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上海電影文化研究

“十七年”上海電影文化研究

本書一方面致力於史料的搜求,努力呈現一個相對客觀、完整的“十七年”電影文化建設史,避免對黨與電影藝術家、政治與藝術作二元對立式的劃分和評價;另一方面在梳理電影文化史的基礎上,提出並思索以下理論問題:什麼是社會主義電影文化?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電影文化?黨、電影藝術家、電影客群應該處於什麼關係?如何處理電影的藝術性、商業性、文化性的關係?如何實現文化分配的平等?如何理解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係?等等。

基本介紹

  • 書名:"十七年"上海電影文化研究
  • 作者:張碩果
  • ISBN:9787509751589
  • 頁數:292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05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16
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作者簡介

張碩果,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文學博士,上海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後,執教於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中文系。

圖書目錄

  • 引 言/001
    第一章 上海電影業的“社會主義改造”/023
    第一節 電影製片業的國有化/028
    第二節 對發行放映業的改造/043
    一 發行業的改造/043
    二 放映業改造/050
    第三節 對電影工作者的改造/058
    一 新中國成立前後的學習改造/059
    二 《武訓傳》批判/063
    三 文藝整風學習運動/071
    第二章 新的電影體制的運行及調整/078
    第一節 “文藝為小資產階級服務”與《武訓傳》批判/079
    第二節 “電影的鑼鼓”與“反右”/101
    第三節 從“大躍進”到“社會主義文化革命”/134
    第三章 社會主義電影文化的雛形/167
    第一節 “唯物主義歷史觀”/171
    第二節 國家·家庭·個人/195
    第三節 新的物質觀/217
    一 “爭”與“讓”——《南島風雲》/217
    二 “變”與“偷”——《寶葫蘆的秘密》/222
    三 君子愛“物”,取之有道——《老兵新傳》中的“表”/229
    四 君子役物,不役於物——《渡江偵察記》中的“酒”/235
    第四節 新的愛情觀/246
    結 語/267
    參考影片/273
    參考文獻/277
    後 記/287

序言

20世紀80年代,學界將中國內地1949年以後的歷史劃分為“十七年”(1949~1966年)、“文革”(1966~1976年)和“新時期”(1976至今)三個階段。與此相應,1949~1966這17年間,中國內地的電影創作及相關的歷史活動也被命名為“十七年”中國電影,構成了中國當代電影史的一個特殊斷代。“十七年”不僅僅是一個時間概念,其背後隱含著一整套歷史觀念和價值判斷。本書使用“十七年”這一概念,但與其背後的歷史觀念和價值判斷保持距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