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察·米爾豪斯·尼克森(尼克森(美國第37任總統))

理察·米爾豪斯·尼克森(美國第34任副總統及第37任總統)

尼克森(美國第37任總統)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理察·米爾豪斯·尼克森(Richard Milhous Nixon,1913年1月9日—1994年4月22日),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美國律師,共和黨政治家,美國第34任副總統及第37任總統。

1933年,尼克森從惠提爾學院畢業。1937年,從杜克大學法學院畢業,然後回到加利福尼亞州從事法律工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應徵加入美國海軍服役。1946年3月,退役;11月,當選為加利福尼亞州的國會眾議員。1950年,當選加利福尼亞州聯邦參議員。1952年,參加副總統競選成功,並於1956年成功連任。1960年,競選總統失敗。1968年,再度參選總統並勝出。1972年謀求連任成功。1974年8月,因“水門事件”辭職,成為美國有史以來第一個主動辭職的總統。1994年,因中風去世,終年81歲。

尼克森擔任總統期間,其對內的目標是抑制通貨膨脹,重振美國經濟。對外,結束美國在越南的戰爭、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直接接觸,實現訪華,打開了兩國關係的大門。

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從政時期,晚年生活,為政舉措,社會方面,經濟方面,外交方面,個人著作,個人生活,人物評價,人物爭議,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1913年1月9日,理察·米爾豪斯·尼克森(以下簡稱:尼克森)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奧林奇縣的約巴達林,祖先來自愛爾蘭。尼克森共有兄弟五人,他排行第二。尼克森的一個弟弟在年幼時病死。
1930年9月,尼克森自公立中學畢業後,考入惠提爾學院,主修歷史。
1933年,畢業時以全班第二名的優異成績,獲得學士學位。後又入北卡羅來納州的杜克大學法學院。學生時代的尼克森就熱衷於政治活動,大學四年級時當上了全校學生團體的主席。
1937年6月,畢業並獲得法學士學位。尼克森自杜克大學法學院畢業後曾去紐約覓職未成,決定返回惠提爾當律師。他在舊金山通過了參加律師業的考試,成為當地律師的成員,然後回到惠提爾開業。
1938年6月,尼克森登記成為共和黨員。
1942年初,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尼克森離開律師事務所到華盛頓參加聯邦政府部門工作。他在物價管理署工作過一段時間;同年8月,尼克森參加海軍,當中尉。不久被派往南太平洋空運隊服務。
1943年10月,晉升為上尉。
1945年10月,尼克森晉升為上校。
1946年3月,尼克森退役。

從政時期

1946年11月,尼克森當選為加利福尼亞州的國會眾議員,開始進入政界。
理察·米爾豪斯·尼克森
1946年競選國會議員的廣告
1948年11月,尼克森再度當選為眾議員。
1950年,尼克森在競選參議員時,把他的對手海倫·道格拉斯夫人說成是“共產黨分子”,並獲勝當選為參議員。尼克森在參議院以反共著稱,他攻擊當時的杜魯門政府對共產黨國家鬥爭不力,主張對中國和蘇聯應持強硬態度。
1952年,參加副總統競選成功。
1953年1月,尼克森就任艾森豪政府的副總統,時年40歲,是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副總統之一。
1956年,艾森豪和尼克森均獲得連任。
1959年,曾赴莫斯科同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在莫斯科美國展覽館廚房用具部就美蘇的社會制度進行了一場舌戰。後來這場交鋒被稱為“廚房辯論”。
1960年,在總統選舉中,尼克森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與民主黨的甘迺迪爭奪總統職位。尼克森與甘迺迪曾四次在電視上進行公開辯論;11月選舉結果揭曉,尼克森敗北。
1962年2月,尼克森從華盛頓返回加利福尼亞,重操律師舊業,並寫了他平生的第一部著作《六次危機》,記述他從政以來經歷的幾次重大事件;6月,尼克森開始活動參加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競選,結果慘敗於民主黨的埃德蒙·布朗。
1964年,總統大選時,尼克森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巴里·戈德華特出力奔走。
1966年,他又全力以赴地為共和黨議員助選。
1969年1月20日,尼克森宣誓就職成為美國總統。
1972年,謀求連任成功。
1974年8月9日,尼克森因“水門事件”辭職;9月8日,繼任總統福特宣布了對尼克森的大赦。

