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經》是《神農食經》最新版的詮釋。
《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茶葉專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茶經
- 外文名:The Classic of Tea
- 煮茶用具:風爐
- 方法:烤餅茶
- 歷史記載:《神農食經》
茶的起源
茶樹的樹形像瓜蘆。葉形像梔子。花像白薔薇,種子像棕櫚。果柄像丁香,根像胡桃。
"茶"字的結構,有的從"草"部(寫作"茶"),有的從"木"部(寫作"[木荼]"),有的"草""木"兼從(寫作"荼")。荼的名稱有五種:一稱"茶",二稱"檟",三稱"蔎",四稱"茗",五稱"荈"。
種茶的土壤,以岩石充分風化的土壤為最好,今有碎石子的礫壤次之,黃色粘土最差。
一般說來,茶苗移栽的技術掌握不當。移栽後的茶樹很少長得茂盛。種植的方法象種瓜一樣。種後三年即可採茶。茶葉的品質,以山野自然生長的為好,在園圃栽種的較次。在向陽山坡,林蔭覆蓋下生長的茶樹,芽葉呈紫色的為好,綠色的差些;芽葉以節間長,外形細長如筍的為好,芽葉細弱的較次。葉綠反卷的為好,葉面平展的次之。生長在背陰的山坡或山谷的品質不好,不值得採摘。因為它的性質凝滯,喝了會使人腹脹。茶的功用,因為它的性質冷涼,可以降火,作為飲料最適宜。品行端正有節儉美德的人,如果發燒,口渴,胸悶,頭疼,眼澀,四肢無力,關節不暢,喝上四五口,其效果與最好的飲料醍醐、甘露不相上下。但是,如果採摘的不適時,製造的不精細,夾雜著野草敗葉,喝了就會生病。
茶和人參一樣,產地不同,質量差異很大,甚至會帶來不利影響。上等的人參出產在上黨,中等的出產在百濟、新羅,下等的出產在高麗。出產在澤州、易州、幽州、檀州的(品質最差),作藥用,沒有療效,更何況比它們還不如的呢!倘若誤把薺苨當人參服用,將使疾病不得痊癒,明白了對於人參的比喻,茶的不良影響,也就可明白了
茶葉採制工具
灶,不要用有煙囪的(使火力集中於鍋底)。鍋,用鍋口有唇邊的。
甑,木製或陶製。腰部用泥封好,甑內放竹籃作甑箅,用竹片系牢。開始蒸的時候,葉子放到箅里;等到熟了,從箅里倒出。鍋里的水煮幹了,從甑中加水進去。也有用三杈的榖木翻拌。蒸後的嫩芽葉及時攤開,防止茶汁流走。
忤臼,又名碓(用以搗碎蒸熟的芽葉),以經常使用的為好。
承,又叫台,又叫砧,用石製成。如用槐樹、桑樹做,就要把下半截埋進土中,使它不能搖動。
檐,又叫衣,可用油絹或穿壞了的雨衣、單衣做成。把"檐"放在"承"上,"檐"上再放模型,用來製造壓緊的餅茶。壓成一塊後,拿起來,另外換一個模型再做。芘莉,又叫籯子或篣筤。用兩根各長三尺的小竹竿,製成身長二尺五寸,手柄長五寸,寬二尺的工具,當中用篾織成方眼,好像種菜人用的土篩,用來放置茶。
棨,又叫錐刀,用堅實的木料做柄,用來給餅茶穿洞眼。
