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拼音:bō)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此字在已有古文字材料中最早見於戰國文字,也見於《詩經》等戰國前等著作。“波”本義指江、河、湖、海等因震盪而引起的起伏不定的水面,引申為動詞,指波浪起伏,又指牽涉到。近代作為物理學名詞,指一種能量傳遞的方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波
- 拼音:bō
- 部首:氵
- 五筆:IHCY(86);IBY(98)
- 倉頡:EDHE
- 鄭碼:VXI
- 筆順:點、點、提、橫鉤、撇、豎、橫撇、捺(編號:44153254)
- 字級:一級(編號:1261)
- 平水韻:下平聲·五歌
- 總筆畫:8(部首3,部首外5)
- 四角碼:34147
- 統一碼:基本區 U+6CE2
- 結構:左右結構
- 異體字:𣴫、溊
- 注音字母:ㄅㄛ
- 造字法:形聲字
文字源流
詳細釋義
讀音 | 詞性 | 釋義 | 英譯 | 例句 | 例詞 |
---|---|---|---|---|---|
bō | 名詞 | 江湖海洋上起伏不平的水面 | wave; ripple | 波浪;波濤;波瀾;波紋;碧波;隨波逐流 | |
水流 | |||||
比喻事情的意外變化 | 晉·陸雲《贈汲郡太守》詩之四:“風澄俗儉,化靜世波。” | 波折;風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
比喻流轉的目光 | 暗送秋波 | ||||
物理學上指振動在介質中的傳播過程。波是振動形式的傳播,介質質點本身並不隨波前進。最常見的有機械波和電磁波。通常也可分為橫波和縱波 | wave | ||||
潮流;風氣 | 晉·陸雲《贈汲郡太守》:“風澄俗儉,化靜世波。” 唐·柳宗元《與楊誨之第二書》:“而子不謂聖道,抑以吾為與世同波,工為翦翦拘拘者?” | ||||
古代蜀方言對老人的尊稱 | 宋·范成大《吳船錄》卷上:“蜀中稱尊老者為波,祖及外祖皆曰波。又有所謂天波、日波、月波、雷波者,皆尊之之稱。” 宋·無名氏《愛日齋叢鈔》卷五:“林謙之詩:‘驚起何波理殘夢。’自註:‘述夢中所見何使君,蜀人以波呼之,猶丈人也。’” | ||||
書法指捺的折波 | 晉·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宋翼)每畫一波,常三過折筆。” 南朝·梁武帝《答陶弘景論書書二》:“復當以點畫波撇論極諸家之致。” | 波磔 | |||
古水名。源出今河南省魯山縣西北,南流入滍水(今沙河) | 《周禮·夏官·職方氏》:“其川滎、雒,其浸波、溠。” | ||||
古縣名。 漢置,屬河內郡。 治所在今河南省濟源市東南 | 《漢書·地理志上》:“河內郡……縣十八:懷,汲,武德,波,山陽……” | ||||
古州名。唐置,屬嶺南道。治所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大新縣西南安平 |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嶺南道,諸蠻州九十二:……波州。”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廣西五·太平府》:“安平州,本西原洞蠻地,唐波州置於此。宋皇佑初,改置安平州,隸太平寨。” | ||||
(Bō)姓氏用字 | |||||
動詞 | 水流激盪 | wave; ripple | 戰國·屈原《九歌·湘夫人》:“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管子·君臣下》:“夫水波而上,盡其搖而復下,其勢固然者也。” 潘漠華《飄泊者》詩:“他底眼,只茫然的睜著,任迷茫的前事,綠水似的波過他底心頭。” | ||
比喻挑起事端,製造混亂 | 宋·蘇舜欽《答韓持國書》:“友讎一波,共起謗議。” 清·魏源《聖武記》卷八:“二十四年大開海禁。 閩、粵、浙、吳,航天萬里,鯨鯢不波。” | ||||
牽涉到;影響到 | spread | 南朝梁·張率《清涼》詩:“羅帷夕風濟,清氣尚波人。” 李劼人《死水微瀾》第五部分二:“大概都市上的人,過慣了文雅秀氣的生活,一旦遇著有刺激性的粗豪舉動,都很願意欣賞一下;同時又害怕這粗豪波到自己身上,吃不住。” | |||
逃;奔走 | 《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企喻歌辭之一》:“鷂子經天飛,群雀兩向波。” 《太平廣記》卷二六三引唐·張鷟《朝野僉載·李宏》:“商旅驚波,行綱側膽。” 清·褚人獲《堅瓠補集·辭薦館》:“來年二月清明後,又袖封筒到處波。” | ||||
助詞 | 句中襯字,無義(多見於早期雜劇唱詞) | 元·朱凱《昊天塔》第四折:“他兄弟每多死少波生。”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折:“我受盡了些雪壓波風篩。” | |||
語氣助詞。用於句末,相當於“吧”(多見於早期白話) | 元·無名氏《貨郎旦》第二折:“你識字替他寫一紙文書波。” 清·洪升《長生殿·疑讖》:“客官,你一面吃酒,我一面告訴你波。” 端木蕻良《渾河的急流》:“水芹子咽,回家波。” | ||||
