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東新語
- 作者:屈大均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ISBN:9787101004267
- 全書:共二十八卷
扶桑花,中藥材名。本品為錦葵科植物朱槿的花朵。功能主治為:清肺,化痰,涼血,解毒。治痰火咳嗽,鼻衄,痢疾,赤白濁,癰腫,毒瘡。①《廣東新語》:潤容補血。②《本草求原》:有紅白二種,白者治白痢白濁,紅者治紅痢赤濁,...
佛藥,佛山中成藥的簡稱。佛藥——嶺南醫藥的鼻祖 嶺南最早的中成藥號、中成藥鼻祖“梁仲弘蠟丸館”,其首創的萬應抱龍丸曾經盛極一時,據康熙年間的《廣東新語》記載:“廣東抱龍丸,為天下所貴。”佛山禪城區福賢路176號的“...
虌(《爾雅》),蕨菜(崔禹錫《食經》),蕨萁(《綱目》),龍頭菜(《廣東新語》),鱉腳(《醫林纂要》),山鳳尾、如意草(《南京民間藥草》),荒地蕨、松耕蕨、三叉蕨(《廣西中獸醫藥植》),蕨兒菜(《東北藥植志》...
②《開寶本草》:食之止渴。③《綱目拾遺》:益胃氣,止嘔暈。④《中國樹木分類學》:利尿。別名 庵羅果(《開寶本草》),香蓋(《大明一統志》),蜜望、望果(《廣東新語》),莽果(《肇慶府志》),沙果梨(《植物名實圖...
清初屈大均在《廣東新語·草語·藤》載:“有皆治藤,蔓延牆壁野樹間,長丈余,葉似泥藤,中暑者以根葉做粉食之,虛損者雜豬胃煮服。”《本草綱目拾遺》則有言“中暑者以根、葉作粉食之。虛損者雜豬胃煎服。治瘰癧用根煎酒...
(《廣東新語》)馮友蘭:白沙卒於明孝宗弘治十三年,時王陽明二十餘歲。甘泉卒於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與陽明時相辯論。陽明之學,雖亦自得,然亦必受此二人之影響也。(《中國哲學史》)朱維錚:陳獻章,是王陽明學說的真正教父;廣東,...
明末清初屈大均曾於《廣東新語》載:“東莞以香粳雜魚肉諸味,包荷葉蒸之,在里香透,名曰荷葉飯。”贊其選料精緻,風味誘人,品味兼優,是一種難得的名食。其實荷葉飯出現於一千四百年前,最早記載於《南北朝史話》:公元 557年,...
又名石被(《連江縣誌》),紙菜(《廣東新語》),海萵苣(《中國植物圖鑑》),海白菜(《中藥志》)。為石蓴科植物石蓴或孔石蓴的葉狀體。形態特徵:石蓴,又名:菜石蓴。藻體黃綠色,長10~30厘米,可達40厘米。體近似卵形,邊緣常...
元 宋無 《鯨背吟·揍沙》:“萬乘龍驤一葉輕,逆風寸步不能行。如今閣在沙灘上,野渡無人舟自橫。”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地語·沙田》:“洲島日凝,與氣俱積,流塊所淤,往往沙潬漸高,植蘆積土,數千百畮膏腴,可趼...
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為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梁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傳說中的嶺南歌神,有著《古今文繪俾集》《古今圖書集成》《粵風續九》等大量記載為證,是嶺南人共同的文化遺產。關於“劉三姐”傳說的起源時間,《廣東新語》《慶遠府志》等古籍記錄其最早於唐代出現。“劉三姐”傳說的發祥地主要有...
《隋書·地理志》上說“欲相攻,則鳴此鼓,到者如雲。”實際上銅鼓其作用遠不只用於戰爭。主要的還有用以報警、祭祀、驅逐猛獸、鎮壓“邪魔”以至於娛樂等等。屈大均《廣東新語》記載說:“農者每春時,婦子以數十計,往田插秧,...