撲,又叫鞭,竹子編成,用來把茶餅穿成串,以便搬運。
焙,地上挖坑深二尺,寬二尺五寸,長一丈,上砌矮牆,高二尺,用泥抹平整。
貫,竹子削製成,長二尺五寸,用來穿茶烘培。
棚,又叫棧。用木做成架子,放在培上,分上下兩層,相距一尺,用來烘焙茶。茶半乾時,由架底升到下層;全乾,升到上層。
穿,江東淮南劈篾做成;巴山峽川用構樹皮做成,用來貫串制好的茶餅。江東把一斤稱"上穿",半斤稱"中穿",四兩、五兩(十六兩制)稱"下穿"。峽中則稱一百二十斤為"上穿",八十斤為"中穿",五十斤為"小穿"。"穿"字,先前作釵釧的"釧"字,或作貫串。現在不同,"磨、扇、彈、鑽、縫"五字,字形還是按讀平聲(作動詞)的字形,讀音卻讀去聲,意思也按讀去聲的來講(作名詞)。"穿"字讀去聲,表示一個單位。
育,用木製成框架,竹篾編織外圍,再用紙裱糊。中有間隔,上有蓋,下有托盤,旁開一扇門。中間放一器皿,盛有火灰,使有火無焰。江南梅雨季節,加火除濕。
茶葉採制
煮茶的用具
炭撾,用六棱形的鐵棒做,長一尺,頭部尖,中間粗,握處細,握的那頭套一個小環作為裝飾,好象現在河隴地帶的軍人拿的"木吾"。有的把鐵棒做成槌形,有的做成斧形,各隨其便。
火夾,又叫箸,就是平常用的火鉗。用鐵或熟銅製成。圓直形,長一尺三寸,頂端平齊,飾有蔥台、勾鏁之類的東西。
鍑(同"釜",即鍋)。用生鐵做成。"生鐵"是現在搞冶煉的人說的"急鐵",那鐵是以用壞了的農具煉鑄的。鑄鍋時,內面抹上泥,外面抹沙。內面抹上泥,鍋面光滑,容易磨洗;外面抹上沙,鍋底粗糙,容易吸熱。鍋耳做成方的,讓其端正。鍋邊要寬,好伸展開。鍋臍要長,使在中心。臍長,水就在鍋中心沸騰;在中心沸騰,水沫易於上升;水沫易於上升,水味就淳美。洪州用瓷做鍋,萊州用石做鍋,瓷鍋和石鍋都是雅致好看的器皿,但不堅固,不耐用。用銀做鍋,非常清潔,但不免過於奢侈了。雅致固然雅致,清潔確實清潔,但從耐久實用說,還是鐵好。
交床,用十字交叉的木架,把中間挖凹些,用來支持鍋。
夾,用小青竹製成,長一尺二寸。讓一頭的一寸處有節,節以上剖開,用來夾著茶餅在火上烤,讓那竹條在火上烤出水來,借它的香氣來增加茶的香味。但不在山林間炙茶,恐怕難以弄到這青竹。有的用好鐵或熟銅製作,取其耐用的長處。
紙袋,用兩層又白又厚的剡藤紙做成。用來貯放烤好的茶,使香氣不散失。
碾槽,最好用橘木做,其次用梨木、桑木、桐木、柘木做。碾槽內圓外方。內圓以便運轉,外方防止翻倒。槽內剛放得下一個碾磙,再無空隙,木碾磙,形狀像車輪,只是沒有車輻,中心安一根軸。軸長九寸,寬一寸七分。木碾磙,直徑三寸八分,當中厚一寸,邊緣厚半寸。軸中間是方的,手握的地方是圓的。拂末(掃茶末用),用鳥的羽毛做。
羅、盒,用羅篩出的茶末放在盒中蓋緊存放,把"則"(量器)也放在盒中。羅用大竹剖開彎屈成圓形,羅底安上紗或絹。盒用竹節製成,或用杉樹片彎曲成圓形,加上油漆。盒三寸,一寸,底二寸,直徑四寸。
則,用海中的貝殼之類,或用銅、鐵、竹做的匙、策之類。"則"是度量標準的意思。一般說來,燒一升的水,用一"方寸匕"的匙量取茶末。如果喜歡味道淡的,就減少茶末;喜歡喝濃茶的,就增加茶末,因此叫"則"。
