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教學法:深度學習的聚焦》是2020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曉虹。
基本介紹
- 書名:“三問”教學法:深度學習的聚焦
- 作者:王曉虹
-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57600720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三問”教學法:深度學習的聚焦》以“聚焦深度學習”為核心,圍繞三個問題,深入探究了教育教學的實施之路。
第一問:學生的學習起點“在哪裡”、“要到哪裡去”,指向學情分析與目標設定;
第二問:“怎么去”,指向教學內再檔喇匪容與策略方法;
第三問:“去了沒有”,指向教學效果的反饋與評價。
三個部分關聯循環,螺旋提升,整個研究涵蓋面廣、深入紮實,既有理論上的不斷完善,也有實踐中的循證,多角度、多途徑地探索了課程的落地。
“三問”教學法凝結了學校長期以來在學科教學管理上的先進理念與科學經驗,展現了學校優秀教師長期以來在教學實踐中的教學主張,凝聚了教師教學素養提升與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思想精華,是學校教育智慧與教師教學亮點的集中體現。
圖書目錄
總論以學習為中心的“三問”教學法/1
第一章分析學生的認知基礎/13
分析學生的認知基礎有多種多樣的方法。課前目標與重難點的設計,主要可以採用前測、訪談和問卷調查的方法;課中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即時調整教學預設,主要可以採用觀察全催法和提問分析的方法;課後為教學的反思和改進提供依據,主要可以採用後測、訪談和作業調研的方法。
1. 高效分析: 構建差異化課堂教學/王佳琦/15
2. 因材施教: 精準分析學生的認知基礎/周曉彤/19
3. 作業度量: 基於作業的學情分析策略/張玲娟/24
4. 作業先行: 探尋學生認知基礎的有效途徑/葉喜明/29
第二章知曉學生的學習能力/35
知曉學生的學習能力,需要找準恰當的切入點,長期跟進。首先,要科學區分學習能力的“顯性因素”與“隱性因素”;其次,注重運用一些跨學科的方法,進行“跨界融合”,全程跟蹤;最後,還需要堅持“點”與“面”的結合,既照顧整體,也兼顧個性;堅持長期性與階段漿拘邀性相結合的邀少盼原則,及時進行調整。
1. 跨界融合:“6S”管理思維在教學中的套用/蔣榮蔚/37
2. 望聞問切: 整體了解學情的有效途徑/張毅雪/42
3. 巧用導學: 立足精準學情分析的教學支架/王卿/47
4. 顯隱並重: 基於“三問”教學法的學情分析/王春蓓/54
第三章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意/59
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意,需要科學嚴謹的方法。首先,要進行真實的數據蒐集,進行量性研究,主要包括問卷調查法和自陳量表測量法。其次,需要進行科學的質性分析,通過數據分析學生的心理活動和行為的共性規律。同時,還可以藉助訪談、心理測試等方法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做到知情達意,以求教學中的知行合一。
1. 知行合一: 基於學情分析的課堂活動設計/顧菁/61
2. 知情達意: 基於學科學習情意的教學探究/葉子/66
3. 興趣提升: 學習情意分析的維度/楊涵茵/70
第四章聚焦學科核心素養/77
聚焦學科核心素養,影響是多方面的。首先,表現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上,要堅持以核心素養為綱,各學科對於6大核心素養的側重雖有差別,但終極目標卻是一致的;其次,影響著教學資源的拓展,可以根據《課程標準》,構建“任務群”,以“板塊化”來進行合理的教學內容重構;再次,倒逼教學方法的改進,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存在感與參與度。
1. 合理分割: 以板塊化設計開展素養為本的教學模式構建/張曙/79
2. 目標導向: 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設計策略/胡寶元/84
3. 史料研習: 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落實/周平/88
4. 引人入境: 基於核心素養發展的教學情境創設/潘聰兒/93
5. 觸類旁通: 巧用教學資源培育核心素養/戚佳卿/98
第五章最佳化單元煮鴉甩棕教學設計/105
單元教學設計是集“單元內容”“能力層級”“核心素養”於一才殃禁體的系統。實踐中,通過“精選單元知識”“劃分能力層級”“明確核心素養”三個維度,建構單元教學坐標系,直觀地呈現出知識、能力與素養三者之間的對應關係,既明確目標,也把握重點,還兼顧學情,達到“一箭三雕”的效果。
1. 精準設定: 基於學科核心素養的單元教學坐標設計/顏婷/107
2. 精準突破: 單元教學坐標系的建構與使戒判籃用/陳碩/111
3. 雙擎驅動: 基於單元坐標系的學科單元教學設計/李佳/117
第六章精準設定教學目標/123
