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總體發展規劃》全文

《橫琴總體發展規劃》全文,是一篇關於橫琴發展的文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橫琴總體發展規劃》全文
  • 類型:規劃
  • 地區:橫琴
  • 主題:總體發展
橫琴總體發展規劃 目 錄 前 言 1 第一章 橫琴開發的重要意義 2 第二章 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 4 第一節 指導思想 4 第二節 發展定位 4 第三節 目標和任務 5 第三章 空間布局 7 第一節 功能分區 7 第二節 開發強度 9 第四章 產業發展 12 第一節 產業發展目標 12 第二節 產業發展重點 12 第三節 產業發展策略 17 第五章 基礎設施 19 第一節 交通 19 第二節 能源 20 第三節 供排水 21 第四節 信息 21 第五節 綜合防災 22 第六節 基礎設施發展策略 22 第六章 公共服務設施 24 第一節 公共服務設施體系 24 第二節 公共服務設施發展策略 25 第七章 生態環境 26 第一節 生態空間結構 26 第二節 環境功能區劃 30 第三節 生態環境建設策略 28 第八章 開發管理模式 29 第一節 開發模式 29 第二節 管理模式 29 第九章 保障措施 31 第一節 政策支持 31 第二節 組織實施 33 第十章 近期建設行動計畫 35 第一節 近期建設規模 35 第二節 近期建設重點 35 前 言 珠海市橫琴島地處珠江口西岸,與澳門隔河相望,是珠江口一個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的海島。經過多年建設,基本實現了“六通”(橋通、路通、水通、電通、郵通、口岸通),建成了橫琴大橋、蓮花大橋,設立了國家一類口岸,修建了貫通全島的環島公路,接通了供水管道,建成了11萬伏變電站,為下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充分發揮橫琴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抓住《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賦予珠三角“科學發展、先行先試”的重大機遇,推進與港澳緊密合作發展,對於促進珠江口西岸地區經濟發展形成新的增長極,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和港澳地區長期繁榮穩定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為加快橫琴開發建設,發揮帶動珠三角、服務港澳、率先發展的作用,特制定本規劃。規劃範圍為橫琴島,土地總面積106.46平方公里,規劃期至2020年。 第一章 橫琴開發的重要意義 (一)推進橫琴開發,有利於構建粵港澳緊密合作的新載體,為珠三角地區“科學發展、先行先試”創造經驗。《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賦予珠三角地區“科學發展、先行先試”的使命,鼓勵粵港澳三地優勢互補,創新區域合作機制,率先建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格局,聯手參與國際競爭。橫琴作為粵港澳緊密合作的新載體,可充分發揮三地在人才、技術、市場和管理體制等方面的優勢,促進區域間人員、物資、資金和信息的高效集聚和合理流動,形成新的政策優勢和體制創新優勢,以政策、體制創新促發展模式創新,為珠三角地區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探索科學發展模式進行試驗和提供示範。 (二)推進橫琴開發,有利於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和維護港澳地區長期繁榮穩定。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要求進一步加強內地與港澳的合作,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以橫琴為載體,通過創新合作機制與管理模式,共同打造跨界合作創新區,有利於彌補港澳土地資源有限和勞動力相對短缺的劣勢,為逐步改變澳門經濟結構比較單一的問題提供新的空間;也有助於粵港澳三地發揮各自優勢,克服市場發育程度和相關管理制度的差異,搭建港澳地區技術、人才等優勢資源進入內地的新通道。 (三)推進橫琴開發,有利於共建珠澳國際都會區,重塑珠海發展新優勢、培育珠江口西岸地區新的增長極。《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提出,珠江口西岸地區要以珠海市為核心,佛山、江門、中山、肇慶市為節點,進一步提高產業和人口集聚能力,增強要素集聚和生產服務功能,最佳化城鎮體系和產業布局。但西岸地區目前產業集聚水平不高,缺乏發展龍頭,珠海和澳門的經濟總量和輻射能力與帶動西岸地區發展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加快橫琴開發,建設商務服務基地和區域創新平台,有利於吸引更多的國際高端資源集聚,共同培育珠澳國際都會區,形成珠江口西岸地區新的增長極。 第二章 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 第一節 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充分發揮橫琴獨特的區位優勢,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突出發展特色,著力形成核心競爭力,著力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著力推進粵港澳緊密合作,為促進珠江口西岸地區經濟發展形成新的增長極,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和港澳地區長期繁榮穩定提供有力支撐。 第二節 發展定位 以合作、創新和服務為主題,充分發揮橫琴地處粵港澳結合部的優勢,推進與港澳緊密合作、融合發展,逐步把橫琴建設成為帶動珠三角、服務港澳、率先發展的粵港澳緊密合作示範區。 ——“一國兩制”下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範區。創新通關模式,以橫琴為載體大力推進粵港澳融合發展,聚合珠三角的資源、產業、科技優勢與港澳的人才、資金、管理優勢,加強三地在經濟、社會和環境等方面的合作,率先探索建立合作方式靈活、合作主體多元、合作渠道暢順的新機制,為推進粵港澳更緊密合作提供示範。 ——深化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的先行區。