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由來
沈家門港由舟山本島東南端及魯家峙、馬峙、
小乾島所圍之海域組成。港區呈東西走向,東窄西寬,狹長形,長約6.15海里,寬約0.1-0.37海里。西距定海港14海里、寧波港45海里;北距
普陀山4.7海里、
岱山25海里、上海蘆潮港71.7海里、上海吳淞口116.7海里。交通便捷,沈家門漁港兩岸建有碼頭數十座,可泊漁、商船數千艘,尤以漁汛高峰期為多。今為漁、商、景兼備之綜合港口。
沈家門地名來歷起於何時無考,有據可查的則出現在北宋末。宣和五年(1123),徐兢(曾攝事河南雍兵、原武兩縣)隨
路允迪從定海(今鎮海)乘"神舟"出使高麗。就其國之山川、風俗、典章制度、以及接待之儀文、往來之道路,翌年撰就《
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四十卷,其中海道卷中記述定海(鎮海)至高麗(國都開城府)的海上航路。
"神舟"駛經虎頭山……招寶山……沈家門……梅岑……,其中對沈家門作如下描述:
"二十五日丁丑辰刻,四山霧合,西風作,張篷委地曲折,隨風之勢,其行甚遲,舟人謂之拒風。巳刻霧散,出浮稀頭、白峰、窄額門、石師顏、而後至沈家門,拋泊其門。山與蛟門相類。申刻風雨晦冥,雷電雨雹欻至,移時乃止。是夜就山張幕掃地而祭。……"
該地居民姓氏多家,尤以沈姓為多,故名"沈家門"。可在當代詩人
陳運和《沈家門漁港》一詩中,有佳句“詩之門 情之門 歸帆之門 同時向中國向世界打開 請進吧 這么多的夕照 簇擁著這么多的愛”。
地理位置
沈家門位於中國沿海東部的浙江舟山群島新區,舟山本島的東南部。
自然資源
沈家門漁港位於舟山本島東南側,面臨東海,背靠青龍、白虎兩山,構成了一條長約十里,寬約半里的天然避風良港,是中國最大的天然漁港,與挪威的卑爾根港、秘魯的卡亞俄港並稱世界三大漁港。它與海天佛國普陀山、海上雁盪朱家尖、海上仙山桃花島形成了東海旅遊的金三角。
沈家門早在清朝中期便形成了熱鬧的街市,曾有“市肆駢列,海物錯雜,販客麇至”的記載,素有“小上海”、“活水碼頭”之美譽。這裡常年萬船穿梭。每逢漁汛,沿海十幾個省市的幾十萬漁民雲集港內,桅檣林立,魚山蝦海,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海島漁港景觀。入夜,漁燈齊放,繁星如織,美不勝收。
沈家門常年匯集著各地的鮮活魚、蟹、蝦、貝、海水產品,每到夜幕降臨,沿港十裏海鮮排檔攤點,來自各地的品鮮商客遊人數不勝數。“嘗海鮮、觀海景、采海貨”成為沈家門漁港的又一特色旅遊項目。 沈家門漁港依山傍海,以觀海景、嘗海鮮、購海貨為特色,與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普陀山、朱家尖以及金庸筆下 的桃花島隔海相望。通過多年努力,沈家門夜排檔在華東地區及至全國均有一定的知名度,每年慕名而來的中外遊客絡繹不絕。每當夜幕降臨,濱江路上人聲鼎沸,夜排檔攤位綿延里許,與漁火交相輝映,是十里漁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歷史沿革
民國21年(1932年)始建鎮,2001年6月27日撤鎮建立街道。
沈家門街道陸地面積近18.7平方公里, 總人口13餘萬人。為