水方,用翬、槐、楸、梓等木製作,內面和外面的縫都加油漆,容水量一斗。
漉水囊(濾水工具),同常用的一樣,它的骨架用生銅鑄造,以免打濕後附著銅綠和污垢,使水有腥澀味道。用熟銅,易生銅綠污垢;用鐵,易生鐵鏽,使水腥澀。隱居山林的人,也有用竹或木製作。但竹木製品都不耐用,不便攜帶遠行,所以用生銅做。濾水的袋子,用青篾絲編織,捲曲成袋形,再裁剪碧綠絹縫製,綴上翠鈿作裝飾。又做一個綠色油布口袋把漉水囊整個裝起來。漉水囊的骨架口徑五寸,柄長一寸五分。
瓢,又叫犧、杓。把瓠瓜(葫蘆)剖開製成,或是用樹木挖成。晉朝杜毓的《荈賦》說:"用瓠舀取"。瓠,就是瓢。口闊、瓢身薄、柄短。晉代永嘉年間,餘姚人虞洪到瀑布山採茶,遇見一道士對他說:"我是丹邱子,希望你改天把甌、犧中多的茶送點我喝。"犧,就是木杓。現在常用的以梨木挖成。
竹夾,有用桃木做的,也有用柳木、蒲葵木或柿心木做的。長一尺,用銀包裹兩頭。
鹺簋,用瓷做成,圓形,直徑四寸,像盒子,也有的作瓶形,小口壇形,裝鹽用。揭,用竹製成,長四寸一分,寬九分。這種揭,是取鹽用的工具。
熟盂,用來盛開水,瓷器或陶器,容量二升。
碗,越州產的品質最好,鼎州、婺州的差些,又岳州的好,壽州、洪州的差些。有人認為邢州產的比越州好,(我認為)完全不是這樣。如果說邢州瓷質地像銀,那么越州瓷就像玉,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一點。如果說邢瓷像雪,那么越瓷就像冰,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二點。邢瓷白而使茶湯呈紅色,越瓷青而使茶湯呈綠色,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三點。晉代杜毓《荈賦》說的"器擇陶揀,出自東甌"(挑揀陶瓷器皿,好的出自東甌)。甌(地名),就是越州,甌(容器名,形似瓦盆),越州產的最好,口不捲邊,底卷邊而淺,容積不超過半升。越州瓷、岳州瓷都是青色,能增進茶的水色,使茶湯現出白紅色,邢州瓷白,茶湯是紅色;壽州瓷黃,茶湯呈紫色;洪州瓷褐,茶湯呈黑色,都不適合盛茶。
畚,用白蒲草編成,可放十隻碗。也有的用竹筥。紙帕,用兩層剡紙,裁成方形,也是十張。
札,用茱萸木夾上棕櫚皮,捆緊。或用一段竹子,紮上棕櫚纖維,像大毛筆的樣子(作刷子用)。
滌方,盛洗滌的水和茶具。用楸木製成,製法和水方一樣,容積八升。
滓方,用來盛各種茶渣。製作如滌方,容積五升。
巾,用粗綢子製作,長二尺,做兩塊,交替使用,以清潔茶具。
具列,做成床形或架形,或純用木製,或純用竹製。也可木竹兼用,做成小櫃,漆作黃黑色,有門可關,長三尺,寬二尺,高六寸。其所以叫它具列,是因為可以貯放陳列全部器物。
都籃,因能裝下所有器具而得名。用竹篾編成,內面編成三角形或方形的眼,外面用兩道寬篾作經線,一道窄篾作緯線,交替編壓在作經線的兩道寬篾上,編成方眼,使它玲瓏好看。都籃高一尺五寸,長二尺四寸,闊二尺,底寬一尺,高二寸。
