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漢語文字)

〇(漢語文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〇(讀音為líng)是一個漢語漢字,部首為囗部。字義為數的空位,同“零”。多用於表示頁碼或年代等。同時也是一個姓氏用字。

有多個證據證明“〇”是中國人最早創造的。13世紀元朝時,中國正式開始使用“〇”表示數字的空位。1973年《現代漢語詞典》開始收錄“〇”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〇
  • 拼音:líng
  • 部首:口 
  • 字碼:統一碼:基本區 U+3007
  • 五筆:五筆86LLLL,五筆98NNNN
  • 注音:ㄌㄧㄥˊ
  • 總筆畫:1
  • 四角號碼:00000 
字源流變,詳細釋義,文字性質,用法辨析,形體結構,

字源流變

“〇”字起源較遲。從字源上說,“〇”比“零”的歷史遲得多。在中國古代,從結繩記數到籌碼記數,再到算盤計數,均無“〇”的標識。在算籌記數的年代,如果出現“〇”數位,則用空格來表示。古韻書中,有一個冷僻字“曐”,字義與讀音皆同“星”。後來,武則天曾以“〇”替代“曐”,卻並非用於記數,只能算是韻音符號。金世宗大定年間,司天監趙知微奉命重修《大明曆》,遇有數據空位,就用“〇”來表示,如,“309”記作“三百〇九”。自此,用“〇”代替以往數位中的空格,漸成慣例。
關於“〇”的起源地,有觀點認為在中國,其中有四個證據。中國文字是象形文字,中國古字中就有“〇”,它是圓的最早寫法。蔡美彪認為,大約江南在南宋末,北方在金元初,數學著述中已出現了“〇”。邵漢瑾認為,直到公元870年印度才發現“〇”的記載。中國古代為了書寫方便逐漸將“口”寫成“〇”。“〇”的首創者,還是中國人。“〇”的首創者是中國人的第四條證據是《大明曆》中已經有使用“〇”的例證。
“〇”的起源地在中國,而“0”的發明者是印度人,中國數碼字“〇”與印度——阿拉伯數字“0”在符號的創造上是相似的,但相似並不等於相同,“〇”與“0”仍然是涇渭分明的兩個數碼字。
“〇”這個數碼字是中國人最早創造的。從漢字的起源及演變來講,古文字里就有“〇”。“〇”是這樣演變的:“〇”→員→〇圓(簡化作圓)。古文字的圓形結構到後來無例外地都變成了方形。圓形演變為方形,是隸書演變的結果。有人認為古文字形體具備四相:點、直線、弧線、封閉圓。到了楷書時弧線和封閉圓便逐漸消失,古文字的四相到楷書時只剩下了點和直線兩相,漢字也由不易書寫的以曲線為主的古文字,發展為容易書寫的以直線為主的筆畫文字,這是漢字歷史演變中進步的象徵。在漢字演變的歷史過程中,“〇”筆畫形態的消失,正是包含了這重要的歷史內涵,這進一步證明了,“〇”在漢字演變過程中以圓形(〇)數碼字存在的真實性。武則天造了一個“〇”指星,違背了漢字發展規律,自然也不可能流傳下來。
從中國人對宇宙演變過程的認識來看,“〇”無疑也是中國人最先創造的。《周易》把乾卦爻辭由文字表示轉化為數字表示,開創了數學二進位制的先河。以“1”為已知,“〇”為不知(初級的疊加變數),再由“〇”的不知又以“1”為新知(高級的瞬時變數),即1→〇→1的公式來代表對宇宙事物的一個認識過程或變化過程,用來指導人們理解掌握宇宙外一切事物的變化發展與趨向,預測世界的未來。科學家萊布尼茨最先發現《易傳》中卦圖排列同他的二進制數表示的一致性經過研究發現,《易傳》的生成觀和萊布尼茨的進制數的關係極其驚人地相似。
從漢字是象形文字的角度來看,“〇”很可能就是中國人最先創造的。“〇”最初稱圓或圈,與漢字是象形文字相關,因為中國先民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看到太陽、月亮、星星,甚至包括整個銀河系的星辰,都是圓形的。地球也是圓的,地球的南北極圈也是圓的,地球的公轉或自轉,無不圍繞著“〇”的軌道運行,也可以說人是在“〇”的環境裡生活的。“〇”這個數字元號是中國先民在認識大自然的過程中,從生產實踐中抽象出來的。
英國科學史專家李約瑟博士經過多年的研究後得出,“零”產生於中印文化,中國首先使用的位值制促進了零的出現,印度、南亞等地的數字是在中國籌算和位值制的影響下,才創造了零。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期,中國就已採用了位值制,甲骨文中已有了“六百又五十又九(659)等數字,明確地使用了10進位。在古代的曆法中用“初”“本”等字表示開始的數字,“本”和“初”就是中國早期零的代號。公元5世紀印度的數學家制定了零的數字元號。在10進位中用一個點(後來用圓圈)來表示空位,這使得多位運算大大地簡化了。唐時印度天文學家瞿縣悉達曾在中國任太史職。開元六年(公元718年)由他編纂的《開元占經》一書介紹了“天竺九執曆法”,其中提到“九數進十,進入前位,毎空位處,恆安一點”但並未被中國採用。長期以來,中國用□號表示脫落的文字或空位。直到13世紀元朝時,中國才正式開始使用〇表示數字的空位,而零(〇)的符號在中國最早見於史冊的是1247年秦九韶的《數書九章》。
漢字辭書中原本並沒有收錄“〇”字。1973年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作為詞條之一,開始有了“〇”。從此,“〇”被認定為一個漢字。

