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姓,從字面意思可以理解,是姓氏。下面講述的“波姓”的七個淵源,以及歷史上,波姓比較出名的代表人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波姓
- 拼音:bō
- 性質:漢字
- 意思:姓氏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第六個淵源,第七個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波渣立,波才,
基本介紹
波[波,讀音作bō(ㄅㄛ),亦可讀作pō(ㄆㄛ)]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東夷族,出自夏、商、周王朝時期古河流波水,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與古老的姜姓、姬姓一樣,波姓亦是以水名為姓,即以所居河流及其流域名稱為姓氏。遠古時期,發源於霍陽山西川之水被稱作“波水”,古人類依水而居,因以為姓氏,稱波姓,讀音作bō(ㄅㄛ),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與姜姓、姬姓同期而源,為東夷族人的原始姓氏。霍陽山,亦稱“南嶽山”。這個“南嶽”,非湖南省衡陽市境內的南嶽衡山,而是以漢武帝劉徹敕封的小南嶽為名,亦稱小衡山。霍陽山地區在春秋時期屬於楚國潛邑,在戰國初期起即建有城池,至南朝梁國時期改置為霍州,後在梁天監六(公元507年),改置為岳安郡岳安縣。隋朝開皇初年以霍陽山為名改稱霍山縣。唐朝以後曾一度改名為開化縣、武昌縣、盛唐縣。明朝弘治年間復置為霍山縣,並一直稱其名至今。霍陽山屬於大別山北麓,故城舊址在今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西部。
據史籍《水經注》中的記載:“波水,出霍陽西川大嶺東谷。”波水,即今淮河的支流東淠河,亦稱潛水,是著名的“亞洲第一壩”之佛子嶺水庫的主源上游。佛子嶺水庫始建於1952年1月,竣工於1954年9月,是新中國第一座鋼筋混凝土連拱壩水庫,該庫控制流域面積一千八百四十餘平方公里,設計水位一百三十米,相應庫容四億九千六百立方米;電站裝機容量三萬一千瓦,平均年發電量一億兩千四百萬瓦,灌溉耕地面積三百萬畝。
在遠古波水流域,古人類依水而居,因以為姓氏,稱波姓,讀音作bō(ㄅㄛ),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與姜姓、姬姓同期而源,為古東夷族人的原始姓氏之一,歷史非常悠久,史稱波氏正宗。
註:
該支波姓家族之姓氏為姓,而非氏。
第二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滎雒吏,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古播澤,在豫州,亦稱滎播、滎澤、滎波、洛水、兗水、洛河。豫州,是東漢時期的一個大州之名,轄六個郡、國,九十七個縣,治所在譙(今安徽亳州),整個轄區包括今河南南部、淮河以北、伏牛山以東的河南東部、安徽北部、江蘇西北角及山東西南角一帶地區。其間有一大澤,稱播澤,全名叫作“滎播澤”播澤,即滎波、滎澤。在史籍《史記·夏本紀》中記載:“滎播既都。”司馬貞指出:“《古文尚書》作‘滎波’,此及今文並雲‘滎播’。”在典籍《周禮·夏官·職方氏》中也記載:“其川滎雒,其浸波溠。”漢朝學者鄭玄註:“滎,兗水也,出東垣,入於河,泆為滎。滎在滎陽,波讀為播,典籍《書·禹貢》中說:‘滎播既瀦。’”
滎雒,即滎雒吏,亦稱滎波吏、播吏,自東周王朝以來就一直設有,直至唐朝大周皇帝武則天執政時期以後方廢黜,負責掌管洛水兩岸的水利工程建設和防洪減災諸事宜,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波氏、播氏、滎氏,波氏讀音作bō(ㄅㄛ)。
第三個淵源
源於禽名,出自西周經典崇拜之禽沸波,屬於以圖騰崇拜為氏。沸波,古代所稱的禽鳥之名,亦稱王睢、睢鳩,就是今天俗稱的魚鷹,學名鸕鶿(Phalacrocorax carbo),屬鳥綱鵜形目鸕鶿科,在中國有五種,幾乎遍布全國各地。在典籍《詩經》中有一首流吟千古的著名詩句:“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中所稱之“睢鳩”,俗名就是“沸波”,以其“浮游於水,奮紮上下,水之沸波,取魚如戲”而名,是中國古代人類最早馴化的禽類之一,也是千百年來為漁者的重要捕漁工具,名列五禽六畜,是古淮河流域漁民供奉的圖騰之一,稱沸波神。在典籍《禽經》中記載有:“王睢,魚鷹也。詩謂之睢鳩,淮南子謂之沸波。”
漁民,在中國上古時代歷來就是“賤民”之屬,多無姓氏,在以魚鷹為主要獵漁工具的漁民後代中,有以其“沸波”之名為姓氏者,稱波氏,讀音作bō(ㄅㄛ),是非常古老的圖騰化職業姓氏之一。
註:
古詩《關睢》:
