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望山”題刻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朐陽街道孔望山龍洞庵大殿後山坡,南距龍洞庵後牆約20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孔望山”題刻
- 所屬年代:明代
“孔望山”題刻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朐陽街道孔望山龍洞庵大殿後山坡,南距龍洞庵後牆約20米。
“孔望山”題刻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朐陽街道孔望山龍洞庵大殿後山坡,南距龍洞庵後牆約20米。文物特徵 刻石面南,隸書,明代題刻,相傳明淮安知府陳文燭所書,無款。刻面寬72厘米、高163厘米、字徑53×47厘米。刻文為:“孔望...
孔望山石刻群又稱“龍洞石刻”,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海州孔望山龍洞庵西側,集中刻在“龍洞”內外的石壁上。石刻有20餘則,時代從宋至民國,大若窗牖,小似杯口。詩題薈萃,金薤琳琅,篆隸楷行,各顯風韻。簡介 志書上用“墨汁流...
曾孝蘊題刻即“元豐”題刻,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朐陽街道孔望山龍洞左上方。刻石面南,楷書。文字被曾孝蘊題刻所蓋,僅辨別數字。刻面寬66厘米、高48厘米、字徑7×7厘米。刻於北宋元豐年間。刻文為:“十日六年九月游元豐臨川”。
孔望山摩崖石刻造像群位於孔望山南麓西端的斷崖上,分布在東西長 18米,上下高約8米的範圍內。造像群像有三種:浮雕造像、小龕內的線刻畫像和附屬於浮雕造像的台座和燈碗。浮雕造像共有89尊,其中道教的漢裝人物像4尊,分別為老子...
刻文為:“問官台”,明代題刻。 “問官台”出自春秋時孔子到郯國,向郯國國君郯子拜師求教的典故。海州古屬郯國境,相傳孔望山為孔子登山觀海處。文物特徵 刻石面南,楷書。西10米處是“孔望山”題刻,南10米處是“月來潮...
楊昶題刻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朐陽街道孔望山龍洞右上方。刻石面南,楷書。文物歷史 刻於明成化六年(1470)。刻文為:“大明成化六年庚寅五月二十九日,淮安府知府楊昶、海州知州陶昺、同知唐震、判官施綸、戴璇、儒學學正毋誠、訓導...
王永和題刻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朐陽街道孔望山龍洞西。刻石面南,楷書。文物歷史 刻於明正統九年(1444),刻文為:“大明正統九年甲子端陽日,欽差工部侍郎崑山王永和用節,遊覽於此。”王永和,字以正,明崑山人。正統年間官至工部右...
曾肇題刻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朐陽街道孔望山龍洞西側。刻石面南,篆書。此碑文為明代安鈍題刻所掩。文物歷史 刻文為:“元符二年十月丁卯,曾肇劉握王律滿損之游龍興山寺。”曾肇(1047-1107),字子開,宋南豐人,大文學家曾鞏...
師亮采題刻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朐陽街道孔望山龍洞東側,林廷玉詩刻下方。文物歷史 刻於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刻文為:“嘉慶廿一年八月四日,朝議大夫、知海州事韓城師亮采致祭龍神廟,過此與僚佐同登。爰記歲月。”師亮采(...
田升之題刻之一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朐陽街道孔望山龍洞外,田升之題刻之二右上方。文物歷史 刻於北宋大觀四年(1110)。刻文為:“蘇子駿、王舜文、王仲舉、孫少魏同游。大觀庚寅閏八月十二日,田升之書。”孫少魏即孫宗鑒,以曾...
根據《隸續》所錄《五君杯盤文》和海州東漢墓出土的杯盤考證;孔望山的杯盤刻石是東漢時期遺物;再按《後漢書方術列傳》所載:“漢東海郡濱海地區人們供奉的主要神祗是東海君,當時的東海廟就在孔望山下,可知孔望山杯盤刻石是...
余授題刻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朐陽街道孔望山龍洞外正上方。刻石面南,楷書。文物歷史 刻於北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刻文為“莆陽余授傳師、長樂張勱深道,建中靖國元年十月八日同游。” 余授,宋代仙遊人,熙寧進士。博學能文,...
田升之題刻之二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朐陽街道孔望山龍洞外東側。文物歷史 刻於北宋政和元年(1111)。刻文為:“路分王舜文、鈐轄趙彥明、通判傅顯道、縣宰閭丘君澤、教授李去泰、判官向持正、推官呂永甫同來。政和元年八月九日,郡守...
勞山翁題刻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朐陽街道孔望山龍洞東側。刻石面南,楷書。文物歷史 刻於明正德十一年(1516)。刻文為:“正德丙子春二月清明後一日,即墨勞山翁游此。” 勞山翁,即藍章,字文繡,山東即墨人,明成化進士,正德初任都...
孔望山杯盤刻石位於海州區朐陽街道孔望山東主峰平台東北部。文物特徵 平面尺寸:東西長327厘米、南北寬230厘米、厚45-109厘米。案南北長103厘米、南北寬93厘米。南部有一凹刻“宋”字,長29厘米、寬19厘米。盤南北長徑42厘米、東西...
王同酷愛書法,寄情於字,今花果山水簾洞前所留的“高山流水”;孔望山上的“歸雲飛鳥”及六言詩篆書都體現了他豁達開朗的性格;石棚山上的“高行清風”不僅表達了他對宋代先賢石曼卿的敬仰之情,也體現了他對自己做人為官的自律之...
王同六言詩刻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朐陽街道孔望山龍洞西側,書法精美。文物歷史 刻於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刻文為:“龍洞良宵月照,黃華滿地秋香。此時此會文彥,一觴一詠情長。矗矗山岩曲抱,潺潺朐海東流。明朝分袂城市,琴樽回憶...
特別是明“安鈍題刻”明確記載了“因觀古聖賢遺像,來游此洞”,證明了孔望山摩崖造像在明代就被發現的史實。另外石刻字型齊備,名家時現,具有書法史研究價值。2002年被公布為江蘇省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文物特徵 保護範圍東至龍洞庵...
摩崖畫像,腺體浮雕。摩崖畫像摩崖畫像全部集中在孔望山的西南角。依山就勢浮雕而成。整個造像分布在長17米,高8米的褚黃色崖壁上,共刻有人像100多個,大的和真人差不多,小的僅有10厘米。有站有坐,有跳有臥,形象豐富,神態各異...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石刻,是指本市行政區域內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岩畫、摩崖造像、摩崖題刻、碑刻、石雕等文物。具體包括:(一)將軍崖岩畫、孔望山摩崖造像、鬱林觀石刻群、東連島東海琅琊郡界域刻石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玉皇宮前山門立柱為隋代遺物,至今已有1400餘年的歷史。玉皇宮院內東側有“徒然洞”,上有“徒然洞”題刻,正楷,上款“民國三十五年(1946)孟春”,下款“阜寧高卓然”。在“徒然洞”右上方為詩刻:“觀徒然洞偶感:扶桑倭寇兮擾我...
石棚山,位於白鴿頂北,磨盤山西南,海拔71.2米,面積20公頃,山上有巨石如棚立岩上,故名石棚山。山石嶙峋,形態各異,留有安漢將軍麋竺墓、“石曼卿讀書處”等眾多名人題刻。清《嘉慶海州直隸州志》記載:“山有巨石,覆壓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