詳細釋義

①〇,數的空位,用於數字中,多用於表示頁碼或年代。如:三〇六號,二〇二〇年。
②〇,表示“無”“沒有”。
③〇,姓。重慶有以“〇”為姓的市民。
④〇,同“星”。唐武則天所造字。《集韻·青韻》:“曐”,或省作“星”,唐武后作“〇”。

文字性質

“〇”字是個特殊的漢字。關於“〇”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〇”不是漢字,因為漢字是方塊字,由筆畫組成,而“〇”是無法分析筆畫的;另一種意見認為“〇”是漢字,因為最常用的《新華字典》和《現代漢語詞典》都收錄了“〇”。語言文字專家認為“〇”是個“準漢字”,即它具有漢字的功能,卻又不同於一般的漢字。
“〇”作為一個基數詞,常與漢語數目字“一、二、三、四、五”等一起套用(一九〇五、三七〇三八),既然“一、二、三、四、五”等都被看作漢字,那么就沒有理由說“〇”不是漢字。漢字有形體、聲音、意義三個方面。漢字“〇”也有這三方面內容:形體,“〇”;聲音,“ling”;意義,①表“空位”,②表“沒有”。
“〇”作為漢字收錄辭書中,它首先增強了漢字大小寫一一對應的系統性。漢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大寫分別是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而惟獨數字“零”在這方面卻成了“缺腿”,“零”還沒有一個小寫數字與之對應。可見“〇”進入漢字型系中不是偶然的,而是漢語大小寫數字系統化的必然結果。從實用的觀點看,“〇”字書寫簡單,只一畫,這顯然要比漢字“零”(十三畫)用起來方便得多。同時,它也符合漢字規範化的“從俗,從簡,書寫方便”三個原則。
目前在計算處理時,於“〇”的前面有△的特殊記號,顯然與眾不同。由此看來,“〇”既是一個數字(自然科學),也是一個現代漢字(社會科學),屬於跨學科的邊緣學科的對象。

