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涇鎮(楓涇)

楓涇鎮

楓涇一般指本詞條

楓涇鎮,隸屬上海市金山區,地處金山區西北部,東與朱涇鎮松江區新浜鎮泖港鎮接壤,南與浙江省平湖市新埭鎮為界,西與浙江省嘉善縣魏塘、姚莊鎮相連,北與青浦區練塘鎮毗鄰。全鎮總面積為91.6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楓涇鎮戶籍人口為63907人。

2005年3月,撤銷楓涇鎮和興塔鎮,設立新的楓涇鎮。截至2021年10月,楓涇鎮轄10個社區、2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朱楓公路281號。

截至2019年12月,楓涇鎮有工業企業678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11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3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楓涇鎮
  • 外文名:Fengjing Town
  • 別名:楓涇古鎮
  • 行政區劃代碼:310116102
  • 行政區類別
  • 所屬地區:上海市金山區
  • 地理位置:金山區西北部
  • 面積:91.67 km 
  • 下轄地區:10個社區、23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朱楓公路281號
  • 電話區號:021
  • 郵政編碼:201501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楓涇牌坊 三百園 丁聰漫畫館
  • 火車站:楓涇站(滬昆線四等站)
  • 車牌代碼:滬A、滬C
  • 人口:63907 人(2019年末戶籍人口)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工業,商業,金融,交通運輸,社會事業,文化事業,教育事業,科學技術,醫療衛生,社會保障,郵政電信,歷史文化,風景名勝,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楓涇鎮境內歷史始於南北朝梁天監元年(502年),興於唐朝晚期,宋代成市。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建白牛鎮。
明代,改稱楓涇鎮。
明宣德五年(1430年),以鎮中市河為界,分南、北鎮,南屬嘉興府嘉善縣,北屬松江府華亭縣。
民國時期,設楓涇區,為松江縣轄境。
1951年3月,南鎮和北鎮合併,屬松江縣。
1957年,撤區,成為松江縣直轄鎮。
1966年10月,楓涇鎮劃歸金山縣。
1993年12月,撤銷楓涇鎮和楓圍鄉,建立新的楓涇鎮。
1997年4月,金山縣撒縣建區,楓涇鎮屬金山區。
2005年3月,撤銷楓涇鎮和興塔鎮,設立新的楓涇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11年末,楓涇鎮轄友好、和平、新楓、白牛、楓陽、興塔6個居民委員會,新元、中洪、俞匯、新春、農興、長征、錢明、盛新、新華、新義、菖梧、團新、新新、五星、雙廟、新黎、貴涇、下坊、五星、泖橋、韓塢、五一、興塔23個村民委員會;下設488個居民小組,404個村民小組。

區劃詳情

截至2021年10月,楓涇鎮轄10個社區、2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朱楓公路281號。
楓涇鎮區劃詳情
和平社區
友好社區
新楓社區
白牛社區
楓陽社區
興塔社區
楓香社區
新苑社區
楓岸社區
桃源社區
新元村
中洪村
俞匯村
新春村
農興村
錢明村
長征村
盛新村
新華村
新義村
新新村
菖梧村
團新村
雙廟村
興塔村
五一村
貴涇村
新黎村
下坊村
泖橋村
韓塢村
衛星村
五星村
/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楓涇鎮地處金山區西北部,東與朱涇鎮、松江區新浜鎮和泖港鎮接壤,南與浙江省平湖市新埭鎮為界,西與浙江省嘉善縣魏塘、姚莊鎮相連,北與青浦區練塘鎮毗鄰。鎮人民政府駐地距區人民政府約37千米。行政區域總面積為91.67平方千米。
楓涇鎮

地形地貌

楓涇鎮位於上海市西部邊境,地處黃浦江上游,屬平原地區。境域內地勢低平,起伏不大,整個地形呈南高北低,略有傾斜。
楓涇鎮
楓涇鎮衛星圖

氣候

楓涇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沛。

水文

流經楓涇鎮鎮境有秀州塘、潮里涇、麵杖港、步石塘等,均可通航。

人口

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楓涇鎮轄區總人口8.25萬人,外來常住人口23787人,城鎮化率30.11%。總人口中,男性42283人,占51.27%;女性40194人,占48.73%;14歲及以下6642人,占8.05%;15~64歲6.52萬人,占79.07%;65歲及以上10621人,占12.8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有8.15萬人,占98.76%;另有土家、壯、苗、回等13個少數民族1022人,占1.24%。2011年末,人口出生率5.46‰,人口死亡率6.85‰,人口自然增長率-1.39‰。
截至2017年末,楓涇鎮常住人口為86400人。
截至2019年末,楓涇鎮戶籍人口為6390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楓涇鎮財政收入61345萬元,比上年增長26.22%;人均財政收入9655元,比上年增長27%。完成稅收收入8.71億元。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4240元。
截至2019年12月,楓涇鎮有工業企業678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11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3個。

