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奇斌(中國當代詩人、哲學思想者、畫家)

張奇斌(中國當代詩人、哲學思想者、畫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奇斌,男,漢族,中國當代詩人、哲學思想者、畫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業大”法律專業畢業,今(國家法官學院);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32347部隊當兵並榮獲“神槍手”稱號、榮立“三等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奇斌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62年12月22日
  • 畢業院校國家法官學院
  • 職業:中國當代詩人、哲學思想者、畫家
  • 性別:男 
  • 代表作品:《獻詩》、《與鳥對話》、《要吃米找萬里——紀念中國農村改革開放40周年暨當年走進“小崗村”寫心三首》
  • 創作體裁:詩歌,哲論,隨筆
  • 家庭情況:配偶:沈慶端、兒子:張毅、兒媳:林容娟、孫兒:張書迪
  • 任職:分媒藝術詩詞主理人 
人物簡介,人物經歷,人物相關,代表作品,詩歌作品,詩集作品,雜論,文學作品,作品賞析,

人物簡介

張奇斌,男,漢族,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業大”法律專業畢業,今(國家法官學院);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32347部隊當兵並榮獲“神槍手”稱號,榮立“三等功”。
張奇斌
張奇斌
張奇斌祖籍福建漳州平和縣安後鎮馬堂村,出生於雲霄縣。童年在龍海縣石碼鎮及角美鎮舅舅、舅母家寄居3年,上世紀70年代中期遷居詔安縣,貓仔粥商標註冊人,水仙花詩歌藝術團商標註冊人。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陸續在《人民文學》、《中國作家》、《人民日報》、《詩刊》、《當代》、《十月》、《文學報》、《星星詩刊》、《詩歌報月刊》與中國香港《現代詩報》、中國台灣《葡萄園詩刊》及美國《世界日報》、新加坡《聯合早報》、馬來西亞《國際時報》發表詩歌作品,並幾次被《讀者》轉摘。詩歌作品《雨落》發表於1996年第2期《十月》,1996年第11期《讀者》轉摘,2001年編入《新教材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一單元教案》。詩集《風流在年輕》被編入大學院校寫作輔導教材《當代文藝寫作論》。
泰戈爾《吉檀迦利》(獻詩)與海子《黑夜的獻詩》和張奇斌布達拉宮《獻詩》被譽為20世紀三大獻詩。
張奇斌
泰戈爾
張奇斌
海子
張奇斌
張奇斌

人物經歷

1975年,在雲霄縣紅星國小(實驗國小)讀書時,因兩幅彩筆畫在陳再溪老師愛心指導下,被選上參加縣文化館舉辦的美術比賽獲第一名,從而對美術開始有了衝動。
1976年,在雲霄縣紅星國小(實驗國小)附中初一(一班)上語文課時,因朗讀課文受到黃洪濤(黃宏濤)老師的表揚鼓勵而喜歡上文學。
1979年,在文學上深受紀傳開副營長的影響,從此愛上文學。
1980年至1984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當兵。
1985年至2000年在福建省詔安縣人民法院任書記員、助審員、審判員。
2000年至2003年應邀任廣州《戴賽萊國際超市採購網》總編。
2003年至2004年在“廈門市唐瑪博美廣告有限公司”(TOM戶外傳媒集團廈門子公司)做文案策劃時,主筆《頌歌獻給為國際花園城市添磚加瓦的人暨廈門未來房地產品牌網路行銷戰略峰會》。在策劃案中,首先提出“美麗廈門”這一城市概念。
2003年7月27日(星期日)接受《廈門晚報•白領人物》專訪,並配上大尺寸藝術彩照加“編者按”。
2005年在《無限極之歌》中,首先提出中草藥高科技健康食品為中華民族第五大發明,同年於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金磚)舉行由3000多人參加的“健康有約”盛會上配樂首誦。
2006年在福建漳州“中國女排騰飛館”成功策劃運作一場近3000人參與互動的中國“水仙花詩歌藝術團”詩歌朗讀。
2014年哲論《三•陰陽三論》公開發表,提出“一切皆三”(世界由三構成,因三發展,有三永恆。)即“三是本原”哲學命題。
張奇斌(中國當代詩人、哲學思想者、畫家)
一切皆三
2018年10月3日,開始《全朦詩》與《全朦藝術》概念創作。
2018年12月3日,首倡“胎教從詩開始”(四階段)。
2019年提出《美學四項基本原則(美學公式)》。
2021年公開提出《時間是檢驗真理唯一永恆的標準》。
張奇斌(中國當代詩人、哲學思想者、畫家)
時間是檢驗真理唯一永恆的標準

