜,通神明,去穢惡,故不轍。”漆雕開為孔子熬湯所用生薑就是臥龍崗下邵店一帶所產黃姜。《上蔡古詩詞選集》中曾這樣描述邵店黃姜:“百里...
朱熹的《孟子集注》《論語集注》等各種著作,朱子之學從而在蜀地得到了宣揚傳播。由此,魏了翁不僅豐富了自己書院教育的知識內容,而且也擴大了朱熹義理思想的社會影響。此外,後來魏了翁又將朱熹的《易學啟蒙》和《周易本義》作為其書院...
朱熹為集理學之大成者,主張:天理是道德規範的“三綱五常”,強調“存天理,滅人慾”; 通過學習、實踐提高自身的修養(“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道德之善;編著《四書章句集注》成為後世科舉考試的教科書。朱熹明確提出主客體對立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