在內地與香港、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框架下進一步擴大開放,進一步發揮香港、澳門的自由港優勢,大力推進通關制度創新、科學技術創新、管理體制創新和發展模式創新,為港澳人士在橫琴就業、居住和自由往來提供便利,大力提升國際化水平,建設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和產業化基地,在改革開放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率先取得突破,為珠三角“科學發展、先行先試”創造經驗。 ——促進珠江口西岸地區產業升級發展的新平台。加強珠澳合作,大力吸納國外和港澳的優質發展資源,打造區域產業高地,通過高技術的轉移、擴散和外溢效應,促進珠三角和內地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和最佳化升級。拓展澳門的產業發展和教育科研空間,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第三節 目標和任務 (一)發展目標。 經過10到15年的努力,把橫琴建設成為連通港澳、區域共建的“開放島”,經濟繁榮、宜居宜業的“活力島”,知識密集、信息發達的“智慧型島”,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態島”。主要發展指標如下: 序號 指標 2015年,2020年 1 總人口(萬人) 12,28 2 人均GDP(萬元/人) 12, 20 3 研發投入占GDP比重(%) 3.5, 5 4 萬元GDP用水量(立方米) 37 ,33 5 污水處理率(%) >90 ,100 6 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100 ,100 7 綠化覆蓋率(%) 47 ,50 (二)主要任務。 ——加強粵港澳在金融服務、產業政策、投融資改革等方面合作,積極探索通關模式,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交流合作體系; ——以全面實施CEPA框架協定為突破口,打造服務業發展的新優勢,建設以高端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 ——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培育一批以實用技術和重大產品開發為主業的高技術企業,建設開放型的區域創新體系; ——以跨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推進粵港澳交通一體化發展,構建開放通達的交通運輸體系; ——完善信息網路基礎設施,構建便捷高效的信息網路體系,以信息化推動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完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創造適宜自主創新、自主創業的綜合城市環境,建設優質共享的社會服務體系; ——加強山林、海洋和濕地保護,修復近岸海域生態系統,建設多功能、複合型的自然生態體系; ——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經濟發展方式,建設節能減排的循環經濟體系。 第三章 空間布局 第一節 功能分區 依據橫琴的發展目標,採用系統推進、滾動開發的空間發展模式,構建科學合理、與產業體系相配套、與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布局體系,形成各具特色、緊湊發展、緊密關聯的“三片、十區”的功能布局。 (一)商務服務片。 位於小橫琴山以東、以北沿河地區,大力發展有利於促進產業和人口集聚的商務服務業,形成輻射國內外的服務產業鏈。 ——口岸服務區。位於現有橫琴口岸附近,充分利用人員、物資、資金高效流動的優勢,同時結合港澳優勢,建設亞太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現代服務型口岸地區。 ——中心商務區。位於與澳門一河之隔的北山咀地區,主要發展信息服務、外包服務、商務辦公等產業,構建國際化的工商支持服務體系,建設珠海乃至珠江口西岸最有吸引力、最具活力、高端商務人才最集中的亮點地區。 ——國際居住社區。位於馬騮洲水道以南、小橫琴山北側,為島上人員提供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優質生活環境。 (二)休閒旅遊片。 位於大橫琴山以南,橫琴島南側的沿海地帶,著力打造與港澳聯動發展的旅遊精品項目和精品線路,建設山水融合、自然與人文共生共榮的休閒度假勝地。 ——休閒度假區。位於自然景觀資源豐富的大橫琴山南部沿海地區,主要發展具有國際水準的度假酒店、影視基地以及海上運動、主題遊樂、郵輪碼頭等休閒項目,促進香港、澳門、珠海的旅遊一體化發展,攜手打造世界級的“黃金海岸”。 ——生態景觀區。建設大小橫琴山森林公園與二井灣濕地公園。大小橫琴山和二井灣濕地是橫琴島的重要生態資源,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在保護的基礎上建設公園,實現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完美結合。 (三)科教研發片。 位於大、小橫琴山之間,中心溝兩側,重點發展具有創新引領功能的科教研發和高新技術產業等,打造開放型區域科技創新體系,提升橫琴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 ——教學區。位於環島東路以東、口岸服務區南側,充分利用港澳國際化專業人才培訓資源優勢,建立高端專業人才培訓基地,突出教育、培訓方面的“聚合效應”,與科技研發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區共同構建“產學研”綜合體。 ——綜合服務區。位於區位良好的中心溝東部,是橫琴島的綜合服務中心,建設服務全島的行政辦公、商業金融、文化體育、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 ——文化創意區。位於環境幽靜的中心溝中部,大力發展設計業、廣告業、傳媒業等服務產業,提高傳統製造業的文化附加值;積極引進港澳及國際先進的文化創意和管理公司,開發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動漫、影視、廣告等文化產品。 ——科技研發區。位於自然環境優良的中心溝西部,通過集聚科技資源,吸引國內外高科技公司和高端人才,建設高水平研發中心,推進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高新技術產業區。位於橫琴西北角地勢平整的大小芒州,主要發展電子信息、生物製藥、新能源、航空零配件等高科技產業,努力建設成為自主創新和科技轉化能力強的生態型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第二節 開發強度 (一)建設用地規模。 