教學目標的設定是最佳化課堂的前提和保障。以學習為中心的“三問”教學法要求教學目標的設定立足於學生的學情,結合學科課程標準,合理使用“單元教學坐標系”,深化對課標及教材的理解。課堂教學目標的設定應關注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整體課程架構、單元教學框架、具體學情特點等,精準的目標設定將是課堂教學實現變革的落腳點,是教學過程最最佳化設計的前提。
1. 特殊定製: 學科教學目標有效生成研究/蔡錦蓉/125
2. 尋根溯源: 明確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黃卓毅/130
3. 對症下藥: 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設計策略/梁亦遲/135
4. 有的放矢: 課堂教學目標的確立與實施/楊文潔/140
第七章重構教學內容/145
重構教學內容是對教學資源的重組與最佳化。教學內容重構須以深入研讀教材、了解其編排體系為基礎;教學內容重構須以掌握並充分考慮學生的學情和認知規律為前提;教學內容重構要注重對教學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最佳化,“細分最佳化”“精準最佳化”,以期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1. 精選最佳化: 整合教學資源助力核心素養培育/姜偉珏/147
2. 精準最佳化: 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路徑/梁靖/153
3. 阡陌交通: 基於項目的課堂教學資源整合/朱君妹/158
4. 內容重構: 指向學科核心素養落實的有效途徑/胡勝輝/163
5. 主題重構: 引導自主學習的教學內容整合/張旻/169
6. 悟情明志: 課堂教學的情志因素探尋/郭蓉/174
7. 生活引領: 課堂教學內容生活化探究/徐敏/179
8. 因境升華: 教學內容的確定與生成/徐麗華/184
第八章最佳化教學方法/189
最佳化教學方法是學情精準分析和教學目標達成的橋樑。教師應根據學情、教學目標、教材內容、學科特徵、自身優勢等因素,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主題突出、目標明確、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實踐,不斷最佳化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最佳化教學方法既是對學情是否精準把握的有效試驗,也是對教學目標能否達成的寶貴探索。
1. 雙軌並進: 基於學科綜合素養培育的教學策略/湯俊彪/191
2. 殊途同歸: 基於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策略/鄧婉婷/196
3. 以讀促寫: 學科核心素養“點位”的精準把握/趙翀/202
4. 增效減負: 讓學生愛上一個學科/項偉珠/207
5. 直抵心根: 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孫霏/211
6. 合作研究: 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薛憶韻/216
7. 自主學習: 多課型教學路徑探究/朱巍峰/221
8. 環環相扣: 例談習題課的案例設計/梅曉明/226
9. 循序漸進: 教學坡度的選擇策略/茅傑/232
10. 啟承轉合: 圖式理論在教學中的套用/張鶇/236
第九章及時進行教學反饋/241
反饋與評價是教師依據教學目標測量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教師應在明確反饋與評價的原則、標準、策略的基礎上,依據及時性、全面性與科學性的原則,充分考慮學情、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因素,綜合多種形式進行有效的反饋與評價,為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重組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1. 全面涵蓋: 基於課標與學情的作業設計路徑/王祖康/243
2. 科學全面: 指向學習效果提升的課堂評價策略/李瑾/249
3. 導控診治: 指向學習過程的作業設計研究/黃雅娟/254
後記/262
作者簡介
王曉虹,上海市第六十中學校長。上海第60中學以成才教育為辦學思想,構建全景式課程體系,申報的“在全景式課程中建設1+X課程群的實踐研究”被立項為2018年度上海市教育科研課題,完成構建14門學科的“課程方案”。
1. 合理分割: 以板塊化設計開展素養為本的教學模式構建/張曙/79
2. 目標導向: 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設計策略/胡寶元/84
3. 史料研習: 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落實/周平/88
4. 引人入境: 基於核心素養發展的教學情境創設/潘聰兒/93
5. 觸類旁通: 巧用教學資源培育核心素養/戚佳卿/98
第五章最佳化單元教學設計/105
