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堂會審就是三個部門的最高長官同時、同地同場合審理同一件案件。按照今天的部門就是公安、檢察、法院。一般為重大案件,或涉及敏感部分,如皇室內部案件。
基本介紹
古代刑審,越劇名段,選段簡介,故事內容,藝術特色,出品陣容,選段唱詞,重大記事,
古代刑審
這要從我國古代審判、監察制度談起。中國封建時代的政治制度內部,有一個很重要的制約系統,即對官僚機構和官吏的監察。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後,在皇帝之下設定三個最重要的官職,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並稱三公。丞相掌政務,太尉掌軍務,御史大夫掌監察。這種體制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官僚政治的基本格局。漢承秦制,監察機構稱御史台,長官為御史大夫。唐代監察機構內部形成嚴密的三院制,其監察制度還有一個特點是御史參與司法審判,重大案件皇帝“則詔下刑部、御史台、大理寺同案之”,這延續到明清,人稱“三堂會審”。明改御史台為都察院,與刑部、大理寺合稱“三法司”,為中央最高審判機關,凡“三法司”參與審判的稱“三司會審”,習稱“三堂會審”。
越劇名段
選段簡介
《玉堂春》是中國戲曲中流傳最廣的劇目之一。由紅楓、孫旭、傅駿、金風、李卓雲等集體編導,劉如曾編曲,合作越劇團出演。開始演出時受當時思潮影響,認為王金龍是做了官的統治階級,蘇三是苦難妓女,階級不能調和,戲演到《三堂會審》結束,不讓兩人團圓。後來才到“監會團圓”結束。
故事內容
講述的是:南京官家子弟王金龍與名妓蘇三誓偕白首,因金盡被偷,潦倒關王廟。蘇三得悉,赴廟贈金資助,使王金龍得回南京。後王八鴇兒和山西富商沈延林以假信哄騙蘇三:“王公子得中皇榜第一名”,私下將蘇三賣給沈延林為妾。
藝術特色
出品陣容
劇名:《玉堂春》(1952年版)
編曲:劉如曾
劇團:合作越劇團
劇名:《玉堂春》(1980年版)
導演:李卓雲、孔敏
劇編:傅駿
編曲:賀孝忠
劇團:靜安越劇團
主演:戚雅仙飾蘇三
畢春芳飾王金龍
選段唱詞
《玉堂春·三堂會審》
演唱:戚雅仙
那一日梳妝來照鏡,院中來了沈延林,
他於鴇兒巧計生,哄騙我蘇三遞假信。
說道公子新得中,得中皇榜第一名,
派人接我回南京,又誰知就此騙進了沈家門。
在沈家住了半月整,那皮氏大娘起毒心,
一碗藥面送上門,下毒害死沈延林,
他吃一口來吭一聲,七孔流血命歸陰,
那皮氏說我害人命,拉拉扯扯到官廳。
頭堂官司審的好,二堂官司就冤難審,
洪洞縣受賄一千兩 ,衙役分髒八百銀,
上堂先打四十板,這無情的板子難容忍。
重大記事
1952年12月由紅楓、孫旭、傅駿、金風、李卓雲等集體編導,劉如曾編曲,合作越劇團出演。戚雅仙飾蘇三、畢春芳飾王金龍。《玉堂春》演出後,因故事情節民眾熟悉,在“起解”、“會審”中有大段唱腔能發揮戚雅仙的藝術特色,故受到觀眾歡迎。
1959年再度復演,成為合作越劇團保留劇目之一。
1980年靜安越劇團重建以後,復演《玉堂春》,仍由戚雅仙、畢春芳主演,劇本由傅駿整理,導演李卓雲、孔敏,編曲賀孝忠。從劇本到唱腔都作了加工提高,幾經修改,成為該團演出場次最多、觀眾最為歡迎的保留劇目。
20世紀50年代,“蘇三起解”和“三堂會審”的唱段,由中國唱片社出版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