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茂名的歷史文獻 宋代全國性地理總志《太平寰宇記》(陵州知州樂史撰寫)記載:“潘茂名煉丹之水,味甚香美,煎茶試之,與諸水異。高力士奏取其水歸朝。”
明代萬曆年間曹知遇等纂修《高州府志》記載:“晉永嘉中,有潘茂名者,入山遇道士弈棋,立觀久之。道士曰:子亦識此否?對曰:入猶蛇竇,出似雁行。道士可其說。因語之曰:子頂骨貫生門,命輪齊日月,腦血未減,心影不偏,修煉則可輕舉。授予黃精不死之方,遂於東山煉丹而飛升。”
《廣東通志》(清代阮元監編修)對仙人潘茂名有記載。
高州掛榜嶺亦稱茂嶺,也留有潘茂名的遺蹟。清代乾隆年間《高州府志》記載:“世傳潘茂名煉丹於此,草木郁茂,四時不凋。”
清代《光緒重修茂名縣誌·卷七人物下》記載:“潘茂名潘州人永嘉中入山二道士弈棋⋯⋯”
清代光緒年間,廣西河池知州譚應祥曾組織人員編寫《潘仙全書》,全書約兩萬字,較為系統地介紹了潘茂名的有關情況,現國內僅保存一冊殘缺孤本。
《茂名縣誌·人物誌》記載:“潘茂名者邑之潘坡村人。晉永嘉末處士(約公元310年),莫知其生卒始末。”
《茂名縣誌稿》(民國編)載:“潘茂名者,邑之潘坡村人。晉永嘉末處士。”
《高州府志》和《茂名縣誌》均有《觀山懷潘仙詩》。
潘茂名的文物遺蹟 粵西地區道教遺蹟眾多,多處遺留與潘茂名有關的詩詞、地名、建築、遺址、遺物、遺蹟等。
明代萬曆年間,高州知府張邦伊作詩詠潘茂名,《潘坡丹灶》:地有東郊勝,溪山信可夸。偶來因問俗,何意覓仙家。洞倚千尋古,爐蒸五尺霞。至今流水上,時或見桃花。“潘坡丹灶”,是高州古八景之一。
升真觀,高州觀山最早道教建築物。據《觀山古蹟補錄》記載:“分藩陶正中重修觀山寺序云:高郡城西半里曰觀山,相傳晉潘於此飛升,舊有升真觀,因此得名。明萬曆初觀廢。”
觀山寺,明代萬曆十七年(1589)由高州知府張邦伊在升真觀遺址建立觀山寺,以奉潘仙像。觀山又名仙山。1985年觀山寺被拆除,在原址新建仿古建築。
玉泉庵(含潘仙殿、呂祖殿),清代嘉慶十三年(1808),巡道馬書欣著文證實為嶺西道毛達齋倡建,雍正十年(1732)建成,其中呂祖殿在乾隆二十年(1755)竣工。潘仙殿專奉潘茂名,呂祖殿主奉呂洞賓,現存遺址。
潘仙祠,清代嘉慶年間《茂名縣誌》記載,在高州城內冼太廟東,據說潘茂名曾在這裡煉丹。由明代知府孔鏞於成化元年(1465)建成。有仙坡記,又有仙跡亭,為明代崇禎元年(1628)茂名知縣胥學韶建立。崇禎十年(1637)高州知府姚繼舜擴建其亭,辟其為坡。現亭子已圮,後來在遺址修建潘仙祠,祠的走廊與冼太廟相通。現為高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清代河北燕人、雷州參將潘拱宸作詩《游觀山有懷潘仙》:“官閒偷與海鷗盟,偶掛雕弓傍石行。松頂鶴巢深樹見,江心漁艇暮煙橫。舊山人去花應落,古寺雨來潮欲生。學道何年逢鼻祖,雲峰招手過西城。”
石船,相傳“潘茂名所乘,仙去棄此”。明代萬曆年《高州府志》記載,“後千有餘年,孔鏞來守高涼”,遇此仙人潘茂名於筆架山,創建潘仙亭,以資紀異。並賦《石船丹灶》:“共說丹砂可駐顏,仙翁何不久人間。石船蘚合年年在,丹灶雲封日日閒。亭宇已成新歲月,乾坤猶自舊江山。我來欲問長生訣,遼鶴何時海上還。”清初“嶺南三大家”之一屈大均的《廣東新語》記載:“高州潘仙坡有一石船。中污,兩端微起若荷華葉。長八尺有半,廣四尺。又有石篙一,在雲爐洞,長二丈許。”相傳為潘茂名真人遺物。著有《石船銘》云:“至人餐石,以剛為柔。至人乘石,以沉為浮。風將氣御,水以神遊。芙蕖一瓣,泛泛如舟。虛無之滓,為爾長留。”屈大均又有《後高涼曲》詠潘仙石船,“不見仙人駕石船,鑒江秋水正連天。石篙撐折三千丈,愁絕蓬萊路渺然。”石船經過多年風吹雨打,面目漸起變化。後被當地託兒所埋在地下,在建新樓時挖起破碎。現僅存一塊碎片,長約二尺,寬一尺余,置於冼夫人廟門階前。歷代不少文人騷客,對石船丹灶留有吟詠。明代鄭阜義詩:“仙家雞犬去無存,丹灶空餘火不。萬古靈蹤何處覓,淡煙荒草暗孤村。短棹孤帆遠遠開,潘仙何處問蓬萊。”