並賦《石船丹灶》:“共說丹砂可駐顏,仙翁何不久人間。石船蘚合年年在,丹灶雲封日日閒。亭宇已成新歲月,乾坤猶自舊江山。我來欲問長生訣,遼鶴何時海上還。”清初“嶺南三大家”之一屈大均的《廣東新語》記載:“高州潘仙坡有一...
屈大均:吾廣辭相位者,清獻而後,有若霍公文敏,而梁文康公迎世宗入繼大統,寵眷方隆,乞歸益篤,世宗以為兼有張九齡之忠藎,崔與之之風概。(《廣東新語》)張廷玉等:儲雖蒙物議,而大節無玷。蔣冕、毛紀、石珤,清忠鯁亮,...
因珠江三角洲一帶的居民,有許多是在唐宋時期陸續從中原南遷入嶺南,所以“碌堆”也隨之傳入廣東,由此可見,廣東的“煎堆”,起源顯然是中原人南遷的結果。明末清初文學家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已有記載:“廣州之俗,以烈火爆開糯谷...
據《廣東新語》載:"歲仲冬十六日,蓋田野畢也,諸瑤至廟為會,名曰耍歌堂,男女集跳舞唱歌。同時自由結婚,禮儀簡單"。由此可見,瑤族定在農曆十月十六日舉行的"耍歌堂"是傳播歷史知識和喜慶一年辛勤勞動獲得豐收的傳統節日。瑤寨的...
而夜間出來做生意者主要是婦女,《廣東新語》稱:“及暮乃起,張燈作人事,所積著西洋貨物,多以婦女貿易。”[(33)]《澳門記略》:“婦女繡巾帶、炊餅餌、糖果粥之以餬口。”[(34)]這恐怕亦是澳門夜市的主要內容。澳門葡人“家...
清 屈大均《廣東新語》:“五月自朔至五日,以粽心草系黍,卷以柊葉。”相傳,那時凡參加科舉考試的秀才,在赴考場前,要吃家中特意給他們包的“筆粽”,樣子細長很像毛筆,諧音“必中”,為的是討個口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
陽江鹹水歌歷史悠久,據清代初期屈大均撰寫的《廣東新語·詩語·粵歌》中記載:“疍人亦喜唱歌,婚夕兩舟相合,男歌勝則牽女衣過舟也”;又載:“東西兩粵皆尚歌,而西粵土司中尤盛”;清·道光二年版《陽江縣誌》也有記載:“婚...
清代屈大均的《廣東新語》、李調元的《粵東筆記》、范端昂的《粵中見聞》中對“珠江三石”均有記載。海珠石因長年受泥沙沖積,漸與珠江北岸陸地部分連線,民國十七年(1928年),被闢為海珠公園,民國二十年(1931),擴築新堤(今...
清·屈大均《廣東新語·木語》卷二十五載:“粵人(指粵東)最重檳榔,以為禮果……女子既受檳榔,則終身弗貳。”嘉靖《潮州府志》也載:“潮界八閩,氣候視嶺表差異。春正二月多冱,冬或衣葛,喜食檳榔,嫁娶以之為禮。”明萬曆...
《嶺南逸史》是以明神宗萬曆初年粵西羅旁、永安等地瑤民起義這一重大民族事件為背景展開的。此書並非憑空虛構,其凡例云:“是編悉依《霍山老人雜錄》、《聖山外記》、《廣東新語》及《赤雅外志》、永安、羅定、省府諸志考定,間有...
生於湖泊、池沼或溝塘淺水處。在我國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地區及湖南、陝西、廣東、雲南等地。相關論述 《廣東新語》:“治金刃傷止血用。”《福建民間草藥》:“甘微辛、平。消炎止血,抑菌退腫。”“治創傷止血:水蠟燭整枝未飛...
宋時從黎峒販賣到中原地區的沉香的價格就已被哄抬到“與白金等”、“一片萬錢”。清人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描述了采香盛況:“欲求名材香塊者,必于海之南也。”製品 海南沉香根據不同的需要可製成不同的形式的香品,大概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