舟山市普陀區治。 沈家門地處我國南北海岸線中點,
長江、
錢塘江、
甬江入口交匯處,面臨浩瀚東海大洋,具有良好的區域位置和獨特的經濟優勢。與
挪威卑爾根港、
秘魯卡婭俄港並稱為世界三大漁港的
沈家門漁港,是集
外貿運輸、貨物吞吐、漁用補給、海上客運於一體的綜合性港口。沈家門還是全國最大 的海洋漁業捕撈基地,所在之舟山漁場水產資源豐富,可捕魚類300餘種,蝦蟹類80多種,年捕撈量12多萬噸。國際漁業合作也初顯端倪,遠洋捕撈已擴展到南北太平洋、西南大西洋、印尼等海域。 沈家門街道緊緊抓住工業經濟發展不放鬆,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在傳統產業的基礎上,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產品的質量和檔次不斷提高。現已形成以水產品加工為主體,船舶、機械、紙箱、塑膠、化工、印刷等業綜合發展的地方工業體 系,現有企業434家,其中水產品加工企業101家,是全國最大的水產品加工基地。同時沈家門又是全國最大的水產品集散基地。擁有近1000米的交易岸線和10萬平方米的錨泊港口,我國最大的水產品交易市場中國國際水產城就位於沈家門。
史料記載
據南宋寶慶《昌國縣誌》記載,縣內設有津渡"舟山渡"(今定海衜頭東嶽宮山下)、"竿纜渡"(今乾石覽鎮)、"金塘渡"(金塘島)。時,尚無沈家門渡之記載。
元大德《昌國州圖志》記載,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戶口統計,昌國州內有概管戶22640戶;民戶21606戶(內僧人戶43;儒戶58;灶戶702;醫戶43;匠戶54;軍戶171;打捕戶6)。總計人口126005人。沈家門人口聚居已多,稱之為岙。該志鄉村目記載:富都鄉占東北總9都,有德行、鼓吹二里;甬東村(在東)、茹侯村(在南)。有翁浦、蘆花、螺門、沈家門、小浦岙等83岙。該志津渡目又載:州內有"舟山渡"、"竿纜渡"、"金塘渡""沈家門渡"、"冊子渡"、"泗洲塘(堂)渡"。前三渡為南宋時所設,沈家門渡和冊子渡、泗洲塘渡系新增設。其中沈家門渡設立時間,應在元世祖忽必烈至元成宗鐵穆爾時期,且以《昌國州圖志》成書年份即大德元年(1297年)為下限。
元代,"舟山渡"作為官渡通航於慶元(今寧波)府與昌國州之間,"沈家門渡"則通航於昌國州城(今定海)及普陀山、朱家尖、桃花、
登步島、
六橫諸島間。沈家門岙居民需赴慶元、定海(今鎮海),先由沈家門渡口乘渡船或翻越山間小道至
昌國州城衜頭,再轉乘舟山渡船前往慶元和定海。
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昌國州為縣。明太祖以東南控海之地,乏兵以守,恐致寇害,命設衛所及巡檢司隸縣。十二年(1379年)立昌國守御千戶所,十七年設昌國衛及岑港、螺峰、寶陀(普陀)、岱山四所巡檢司。洪武十九年(1386年),湯和經略海上,奏請徙民廢縣,經王國祚面奏明太祖,力陳厲害,準留
舟山島547戶、8805人。翌年廢昌國縣。昌國衛遷象山東門島。舟山島上留守中中、中左兩千戶所。自此,昌國之稱易為舟山(縣城亦稱所城),隸屬昌國衛(象山),二十五年(1392年)改隸定海衛(今鎮海)懣洪武二十年(1387年),舟山所城南二里設"舟山關",設螺頭、椗次、大展、小沙、路口嶺(今勾山街道蘆花)、岱山6隘,沈家門寨、西碶寨、乾纜寨3寨和烽堠28處。其中沈家門寨屬舟山中左所管轄。時中中、中左兩所有千、百戶,鎮撫共37員;旗軍2240名。