堅持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最佳化布局,採用地理信息系統(GIS)對用地建設適宜性進行綜合評定,加強與珠海市、鎮兩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銜接,並為澳門適度多元發展提供必要的空間。2015年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12平方公里;2020年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28平方公里,人均建設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 各類建設用地規模及比例如下: 表4-1 建設用地平衡表(2020年) 序號 用地代碼 用地名稱 面積(公頃) 占建設用地(%) 1 R 居住用地 590.65 ,21.09 2 C 公共設施用地 704.63, 25.17 其中 C1 行政辦公用地 51.70, 1.85 C2 商業金融業用地 230.35, 8.23 C3 文化娛樂用地 115.08 ,4.11 C4 體育用地 150.21 ,5.36 C5 醫療衛生用地 8.94 ,0.32 C6 教育科研設計用地 144.85 ,5.17 C7 文物古蹟用地 3.5, 0.13 3 M 工業用地 292.79, 10.46 4 W 倉儲用地 92.09 ,3.29 5 T 對外交通用地 167.51, 5.98 6 S 道路廣場用地 415.00, 14.82 7 U 市政公用設施用地 101.98 ,3.64 8 G 綠地 415.85 ,14.85其中 G1 公共綠地 250.09, 8.93 G2 生產防護綠地 165.76 ,5.92 9 D 特殊用地 19.50, 0.70 合計 城鎮建設用地 2800.00, 100 (二)空間管制。 根據資源環境、工程地質等城市安全條件,結合可持續發展目標,科學劃定禁建區、限建區、適建區和已建區四大空間管制區,引導橫琴有序開發。 ——禁建區。指為維護區域生態安全和自然人文特色,實行嚴格保護的地區,禁建區包括大小橫琴山、二井灣紅樹林濕地以及磨刀門水道與馬騮洲水道交界處的灘涂濕地等,面積為57.90平方公里; ——限建區。指為實現規劃目標,在規劃期內嚴格限制開發建設的區域,面積為20.56平方公里; ——適建區。指根據其用地性質和利用現狀,適合在規劃期內開發建設的地區,面積為17.84平方公里; ——已建區。指現狀已經建成的地區,面積為10.16平方公里。 表4-2 “四區”劃定表 分區 面積(平方公里) 管制要求 禁建區 57.90 原則上禁止任何建設活動。 限建區 20.56 嚴格限制開發建設。對選址有特殊要求、確有必要開發建設的,在不突破規劃建設用地規模的前提下,可申請對規劃布局進行調整。 適建區 17.84 節約集約用地,結合發展目標,科學合理的確定開發模式、規模和強度。 已建區 10.16 綜合協調區內功能布局,繼續完善配套設施,加強更新改造和環境整治。 合計 106.46 —— (三)主要功能區開發強度。 在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合理配套城市景觀和市政設施的前提下,對各功能區的開發強度實施分類指導和嚴格控制,將橫琴建設成為土地節約、集約、高效利用的示範地區。 表4-3 開發強度表 序號 主要功能區 建築密度 限高(米) 綠地率(%) 容積率 1 中心商務 30%, 180 ,35 ,3.0—4.0 2 綜合服務 35% ,120, 35 ,2.0—2.5 3 口岸服務、國際居住社區 30% ,80 ,35, 1.5—2.0 4 科技研發、文化創意、教學區 25% ,50 ,40 ,1.2—1.5 5 高新技術產業 30% ,50 ,35, 1.2—1.8 6 休閒度假 20%, 30 ,45 ,0.8—1.2 第四章 產業發展 第一節 產業發展目標 加快轉變產業發展方式,最佳化產業結構,發展以高端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深化落實CEPA,為澳門居民在橫琴投資、就業創造條件,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建設珠江口西岸地區的區域創新平台,形成研發設計、文化創意等若干產業集群,實現要素向園區集聚、企業向園區集中。 ——建設服務港澳的商務服務和休閒旅遊基地,形成一批有影響力的商務企業,接待遊客人數大幅度增加。 ——到2020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75%,達到世界已開發國家以服務業為主導的中心城市水平;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不低於80%。 第二節 產業發展重點 充分發揮橫琴的區位、環境和政策優勢,吸引港澳和國際高端人才和服務資源,重點發展商務服務、休閒旅遊、科教研發和高新技術等產業。禁止博彩業。 (一)建設粵港澳地區的區域性商務服務基地。 充分利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的地位及資訊發達的優勢,拓展澳門作為國際性商貿平台的帶動效應,鼓勵港澳的商務服務優勢向橫琴拓展,重點發展信息服務、外包服務、商貿服務等產業,將橫琴建設成為珠江口西岸地區率先承接港澳服務功能的區域性商務服務基地,為珠江口西岸地區及廣大內陸地區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1.培育現代信息服務業。 吸引港澳國際資訊服務企業在橫琴發展,依託國內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產業人才,整合商業化信息產業資源,著力抓好信息資料庫建設和規模化產業經營,把橫琴建設成促進珠江口西岸地區產業升級、產品推廣和澳門建設區域商貿平台的現代信息服務產業基地。 ——推進粵港澳區域電子商務合作。大力支持電子商務企業進入橫琴,建立多幣種商務交易套用服務平台,提供面向珠澳各類企業的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以及面向珠江口西岸地區專業市場、產業園區、產業集群的電子商務平台服務,建設以橫琴為中心的珠江口西岸地區物流信息交換中樞和國際電子商務中心。 ——加強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推進公共基礎性資料庫建設。加快信息資源開發產業化進程,整合區域網路資源,推動各大電信企業對橫琴電信資源的共同開發利用,實現電信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創新信息服務的技術規範和安全機制,提供基礎信息網路和重要信息系統安全保障技術服務。鼓勵珠海及橫琴結合發展實際,統籌國際通信需求,通過建設國際通信專用通道等方式提高國際通信能力,保障國際通信高效、安全、暢通。 2.發展外包服務業。 