煮茶的方法
開始,對於很柔嫩的茶葉,蒸後乘熱搗杵,葉搗爛了,而茶梗還是完整的。如果只用蠻力,拿很重的杵桿也搗不爛它。這就如同圓滑的漆樹子粒,雖然輕而小,但壯士反而捍不住它是一個道理。搗好後,好像一條梗子也沒有了。這時來烤,柔軟得像嬰兒的手臂。烤好了,趁熱用紙袋裝起來,使它的香氣不致散發,等冷了再碾成末。
烤餅茶的火,最好用木炭,其次用火力強的柴(如桑、槐之類)。曾經烤過肉,染上了腥膻油膩氣味的炭,或是有油煙的柴以及朽壞的木器,都不能用。古人說:"用朽壞的木製器具燒煮食物,會有怪味",確實如此。
煮茶的水,用山水最好,其次是江河的水,井水最差。山水,最好選取乳泉、石池漫流的水(這種水流動不急),奔涌湍急的水不要飲用,長喝這種水會使人頸部生病。幾處溪流匯合,停蓄于山谷的水,水雖澄清,但不流動。從熱天到霜降前,也許有龍潛伏其中,水質污染有毒,要喝時應先挖開缺口,把污穢有毒的水放走,使新的泉水涓涓流來,然後飲用。江河的水,到離人遠的地方去取,井水要從有很多人汲水的井中汲取。
水煮沸了,有像魚目的小泡,有輕微的響聲,稱作"一沸"。鍋的邊緣有泡連珠般的往上冒,稱作"二沸"。水波翻騰,稱作"三沸"。再繼續煮,水老了,味不好,就不宜飲用了。
開始佛騰時,按照水量放適當的鹽調味,把嘗剩下的那點水潑掉。切莫因無味而過分加鹽,否則,不就成了特別喜歡這種鹽味了嗎!第二沸時,舀出一瓢水,再用竹夾在沸水中轉圈攪動,用"則"量茶末沿旋渦中心倒下。過一會,水大開,波濤翻滾,水沫飛濺,就把剛才舀出的水摻入,使水不再沸騰,以保養水面生成的" 華"。
喝時,舀到碗裡,讓"沫餑"均勻。"沫餑"就是茶湯的"華"。薄的叫"沫",厚的叫"餑",細輕的叫"花"。"花"的外貌,很像棗花在圓形的池塘上浮動,又像迴環曲折的潭水、綠洲間新生的浮萍,又像晴朗天空中的鱗狀浮雲。那"沫",好似青苔浮在水邊,又如菊花落入杯中。那"餑",煮茶的渣滓時,水一沸騰,面上便堆起很厚一層白色沫子,白白的像積雪一般。《荈賦》中講的"明亮像積雪,光彩如春花",真是這樣。
第一次煮開的水,把沫上一層像黑雲母樣的膜狀物去掉,它的味道不好。此後,從鍋里舀出的第一道水,味美味長,謂之"雋永",通常貯放在"熟盂"里,以作育華止沸之用。以下第一、第二、第三碗,味道略差些。第四、第五碗之外,要不是渴得太厲害,就值不得喝了。一般燒水一升,分作五碗,趁熱接著喝完。因為重濁不清的物質凝聚在下面,精華浮在上面,如果茶一冷,精華就隨熱氣跑光了。要是喝得太多,也同樣不好。
茶的性質"儉",水不宜多放,多了,它的味道就淡薄。就像一滿碗茶,喝了一半,味道就覺得差些了,何況水加多了呢!茶湯的顏色淺黃,香氣四溢。味道甜的是"樌",不甜的而苦的是"荈";入口時有苦味,咽下去又有餘甘的是"茶"。
茶的飲用