沿海諸島(山),為潮汐相通,倭夷貢寇必由之道。防陸莫先於防海。明初,沿海每衛各造大青及風尖八漿等船,量其大小,給兵仗、火器,並調撥旗軍駕駛。據《中國海防史》記載,明朝廷對浙江海上禦敵有所調整,主要是罷水寨海船守備(守備為總兵之下,駐守城哨,位次於游擊將軍),確立水軍近海巡哨之制度。明成祖永樂年間(1403-1424年),在浙江,將各衛的兵船集中起來,在沈家門等處設立三水寨,以御倭寇於海上。
憲副曹時中數次臨沈家門水寨(時間無考),分別賦詩《又臨水寨》和《臨沈家門水寨》(按志書之序排列):
又臨水寨
揚旗秉鉞上艨艟,帆掛鯨淚破曉風。
山勢極臨昌國迥,潮聲猶帶石門雄。
三軍鼓銳唯聞令,諸將同心擬奏功。
幸遇遠人賓服久,不煩天子顧留東。
臨沈家門水寨
才微身老一書生,水寨春深坐訓兵。
山到極邊看有色,潮回大海聽無聲。
分屯裡堡三軍肅,鬥艦雲旗五色輕。
擊楫中流思共濟,敢於生死負皇明。
明永樂間,沈家門等三水寨(余兩水寨未點明)之設立,對加強浙江海上防禦能力作用極大。歷洪熙、宣德,至正統二年掣散水寨,歷時二三十年,後緣何掣散水寨呢?
1436年,明英宗朱祁鎮即位。未久,有人提出:自水寨建立後,"屢有倭賊登岸殺掠,皆因城守乏人及水寨海船重大,非得順風便潮,卒難駕駛,不能赴援。宜照洪武時例,各依衛所守備,改海船作快船,於巷(港)口守瞭,彼此就援,則倭賊畏懾,民人奠安矣。"朝廷同意,遂撤銷三個水寨。自此,朝廷棄遠洋防守,注重於近海和海岸防守,海防思想更趨保守。正統四年(1439年)和正統七年,倭寇入侵的得逞,引起明朝廷對海防之重視,遂採取一系列措施整飭海防。正統七年(1442年)二月,海防衛百戶羅賢提出,沿海每個衛所出船一隻,官軍100人,組成艦隊出海巡哨,以禦敵於海上。而巡按浙江監察御使趙忠和總督備倭都指揮僉事陳暹擔心水軍"假此為由,出境謀利,反誘倭寇入境侵擾",而不予來納。翌年八月,任總督備倭的李信提議:"永樂中,原於沈家門等處立三水寨,合兵聚船,以備倭寇,海一向寧息。正統二年(1437年)始掣散水寨,各守地方,自此海盜益多。又況海寧、臨山等衛,無港泊船,遇有儆意,拒敵良難,乞復舊為便。"要求恢復永樂年間海上禦敵之法,再重設沈家門等水寨。當時整飭浙江備倭事的戶部侍郎焦宏未予同意。此前,即正統七年(1442年)二月,巡按浙江監察御史趙忠和李信的前任總督備倭陳暹提出:"觀海、定海(指鎮海)、臨山、寧海(海寧)四衛,雖皆近海,然多漲沙,倭寇卒難登岸。惟定海(今鎮海)所屬烈港、沈家門、黃溪港正衝要之所,乞將四衛並所屬官軍海船,各分其半,每三月一交代,俱赴烈(瀝)港停泊,往來於沈家門。黃溪港及本境海道巡哨。並其它衛所調哨官軍,每年俱正月中出海,七月中各還本衛所屯守、庶勞逸相均,防守不誤。"此建議被朝廷採納,浙江遂建立起各衛所水軍近海巡哨和觀海、定海、臨山、寧海四衛以部分兵力巡哨衝要海道之制度。浙江的防禦體制是總督備倭領導下的南北兩大防區之防守和各衛分散進行海上巡哨相結合。海上防守除集中部分兵力外,基本由各衛分散進行,勢單力弱,遠不如福建所設的水寨。