充分發揮橫琴的區位優勢,積極發展以電子信息、金融後台服務等為主的外包服務業務,將橫琴建設成為澳門、香港第三產業的後台服務基地。 ——設立服務外包園區。支持承接港澳金融、物流等行業的後台服務。 ——重點建設金融後台服務基地。支持在橫琴發展金融後台服務產業,引導和鼓勵港澳地區金融機構、國外金融機構,以及內地金融機構在橫琴設立各類後台服務機構。 3.發展商貿服務業。 依託港澳,不斷完善和壯大橫琴商業貿易產業,努力提升服務水平,推動總部經濟發展,將橫琴打造成為粵港澳的商貿服務基地和服務業合作發展的平台。 ——打造商業特色街。建設名牌名店商業街、世界美食街、酒吧茶藝風情街等,鼓勵世界名牌服裝精品、特色美食、中華老字號餐飲等品牌和連鎖企業在橫琴落戶。 ——完善報稅、展示、加工、倉儲、運輸、冷藏、包裝、配送、電子商務、保險、國際貨代、報關等現代服務功能,為橫琴的現代服務產業體系提供有力支持。 (二)建設與港澳配套的國際知名旅遊度假基地。 利用香港、澳門對國際高端遊客的吸引力,結合橫琴海島型生態景觀的資源優勢發展休閒度假產業,將橫琴打造成為與港澳配套的國際知名休閒旅遊勝地;發展高品質度假旅遊項目,把粵港澳特色旅遊資源串聯成“一程多站”的旅遊線路,開闢旅遊共同市場,增強澳門旅遊業對珠江口西岸地區的輻射力。 ——整合現有旅遊資源,發展高品質休閒度假項目,建設高檔度假酒店、療養中心、遊艇俱樂部、濱海遊樂、濕地公園等海島旅遊精品,建立合理、完善的旅遊產業鏈,充分挖掘潛力,提升橫琴的旅遊產業水平。 ——加大對旅遊業及相關服務產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對旅遊建設項目在用地、信貸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搞好旅遊配套設施建設,加強旅遊市場管理,提高旅遊接待能力;促進港珠澳區域旅遊一體化,擴大區域和國際間的旅遊合作,共同開發旅遊市場。 (三)建設珠江口西岸的區域性科教研發平台。 依託港澳科技教育資源優勢和內地人才資源,加強粵港澳三地的科技合作與交流,重點發展研發設計、教育培訓、文化創意等產業,將橫琴建設成為服務港澳、服務全國的區域創新平台,促進澳門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提升珠江口西岸地區的自主創新能力。 1.培育研發設計產業集群。 通過匯聚港澳及國內外優勢科技資源,特別是將港澳的商業化研發和廣東的基礎性研發相結合,構建開放的科技創新體系。著力抓好集成創新和消化吸收再創新,積極推進原始創新,提高面向珠澳優勢產業核心技術的創新能力。加快創新成果轉化,培育技術市場,促進技術擴散,使橫琴成為珠江口西岸地區乃至華南地區重要的技術創新搖籃。 ——開展省部聯合自主創新綜合試驗,著力建設橫琴省部產學研合作綜合示範區。鼓勵橫琴企業與國內外大學、科研機構聯合開展產學研合作,建立產學研技術創新聯盟、省部產學研結合示範基地和創新平台;有計畫、多渠道地吸引和促進國內外名校、科研院所在橫琴進行高新技術項目的研發、中試和產業化,加快產學研一體化和科技創新步伐。實施企業科技特派員啟動計畫,支持布局建設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要科研機構和具有重大創新能力的項目。 ——構建開放融合的創新體系,著力引進研發機構。加大引進力度,鼓勵國內外科研機構在橫琴建立分支機構,鼓勵跨國公司和世界500強企業在橫琴設立先進制造業高端研發中心或研發總部,加快建設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先進制造業中的中高端生產環節和生產工藝,促進珠澳製造業的升級改造。 2.開展教育培訓。 充分利用香港和澳門國際化專業人才培訓資源優勢,建立面向粵港澳三地,以高端專業人才、技術人才培訓和普通高等教育為主的教育培訓園區,開展全方位、寬領域、多形式的智力引進和人才培養合作,最佳化人才培養結構。 ——吸引港澳及內地高校在橫琴辦學。利用名校品牌資源,匯集名校師資力量,有系統、全方位地培養適宜澳門和珠江口西岸地區產業發展需求的技術人才,為珠江口西岸地區各級政府和社會管理階層開展高級培訓,培養更多更具國際化思維和市場開拓能力的新型管理人才。 ——建設虛擬大學園。通過網路連通大學、大學派出機構及研究機構,搭建合作互動平台;創造教育機會,提高培訓質量。 3.發展文化創意產業。 促進港澳以及國際文化創意產業與珠江口西岸地區的產業升級需求相結合,以工業設計、會展設計和動漫設計等為重點,吸引港澳及珠三角的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育一批有國際競爭力、有知名品牌和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企業和一批有增長潛力的中小企業,形成集群效應和規模效應,把橫琴建設成為珠江口西岸地區重要的文化創意產業基地。 ——打造特色園區,形成統一的區域品牌。整合要素,形成合力,吸引海內外文化公司、設計企業進園發展,擴大橫琴文化創意產業的區域品牌影響力。 ——打造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平台體系,提高文化創意產業生產效率和水平。引導政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行業組織等多元投入,共同參與,建設面向社會、資源共享的文化創意產業平台體系,如工業設計平台、輔助設計中心、快速成型中心等。 (四)建設融合港澳優勢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充分利用珠海現有的高校資源及珠海軟體園、珠海航空產業園的技術支撐及珠三角的技術力量,依託國內市場需求,吸引港澳及珠三角的知識密集型製造業到橫琴擴大生產,重點發展CEPA協定中原產於港澳,享受免稅政策的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環保、航空製造等產業,把橫琴打造成為珠江口西岸地區融合港澳優勢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支持澳門發展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相對較高的工業,提升珠江口西岸地區的產品附加值。 ——吸引國內外高端電子信息、節能環保、航空零配件企業向園區轉移集聚。其中,電子信息產業著力建設軟體基地和積體電路、IC設計基地及各類專業孵化器,吸引國內外電子信息領域研發機構入駐;節能環保產業著力發展風能、太陽能、環保技術設備等;航空產業著力發展航空零配件、航空電子等。 ——鼓勵澳門、香港與內地特別是廣東開展生物醫藥科技合作,打造橫琴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研發具有高新技術水平的製劑產品、高附加值的原料藥和海洋藥物,發展醫藥中間體、基因工程和生物工程製藥、工業酶製劑、新型合成與半合成藥物等生物製藥領域,積極延伸現有醫藥產業鏈,向醫療器械、生物製藥等高科技環節擴展。 第三節 產業發展策略 (一)加強適應橫琴發展需要的高端產業人才體系建設。 