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第四個淵源
源於西南夷,出自商王朝時期古蜀國原始嫡庶之分,屬於以分宗稱謂為氏。在商末周初,在原居於四川地區的古蜀國住民中,稱年長、輩份高、受民眾尊敬者為“波”,至今仍是彝族、苗族、羌族、傣族等少數民族當中對長者的普遍尊稱,沿用數千年而無歇。在史籍《范成大·吳船錄》中記載有:“蜀中稱尊者為波,祖及外祖皆曰波。”該稱謂在西周王朝統治古蜀、巴地區後,經春秋、戰國時期晉國、楚國、秦國分別占據古蜀、巴地區以後,漢文化逐漸浸化巴、蜀乃至西南地區,“波”被用來分鑒宗族嫡庶,因此有長支嫡系宗族或部落者,以“波”為姓氏,以別於庶支宗親。另外,在古代,許多傣族男子在婚前沒有固定姓氏,婚後生育了子女之後,大多數改稱波氏,讀音作bō(ㄅㄛ),例如在雲南西雙版納景洪地區的傣族,將父親、母親的哥哥和姐夫都稱為“波竜”,漢義就是“伯父、大爹”,其族支彼此之間為非聯姻關係。
傣族波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以及相鄰的西南地區壯族、苗族、畲族、藏族等少數民族中。
第五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水工設施官員陂川吏,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據史籍《前漢·江都易王傳》記載:“後游雷波天大風”之注,波通阪,同陂。漢朝時期,朝廷為治理河管理水工,設有陂工寺,隸屬工部,相當於西周時期掌管營造工程事項機關的冬官、戰國時期的大司空。西漢王朝時期設工部尚書五名,其中一名專職管理陂工寺,屬員為陂川吏,負責水工設施如堤壩、陂堰、渠道等的建設與督管,在東漢時期稱民曹,俗稱陂工曹、陂曹、工曹。唐朝時期改稱侍郎、司川。水工建設與水患防禦一直為歷朝歷代所重視,因此陂川吏官秩相當高,位從四品,秩並中一千五百石。古代,“陂”與“波”通假,尤其在水工方面,因此陂川吏,亦稱波川吏,簡稱波吏、川吏,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波氏,世代相傳至今。
只有該支波氏的姓氏讀音作pō(ㄆㄛ)。
第六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明朝時期女真波羅軍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博爾濟吉特氏,亦承博爾機錦氏、包結慮駝氏,源出元太祖“黃金家族”孛兒只斤氏後裔,古突厥語為“Bordijidin”,漢義“藍眼睛的人”,世居科爾沁(今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錫喇木楞(今內蒙古東部克什克騰旗西喇木倫河流域、吉林西部一帶)、烏魯特(今內蒙古東南部興安盟地區)、扎魯特(今內蒙古扎魯特旗)、克魯倫(今內蒙古呼倫貝爾克魯倫河流域)、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呼倫貝爾(今內蒙古海拉爾南部)、克什克騰(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阿巴噶(今內蒙古錫林郭勒阿巴噶鎮)、巴岳特(今山西天鎮、陽高邊外地區)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orjigit Hala。在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滿族博爾濟吉特氏多冠漢姓為鮑氏、包氏、寶氏、博氏、奇氏、羅氏、波氏、成氏、趙氏、金氏、黃氏、吉氏、思氏、朱氏、平氏、安氏等三十餘氏。
⑵.蒙古族波羅軍氏,亦稱博爾津氏,源出蒙古巴陳爾虎部,世居阿布海克勒倫(今內蒙古克魯倫河流域)。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oljonHala,漢義“波浪”。在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滿族波羅軍氏多冠漢姓為波氏、巴氏、博氏、羅氏等。
蒙古族波氏讀音皆作bō(ㄅㄛ)。
第七個淵源
源於滿族,出自明朝時期女真族,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波羅軍氏,亦稱博爾津氏,滿語為Borj1n Hala,漢義的意思“波浪”,世居阿布海克勒倫(今內蒙古克魯倫河流域)。在清朝中葉以後有冠漢姓為波氏、巴氏、博氏、羅氏者,波氏讀音作bō(ㄅㄛ)。
據二十世紀初蘇聯學者史祿國(S.M.Shirokogoroff)在1924年發表的《滿族的社會組織·第一章·部族姓氏表》中記載:滿族波勒氏,滿語為Bere Hala,漢義“弓”,源出東海女真庫雅拉部,是老滿洲部族之一,但很早即屬於滿族脫譜姓氏,人數稀少,僅有四個小宗支,世居黑龍江東海興阿村(今俄羅斯濱海地區)。後多冠漢姓為波氏,讀音作bō(ㄅㄛ)。
