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崖畫像,腺體浮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摩崖畫像
- 性質:山體浮雕
- 大小:長17米,高8米
- 地址:孔望山的西南角
- 主題:東方傳教
摩崖畫像,腺體浮雕。
摩崖畫像,腺體浮雕。中文名 摩崖畫像 性質 山體浮雕 大小 長17米,高8米 地址 孔望山的西南角 主題 東方傳教 摩崖畫像 摩崖畫像 摩崖畫像全部集中在孔望山的西南角。依山就勢浮雕而成。整個造像分布在長17米,高8米的褚黃色...
孔望山佛教摩崖石刻,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一處佛教摩崖造像,被國務院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孔望山佛教摩崖石刻全部集中在山的西南角。依山就勢浮雕而成。整個造像分布在長17米,高8米的褚黃色崖壁上,共刻有人像100多個,大的...
關於孔望山摩崖造像 有關孔望山摩崖造像的年代,中國大陸的研究學者有論文發表。據論文的報導,從造像的技法來推定其年代,對於技法中的凸面線刻式樣,認為很接近後漢桓帝時代的武氏祠或沂南畫像石的式樣;至於其浮雕式樣,則類似永初...
花山摩崖刻畫現保留的60多處,繪有人像,延綿數十里。形狀姿態 巍然屹立的花山,山上林木繁茂,崖壁內傾,像一座巨型岩廈。江上遊船離崖百米可依稀看到畫的人體形像;登岸後拾階而上,巨幅崖畫便呈現在眼前。崖畫低處臨江15米,最...
通真岩摩崖石刻,內容豐富、題材各異,觀岩壁上保存北宋理學家周敦頤、廣東轉運使祖無擇題名、廣東轉運副使許彥先題詩及明清文人的摩岩石刻20題,使絕壁處處生輝。是陽春保留歷史年代較早的石刻群。1989年6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
陽春市春灣鎮通真岩發現摩崖岩畫一幅,經考證是中國禪宗初祖達摩祖師像。此畫描繪達摩“只履西歸”的故事。達摩祖師悠然坐於途中石上小憩,回眸東顧,人物與石壁背景融為一體。畫像具現梵相,狀若羅漢,額頭高廣,雙目炯然,大耳環,身...
寶鏡灣摩崖石刻畫,位於廣東珠海市高欄島寶鏡灣,於1989年10月被發現,共4處6幅,散布于海灣所在的山腰、山麓200米範圍內,其中最大的一幅長5米、高3米。岩畫陰刻於大塊平整的石面上,圖案密集而複雜,形狀有船、波浪、龍蛇、舞蹈人等...
佛跡洞摩崖題刻位於達蓬山磨坊崗南側佛跡洞東壁,共三則,189字,宋隆興二年武林錢竽、錦屏陳邦彥,淳熙九年縣宰唐仲溫,清康熙丙子年賜進士翰林院修撰秦宗游題刻。達蓬山摩崖石刻由佛跡洞摩崖題刻和秦渡庵畫像石刻組成。石刻筆法...
二 朝陽縣石匠山摩崖 三 朝陽縣槐樹洞石塔 四 朝陽市北塔畫像石刻 1 天宮石匣 2 地宮舍利石函 3 地宮石經幢 五 凌源市八里堡村畫像石棺 六 喀左縣於杖子村墓壁畫像石板 七 朝陽縣黃道營子村墓誌蓋 八 小型回像石棺 1 北票市...
閬風岩摩崖石刻位於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黃崗街道辦事處七星岩景區(社區)閬風岩上,共有明至現代石刻22題,其中明14題,清1題,民國2題,現代3題,不詳2題。閬風岩摩崖石刻主要分布於含珠洞內外、閬風岩東南壁及東壁。文體豐富,字型齊全,...
總之,用陰線刻造的博什瓦黑石刻岩畫,畫像眾多,畫面宏偉,畫幅之大,是迄今摩崖石刻畫像中少見的。特別是在涼山彝族地區,發現這樣大型的密宗摩崖造像,對了解當地歷史,佛教的傳播以及古代民族關係提供了新的史料,也對地方史、民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