人物相關

張奇斌的詩區別於傳統文學作品的套路和符號,更注重現代人生活的細節,對當代社會、文化等現象的描寫格外敏銳。

代表作品

詩歌作品

《獻詩》布達拉宮
《與鳥對話》小鳥天堂
《要吃米找萬里——紀念中國農村改革開放40周年暨當年走進“小崗村”寫心三首》
《我在鼓浪嶼讀詩寫詩》廈門市鼓浪嶼風景名勝區

詩集作品

《風流在年輕》
張奇斌(中國當代詩人、哲學思想者、畫家)
《風流在年輕》

雜論

《包畫家與包二奶》
《吳冠中說徐道齊之後(上篇)》
《中國·三安畫派》
張奇斌(中國當代詩人、哲學思想者、畫家)
黃賓虹
張奇斌(中國當代詩人、哲學思想者、畫家)
吳埜山
張奇斌(中國當代詩人、哲學思想者、畫家)
石魯

文學作品

年份
作品
發表/出版
體裁
1991
《風流在年輕》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詩集
1992
《我不會寂寞》
《福建文學》第8期
詩歌
《站台》
《福建文學》第8期
《揣在蕭邦懷裡的那一撮泥土》
《星星詩刊》第11期
《我和你》
《詩歌報月刊》第12期
《虎門烈火》
《福建日報》8月23日
《吳淞口碧血》
《福建日報》8月23日
《圓明園吶喊》
《福建日報》8月23日
《有一個夏季》
《十月》第5期
《遠離》
《十月》第5期
《站台》
《十月》第5期
《挑夫》
《福建畫報》第11期
《風箏》
《福建畫報》第11期
《小路》
《福建畫報》第11期
1993
《因為陽光》
《十月》第5期
《話題》
《十月》第5期
《記憶深處》
《當代》第1期
《午夜的夢》
《當代》第1期
《圓土樓》
《福建文學》第7期
《江南的雨季》
《草原》第7期
《風箏》
《人民文學》第11期
《行囊》
《文學報》8月26日
《多情的土地》
《文學報》8月26日
1994
《農民·土地與莊稼》
《十月》第6期
《收割的日子》
《人民日報》6月27日
《曬穀的日子》
《中國作家》第1期
《童年的夢》
《中國作家》第1期
1995
《想你》
《詩刊》第10期
《與鳥對話》
《當代》第3期
1996
《與鳥對話》
《讀者》第7期
《雨落》
《讀者》第11期
《夢幻輕盈》
《十月》第2期
《飄向天際的雲》
《十月》第2期
《雨露》
《十月》第2期
《天才》
《十月》第2期
《姿勢》
《十月》第2期
《拒絕》
《十月》第2期
《海魂》
《中國作家》第2期
1997
《獻詩》
《中國作家》第2期

