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吉檀迦利》共103首,單看均可獨立成篇。
第1—7首為序曲,說明作歌緣由,表現神與人的親密關係。表現詩人對人神結合境界的嚮往和追求;
第8—35首為第一樂章,主題是對神的思念與渴慕;
第36—56首為第二樂章,主題是與神的會見;
第57—85首為第三樂章,主題是歡樂頌,歌頌神給世界帶來的歡樂和光明;
第86—100首是第四樂章,主題是死亡頌。詩人渴望通過死亡獲得永生,真正達到人與神合一的境界;
第101—103首是尾聲,概括詩集的內容和意義。
創作背景
該詩集出版於1912年,其中的主要作品選自詩人發表於孟加拉文版的《吉檀迦利》、《奉獻集》、《渡口集》和《歌之花環》等詩集。在譯為英文的過程中,詩人有時將原作中的二三首詩糅合在一起。該詩集可以代表他這時期宗教抒情詩的主要傾向。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作為泛神論代表作的《吉檀迦利》,描寫了詩人對神的讚頌,對神到來的渴望,與神失之交臂的失望,以及與神合一的狂歡,寄予了詩人對無限世界的嚮往和沉思。從詩行間,令人感受到詩人生命激情,若無形的力量,引導著讀者走向詩人構築的激情與愛的世界裡。印度本是一個崇尚宗教的國度,千百年來人們孜致以求努力在宗教的神秘世界之中尋找人生啟迪和慰藉。泰戈爾將現代西方人文主義、科學思想與印度傳統宗教相融合,潛心汲取印度各種教義中的積極因意,用西方現代文明與印度古典哲學精神相結合,創造了獨特的“詩人的宗教”,這種生命哲學的深刻內涵,充分體現在《吉檀迦利》中。
泰戈爾泛神論的前提是人性的覺醒和生命的覺悟。《吉檀迦利》努力提升人的地位,人的自信、和人的尊嚴,與神的融合使得人的生命和使命變得無比的珍貴。泰戈爾的這一藝術表達是人道主義和博愛精神的東方實踐。泰戈爾作為思想深邃的哲人,深沉思考的結果是,人的自信的提升和生命價值的體現使得有理由不再仰視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神,而是可以拉近與神的距離,將神融入人的生命、生活等一切有形與無形的活動之中。由於人神的融合,傳統的人的生命與生活變得充滿幸福與快樂,並感到自身的崇高與卓越。
例如,為全集定下情感基調的第一首對於“永恆”這一凝重的主題,泰戈爾以歡快的筆調,清新的比喻,表現出對神的認知。“你已經使我永生,這樣做是你的歡樂。這脆薄的杯兒,你不斷地把它倒空,又不斷地以新生命來充滿。這小小的葦笛,你攜帶著它逾山越谷,從笛管里吹出永新的音樂。在你雙手的不朽的安撫下,我的小小的心,消融在無邊快樂之中,發出不可言說的詞調。”
在這裡,泰戈爾傾注了真摯與虔誠的情感,發出對於神所賜予的一切的認同、期盼、感激與歡樂。“我”,作為芸芸眾生的人,在神的賜予中永生,且人的歡樂,等同於神的歡樂,這樣一來,神不再是高高在上而遙不可及的幻象,而是實實在在於人同在。伴隨人的一切行為的“同伴”。因此說來,人的一切歡樂與悲傷,幸福與痛苦,堅強與懦弱,均有著神的伴隨與支持。這一觀念,使得人的生涯具備了某種形式的神聖體驗,其一切的悲苦歡樂,均蕩漾在神光的照耀之下,不孤獨,不憂傷,而是為了完成人生的過程。這一理念,可視為泰戈爾對神性的基本認識。
人的個體的渺小與孤立,由於有了神的同在而具備巨大的力量,在微若纖芥的軀體中,散發出無窮的能量。人生的超越,以及在此超越之間所進發出的猶如天藏的“永新的音樂”,是為神力與人力的共同創造,既使得人的情感得到抒發,亦使神的優容得以目睹,信念之下的人們,生活的一切將變得目的明確而堅定。
泰戈爾在心中,由於有了神的注視、關愛與安撫,人生的一切苦難與憂部,制約人的一切外在的物質羈絆,以及由此產生的精神困惑,均消逝得無影無蹤。人們的生活,生存於世界的一切遭際,均變得是那樣的有意義,人的身心,由於神的眷顧,變得無上的快樂,此快樂伴隨人的一生,舊的軀體雖然不可避免消逝,隨著新的軀體誕生,其快樂的存在無有休止的延續直至永恆。在這裡,泰戈爾人生永恆的追求,是伴隨著“泛神淪”得以實現,抑或說,“泛神論”的理念,使得人的永恆成為現實。
泰戈爾受到印度傳統宗教和西方人性論、人道主義思想的雙重影響,東西方文明和文化的交觸互動,誕生了《吉檀迦利》,它表現出的“泛神淪”與博愛思想是共生的,泰戈爾本心的蘊意依然在於人類本身。對神的讚美,其中隱含著對生命、對人類、對自然、對一切存在的讚美,其偉大與崇高依然在於對生的喜銳與對消逝的敬仰。這種善良、美好的信懷,是對作為人類自身的靈魂的淨化和升華。
泰戈爾所具備的深邃的思想和溫婉的情感,緣於他對整個人類命運的思考與終極關懷,對人民、國家、世界苦難的悲憫和救贖,對作為“人”這樣一個個體所具有的卑賤與高貴、懦弱與強大、兇殘與善良、醜惡與美好、短暫與永恆的鑑別和指引。
藝術特色