bì | 介詞 | 沿,順著 | 《漢書·西域傳序》:“從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車,為南道。” 顏師古註:“波河,循河也……波音彼義反。” 《漢書·諸侯王表序》:“波漢之陽,亘九嶷,為長沙。” 顏師古註:“波漢之陽者,循漢水而往也。” | ||
bēi | 名詞 | 通“陂”。 池塘 | 《漢書·貨殖傳·巴寡婦清》:“水居千石魚波,山居千章之萩。” 顏師古註:“波讀曰陂。言有大陂養魚,一歲收千石魚也。” |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注
康熙字典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提示
書法欣賞
音韻匯集
韻書集成
韻書 | 字頭 | 小韻 | 韻攝 | 聲調 | 韻目 | 聲母 | 聲類 | 開合 | 等第 | 清濁 | 反切 | 擬音 |
---|---|---|---|---|---|---|---|---|---|---|---|---|
廣韻 | 波 | 波 | 果 | 平聲 | 下平八戈 | 幫 | 合口呼 | 一 | 全清 | 博禾切 | puɑ | |
集韻 | 陂 | 止 | 平聲 | 上平五支 | 幫 | 開口呼 | 三 | 全清 | 斑(班)糜切 | piɛ | ||
波 | 果 | 平聲 | 下平八戈 | 幫 | 合口呼 | 一 | 全清 | 逋禾切 | puɑ | |||
賁 | 止 | 去聲 | 五寘 | 幫 | 開口呼 | 三 | 全清 | 被(彼)義切 | pjɛ | |||
禮部韻略 | 平聲 | 戈 | 補禾切 | |||||||||
增韻 | 平聲 | 支 | 班糜切 | |||||||||
平聲 | 戈 | 補禾切 | ||||||||||
中原音韻 | 波 | 陰平 | 歌戈 | 幫 | 開口呼 | 全清 | puɔ | |||||
中州音韻 | 平聲 | 歌戈 | 巴磨切 | |||||||||
洪武正韻 | 悲 | 平聲 | 二支 | 幫 | 博 | 全清 | 逋眉切 | pie | ||||
波 | 平聲 | 十四歌 | 幫 | 博 | 全清 | 補禾切 | puo | |||||
分韻撮要 | 波 | 陰平 | 第二十三科火貨 | 幫 |
上中古音
時代 | 聲韻系統名稱 | 韻部 | 聲母 | 韻母 |
---|---|---|---|---|
先秦 | 高本漢系統 | p | wa | |
先秦 | 王力系統 | 歌 | p | uai |
先秦 | 董同龢系統 | 歌 | p | uɑ |
先秦 | 周法高系統 | 歌 | p | wa |
先秦 | 李方桂系統 | 歌 | p | ar |
西漢 | 歌 | |||
東漢 | 歌 | |||
魏 | 歌 | a | ||
晉 | 歌 | a | ||
南北朝 | 宋北魏前期 | 歌戈麻 | wɑ | |
南北朝 | 北魏後期北齊 | 歌戈 | wɑ | |
南北朝 | 齊梁陳北周隋 | 歌戈 | wɑ | |
隋唐 | 擬音/高本漢系統 | p | uɑ | |
隋唐 | 擬音/王力系統 | p | uɑ | |
隋唐 | 擬音/董同龢系統 | p | uɑ | |
隋唐 | 擬音/周法高系統 | p | uɑ | |
隋唐 | 擬音/李方桂系統 | p | uâ | |
隋唐 | 擬音/陳新雄系統 | p | uɑ |
方音集成
方言類別 | 方言點 | 聲母及韻母 | 調值 | 調類 | 備註 |
---|---|---|---|---|---|
官話(北京官話) | 北京 | po | 55 | 陰平 | 未註明異讀原因 |
pʰo | 55 | 陰平 | |||
官話(冀魯官話) | 濟南 | pɤ | 213 | 陰平 | |
官話(中原官話) | 西安 | pʰo | 21 | 陰平 | |
官話(西南官話) | 武漢 | po | 55 | 陰平 | |
官話(西南官話) | 成都 | po | 44 | 陰平 | |
官話(江淮官話) | 合肥 | pʊ | 212 | 陰平 | |
官話(江淮官話) | 揚州 | po | 21 | 陰平 | |
晉語 | 太原 | pɤ | 11 | 平聲 | |
吳語 | 蘇州 | pu | 44 | 陰平 | |
吳語 | 溫州 | pu | 44 | 陰平 | 文讀 |
pøy | 44 | 陰平 | 白讀 | ||
湘語 | 長沙 | po | 33 | 陰平 | |
湘語 | 雙峰 | pʊ | 55 | 陰平 | |
贛語 | 南昌 | pɔ | 42 | 陰平 | |
客家話 | 梅縣 | pɔ | 44 | 陰平 | |
粵語 | 廣州 | pɔ | 53/55 | 陰平 | |
粵語 | 陽江 | pɔ | 33 | 陰平 | |
閩語(閩南片) | 廈門 | pʰo | 55 | 陰平 | |
po | 55 | 陰平 | 新讀 | ||
閩語(閩南片) | 潮州 | po | 33 | 陰平 | |
閩語(閩東片) | 福州 | pʰɔ | 44 | 陰平 | |
閩語(閩北片) | 建甌 | pɔ | 54 | 平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