遷徙分布
波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灣省也名列第七百三十二位,多以蜀郡、滎陽、勐泐、遼東、察哈爾為郡望。
今山東省的濟源市,雲南省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昆明市、玉溪市,北京市,重慶市,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北海市,台灣省等地,均有波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蜀 郡:戰國時期秦國置郡,治所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其時轄地在四川舊成都龍安潼川雅州四府、邛州及保寧府之劍閣以西皆其地,即古蜀國,治今之成都縣,自漢朝至隋朝皆因之,唐朝時期升為成都府。後治置蜀郡屬國都尉,三國時期蜀郡改為漢嘉郡,故治在今四川雅安縣。
滎陽郡:古代河南鄭州以北的武陟、滎陽一帶稱邲,在春秋戰國時期為鄭國屬地。秦朝時期始置郡,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原陽市。西漢時期轄地在今河南省滎陽市東北部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正始三年(壬戌,公元242年)分河南郡置郡,改治所至河南省滎陽縣,其時轄地今河南省黃河南部、滎陽縣至朱仙鎮一帶,包括今開封市、鄭州市在內的八縣。北魏時期移治到今滎陽市。南北朝時期的北齊改為成皋郡。隋、唐兩朝均為鄭州滎陽郡。
勐泐郡:即今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西雙”是傣語,漢義“十二”;“版納”也是傣語,是徵收賦役的地域單位,漢義“千畝”;西雙版納即為十二個傣族版納。西雙版納地區在古代叫作“勐泐”,即“傣泐居住的地方”之意。傣泐,是傣族的一個支系,漢稱為水傣,其主要的聚居地就是西雙版納。據傣文歷史資料《泐西雙邦》一書的記載,古代的勐泐地區分布著邦荒、邦帕、邦罕、邦洛、邦紹、邦里、邦蘭、邦莫、邦萊、邦蓋、邦隴、邦賴等十二個傣泐部落,這十二個傣泐部落為與其他民族爭奪平壩,結成了一個稱為“泐西雙邦”的部落聯盟組織。十二個部落的首領分別組成部落聯盟組織泐西雙邦的“昆細昆別”,即四大臣與八大臣。這十二個大臣分頭管理部落聯盟的各種事務。在《泐西雙邦》中還記載:傣泐王已由天王委封,由後裔繼承王位。其中有一代傣泐王突然逝世,後裔卻遠在異國他鄉。機智勇敢的幾達沙里客群人委託,帶領十二個勇士去尋找,恭迎王室後裔回鄉繼承王位。他們歷盡辛苦,把王室後裔接回勐泐,輔佐他登基繼位,並用計除掉了他的政敵召真罕,使那位名為召蘇婉納波龍的王室後裔穩坐王位。由於幾達沙里及手下十二名勇士輔佐傣王繼位有功,被分封管理十二個邦,並允許他們建立領地“勐“以及稱為“景”的城池。從此以後,傣泐地方便出現了西雙景(十二個城池)和眾多的勐。勐的首領稱為召勐(地方之王)。在南宋淳熙七年(傣歷542年,公元1180年),年僅三十二歲的帕雅真征服了其他各勐,在勐泐地方建立了景隴金殿王國(勐泐國),南宋孝宗遣使至景隴(今景洪)頒發虎頭金印,命之為一方之主,稱為景隴金殿王國至尊佛主。明朝年間,中央政府在勐泐地方設立了車裡宣慰使司,統轄勐泐地方各勐。明萬曆十年(傣歷944年,壬午,公元1582年),與緬王聯姻的第十三代宣慰使召應勐,為替愛妻瀝蘇宛納巴讀瑪備辦返鄉探望父母的禮品,將所轄的三十多個勐和十二個火圈(統治山區民族的機構)合併成“西雙”個(十二個)承辦禮品的單位,各備辦一份禮物、讓愛妻帶回緬甸晉獻父母,從此,所有田賦機構叫做“版納”。西雙版納的“西雙”,起源古代的“西雙邦、西雙景”,“版納”則始自召應勐為備辦禮物而將勐和火圈合併稱為十二個承辦單位,“版納”實際上是合併田賦。古代的西雙版納,是經過合併的十二個田賦單位或政權機構。傣語中的“版”是個多義詞,可譯為“千”,也可譯為“纏裹、聯合、合併”,並不僅僅是“千”。“版納”也不僅可譯為“千田”,還可譯為“合併田賦”或“合併水田”。當年召應勐並成的西雙版納,分別是:⑴版納景洪(包括景洪、勐罕兩勐),⑵版納勐遮(包括勐遮、景魯、勐匡、勐阿四個勐),⑶版納勐混(包括勐混、勐板兩個勐),⑷版納勐海(包括勐海、景真兩勐),⑸版納景洛(勐滿、打洛、勐昂、朗勒四個勐),⑹版納勐臘(包括勐臘、勐伴兩勐),⑺版納勐很(包括勐很、勐旺兩勐),⑻版納勐拉(包括勐拉、勐往兩勐),⑼版納勐捧(包括勐捧、勐滿、勐潤三個勐),⑽版納勐烏(包括烏岱、烏勒兩勐),⑾版納景董(包括景董、磨臘、易武、倚邦四個勐),⑿版納勐龍。自召應勐將各勐各火圈並成西雙版納以後,西雙版納的轄區範圍和各版納下轄的勐不斷地調整變更,但西雙版納的名稱始終未變。民國年間在今景洪地區設立了“普思沿邊行政總局”時,史志上仍然使用“普思沿邊十二版納”的名稱。歷史上的西雙版納,是車裡宣慰使司統轄下的十二個提供貢賦的行政單位。