單元教學設計是集“單元內容”“能力層級”“核心素養”於一體的系統。實踐中,通過“精選單元知識”“劃分能力層級”“明確核心素養”三個維度,建構單元教學坐標系,直觀地呈現出知識、能力與素養三者之間的對應關係,既明確目標,也把握重點,還兼顧學情,達到“一箭三雕”的效果。
1. 精準設定: 基於學科核心素養的單元教學坐標設計/顏婷/107
2. 精準突破: 單元教學坐標系的建構與使用/陳碩/111
3. 雙擎驅動: 基於單元坐標系的學科單元教學設計/李佳/117
第六章精準設定教學目標/123
教學目標的設定是最佳化課堂的前提和保障。以學習為中心的“三問”教學法要求教學目標的設定立足於學生的學情,結合學科課程標準,合理使用“單元教學坐標系”,深化對課標及教材的理解。課堂教學目標的設定應關注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整體課程架構、單元教學框架、具體學情特點等,精準的目標設定將是課堂教學實現變革的落腳點,是教學過程最最佳化設計的前提。
1. 特殊定製: 學科教學目標有效生成研究/蔡錦蓉/125
2. 尋根溯源: 明確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黃卓毅/130
3. 對症下藥: 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設計策略/梁亦遲/135
4. 有的放矢: 課堂教學目標的確立與實施/楊文潔/140
第七章重構教學內容/145
重構教學內容是對教學資源的重組與最佳化。教學內容重構須以深入研讀教材、了解其編排體系為基礎;教學內容重構須以掌握並充分考慮學生的學情和認知規律為前提;教學內容重構要注重對教學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最佳化,“細分最佳化”“精準最佳化”,以期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1. 精選最佳化: 整合教學資源助力核心素養培育/姜偉珏/147
2. 精準最佳化: 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路徑/梁靖/153
3. 阡陌交通: 基於項目的課堂教學資源整合/朱君妹/158
4. 內容重構: 指向學科核心素養落實的有效途徑/胡勝輝/163
5. 主題重構: 引導自主學習的教學內容整合/張旻/169
6. 悟情明志: 課堂教學的情志因素探尋/郭蓉/174
7. 生活引領: 課堂教學內容生活化探究/徐敏/179
8. 因境升華: 教學內容的確定與生成/徐麗華/184
第八章最佳化教學方法/189
最佳化教學方法是學情精準分析和教學目標達成的橋樑。教師應根據學情、教學目標、教材內容、學科特徵、自身優勢等因素,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主題突出、目標明確、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實踐,不斷最佳化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最佳化教學方法既是對學情是否精準把握的有效試驗,也是對教學目標能否達成的寶貴探索。
1. 雙軌並進: 基於學科綜合素養培育的教學策略/湯俊彪/191
2. 殊途同歸: 基於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策略/鄧婉婷/196
3. 以讀促寫: 學科核心素養“點位”的精準把握/趙翀/202
4. 增效減負: 讓學生愛上一個學科/項偉珠/207
5. 直抵心根: 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孫霏/211
6. 合作研究: 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薛憶韻/216
7. 自主學習: 多課型教學路徑探究/朱巍峰/221
8. 環環相扣: 例談習題課的案例設計/梅曉明/226
9. 循序漸進: 教學坡度的選擇策略/茅傑/232
10. 啟承轉合: 圖式理論在教學中的套用/張鶇/236
第九章及時進行教學反饋/241
反饋與評價是教師依據教學目標測量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教師應在明確反饋與評價的原則、標準、策略的基礎上,依據及時性、全面性與科學性的原則,充分考慮學情、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因素,綜合多種形式進行有效的反饋與評價,為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重組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1. 全面涵蓋: 基於課標與學情的作業設計路徑/王祖康/243
2. 科學全面: 指向學習效果提升的課堂評價策略/李瑾/249
3. 導控診治: 指向學習過程的作業設計研究/黃雅娟/254
後記/262
作者簡介
王曉虹,上海市第六十中學校長。上海第60中學以成才教育為辦學思想,構建全景式課程體系,申報的“在全景式課程中建設1+X課程群的實踐研究”被立項為2018年度上海市教育科研課題,完成構建14門學科的“課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