晚年生活

1976年2月,中國政府邀請尼克森夫婦於1976年2月21日,再次訪問中國。尼克森夫婦接受了這一邀請。此時已經卸任的尼克森雖然是以平民身份到中國訪問,但依然受到了總統般的禮遇,他還同毛澤東進行了1小時40分鐘的會談,只比福特總統在1975年12月同毛的會談少10分鐘;之後的兩天裡,尼克森主要是與華國鋒繼續會談。華國鋒和其他的中國領導人一樣,不滿意於中美關係正常化的進展緩慢;2月29日下午,尼克森夫婦乘中國政府專機離開廣州回國,結束了中國之行。
1978年12月16日晚,中美兩國政府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這為尼克森訪華以及同毛澤東的會晤畫上圓滿的句號。
1993年4月8日至14日,尼克森對中國進行了為期7天的訪問,尼克森此次中國之行,是為恢復和改善美中關係而來。
1994年4月22日,尼克森在紐約逝世,享年81歲。

為政舉措

社會方面

  • 印第安人政策
尼克森總統執政期間共有52項有關印第安人的法案得以頒布實施。通過這一系列的法案,尼克森政府歸還了印第安保留地大量的土地,對印第安人保留地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影響,有效地推行了印第安人自治政策。
其次尼克森總統明確提出了印第安人自治的概念,認為印第安部落應和各州、各地政府享有同等的政治地位,應尊重印第安部落的主權。這為印第安人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但是,由於主觀和客觀兩方面的原因,尼克森政府的自治政策並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
  • 環境保護立法
尼克森就任總統之後,在環保問題上迅速採取了一系列主動行動。1970年2月,尼克森向國會提交了關於環境問題的年度咨文,從而開創了美國總統每年就環境問題向國會提交咨文的先例。
與此同時,尼克森政府還制定了大量的環境保護立法。在尼克森不到6年的總統任期中,一方面通過了大量的環保法案,另一方面則對以前的環保法案進行了修改和加強。
理察·米爾豪斯·尼克森(尼克森(美國第37任總統))
尼克森
尼克森政府在環保方面的第三項重要成就是建立了新的環保機構,即環境保護署。1970年底,環境質量委員會建議成立一個單獨的機構——環境保護署來全面管理美國的環保政策,把“空氣污染、水污染和固體廢棄物作為同一個問題的不同表現形式”來加以處理。1970年12月12日,環境保護署正式開始工作,它是一個由6000多名工作人員組成的獨立機構。環境保護署的署長能夠直接向總統匯報工作,這就意味著美國的環境保護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僅僅是聯邦政府內政職能的一部分,而是成為了一種獨立的職能。
但1970年以後,尼克森及其政府出於政治、經濟等原因,在環保問題上就開始不斷地後退,對環保運動採取一種日益敵視和反對的態度,並力圖限制以前在環保政策上所取得的成就。雖然尼克森逐步從以前的環保立場後退,但他的環保政策對之後美國的環保運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尼克森政府執政後,面對強大的種族主義政治勢力,採取了這樣一種策略,即集中力量解決黑人的經濟問題,幫助黑人提高經濟地位,而在社會和政治權利領域則表現出一種消極態度,力圖避免引起南方保守主義者的反感。經濟權利領域的積極主動和政治社會權利領域的迂迴漸進構成了尼克森民權政策的兩個特點。
理察·米爾豪斯·尼克森(尼克森(美國第37任總統))
優素福·卡什所拍攝的尼克森
尼克森在經濟領域兩個決策:①制定了“費城計畫”保證少數民族在就業方面不受歧視。②給少數民族開辦的小企業提供貸款和各種幫助。由於種族主義勢力在提高黑人經濟地位方面的反對較弱,尼克森在這方面採取了一系列大膽的主動行動。
但是在社會和政治權利方面,尼克森的態度比較謹慎和消極。在這方面採取一種迂迴漸進的政策,沒有像經濟領域那樣大張旗鼓地採取主動行動。
尼克森民權政策的重點並不在於改善黑人狀況,而在於維護美國社會的安定。尼克森反對政府干預的思想、他的政治基礎、民權問題在尼克森心中的地位都決定了尼克森的民權政策只是鞏固已有成就,而無法取得新的進展。
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社會經濟面臨衰退,龐大的福利開支成為聯邦政府的沉重負擔,而福利制度不但沒有緩解美國的貧困狀況,反而誘發了新的問題。尼克森在就職總統後的第3天成立了城市事務委員會,並交由持自由主義立場的丹尼爾·派屈克·莫伊尼漢領導。莫伊尼漢提出一個與共和黨保守主義原則相悖的激進的福利計畫,其中“家庭保險體系”是這個計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後該名稱改名為“家庭援助計畫”。
1969年8月8日,尼克森通過電視廣播正式宣布了他的“家庭援助計畫”,該計畫規定了聯邦政府補貼的最低標準:即對任何沒有收入的四口之家每年提供1600美元的最低補助、沒有收入的七口之家則提供2500美元;對於低收入家庭則為年收入在3920美元以下的四口之家和5720美元以下的七口之家提供補貼。
1970年3月5日,尼克森在眾議院籌款委員會發表要求批准家庭援助計畫的申明中提出:“新計畫的核心在於只有那些願意工作或者願意接受培訓的人才有資格享受福利。新計畫將會獎勵那些接受工作的人,而不像現行體制那樣重在懲罰。用福利刺激人們回去工作,將人們從福利名單轉移至工資名單上。新計畫也會通過為老人和殘疾人制定國家最低福利標準,使他們獲得真正有效地援助。”
1970年6月10日,尼克森發表了《關於擴大福利改革方案的申明》,在申明中他進一步指出“家庭援助計畫”的核心基於四項基本原則,即努力激勵人們參與工作和培訓;向低收入家庭提供平等的援助;尊重個人選擇和家庭責任;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以取得納稅人的信任。
“家庭援助計畫”一經提出,在社會上受到了普遍歡迎。但尼克森遭到了保守主義者和自由主義者的雙重攻擊。參議院於1970年11月29日以49∶21票否決了尼克森的“家庭援助計畫”,並於1971年和1972年連續兩次否決了該計畫;而眾議院又拒絕通過沒有“家庭援助計畫”的福利改革法案。在左右勢力的同時夾攻下,尼克森最終放棄推行該計畫。
尼克森的“家庭援助計畫”受制於黨派的紛爭,但該改革方案在美國福利改革史上仍然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經濟方面