加快留學生創業園、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創新實踐基地建設,吸引港澳及國內外優秀人才和創新團隊到橫琴創業,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引進國內外知名專家、拔尖人才和高層次留學人員。建立橫琴人才培訓體系,充分開發多層次的人力資源,加快培養科技精英、創新人才、高級管理人才和大批高素質勞動力。支持開展工業設計人員等職業能力評價認證體系試點。創新人才引進、培養、評價、任用、表彰激勵和服務保障機制,實施高端人才引進計畫和培養工程,搭建高端人才聚集的平台,形成人才高地。 (二)積極實施以企業為主體的自主智慧財產權品牌戰略。 加強各類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建立和完善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政策體系,完善企業自主創新激勵機制,全面落實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等優惠政策。以自主智慧財產權品牌帶動珠江口西岸地區及澳門優勢產業發展,加強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積極培育開發電子信息、生物工程、生物製藥、新能源、航空電子等領域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較強市場競爭力的核心技術和產品。將打造以企業為主體的品牌戰略和推廣“橫琴創造”、“橫琴設計”的區域特色品牌相結合,創新和推廣橫琴發展模式,提高區域產業競爭力。實施智慧財產權和技術標準戰略,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和套用力度,支持參與和開展行業、國家和國際有關標準的制訂工作。 (三)建立多層次的產業投融資體系。 拓寬直接融資渠道,建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培育股權投資機構,支持符合條件的橫琴開發運營機構和企業在全國銀行間市場發行債務融資工具,或直接發行企業債券。創新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和區域性再擔保機構。鼓勵發展小額貸款公司和中小企業投資公司。探索開辦和推廣智慧財產權、收益權、收費權和應收賬款質押融資,積極發展租賃融資。吸引國際企業參與橫琴的投資建設。穩步增加地方財政對橫琴產業發展的投入,完善政府對科教研發和高新技術產業的支持機制。 第五章 基礎設施 堅持可持續發展和以人為本,加快橫琴基礎設施建設,建立以公共運輸為主導的高標準、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體系,引導城市空間發展和功能布局最佳化;以節水、節能及綠色城市為目標,合理利用資源,建立創新型、環保型、節能型的現代化市政公用設施體系,實現城市功能,保障城市安全。 第一節 交通 加強與區域交通基礎設施的銜接,完善集疏運和換乘系統,實現與港澳及珠江口西岸地區緊密相連;大力發展公共運輸,完善內部交通網路建設,提高島內交通效率。 (一)對外交通。 1.高速公路。規劃建設高速公路,與京港澳高速公路廣澳並行線(京珠高速公路)和西部沿海高速公路珠海支線(廣珠西線)連線;新建金海高速公路,從橫琴口岸向西沿大橫琴山北麓,在二井灣南部跨過磨刀門水道,向西連線珠海機場,加強橫琴與港澳、珠江口西岸地區的聯繫。 2.城際軌道。規劃建設軌道交通線路連線珠海市區、橫琴、珠海機場,與廣州—珠海城際等軌道交通有機銜接,並預留與澳門連線的條件。 3.口岸。結合軌道交通車站對現有口岸進行擴容改造,將橫琴口岸建設成一個集人流、物流於一體的“大通關”口岸,強化交通樞紐設施建設,實現無縫換乘和便利通關。在橫琴島與內地之間增設特殊口岸區域監管線,同步規劃建設邊防執勤基礎設施。 4.連澳通道。預留建設兩個或兩個以上連線澳門的交通通道,實現兩地人員及物資的暢順流動;優先考慮在教學區與澳門之間設定便捷通行通道。 (二)內部交通。 1.道路網系統。構築由主幹路、次幹路、支路組成的“環網相扣”的城市道路骨架格局。建設“兩橫一縱一環”的城市主幹路網,將各城市組團串接起來,並與城市次幹道結合成為環網相扣的道路骨架,同時通過橫琴大橋、橫琴二橋、蓮花大橋和金海大橋實現與區域交通網路的連線。 2.公共運輸系統。落實公交優先政策,以軌道交通為骨幹,大力發展常規公交,建立起對私家車出行具有競爭力的一體化公共運輸體系。加強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銜接,建設橫琴口岸換乘樞紐,實現“零距離換乘”。 3.慢行交通系統。以人為本,提倡步行及腳踏車交通方式,為步行及腳踏車出行創造安全、便捷和舒適的交通環境。最佳化完善步行交通系統,建設高品質步行空間;構建腳踏車廊道系統,發展“腳踏車+公交”出行模式,鼓勵腳踏車短距離出行。 第二節 能源 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加快電網建設,構建清潔、開放、安全、可靠的電力供應體系。依託省級電網,提高電網受電、供電能力和可靠性,積極開發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實現區域內熱電冷聯供,配套建設完善的地上、地下電力通道系統,形成技術先進、清潔高效、安全可靠、環境友好的現代化城市電網。至2020年,橫琴本地最大用電負荷保障能力達到50萬千瓦。 加快燃氣設施建設,推進城市燃氣化進程,實現燃氣氣化率100%。加快輸氣幹線建設,擴大南海天然氣就近向橫琴及澳門供氣,並與廣東省天然氣主幹網連通。加快城市燃氣管網設施建設,構建以城市高壓、中壓二級管網系統為框架的供氣網路,城市燃氣中壓管網以大環小枝、環枝結合的方式敷設,構築供應充足、儲配靈活、配套完善的安全供氣體系。 第三節 供排水 堅持“節流、開源”供水理念,統籌考慮節水措施,引入中水回用、雨洪利用、海水淡化等先進技術。以磨刀門水道為主要水源地,在島外規劃建設珠海市南區水廠為主供水水廠,現供水水廠拱北水廠為備用水廠,雨水調蓄池、中心溝水體為備用水源,建立水資源梯級利用、分質供水和循環利用相結合的調配體系,改善居民生活用水質量,並滿足經濟發展用水需求,努力把橫琴建成珠三角節水型城市建設的示範區。至2020年用水總量17萬噸/日,供水普及率達100%,中水回用率達到60%。 按照“減量化、資源化、循環化”的原則,建立雨污分流排水體制,鼓勵實行污水深度處理、充分利用,努力減少污染物排放量。採用集中與分散適度結合的模式建設污水處理廠,污水經處理後匯入中水管網,實現水資源再利用;採用不同形式的雨水集蓄利用技術,充分集蓄和回用雨水資源。至2020年污水處理總量為11萬噸/日,污水處理率達到100%。 第四節 信息 按照建設“智慧型島”的總體要求,加快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實現通信網路的寬頻化、數位化、綜合化和智慧型化。