《吉檀迦利》首先是作為一種藝術品而存在的,在它的文字和韻律方面優美典雅,所表達的情致慕高追遠,每讀一遍,都會有常新的感受,總能體會到深邃而神聖的意蘊,泰戈爾身上有兩種文化特質,印度文化中的泛愛和西方文化中的博愛,在他的骨子裡都有很深的印記,在衝突中凸顯出美的價值,西方文化所匱乏的品質在泰戈爾的《吉檀迦利》中卻存在著,而且是那么自然而然,毫不造作。這是一種美的原基,以此不斷醞釀出美的價值。
首先,詩歌既充滿哲理又高度感性。詩中在描繪與神結合的理想境界時,詩人總是飽蘸濃情,語出肺腑,表達了對完美世界的極度嚮往,對人生道路的深刻探索。抒情與哲理在這裡得到了完美的統一。
其次,對理想世界的描繪,帶著泰戈爾式的浪漫情懷。那個完美的理想世界畢竟是泰戈爾的美好願望,對照印度現實,尚帶有些許“世外桃源”式的幻想性質。因此詩中所描繪的理想世界雖然十分明朗、真切可感,但從本質上說還是模糊朦朧的,猶如隔霧觀花。並且,詩歌最後向“神”求助,渴望與“神”合而為一,也使詩歌具有神秘虛無的傾向。但這與真切可感又不矛盾,因為詩人自己也不知道這理性世界究竟如何,他只是描摹了自己心中那明確又模糊的境界而已,因而使詩歌帶有一種泰戈爾式的獨特的浪漫色調。
再次,詩歌語言清新樸素又充滿浪漫想像,顯現了一種奇異的藝術效果。綜觀泰戈爾的詩歌,清新樸素是其最大的特色,《吉檀迦利》中,沒有華麗的詞語,沒有誇飾的情感,句句猶如白話,卻有獨特的藝術效果,能使讀者有如進入一個自由美好的樂園。同時,泰戈爾又十分善於使自己的思想感情插上想像的翅膀,讓它們在美好的樂園裡自由地飛翔、馳騁。
最後,詩歌還運用了暗中對照、重疊復唱等多種藝術手法,增強了作品表現力。詩人描寫的理想世界是那么的美好,其實它是針對著現實的黑暗、污穢來寫的,於是在藝術上形成了一種暗中對照的效果,增大了詩作的藝術容量。連續七個“在那裡”的重疊復唱的排比句式,既使詩人的強烈感情猶如排山倒海,不可遏止,也使散文詩在韻律上諧和優美,具有一種內在的節律感。
作品影響
《吉檀迦利》是泰戈爾中期詩歌創作的高峰,也是最能代表他思想觀念和藝術風格的作品。這部宗教抒情詩集,是一份“奉獻給神的祭品”。風格清新自然,帶著泥土的芬芳。泰戈爾向神敬獻的歌是“生命之歌”,他以輕快、歡暢的筆調歌唱生命的枯榮、現實生活的歡樂和悲哀,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前途的關懷,發表之後,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
從藝術上看,泰戈爾的作品常常富有激情,詩人通常會在詩歌中注重自我的表達,使得這部作品具有非常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從題材上看,詩人將神秘主義宗教引入到詩歌作品中,使這一古老藝術題材煥發出新的青春,這對於西方藝術家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作品評價
瑞典學院諾貝爾委員會主席哈拉德·雅恩《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吉檀迦利》)“其特點為思想的極大深度”,是呈現“靈魂對永恆的渴望”而又“充滿詩意的思想”的清新、優美的詩歌。
作者簡介
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印度詩人、作家、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生於加爾各答市的一個富有哲學和文學藝術修養家庭,13歲即能創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1878年赴英國留學,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活動。1884至1911年擔任梵社秘書,20年代創辦國際大學。1941年寫作控訴英國殖民統治和相信祖國必將獲得獨立解放的遺言《文明的危機》。泰戈爾是具有巨大世界影響的作家。他共寫了50多部詩集,被稱為“詩聖”。寫了12部中長篇小說,100多篇短篇小說,20多部劇本及大量文學、哲學、政治論著,並創作了1500多幅畫,諸寫了難以統計的眾多歌曲。文、史、哲、藝、政、經範疇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精。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國主義和封建種姓制度壓迫下要求改變自己命運的強烈願望,描寫了他們不屈不撓的反抗鬥爭,充滿了鮮明的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精神,同時又富有民族風格和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