作品賞析

代表作品
作品類型
作品名稱
作品信息
作品原文
插圖
詩歌作品
《獻詩》
發表於1997年第2期《中國作家》。
今夜,我的身心是如此的聖潔
和布達拉宮的天空一樣湛藍
正月的羊群是一個溫暖的季節
我的夢被靈感流成一條江河
在這神聖時刻我沉默成百年孤獨
今夜,你的黑頭髮是如此的美麗
一夜之間又有一半被幻想洗白
就像金屬中的銀器,雪亮、發出
聲響。
你走進我的眼睛如同走進神話, 白天籠罩暮色,黑夜閃現光芒
我們已很久沒有過真正的行為
其實我們的思想都高過天堂
比上帝聰明一百倍
我們的嘲笑是對自己的嘲笑
我們的獻身是最真實的美
詩國太遙遠, 那裡有女神
佛像。
我的虔誠能夠抵達
我那閃電般的速度被自己的影子絆倒
我的姿勢被塑成無與倫比的雕像
但只能是一處風景, 沒有生命
我的家園棲居於一個遊牧部落
為了趕在黎明前去做詩的禮拜
誰在逼我用疲憊的身軀去喚醒沉睡中的宇宙,逼我把詩寫完。
其實
一個幻象的細節就足夠讓我構思一生
張奇斌(中國當代詩人、哲學思想者、畫家)
布達拉宮
《與鳥對話》
發表於1995年第3期《當代》,1996年第7期《讀者》轉摘。
走得很遠的時候
就會想起一些日子
只有從鳥語中聽出一點鄉音
快樂從森林裡隱去
遙望在無際的天空
與鳥進行一次對話
眼睛是最深奧的哲學
複雜的思維和簡單的頭腦
都會流露出內心的隱秘
風光的日子背後總渴望清淡
渴望一種純情的
不帶任何修飾的言語
就像鳥的啁啾
我不能全部理解
但很默契
張奇斌(中國當代詩人、哲學思想者、畫家)
《與鳥對話》
張奇斌(中國當代詩人、哲學思想者、畫家)
《與鳥對話》
《要吃米找萬里》
——紀念中國農村改革開放40周年暨當年走進“小崗村”寫心三首
-
張奇斌(中國當代詩人、哲學思想者、畫家)
小崗村
張奇斌(中國當代詩人、哲學思想者、畫家)
《要吃米找萬里》
《曬穀的日子》
《曬穀的日子》發表於1994年第1期《中國作家》。
曬穀的日子
莊稼人的臉像寫意般的春風
滴滴汗珠都是飽滿的
所有的文章全在地里寫成
鋤頭寫的文字雖然很粗糙
經過耕耘的潤色
就是一篇美文
詞句也在收穫中深刻
曬穀的日子過後
木訥辭令的莊稼人
又會把村前村後的風景
打扮得漂漂亮亮
張奇斌(中國當代詩人、哲學思想者、畫家)
《曬穀的日子》
《收割的日子》
《收割的日子》發表於1994年6月27日《人民日報》。
收割的日子
老農是不會吭聲的
只是捋捋嘴邊那飽經風霜的鬍子
然後微微笑成秋天的風景
田頭上的女人聲音卻亮了許多
她們在為自己的男人叫響
還叫熟土地上的顆粒黃金
愜意的山歌從谷堆里飛出
香遍村頭巷尾
香進挨家挨戶
這時 又有幾個壯實的男人坐在一起
構思著下一個季節的故事
當他們眼角露出快樂的魚尾紋
就掏出菸袋
把旱菸抽響成女人們開心的笑
張奇斌(中國當代詩人、哲學思想者、畫家)
《收割的日子》
《農民•土地與莊稼》
《農民•土地與莊稼》發表於1996年第6期《十月》。
秋季過後便顯得深邃
天 依然高高遠遠
海 依然湛湛藍藍
唯有土地是肅穆的
深深的思念
使情感的山野長出森林
輕輕搖盪
像在構思神秘的故事
讓成熟的每一個人
重新回到天真的童年
風和果實在對話
在談論季節的豐滿
眼前是一片意象的風景
這一杯濃烈的酒是你釀成的
所含的成分是擲地有聲的汗
醉一回吧
讓春風寫上飽經風霜的臉
醉一回吧
讓夢境變得香香甜甜
千萬別輕視這篤實的土地
它的內容遠比人類歷史深遠
沒有個性的日子總讓人遺忘
眼睛如那口老井
閱盡滄海桑田
陰陽裂變成光怪陸離的世界
所有的季節都在自然更換
每一聲布穀
每一聲戽水
都是一曲最動聽的管弦
走出紅牆綠瓦的圍城
遠離那魔方般變幻莫測的商店
你就能聞到土地的芳香
看到稻浪翻卷
這時 你會聯想起一尊塑像
情不自禁地寫下讚美的詩篇
在秋季 我憶起
一場霏霏的細雨
心中泛起纏綿的情感
木訥是你最典型的秉性
表達的唯一方式就是用那雙粗糙的手
在土地上以質樸寫成情書
也許永遠也不會引人注目
卻將一直在世上流傳
而對於莊稼你卻能口若懸河
一提起土地
你的心海就漲潮、泛濫
一提起耕作
就猶如舞者聽到音樂
你會躍躍欲試、擦掌摩拳
人們從你那粗獷的笑聲中
讀懂了這一課題的深刻內涵
張奇斌(中國當代詩人、哲學思想者、畫家)
《農民•土地與莊稼》
張奇斌(中國當代詩人、哲學思想者、畫家)
《農民•土地與莊稼》
張奇斌(中國當代詩人、哲學思想者、畫家)
《農民•土地與莊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