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歌鴝是雀形目鶲科歌鴝屬鳥類,又名夜鶯,夜歌鴝。成鳥全頭頂和頭側淡棕褐色,眼先微微泛白,不甚明顯的眼圈近白色;上體亦全為淡棕褐色;飛羽暗褐色具棕色外緣;圓形尾較長,尾羽棕褐色;下體污白色,胸和兩脅微沾棕色,無斑點;虹膜褐色,喙黑褐色,腳為肉褐色。幼鳥上體暗褐色具赭褐色亞端斑,下體污白色,喉部有一褐色橫帶。
新疆歌鴝分布於歐洲、北非、西亞、中亞等地。在中國分布於新疆西北部,為夏候鳥。棲息於闊葉林和混交林中,尤喜河谷疏林灌叢,也見於果園和苗圃等人工綠地。成群活動,常隱匿於灌叢中,善鳴唱。主食多種昆蟲。繁殖期在5-7月,營巢於林下灌叢中,以枯草等材料構杯狀巢,內墊柔軟的動物毛。窩卵數通常4-6枚,卵褐綠色,雌鳥孵卵,孵化期13-14天。雛鳥晚成,經雌雄親鳥共同餵養11-12天后,即可離巢。
新疆歌鴝的鳴叫聲高亢明亮、婉轉動聽。儘管在白天也鳴叫,但它們主要還是在夜間歌唱,這個特點顯著地區別於其他鳥類。近來科學家還發現,其在城市裡或近城區的叫聲要更加響亮,這是為了蓋過市區的噪音。新疆歌鴝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版)二級。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
形態特徵
性別 | 體重 | 體長 | 嘴峰 | 翅 | 尾 | 跗蹠 |
---|---|---|---|---|---|---|
雄性 | 23-27克 | 169-205毫米 | 13.5毫米 | 87-95毫米 | 82-88毫米 | 22-23毫米 |
雌性 | - | 180-200毫米 | - | 86-93毫米 |
近種區別
新疆歌鴝 | ||
---|---|---|
體量 | 體長雄性169-205毫米,雌性180-200毫米 | 體長13-16厘米 |
特徵 | 鳥全頭頂和頭側淡棕褐色,眼先微微泛白,不甚明顯的眼圈近白色;上體亦全為淡棕褐色;飛羽暗褐色具棕色外緣;圓形尾較長,尾羽棕褐色;下體污白色,胸和兩脅微沾棕色,無斑點;虹膜褐色,喙黑褐色,腳為肉褐色 | 上體石板灰褐色或橄欖褐色,頭和頸側黑色,眉紋和顴紋白色,在暗色的頭部極為醒目。兩翅和尾黑褐色,外側尾羽具白色端斑。下體頦、喉雄鳥深紅色,雌鳥白色。胸黑色,腹白色。特徵明顯,野外不難識別 |
圖片 |
棲息環境
生活習性
分布範圍
繁殖方式
亞種分化
- 新疆歌鴝西亞亞種(學名:Luscinia megarhynchos africana Fischer & Reichenow,1884):主要分布於敘利亞、亞美尼亞、高加索、伊拉克,往東到伊朗西北部,越冬於東非。
- 新疆歌鴝中亞亞種(學名:Luscinia megarhynchos hafizi Severtzov,1872):主要分布於從伏爾加河往東到中亞吉爾吉斯平原、中國新疆、天山、塔吉克斯坦、土耳其斯坦、帕米爾和阿富汗東北部等中亞地區;越冬於肯亞、烏干達等東非;遷徙期間經過巴基斯坦、伊拉克、阿拉伯和非洲東北部。在中國分布於新疆的為夏候鳥。
- 新疆歌鴝指名亞種(學名:Luscinia megarhynchos megarhynchos C.L. Brehm,1831):主要分布於丹麥以南、英國、德國、波蘭,往南到地中海等整個西歐和北非,越冬於非洲西部和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