對沈家門水寨設立時間,亦有一說為洪武年間。總督胡宗憲《御海洋》文云:沈家門居定海(鎮海)之東,相去二潮,乃寧紹之外戶也。陳錢、馬跡、大衢、洋山乃沈家門之外藩也。沈家門水寨乃信國公之所設,四山太遠,孤懸海中,難於聲援,不若沈家門與定海哨報極易策應(見《籌海圖編》卷十二)。胡宗憲又在《舟山論》中寫道:我太祖神明光見,置昌國於其上,屯兵戍守,誠至計也。信國以其民孤懸,徙之內地,改隸象山,止設二所,兵力單弱。雖有沈家門水寨,然舟山地大,四面環海,賊舟無處不可登泊;設乘昏霧之間,假風潮之順襲至。舟山海大而哨船不多,豈能必御之乎?愚以為定海(今鎮海)乃寧紹之門戶,舟山又定海之外藩也,必修復其舊制而後可(見明天啟《舟山志》冊一)。
沈家門史為貢道、倭寇必經之路。明代宗景泰四年(1453年)四月,日本第二期第三次10艘勘合貿易船經雙嶼港抵達普陀山,停泊蓮花洋後,明朝官府派出彩船百餘艘前去歡迎,環繞使船贈送淡水、酒、食糧等物,待使船駛進沈家門時,寧波府官員又乘坐畫舫50餘艘,吹角打鼓前往迎接,然後由寧波巡檢司派官船引航經定海(今鎮海)駛入寧波港……貢道所經,於入寇最邇。明世宗嘉靖乙卯(1555年)夏,倭船百餘只突犯普陀而入據之,遂至東陲鼎沸。及徵兵七省,費金錢四十餘萬,幸而撲滅。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月,賊舟漂至沈家門,副使王詢、總兵
俞大猷令把總誘降五十三人,悉斬之。
明穆宗隆慶三年(1569年),舟山中中、中左兩所選精壯兵丁526名建設舟山營,設把總官而馭,以五哨官月於三、六、九操習兵器,四時交會。其中舟山正兵哨:汛期,把總、哨官領兵船泊沈家門,聽參將隨宜調度。明張時徹(1504-?年),鄞縣人,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防海議》:"……今日之海防會哨,分於外海為第一重山,沈家門、馬墓(目)之師為第二重,總兵督發兵船為第三重,倭夷之舟航勿與也;火器飈發,倭夷之短兵勿與也。折蛇豕之勢,而免內地震駭之虞。"言海防之重要,海防固,則內地固,從中亦見沈家門水師之重要。又據《浙洋守御論》記載:"沈家門可避四面颶風;石牛港、烏沙門可避二面颶風……"
為加強舟山防禦,明熹宗天啟二年(1622年),調山東濟寧游擊將軍何汝賓(蘇州人)任舟山參將,翌年擢為寧紹副總兵,其對軍事頗有研究,有軍事著作《兵錄》傳世。何氏於天啟六年編修成《舟山志》,"示險要,列兵防",為明代舟山唯一官修志書。其山川目載,舟山有港15:舟山關港、岑港、烈港、雙嶼港、馬墓(目)港、長峙港、長途港、穿鼻港、沈家門港、白沙港、石牛港、岙山港、青龍港、沍泥港、忝呑港。其中沈家門港:"總哨兵船駐此。"又載沈家門寨:"原系水操之地,有軍防守,近背販同(皆取回)。番船去來皆泊此。內有趙岙、南岙、蘆花岙、大岙,去寨三五里,向居民築牆大岑,阻截總路。近徑由水路或聞道而入,累被劫掠,更須慎御,庶克有濟。"沈家門山:"正兵哨駐此。"舟山正兵哨,配中軍把總1員,旗牌兼領哨1員,福船2艘、冬仔船1艘、烏船2艘、沙船3艘、民唬船7艘、軍唬船2艘、划船6艘,民捕舵兵425名、軍捕舵兵並貼協駕軍兵90名。舟山水師所用之海舟,以烏槽船為首,與大福船同列一等。"耐波濤,且御火,能容百人,底尖上闊,艏昂艉高,樓三重,帆桅二。"