1953年成立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州)時,各族代表認為“版納”具有“波海咪納版塔南乾”(各族農民大團結)之意,一致同意沿用“西雙版納”作為自治區(州)的區名。如今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下轄景洪市、勐每縣、勐臘縣。轄區面積一萬酒錢一百二十五平方公里,國境線長達九百六十六公里,其中:中老段六百七十八公里,中緬段二百八十九公里。西雙版納擁有國家級外貿口岸三個,省級口岸一個,六條公路、一條水路與寮國、緬甸相通,形成水、陸、空全方位開放的立體口岸網路,是面向東南亞的重要通道。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曾改稱遼東國;十六國時期的後燕國末期,其地歸入東海郡;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於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為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後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朝天啟元年~崇禎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間,全境為後金(清)所並。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於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察哈爾:古稱“多羅特”,清朝初期稱“張垣特區”,後以察哈爾蒙古部落命名。是民國時期的舊省級行政區,簡稱“察”,宋、元兩朝時期,該地區稱察哈爾路,歸屬蒙古察哈爾萬戶所轄,其時地域包括河北、內蒙古烏蘭察布盟和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等地部分地區,主體地域為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在清朝時期,察哈爾只是一個特區,治所在張垣(今河北張家口)。清乾隆二十六年(辛巳,公元1761年)農曆11月,滿清朝廷設定了察哈爾都統署,轄察哈爾蒙古部下的十二旗群,總領旗兵,不理政事;翌年建察哈爾都統署。察哈爾都統由歷代滿清皇帝特簡(選拔),皆由滿族人擔任,為獨當一面的封疆大臣,是清廷在全國僅設的三處都統署之一。察哈爾地區正式建立省制於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治所在張家口(時稱張家口廳)。著名的張自忠將軍曾任察哈爾省主席。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察哈爾改為察哈爾特別區,有六個旗和十一個縣,即張北、多倫、沽源、商都、寶昌、康保、興和、陶林、集寧、豐鎮和涼城。民國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察哈爾成為一個省,興和、陶林、集寧、豐鎮和涼城劃入綏遠省,並自河北省口北道宣化府劃入以下十縣:宣化、赤城、萬全、懷來、蔚縣、陽原、龍關、延慶、懷安、涿鹿,各旗隸屬於錫林郭勒盟。民國二十二年(癸酉,公元1933年)3月26日,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由馮玉祥將軍和吉鴻昌將軍在張家口成立,但自民國二十六~三十四年(公元1937~1945年)被日寇占領,期間成為大蒙奸、蒙古蘇尼特右旗親王察哈爾·德穆楚克棟魯普(德王)統治的偽蒙疆之一部分,其王庥(德王府)設在張家口城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行政區劃重新進行了調整。1952年,察哈爾省廢設,現主要在內蒙古自治區境內,也有部分地區劃入北京市和河北省。
堂號
蜀郡堂:以望立堂,亦稱成都堂。
滎陽堂:以望立堂,亦稱邲邑堂。
普思堂:以望立堂,亦稱西雙版納堂、南天堂、車裡堂。
遼東堂:以望立堂。
張垣堂:以望立堂,亦稱察哈爾堂、多羅特堂。
歷史名人
波渣立
(公元?~1675年待考),亦稱波羅軍·巴渣立、巴扎爾;滿洲正白旗人,籍貫阿布海克勒倫(今內蒙古克魯倫)。著名清朝將領。祖父波羅軍·色冷在後金國初歸附佟·努爾哈赤,授二等輕車都尉,其父波羅軍·富爾丹承襲,加至三等男爵。波羅軍·富爾丹逝世後,其長子波渣立承襲父職,在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平滅三藩期間,與吳三桂作戰時陣亡,追贈二等男爵,由其弟波賞承襲其爵位。
波才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軍頭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