加快網際網路寬頻接入能力建設,提高傳輸速率和網路交換能力,為建設現代信息服務基地奠定基礎。統籌信息網路資源,加快推進電信網、網際網路和廣播電視網“三網融合”。電信企業根據需要建設目標局,並通過協商機制實現通信設施共建共享,形成島內移動和固定全業務服務的信息網路體系。至2020年,行動電話普及率、網際網路普及率和有線電視入戶率均達到100%,進入全球信息化先進水平行列。 第五節 綜合防災 堅持“防、抗、避、救相結合”的方針,做好防災、減災工作。提高防洪防潮標準,2012年防洪標準達到50年一遇,2020年達到100年一遇。健全蓄滯洪區和雨洪利用設施,建設城市、水上、森林三者相結合的消防體系,加強地震監測預警,完善城市生命線、人防等重點地區的公共設施系統。結合橫琴用地布局設定避難場所和避難通道,並配備市政、醫療救助、治安和救災物資儲備等必要設施,增強橫琴綜合防災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第六節 基礎設施發展策略 重點加強與京港澳高速、西部沿海高速、港珠澳大橋、廣珠城際軌道延伸線等區域性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的對接,實現區域交通與城市交通一體化。全面落實公交優先政策,優先保證各類公共運輸設施用地需要,積極推廣以公共運輸為導向的城市開發模式(TOD);引導合理使用私家車,加強對各種交通方式的綜合調控。 促進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的市場化。以健全市場規則、完善價格調節體制和運行監督機制為前提,推行基礎設施行業特許經營制度;改革投融資機制,推動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市場化;按照特許經營方式,向社會公開招標,鼓勵國內外各類經營主體進行投資建設和經營。 第六章 公共服務設施 按照服務區域、共建共享的理念,豐富服務層次,建立以人為本、層次清晰、布局均衡、方便高效的公共服務體系,滿足橫琴及更大區域範圍的發展需求,為居民提供高質量、國際化水準的公共服務。 第一節 公共服務設施體系 重點發展服務橫琴的大型行政、辦公、文化、體育、醫療衛生、教育科研及商業等服務設施,同時積極發展服務珠海市以及更大區域範圍的高標準商務辦公、教育科研及旅遊休閒等設施。根據服務範圍的不同,將橫琴的公共服務設施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級為市級公共服務設施,主要服務範圍為珠海市及更大區域範圍;第二級為分區級公共服務設施,服務範圍為整個橫琴島;第三級為片區級公共服務設施,服務範圍為島內各功能片區。 公共服務設施 等級 服務功能 商業金融業服務設施 市級 在橫琴東北角設定集商務辦公、商業金融等於一體的綜合服務設施,面向國際市場,吸引港澳和國際高端服務業入駐。 分區級 在中心溝東部,設定服務橫琴的行政、商業、教育、體育等設施,建設綜合服務區。 片區級 分別在各片區中心位置布置服務該片區的零售、餐飲、超市、金融、郵政等設施,高效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行政辦公設施 分區級 在綜合服務區中部建設橫琴管委會辦公中心,成為橫琴行政辦事機構的駐地。 片區級 分別在各片區中心位置布置服務該片區的物業管理、社區事務受理等設施,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生活服務需求。 教育科研設施 市級 在環島東路以東、橫琴口岸以南,以及中心溝西部的科技研發區,安排教育培訓、科技研發等功能,提供產學研成果交流、信息諮詢等功能設施,顯著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片區級 在各居住區設定中學、國小和幼稚園,為居民提供便捷、高質量的教育服務。 文化體育設施市級 在中心溝中部設立文化創意區,積極承接港澳創意文化輻射,建立展示粵港澳合作的特色文化視窗。在大橫琴山南部設定休閒度假區,為全球遊客提供高品質的休閒娛樂及服務。 分區級 綜合服務區中部建設服務橫琴的體育設施,建設與現代化城市功能相匹配的城市體育中心。 片區級 各片區均設定文化站和體育文化設施,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營造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 醫療衛生設施分區級 在綜合服務區布置服務全島的綜合醫院和疾病控制中心,提供最優良的醫療衛生服務。 片區級 各片區結合居住布局,高標準設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保障居民人人享有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 第二節 公共服務設施發展策略 加大地方財政對大型公共服務設施的投資力度。引導人口、資源及產業的集聚,強化公共投資對橫琴城市空間結構的引導作用,規範城市空間開發的時空秩序,確保城市空間的合理髮展。 實現局部地區公共服務設施的優先發展。近期公共投資的重點是完善中心商務區、口岸服務區、綜合服務區和高新技術產業區的公共服務配套設施,保證首期開發的順利完成,快速聚集人氣。 第七章 生態環境 堅持生態優先原則,倡導綠色生活方式,發展循環經濟,落實生態功能分區管理,構築科學合理的生態體系,確保飲水潔淨、空氣清新、土地乾淨、食物安全、居住環境優美,將橫琴建設成為宜居宜業的生態型示範城市。 第一節 生態空間結構 以森林、海洋、濕地三大生態系統為骨幹,充分利用山、海、島等生態要素,組合、串聯各種自然資源和綠色空間,構建“雙核、雙環、綠楔交織”的城市綠格線局,形成山水與城市均衡滲透、特色與秩序同在、高端產業與高質量生活並重的優美景觀,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天人合一”的宜人環境。 ——構建大橫琴山和小橫琴山兩個生態綠核。將大小橫琴山高程在50米以上部分山體進行保護,形成城市的兩大“綠核”,發揮核心景觀及綠化功能,保持整體生態系統的平衡。 ——構建以周邊水域和生態防護林組成的兩條生態屏障環。建設由十字門水道、馬騮洲水道、磨刀門水道及南海海域共同圍合而成的藍色生態屏障環和沿海岸線後退120米以上的生態防護林、二井灣濕地組成的綠色生態屏障環,共同維護海島生態安全,保持生物多樣性。 ——構建有機分布、網路交織的生態綠楔系統。構建由中心溝形成的“中心生態水廊”,重要交通通道沿線的“綠色交通廊道”和城市功能區之間的“綠化隔離廊道”形成的楔形綠地系統,發揮有機分隔與聯繫作用,為島內居民提供廣闊的郊野遊憩休閒空間,改善城市環境質量和居民生活質量。 第二節 環境功能區劃 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源頭治理與末端治理相結合的原則,科學劃定環境功能分區。