茶作為飲料,開始於神農氏,由周公旦作了文字記載而為大家所知道。春秋時齊國的晏嬰,漢代的揚雄、司馬相如,三國時吳國的韋曜,晉代的劉琨、張載、陸納、謝安、左思等人都愛喝茶。後來流傳一天天廣泛,逐漸成為風氣,到了我唐朝,達於極盛。在西安、洛陽兩個都城和江陵、重慶等地,竟是家家戶戶飲茶。
茶的種類,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要飲用餅茶時)用刀砍開,炒,烤乾,搗碎,放到瓶缶中,用開水沖灌,這叫做"夾生茶"。或加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等,煮開很長的時間,把茶湯揚起變清,或煮好後把茶上的"沫"去掉,這樣的茶無異於倒在溝渠里的廢水,可是一般都習慣這么做!啊,天生萬物,都有它最精妙之處,人們擅長的,只是那些淺顯易做的。住的是房屋,房屋構造精緻極了;所穿的是衣服,衣服做的精美極了;飽肚子的是飲食,食物和酒都精美極了。(而飲茶呢?卻不擅長。)概言之,茶有九難:一是製造,二是識別,三是器具,四是火力,五是水質,六是炙烤,七是搗碎,八是烤煮,九是品飲。陰天采,夜間焙,則製造不當;憑口嚼辨味,鼻聞辨香,則鑑別不當;用沾染了膻氣的鍋與腥氣的盆,則器具不當;用有油煙的柴和烤過肉的炭,則燃料不當;用流動很急或停滯不流的水,則用水不當;烤得外熟內生,則炙烤不當;搗得大細,成了綠色的粉末,則搗碎不當;操作不熟練,攪動太急,則燒煮不當;夏天才喝,而冬天不喝,則飲用不當。
屬於珍貴鮮美馨香的茶,(一爐)只有三碗。其次是五碗。假若喝茶的客人達到五人,就舀出三碗傳著喝;達到七人,就舀出五碗傳著喝;假若是六人,不必管碗數(意謂照五人那樣舀三碗),只不過缺少一人的罷了,那就用"雋永"來補充。
茶事歷史記載
周公《爾雅》說:"檟,就是苦茶。"
《神農食經》說:"長期飲茶,使人精力飽滿,興奮。"
《廣雅》說:"荊州(湖北西部)、巴州(四川東部)一帶地方,採茶葉做成茶餅,葉子老的,製成茶餅後,用米湯浸泡它。想煮茶喝時,先烤茶餅,使它呈現紅色,搗成碎末放置瓷器中,衝進開水。或放些蔥、姜、橘子合著煎煮。喝了它可以醒酒,使人興奮不想睡?quot;
《晏子春秋》說:"晏嬰作齊景公的相時,吃的是粗糧(菜)是燒烤的禽鳥和蛋品,除此之外,只飲茶罷了。
漢司馬相如《凡將篇》在藥物類中記載有:"鳥頭、桔梗、芫花、款冬花、貝母、木香、黃柏、瓜蔞、黃芩、甘草、芍藥、肉桂、漏蘆、蟑螂、雚蘆、荈茶、白蘞、白芷、菖蒲、芒硝、茵芋、花椒、茱萸。"
漢揚雄《方言》說:"蜀西南人把茶葉收做蔎。"
三國《吳志·韋曜傳》說:"孫皓每次設宴,規定人人要飲酒七升,即使不全部喝下去,也都要酌取完畢。韋曜飲酒不超過二升。孫皓當初非常尊重他,暗地賜茶以代替酒。"
晉《中興書》說:陸納做吳興太守時,衛將軍謝安常想拜訪陸納。納的侄子俶怪他沒什麼準備,但又不敢問他,便私自準備了十多人的肴饌。謝安來後,陸納僅僅擺出茶和果品招待,陸俶於是擺上豐盛的肴饌,各種鮮味的菜全都有。等到謝安走後,陸納打了陸俶四十板子,說:"你既不能使你叔父增加光彩,為什麼破壞我廉潔的名聲呢?"