明代,劈有杭州至補陀山(普陀山)的水上交通路線:杭州啟程,到寧波府後,入西郭門,出東大門,到桃花渡,上香船(燒香船)去普陀山,經70里到定海(今鎮海),出渾(橫)水洋,順風甚快,無風難期,經150里到舟山所(今定海),又80里到沈家門,過蓮花洋、石牛港、缶八孟山,共70里到普陀山。至天啟年間,舟山境內渡口大多廢棄,《舟山志》載:舟山中中、中左兩所只存旗軍1116名,沈家門渡、金塘渡、冊子渡、四洲堂渡、嵩梓渡(大榭)皆廢;舟山渡、竿纜渡仍通航。
綜上所述,簡言之:
沈家門 距今884年前的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徐兢出使高麗,乘"神舟"由定海(今鎮海)出發,途經並泊沈家門。翌年撰成《奉使高麗圖經》。其海道卷中記載:"……山與蛟門相類,其勢連亘,尚屬昌國縣。其上漁人、樵客叢居十數家。就其中以大姓名之。……"此為沈家門地名最早之記載。
沈家門渡 設於元大德元年(1297年),距今已有710年歷史。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昌國州判官馮福京、邑人鄉貢進士郭薦等修成《昌國州圖志》,為著名的《宋元四明六志》之一。至元二十年(1283),昌國州內有居民4萬4千餘戶,12萬6千餘人,地處舟山島東南端的沈家門,亦因居民聚居多而被稱為沈家門岙,為富都鄉九都八十三岙之一岙。且正式設立沈家門渡,置有渡船,且行駛一定航線,有一定航班。實為沈家門民用港之雛形。
沈家門寨(水寨)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廢昌國縣後,信國公湯和所設,距今已620年。原為水操之地,有軍防守。《中國海防史》載:"……宜照洪武時例,各依衛所守備,改海船作快船,於港口守瞭,彼此就援。
沈家門水寨 《中國海防史》記載,永樂間浙江設有三個水寨。"在浙江,將各衛的兵船集中起來,在沈家門(今
舟山普陀區沈家門鎮)等處設立三水寨,以御倭寇於海上。"對於三水寨之作用,正統八年(1443年)八月,時任總督備倭的李信如此評價:"永樂中,原於沈家門等處立三水寨,合兵聚船,以備倭寇,海道一向寧息。"沈家門等三水寨對整個浙江的防禦所起作用由此可見。掣散水寨緣由,立水寨加強海防,而陸上城守乏人,倭賊登岸殺掠,水寨之海船重大,須得順風便潮,卒難駕駛,不能赴援。正統二年(1437年)始,掣散沈家門等三水寨。
沈家門港 明天啟《舟山志》載,沈家門港:總哨兵船駐此。
縱觀古代沈家門港發展史。可分元代的民用港雛形,明代的軍港。元代的沈家門渡,若非朝代更迭,沈家門民用港一定會向正常方向發展,但元朝統治中國僅百年就宣告結束。
明朝廷因倭患與內亂,徙民廢縣,駐紮軍隊,沈家門港遂向軍港發展。洪武二十年置沈家門寨,明成祖朱棣永樂七年(1409年)立沈家門等三水寨,至明英宗朱祁鎮正統二年(1437)掣散水寨,歷時28年。這28年為沈家門軍港史上鼎盛時期。至明末正式定為沈家門港,其仍為軍港。
從元大德元年(1297年)到明思宗崇禎17年(1644年,未含明魯王朱以海移駐舟山之歷史),在沈家門港前期古代史中,歷經了沈家門渡-沈家門水寨-沈家門港漫長的347年發展之路。
沈家門港為今
舟山港的組成部分,沈家門港古代史亦為舟山港古代史之組成部分。既然元代設有"沈家門渡",那么,探源沈家門港的歷史,應始自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