全年城市空氣品質達到Ⅱ級以上標準;水源保護區達到地表水二類水質標準;橫琴周邊近岸海域,除北邊海域即馬騮洲水道達到三類海水水質標準,其餘海域達到二類海水水質標準;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環境功能區劃 功能分區 地區 分區執行標準 大氣環境 二類空氣環境質量功能區 橫琴全島 《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1996)》二級標準 水環境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 望天台水庫、上牛角水庫和紅旗村水庫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II類標準 景觀水功能區 中心溝開發區形成的中央景觀水體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Ⅳ類標準 二類近海岸海水功能區 除馬騮洲水道之外的橫琴周邊近岸海域 《海水水質標準(GB3097-1997)》II類標準 三類近海岸海水功能區 北邊海域即馬騮洲水道 《海水水質標準(GB3097-1997)》Ⅲ類標準 聲環境 1類噪聲環境質量功能區 大小橫琴山;小橫琴山以北的國際居住社區;環島東路以東、口岸服務區南側的教學區;二井灣濕地及大橫琴山南部沿海地區的休閒度假區 《聲環境質量標準(GB 3096-2008)》1類標準 2類噪聲環境質量功能區 中心商務區;中心溝兩側的科技研發區、文化創意區和綜合服務區;其他居住、商業混雜區 《聲環境質量標準(GB 3096-2008)》2類標準 3類噪聲環境質量功能區 高新技術產業區和口岸服務區 《聲環境質量標準(GB 3096-2008)》3類標準 4類噪聲環境質量功能區 城市交通幹線道路兩側 《聲環境質量標準(GB 3096-2008)》4類標準 第三節 生態環境建設策略 構築完善的環境保護體系。加強岸線管理,嚴禁未經處理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傾倒廢棄物,保護海洋環境免受陸源污染;建設突發性重大生態環境監測、監管、預警、預報和應急系統網路,建成與珠海市環境監測一體化的現代化環境監測體系,實現“數字環保”目標;使用安全、節能、可循環利用的綠色建材,建設生態型居住區。進行建築生態景觀設計,推廣節能型住宅、中水回用和垃圾分類收集處理,構建舒適、健康、安全、優美的宜居環境;建立環境信息公眾參與機制,加大環境保護的教育和宣傳力度。 構建以循環經濟為主體的生態城市建設模式。用循環經濟的理念指導橫琴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在全社會建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發展循環經濟型產業,最終實現資源開發、市政服務、工農業生產、商品流轉和居家生活領域的廢物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建立橫琴建設和發展的生態經濟模式。 第八章 開發管理模式 第一節 開發模式 橫琴開發堅持面向世界、優先港澳、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模式。 ——面向世界:充分發揮橫琴的區位、體制和政策優勢,積極吸納國際優勢資源和先進要素,特別是要通過與澳門聯合進行招商引資,不斷拓展國際市場空間,使橫琴成為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和平台。 ——優先港澳:在與國際、國內投資者相同條件下,優先考慮港澳投資進入橫琴,優先考慮港澳投資機構參與資源配置,大力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和香港現代服務業發展。 ——政府主導:充分發揮政府巨觀調控職能,制定投資準入條件及政策,強化服務意識,為企業營造良好的投資、經營環境。 ——市場運作:橫琴的資源配置及使用原則上採用市場化運作。 第二節 管理模式 建立兩層機構、一站式服務的管理模式,包括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管委會)和開發運營公司兩個層次的管理架構,其中管委會為行政管理機構,承擔行政管理職能;開發運營公司為投資建設管理機構,負責招商引資、投資建設等具體事項。 (一)第一個層次:管委會。 管委會是橫琴的行政管理機關,是珠海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經珠海市人民政府授權,對橫琴依法行使管理職能。管委會的主要職能是: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上級行政部門的授權,負責橫琴行政管理和經濟管理。根據有關規定和授權,行使相應的行政許可權和其他行政管理權(包括規劃、土地自然資源、建設、交通、環保等行政管理權);任免行政官員、橫琴開發運營公司負責人;在許可權內對投資項目和進口行使審批權;制定並組織實施橫琴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監督檢查橫琴規劃的實施;履行社會管理職能;協調國家口岸聯檢部門、金融管理部門等在橫琴設立的分支機構及其工作;處理橫琴內的其他有關事宜。 管委會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設立工作機構,橫琴外的行政機構一般不在橫琴設立分支機構。管委會推行“一站式服務”和“社會服務承諾制”,建立 “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務體系、“公開、公正、公平”的市場秩序和“科學、規範、透明”的法治環境。 (二)第二個層次:開發運營公司。 採取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由珠海市政府所屬的投資公司控股,可以吸收中外特別是港澳機構或公司共同出資組建,實行市場化管理。主要功能是基礎設施開發、招商引資、物業管理、項目管理、諮詢服務、產業開發、風險投資等業務。 第九章 保障措施 第一節 政策支持 在《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及CEPA框架下,建立與橫琴發展定位相匹配,與港澳自由港政策相適應的粵港澳合作創新機制,促進三地人員、物資、資金和信息的高效集聚和合理流動,特別是為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創造條件。 (一)將橫琴納入珠海經濟特區範圍。 目前,珠海經濟特區範圍為香洲區大部分地區,面積約121平方公里。考慮到加快推進橫琴發展的需要,將橫琴納入珠海經濟特區範圍,並按照經濟特區有關政策和辦法實施管理。 (二)創新通關制度。 1.分線管理。按照既有利於橫琴開發和人員、貨物、交通運輸工具進出方便,又有利於加強查驗監管的原則,橫琴口岸設定和通關制度實行分線管理。橫琴與澳門之間的口岸設定為“一線管理”,承擔出入境人員和交通運輸工具的出入境邊防檢查、檢疫功能,承擔對進出境人員攜帶的行李物品和交通運輸工具載運的貨物的重點檢查功能,承擔對進出橫琴貨物的備案管理功能,以及承擔對槍枝彈藥、國家秘密檔案資料等國家禁止、限制的進出境物品的管理功能。