《晉書》說:"桓溫做揚州太守,性好節儉,每次宴會,只設七個盤子的茶食、果饌罷了。"
《搜神記》說?quot;夏侯愷因病去世,族人的兒子苟奴,看見了鬼魂。看見愷來取馬匹,把他的妻子也弄成了病。苟奴看見他戴著平上幘,穿的單衣,進屋來坐到活著時常坐的靠西壁的床位上,向人要茶喝。"
劉琨給他哥哥的兒子南袞州刺史劉演寫信說:"前些時收得安州乾薑一斤、桂一斤、黃芩一斤,都是我需要的。我心煩意亂,精神不好,常常仰靠茶來提神解悶,你可多購買一點。"
傅鹹《司隸教》說:"聽說劍南蜀郡有一老婆婆,煮茶賣,廉事把她的囂皿打破了,禁止她在市上賣茶餅和茶羹,使老婆婆陷入了困境,這究竟是為什麼?"
《神異記》說:"餘姚人虞洪進山採茶,遇見一道士,牽著三條青牛。他引虞洪到瀑布山,說:"我是丹邱子,聽說你善於煮茶喝,常想叨你的光。山中有大茶樹,可以供你採摘。希望你日後把那喝不完的茶,送些我喝。"虞洪於是設奠祭祀,後來常叫家人進山,果然尋到大茶樹。"
西晉左思《嬌女詩》云:"我家有嬌女,長得很白皙。小名叫[糹丸]素,口齒很伶俐。姐姐叫蕙芳,眉目美如畫。蹦蹦跳跳園林中,果子未熟就摘下。愛花哪管風和雨,跑出跑進上百次。看見煮茶心高興,對著茶爐幫吹氣。"
張孟陽《登成都樓》詩大意說:請問當年揚雄的住地在哪裡?司馬相如的故居又是哪般模樣?昔日程鄭、卓王孫兩大豪門,驕奢淫逸,可比王侯之家。他們的門前經常是車水馬龍,賓客不斷,腰間飄曳著綠色的緞帶,佩掛名貴的寶刀。家中山珍海味,百味調和,精妙無雙。真可謂顯赫權貴,百萬富翁!遙望樓外,富庶的山川無邊無際。秋天裡,人們在橘林中採摘著豐收的柑橘;春天裡,人們在江邊把竿垂釣。果品勝過佳肴,魚肉分外細嫩。四川的香茶在各種飲料中可稱第一,它那美味在天下享有盛名。如果人生只是苟且地尋求安樂,那成都這個地方還是可以供人們盡情享樂的。
傅巽《七誨》說:"蒲地的桃子,宛地的蘋果,齊地的柿子,燕地的板栗,恆陽的黃梨,巫山的紅橘,南中的茶子,西極的石蜜。"
弘君舉《食檄》說:"見央寒暄之後,先請喝浮有白沫的三杯好茶。再陳上甘蔗、木瓜、元李、楊梅、五味、橄欖。懸豹、葵羹各一杯。"
孫楚《歌》云:"茱萸出在樹顛上,鯉魚產在洛水中。白鹽出在河東,美豉出於魯淵。姜、桂、茶出巴蜀,椒、橘、木蘭出高山。蓼蘇長在溝渠,稗子長在田中。"
《華陀食論》說:"長期飲茶,對思考有益。"
壺居士《食忌》說:"長期飲茶,身輕體健,好似飄飄欲仙;茶與韭菜同時吃,使人增加體重。"
郭璞《爾雅注》說:"茶樹矮小像梔子。冬季葉不凋零,葉子可煮茶喝。現在把早上采的叫'荼',晚上采的叫'茗',又有的叫'荈',蜀地的人叫它為'苦荼'"。
《世說》云:"任瞻,字育長,青年時期有好的名聲,自從過江之後變節失志。有一次到主人家作客,主人陳上茶,他問人說:'這是茶,還是茗?',發覺旁人有奇怪不解的表情,便自己申明說:'剛才是問茶是熱的,還是冷的?'"。
《續搜神記》說:"晉武帝時,宣城人秦精,常進武昌山採茶。一次遇見一個毛人,一丈多高,引秦精到山下,把一叢叢茶樹指給他看了才離開,過了一會兒又回來,從懷中掏出橘子送給秦精。秦精害怕,忙背了茶葉回家。"
晉四王叛亂時,惠帝逃難到外面,回到洛陽時,黃門用陶缽盛了茶獻給他喝。