農業

楓涇鎮有耕地面積6.975萬畝,人均1.098畝。農業總產值54889萬元,比上年增長14.24%,農業增加值6842萬元,占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1.19%。盛產水稻、小麥、棉花、油菜、蔬菜、林木、花卉、水產品等。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4.668萬噸,人均734.5千克。“楓涇豬”年最高成交量達20多萬頭,耕牛年最高成交2000餘頭,苗豬銷往全國各地。

工業

明清時,楓涇鎮為松江府棉紡織業中心,楓涇土布一度銷往東南沿海各省及南洋諸地,素有“收不盡魏塘紗,買不完楓涇布”之譽。1958年後鎮辦工業起步。改革開放後,鎮辦工業呈現發展生機,現有汽車及零部件、紡織機械及服裝機械、不鏽鋼製品、黃酒釀造四大主導產業。2011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70.08億元,比上年增長15.20%;工業增加值45.40億元,占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78.95%。工業銷售收入263.95億元,工業利潤15.3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4家,職工19000人。民營企業發展到983家。

商業

楓涇鎮歷來是滬漸交界的商業重鎮,是金山、嘉善、平湖、松江、青浦五縣通道和物資交流中心,元代設“白牛務”,明洪武年間改為課稅局,商賈匯集,市場興旺,為華亭縣西部、嘉善縣東部繁華之地。時各類商店、作坊等近千爿,從業人員逾三千。1949年末,全鎮商號僅存300多家。2011年,個體工商戶在冊數達2700戶,商業網點1719個。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5713萬元,比上年增長17.40%。
楓涇鎮(楓涇)
楓涇鎮

金融

楓涇鎮境內有8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等。

交通運輸

楓涇鎮境內滬杭鐵路過境,直達南方各省市。滬杭高鐵開通後,上海虹橋至杭州最快只需45分鐘,在鎮境內設有金山北站。滬杭高速公路、320國道穿境而過,朱楓公路與318國道相連,滬昆、杭州灣環線高速公路橫貫鎮境。境內通航河道有4條。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楓涇鎮有文化藝術團體44個,廣場電影年放映2666場次,觀眾約14.44萬人次;公共圖書室3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32人。編輯出版《印象楓涇》系列圖書。黃酒釀造、丁蹄製作技藝、農民畫、斂痔散等民間文化和傳統技藝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楓涇鎮獲“上海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成為國家首箇中國故事基地”,連續11次獲金山區“文化藝術節團體金獎”。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楓涇中學華東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社區學校大力推進職業教育,獲上海市學習型社區和全國學習型家庭示範社區,為金山區的上海市社區教育實驗鄉鎮。
楓涇鎮(楓涇)
楓涇中學

科學技術

楓涇鎮曾連續兩年被評為上海市科普示範鎮。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楓涇鎮有公共衛生醫療機構2個,病床238張。專業衛生人員333人,其中執業醫師113人,執業助理醫師10人,註冊護士142人。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6824人,參合率100%,低保、五保對象、殘疾人員參合率100%。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壽命80歲。

社會保障

2011年,楓涇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156戶,人數5604人,支出178.84萬元,比上年增長1.12%,月人均467元,比上年增長1.66%。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34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2880戶,人數6528人,支出67.77萬元,月人均103.8元,比上年增長1.31%。2011年末,新增就業人員3314人;城鎮登記失業人數54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5%。楓涇鎮有社區事務受理中心等公共服務機構,公共服務體系完善。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楓涇鎮有郵政網點2個,投遞線路單程總長度200千米;鄉村通郵率100%。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2個。寬頻用戶數達1.14萬戶,城市光網改造2440戶,寬頻接入覆蓋全鎮。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楓涇鎮因河流而得名。古名白牛村,宋進士陳舜俞曾隱居於此,人仰其高風亮節,改稱清風涇,又因其地多荷花,別名芙蓉鎮。

風景名勝

楓涇鎮為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鎮區內古建築面積達48750平方米,是上海地區現有規模較大、保存完好的水鄉古鎮之一。孕育、發展並傳承著建築文化、宗教文化、民間文化、地域文化和飲食文化。素有“三步兩座橋,一望十條港”之稱。有朱學范故居程十髮祖居顧水如故居丁聰漫畫館、人民公社舊址、三百園、楓涇三橋、楓溪長廊、吳越界韻、三元及第、百年桂花園、中國農民畫村、金楓酒事館等古今人文景觀30多處。先後獲“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十大魅力鄉鎮”稱號,楓涇古鎮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楓涇尋畫”被列為“新滬上八景”之一。

榮譽稱號

2020年5月13日,楓涇鎮獲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鎮榮譽稱號。
2020年8月,楓涇鎮入選2019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