橫琴與內地之間設定為“二線管理”,主要承擔貨物的進出境報關、報檢等查驗監管功能,並承擔對人員攜帶的行李物品和交通運輸工具載運的貨物的檢查功能。 2.查驗監管模式。 (1)人員。對出入境人員及其攜帶的行李物品,實行現行查驗模式。對出入境人員攜帶的本外幣現鈔,實行嚴格的現場查驗管理。 (2)交通運輸工具。澳門牌照交通運輸工具從澳門進出橫琴可根據雙邊協定優先適用原則,由廣東省政府根據國務院授權與澳門特區政府簽訂相關協定,就澳門機動車進出橫琴事宜做出規定,且相關車輛僅限在橫琴內行駛。 (3)進出境貨物。對橫琴與澳門之間的進出貨物實行備案制,並進行重點檢查。對橫琴與境內區外之間的進出貨物實行報關報檢制。橫琴內的貨物自由流轉。 (4)對出入境人員及攜帶的行李物品、交通運輸工具和貨物實施檢疫。 3.稅收政策。島內企業比照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稅收政策執行。 4.外匯管理政策。實行境內一般區域外匯管理政策,但保稅貨物項下外匯管理比照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外匯管理政策執行。 5.完善口岸基礎設施和邊防設施,加強查驗力量。 按照上述原則,有關部門要抓緊會同廣東省研究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和操作細則,並按規定程式報批。此項制度創新僅限在橫琴試行,有關部門和廣東省要在實踐中及時總結經驗,完善相關制度和辦法。 (三)鼓勵金融創新。 鼓勵橫琴在金融業務、金融機構準入、金融市場、金融產品等方面進行創新,拓展融資渠道。按照有關管理辦法設立橫琴股權(產業)投資基金。開展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試點。開辦和推廣智慧財產權、收益權、收費權和應收賬款質押融資,大力發展租賃融資,支持符合橫琴產業發展規劃的行業和企業發展。最佳化電子支付環境,大力推廣非現金支付工具特別是電子支付工具。在加快推進建立統一的法律制度和有效的監管機制背景下,允許橫琴金融機構開展綜合經營試點。研究開展個人本外幣兌換特許業務試點。進一步加強廣東與澳門金融管理部門、反洗錢監管部門和法務部門在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領域的政策協調與信息溝通。加強跨境外匯和人民幣資金流動監測工作,防範洗錢和恐怖融資犯罪活動的發生,確保橫琴外匯資金流動風險可控、有序監管。 (四)實行更加開放的產業和信息化政策。 支持橫琴發展現代服務業,鼓勵實行更加開放的產業和信息化政策。支持設立服務外包園區,承接澳門、香港金融、物流等行業的後台服務。鼓勵創新信息化管理模式,橫琴與澳門之間的電信業務採用更優惠的通信資費方案。在CEPA總體框架下,允許國內電信運營商與澳門電信運營商合作,經營橫琴增值電信業務。 (五)支持進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支持橫琴推進節約集約用地試點工作,創新土地管理方式,增強政府對土地供應的調控能力。根據橫琴島開發進展的需要,國家適當增加廣東省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由廣東省視具體情況進行安排。在不突破規劃建設用地規模、不破壞海岸帶和海洋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可依法適當圍填海,用於發展建設。 第二節 組織實施 加強組織協調。國家和廣東省有關部門要依據本規劃的要求,加強對規劃實施的指導和協調,幫助解決規劃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加強實施統籌。珠海市是橫琴開發的主體,要儘快組建管理機構,明確分工,完善機制,落實責任,將本規劃與珠海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相銜接,組織實施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等專項規劃,並按照規劃確定的功能定位、空間布局和發展重點,選擇和安排建設項目。 第十章 近期建設行動計畫 第一節 近期建設規模 根據橫琴近期發展的產業配置,採用就業人口測算法,並充分考慮服務澳門方面的居住人口、口岸通勤人口和旅遊人口的需要,至2015年,人口規模為12萬人,建設用地規模12平方公里。 第二節 近期建設重點 (一)重點建設片區。 1.教學區。在環島東路以東、口岸服務區南側、鄰十字門水道,充分利用港澳國際化教育資源優勢,建立以高端專業人才、技術人才培訓和普通高等教育為主的教學區,橫琴島的市政配套建設要充分考慮教學區的需求, 在教學區與交通樞紐及主幹道間設定足夠的綠化隔離帶,減輕交通噪聲對教學區的影響。 2.中心商務區。在十字門水道和馬騮洲水道交匯的北山咀地區,促進商務辦公、信息服務、外包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的聚集,大力促成區域性中心商務區的形成。 3.口岸服務區。依託橫琴口岸,建設口岸服務區,充分利用人流、物流、資金流高效流動的優勢,完善現代倉儲、配送、運輸等功能。 4.綜合服務區。在橫琴口岸以西,小橫琴山南部,建設服務橫琴的行政辦公、教育醫療、商業金融、文化體育等功能的綜合服務區。 5.高新技術產業區。在橫琴西北角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區,主要發展電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航空零配件等高科技產品。 6.休閒度假區。在橫琴南部建設休閒度假區,主要布置濱海度假、濱海遊樂等旅遊功能區。 (二)重點建設設施。 1.交通。接通京港澳高速廣澳並行線至蓮花大橋;建設廣珠城際軌道延伸線,實現橫琴與區域軌道交通系統的對接;加強橫琴口岸配套設施建設,完善口岸功能;建設環島路、中心北路、橫琴中路等主要幹道和先行開發地區的部分道路,搭建城市道路網骨架;建設橫琴口岸公交樞紐,初步形成公交網路。 2.能源。建成220千伏變電站1座,110千伏變電站3座,建成與珠海市域相連的220千伏電力通道和橫琴本地110千伏環網;近期完成橫琴陸上首站和橫琴門站建設,配套建成輸氣幹線和重點地區中壓管線,初步形成安全可靠的能源供應系統。 3.供排水。為保證近期供水安全,在中心北路北側小橫琴山東端新建加壓泵站、高位水池各一座,水池容積1萬立方米,泵站近期規模5萬噸/日。新建橫琴污水處理廠,近期規模為5萬噸/日,占地面積為6公頃。新建雨水調蓄池,一般布局在山腳、綠地和雨水排出口等地勢低洼地區,以便於雨水的收集。 4.信息。電信運營商根據需要建設目標局所,並共建共享綜合通信設備間、基站等通信設施,形成移動、固話、網際網路等全業務服務體系。 5.綜合防災。近期建設普通消防站3座,水上消防站1座,並結合城市綠地和廣場設定避難場所和避難通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