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機污染物排入河流後,在排污點的下游進行著正常的自淨過程。沿著河流方向形成一系列連續的污化帶,如多污帶、α-中污帶、β-中污帶、寡污帶,這是根據指示生物的種群、數量以及水質劃分的。α-中污帶在多污帶的下游,水為灰色,溶解氧低,有機物含量減少,BOD下降;細菌數量較多,每毫升水約有幾千萬個;另外還有一些微型藻類和原生動物存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α中污帶
- 外文名:mesosaprobic zone
- 定義:受有機物污染河流幾個污染帶之一
- 監測:生物監測法
- 色澤:呈灰色,但沒有強烈硫化氫臭味
- 反應:水體有還原作用、氧化作用
- 微生物:藍藻、綠藻、硅藻等
釋義,特徵,
釋義
α中污帶(mesosaprobic zone)指河流的生物監測法中,對受有機物污染的河流按其污染程度及自淨過程所劃分的幾個污染帶之一。
特徵
α一中污帶的水質呈灰色,但沒有強烈硫化氫臭味。水體除還原作用外,已出現氧化作用,如底泥中的硫化鐵部分被氧化生成氫氧化鐵。藍藻、綠藻、硅藻等已有生成,原生動物的太陽蟲、吸管蟲等已出現,且貝藻、甲殼類等少數軟體動物亦可在此生存。細菌較多,每毫升水中細菌在10萬個以上。此帶的指示生物有大顫藻、小顫藻、小球藻、臂尾水軟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