《異苑》說:"剡縣陳務的妻子,青年時帶著兩個兒子守寡,喜歡飲茶。因為住處有一古墓,所以每次飲茶總先奉祭一碗。兩個兒子感到是個禍害,說:'一個古墓,它知道什麼?白花力氣!'想把它挖去。母親苦苦勸說,堅決不準。當夜,夢見一人說:'我住在這墓里三百多年了,你的兩個兒子總要毀平它,幸虧你保護,又拿好茶祭奠我,我雖然是地下枯骨,但怎么能忘恩不報呢?'天亮了,在院子裡見到了十萬串錢,像是埋了很久的,只有穿錢的繩子是新的。母親把這件事告訴兒子們,兩個兒子都很慚愧。從此祭禱更加經常和注重。"
《廣陵耆老傳》說:"晉元帝時,有一老太婆,每天一早,獨自提一器皿的茶,到市上去賣。市上的人爭著買來喝。從早到晚,那器皿中的茶不減少。她把賺得的錢施捨給路旁的孤兒、窮人和乞丐。有人把她看作怪人,向官府報告,州的官吏把她捆起來,關進監獄。到了夜晚,老太婆手提賣茶的器皿,從監獄視窗飛出去了。
《藝術傳》說:"敦煌人單道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熱,經常服食小石子,所服的藥有松、桂、蜜的香氣,此外只飲茶葉、紫蘇罷了。"
《釋道該說續名僧傳》云:"南朝宋時的和尚法瑤,本姓楊,河東人,永嘉年間過江,在武康小山寺遇見了沈台真清真君,年紀很老了,用飲茶當飯。永明中,皇上下令吳興官吏隆重地把他送進京城,那時年紀七十九?quot;。
宋《江氏家傳》說:"江統,字應元。升任愍懷太子洗馬。曾經上疏諫道:'現在西園賣醋、面、藍子、菜、茶之類,有損國家體面'"。
《宋錄》說:"新安人王子鸞、王子尚到八公山拜訪曇濟道人,道人設茶招待他們。子尚嘗了嘗茶說:'這是甘露啊,怎么說是茶呢?'"
王微《雜詩》云:"靜悄悄,關上高閣的門;冷清清,大廈空蕩蕩。等您啊,您竟遲遲不回來;失望啊,且去飲茶解愁懷。"
鮑照的妹妹令暉寫了篇《香茗賦》。
南齊世祖武皇帝的遺詔稱:"我的靈座上切莫用殺牲作祭品,只須擺點餅果、茶飲、乾飯、酒肉罷了。"
梁劉孝綽呈《謝晉安王餉米等啟》中說:"李孟孫君帶來了您的告諭,賞賜我米、酒、瓜、筍、菹(酸菜)、脯(肉干)、酢(醃魚)、茗等八種食品。酒氣馨香,味道淳厚,可比新城、雲松的佳釀。水邊初生的竹筍,勝過菖荇之類的珍羞;田頭肥碩的瓜菜,超越好上加好的美味。白茅束捆的野鹿雖好,哪及您惠賜的肉脯?陶侃瓶裝的河鯉雖好,哪及您饋贈的鮓魚?大米如玉粒晶瑩,茗荈又似大米精良,酸菜一看就令人開胃。(食品如此豐盛)即使我遠行千里,也用不著再籌措乾糧。我記著您給我的恩惠,您的大德我永記不忘?quot;
陶弘景《雜錄》說:"苦茶能使人輕身換骨,從前丹邱子、黃山君飲用它。"
《後魏錄》:"琅琊王肅在南朝做官,喜歡喝茶,吃蓴羹。等到回到北方,又喜歡吃羊肉,喝羊奶。有人問他:'茶和奶比,怎么樣?'肅說:'茶給奶做奴僕的資格都夠不上。'"
《桐君錄》:"湖北黃岡、武昌、安徽廬江,江蘇武進等地人喜歡飲茶,都是主人家準備的。茶有餑,喝了對人有好處。凡可作飲料的植物,大都是用它的葉,而天門冬、菝葜卻是用其根,也對人有好處。又湖北巴東有真茶,煮的喝了使人興奮沒有瞌睡。當地人習慣把檀葉和大皂李葉煮當茶,兩者的性質都冷。另外,南方有瓜蘆樹,它的葉大一點,也像茶,很苦很澀,製取為末,像喝茶一樣地喝,也可以整夜不眠,煮鹽的人全靠喝這。交州和廣州很重視飲茶,客人來了,先用它來招待,還加一些香菜?