用法辨析

“〇”字在“音序檢字法”里,被列在“L”字母中,拼音為“líng”。而在“部首檢字法”里,它雖然只有一畫,卻被列入“難檢字表”中。“〇”在“四角號碼檢字法”里,四個角都是0,它的號碼為“0000”。
“〇”有表示零的意義,即“沒有”或不存在的意思。但“〇”不能等同於“零”。因為“〇”在行文書寫時,不作零使用。在中國古文中,“零”從來就不是數詞,即便有了“〇”,也只是作空位符使用。大約是在讀音和語義上,“零”與“〇”相近,隨著阿拉伯數字的引入和推廣,近代人才將漢字的“零”假借為數字的“0”,用於漢語大寫,與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並列。為了防止塗改作偽,在書寫票據、契約等特殊文書時,通常以中文大寫的“零”,替代中文小寫的“〇”。
“〇”在漢字系統中僅僅用於數字表示中補位,它不是一個可以自由套用的數字。作為漢字的“〇”,它的運用與數學上的“空位”表示法有關。“空位”的表示,首先是從數學上的演算開始的。因為演算時用籌式(即數碼),碰到有空位的數字,用筆寫下來的時候,容易引起差誤,所以創造一種“0”號以代空位。“0”號的運用,最早見於宋代數學家的著作。但是,在當時一般的書面語言裡還不是用“零”字來表示。據《辭源》考證,用“零”字表“空位”是從明代開始的。漢字“〇”表示“空位”的用法的套用較比“零”字要晚些時候。從一些辭書中就可看出這一問題。例如,《新華字典》在20世紀50年代出版的版本中沒收“〇”字,到了20世紀70年代,《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四角號碼新詞典》等詞典才相繼將“〇”作為漢字收錄了進來作為漢字收錄辭書中,它與“零”字都有表“空位”的用法,但二者並非是等價的。
如果空位鄰近的數字的位次已經被“十、百、千、萬”等明確地表示出來了,那么只能用“零”,而不能用“〇”,並且這時,一個“零”還可以表示不止一個空位。例如:一千零八不能寫成一千〇八或一千〇〇八,一萬零八不能寫成一萬〇八或一萬〇〇〇八。
如果空位鄰近的數字的位次不明確,那么“零”與“〇”都可以使用,不過這時,有多少個空位就要用多少個“零”(或“0”)來表示。例如:一零零八可以寫成一〇〇八, 一零零零八可以寫成一〇〇〇八。
另外,在表示重量、長度、時間、年歲時,中間雖然沒有空位,但如果要強調零頭的話。只可用“零”,而不可用“〇”。例如:二十斤零一兩不能寫成二十斤〇一兩,一尺零一寸不能寫成一尺〇一寸,五點零十分不能寫成五點〇十分,一年零八個月不能寫成一年〇八個月。
按照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國家標準,漢字數字“〇”、阿拉伯數字“0”以及英文字母“O”不能混淆。阿拉伯數字“0”,用作計量時(讀位法),漢字書寫形式為“零”;用作編號時(讀數法),漢字書寫形式為“〇”。例如,301醫院可寫作三〇一醫院,不可寫作三零一醫院;2017年可寫作“二〇一七年”,不可寫作“二零一七年”。再如,零件不能寫作“〇件”;零售不能寫作“〇售”;零零碎碎也不能寫成“〇〇碎碎”。

形體結構

“〇”按筆畫應該稱之為“圓”。可是,在漢字筆畫名稱里卻沒有“圓”這一說法。“〇”可以說是最難寫的漢字,一是它的筆順難以規範,二是即便規範了也很難寫圓。
楷書漢字完全是由筆畫組成的方塊形符號。作為漢字“〇”,它既不是由筆畫組成的,也不是方塊形體,而是一個準標的封閉的圓圈,因此,它首先突破了漢字的方塊形體。現行漢字是由筆畫構成的,點、橫、豎、撇、捺、挑、鉤、折是構成漢字的八種主要筆畫,而漢字“〇”它根本不屬於這八種筆畫中的一種,所以,它又突破了漢字結構的筆畫系統。此外,“〇”字還突破了楷書向四面八方用筆和不斷起落筆的書寫方法。可見漢字“〇”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漢字。
從漢字部首筆畫來看,由於“〇”是一個封閉的圓形,無法歸部,也無法分解為筆畫,所以在《現代漢語詞典》和《新華字典》的“部首檢字表”中,都查不到“〇”。《新華字典》為了便於讀者查找,已將“〇”歸入“難檢字筆畫索引”的一畫下。1978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一書把“〇”歸屬於“難字檢查表”一筆“口”(圍)的部首之中,注釋為“數的空位(同零),多用於數學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