思乾井,在高州城東。據傳潘茂名在提煉丹膏時,對煉丹之水要求講究,用清純龍泉水。潘茂名在草藥種植園(今高州城東門外附近),開鑿一口水井,專做煉丹之用。潘茂名逝世後古井保留下來,後人稱“思前井”。
潘仙觀,在高州城區南關街小觀山。2004年建成,為明清風格仿古四合院建築,面積800多平方米。北倚青山,面朝鑒江,與大觀山隔江相望,攬抱瀛洲島。建築宏偉壯觀,莊嚴肅穆。門樓古雅,坊額鐫刻“潘仙觀”三個大字及浮雕圖案。兩柱對聯氣象萬千,“恬倚榜山萬丈靈光連北斗;雅朝鑒水千秋道氣貫瀛台”。天井中間有潘仙池,潘仙騎鶴賜福。殿前兩柱為雙龍戲珠雕塑。雄偉的大殿,穿斗式梁架結構,正殿安置為三清祖師雕像,兩邊殿堂為潘仙、冼太雕像。正殿內牆壁雕塑有六十甲子太師浮圖,栩栩如生。正殿與門樓之間兩邊有廊道仿古建築。潘仙觀是粵西頗有影響的道觀。
超世寺,與浮山冼太廟為鄰,位於浮山嶺半山腰。寺廟面積200多平方米,是在潘茂名故居遺址上修建的紀念性建築。據說也是當年潘茂名的修煉地。
潘茂名的文化思想(嶺南潘茂名文化)
潘茂名早期屬於道教的丹鼎派。丹鼎派又稱“金丹道教”,丹鼎派是對鍊金丹各道派的通稱,最早由古代黃老道家發展而來。丹鼎派分外丹與內丹。外丹,指用爐鼎燒煉鉛汞等礦石藥物,以配製可服食的金丹,盛行於隋唐前;內丹,大體上指把人的身體當成“爐鼎”,以自身精、氣為藥物,為神氣相交結成之物,宋元以後取代外丹,流行至今。丹鼎派從追求“長生不老”出發,推動了我國古代化學冶煉、氣功養生學的發展。
潘茂名的煉丹術,發展了早期粵西地區的道家醫學,他重視道教的“外丹”。主張用鉛汞配以其他藥物做原料,放在爐火中燒成丹藥,有“點化”“服食”兩種。丹藥是中藥藥劑種類的一個分支,興於秦漢時期,是中國古代術士們開創的成果。現代醫藥學發現,鉛、汞作為煉丹常用原料,卻是一種有毒金屬,過量服食使人致死。但是,在約1700年前落後的粵西地區,潘茂名等道士是無從知曉的。
潘茂名相信“習靜虛無之說,煉丹上升之旨” 。其道家的思想出自“清靜”“心印”二經。他認為,上藥三品,包括神、氣、精。他強調“神能入石,神能飛形,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等,這些都是道教的“內丹”理論。他們認為,人是天地與陰陽沖和之氣體造成,表現在精、神、氣三方面,精為天,氣為地,神為精氣的化合。心神動搖,精氣散死,反之則長壽。這些觀點與中華傳統養生理論有相通之處。
茂名晚期也受到儒家和佛家的思想影響,相傳存下籤語一百條,內容大體分為三類:一是以“無為自化,清靜自正” 。為其教派的基本宗旨。潘茂名宣揚的“無為、虛靜、守拙”,與老子思想相合,是典型的“貴虛”自我無為主義。二是篤信陰陽五行,宣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心為和”的老子觀點。三是宣揚“以民為本”“濟世救民”的思想。綜觀潘茂名的道教思想,繼承和發展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理論和思想,也有不少觀點具有初步的唯物主義,但簽文夾雜一些唯心主義迷信的成分,這些要去其糟粕,傳承其精華要義。
潘茂名逝世約150年後,冼夫人誕生,其後逐漸形成冼夫人文化。來源於古老的儺文化、粵西祭祀、冼夫人文化的“年例”,在千年傳承中注入道教元素。幾乎所有的年例祭祀、擺宗、游神等環節,都由道士主持或參與。茂名在1000多年的本土文化發展中,逐步形成“潘茂名文化”,包括:粵西道教醫術、道教金丹術、“內丹”理論、道教的道場(齋醮、法事)、年例主祭禮俗、“濟世救民”的思想、“無為、虛靜、守拙”的人生觀、“拜潘仙”信俗、潘茂名誕辰紀念日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