當尼克森就任美國總統時,聯邦政府己經習慣於通過龐大的財政赤字來解決社會問題。至尼克森上任時,擺在他面前問題的是在處理通貨膨脹的同時如何不引起失業率的上升。
尼克森經濟顧問委員會的成員認為正是由於政府的龐大開支造成了通貨膨脹,並建議他對政府開支進行大規模的削減。1969年4月14日,為抑制通貨膨脹的發展,尼克森正式提出了“姑且一試”計畫,決定實行傳統經濟學和貨幣主義相結合的緊縮性財政與貨幣政策。尼克森和他的經濟顧問委員會的成員們都忽視了一個事實:美國的經濟結構和二戰前相比己截然不同。“姑且一試”計畫不僅未能抑制通貨膨脹,反而引發二戰後美國第五次經濟危機,最終導致通貨膨脹和經濟衰退同時發生。國防企業等需要大量資金支持的產業,由於聯邦政府大規模削減開支而無法得到維持自身運轉的資金,從而迅速萎縮,最終造成失業人數驟增。
在經濟滯脹面前,尼克森最終決定將工作重心轉移至失業問題上,即使短期內無法平衡預算。為應對經濟衰退,尼克森不得不用擴大財政支出的手段來刺激經濟的發展,降低失業率。
美國聯邦政府因而在1971年和1972年的財政赤字均高達230億美元以上,這使得美國的經濟形勢在1972年明顯好轉,經濟年增長率在該年的第四季度達到11.5%。
面對1971年愈演愈烈的“滯脹危機”和來自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的壓力,尼克森最終不得不向實際需求讓步。1971年8月15日,尼克森公開宣布將執行“新經濟政策”,其主要內容有:凍結工資、物價、房租和紅利90天,要求國會削減47億美元聯邦開支,停止黃金和美元之間的兌換,對進口商品增收10%的附加稅;總統在8月16日簽署行政命令,分四個階段開始實施該政策。
第一階段(1971年8月15日-1971年11月),凍結工資和物價,嚴禁國外中央銀行以美元兌換黃金並開徵10%的進口附加稅。第二階段(1971年11月-1972年11月),對工資和物價進行解凍,但仍實行管制,並將年通貨膨脹率控制在2%-3%,將美元貶值7.89%,取消進口附加稅。最後兩個階段則是有選擇地對工資和物價的增長進行管制。
“新經濟政策”對於急劇發展的通貨膨脹曾一度產生了抑制作用,卻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到1974年4月落下帷幕的時候,美國國內的通貨膨脹率己上升至12.2%,失業人口比率也高達5.6%。