《坤元錄》:"辰州漵浦縣西北三百五十里,有無射山,據稱:土人風俗,遇到吉慶的時候,親族聚會,在山上歌舞。山上多茶樹。"
《括地圖》:"在臨遂縣以東一百四十里,有茶溪。"
山謙之《吳興記》:"吳興縣西二十里有溫山,出產進貢皇上的茶。"
《夷陵圖經》:"黃牛、荊門、女觀、望州等山,出產茶葉?
《永嘉圖經》:"永嘉縣以東三百里,有白茶山。"
《淮陽圖經》:"山陽縣以南二十里,有茶坡。"
《茶陵圖經》說:"茶陵,就是陵谷中生長著茶的意思。"
《本草·木部》:"茗,又叫苦荼。味甘苦,性微寒,沒有毒。主治瘺瘡,利尿,除痰,解渴,散熱,使人少睡。秋天採摘有苦味,能下氣,助消化。原注說:要春天采它"。
《本草·菜部》:"苦菜,又叫荼,又叫選,又叫游冬,生長在四川西部的河谷、山陵和路旁,即使在結凍的寒冬也凍不死。三月三日採下,弄乾。"(陶弘景)註:懷疑這就是現在稱的茶,又叫荼,喝了使人不能入睡。(蘇恭)《本草注》按:"《詩經》說"誰說荼苦",又說"烏頭、苦荼像糖一樣甜",指的都是苦菜。陶弘景稱的苦荼,是木本植物茶,不是菜類。茗,春季采,叫苦搽。"
《枕中方》:"治療多年的瘺疾,把茶和蜈蚣一同放在火上烤熟,等發生香氣,分成相等的兩份,搗碎篩末,一份加甘草煮水洗;一份外敷。"
《孺子方》:"治療小孩不明原因的驚厥,用苦茶和蔥的髮根煎水服。"
茶葉產區
淮南地區的茶,以光州產的為最好,義陽郡、舒州產的次之,壽州產的較差,蘄州、黃州產的又差一些。
浙西地區產的茶,以湖州產的為最好,常州產的次之,宣州、杭州、睦州、歙州產的差些,潤州、蘇州產的又差一些。
劍南地區的茶,以彭州產的為最好,綿州蜀州產的次之,邛州、雅州、瀘州的差些,眉州、漢州又差一些。
浙東地區的茶,以越州產的為最好,明州、婺州產的次之,台州產的差些。
黔中產地是恩州、播州、費州、夷州。
江西產地是鄂州、袁州、吉州。
嶺南產地是福州、建州、韶州、象州。
對於思、播、費、夷、鄂、袁、吉、福、建、韶、象這十一州所產的茶,還不大清楚,有時得到一些,品嘗一下,覺得味道非常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