外交方面

主詞條:越南戰爭
美國直接出兵介入越南的戰爭始於甘迺迪任內,之後民主黨政府越陷越深,投入的兵力也越多,至詹森任內達到了最高峰,派往越南的美軍的總兵力高達54萬人。越南戰爭曠日持久,消耗了美國的大量財力、人力,人民民眾怨聲載道,反戰的呼聲和活動異常強烈。
理察·米爾豪斯·尼克森(尼克森(美國第37任總統))
尼克森畫像
尼克森在競選時提出了“結束越南戰爭”的口號。他上台後積極策劃和推行戰爭“越南化計畫”,即侵越美軍逐步從越南撤出,由美國出錢出槍炮,加速對南越軍隊的訓練計畫,支持南越政權將戰爭進行下去。1969年6月,尼克森政府宣布在越美軍將開始分批撤出越南,首批25000人於8月底撤退完成。此後,駐越美軍陸續分批撤出,至1973年3月底最後一批美軍撤離南越,剩下數千美軍人員以顧問名義繼續留在南越。尼克森政府一面撤軍,一面又將戰火擴大至寮國和高棉,同時對越南北方進行轟炸和布雷,多方施加壓力,企圖使越南政府就範。但戰爭“越南化計畫”最後以失敗告終。
1973年1月27日,美國時任國務卿威廉·羅傑斯和越南民主共和國時任外交部部長陳文林在法國首都巴黎正式簽署了《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巴黎和平條約),標誌著美國在越南的戰爭正式結束。
在就任總統之前,尼克森就已經認識到國際局勢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美國的軍事實力和國際地位正日益下降,蘇聯正加強與美國的爭奪。美國執行的“遏制和孤立”中國的政策已告失敗。因此,尼克森上台不久就指示時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探索同中國重新打開關係的可能性,並多次在不同場合就對華貿易、旅行、人員往來和美軍在台灣海峽巡邏方式等問題向中國作出姿態。美國政府還通過各種渠道傳出欲與中國建立聯繫訊息。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秘密訪華;7月15日,中美兩國政府同時宣布尼克森將於1972年5月之前訪問中國的公告。
理察·米爾豪斯·尼克森(尼克森(美國第37任總統))
(左起)毛澤東、毛澤東的秘書張玉鳳、尼克森
1972年2月21日,尼克森作為第一個訪問新中國的美國總統抵達北京;2月27日晚,尼克森的中國之行即將結束,中美發表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上海公報》。《上海公報》的發表成為中美關係上一個重大的轉折,結束了長期以來處於相互隔絕甚至非常敵對的狀態,為兩國關係正常化打開了大門。尼克森對這一重大的外交成就十分重視,宣稱這是“世界為之變化的一周”。

個人著作

發行時間
著作名
備註
1962年
記述了自己的從政以來的大事件
1978年
記錄了其擔任總統期間的政治生涯
1980年
---
1982年
領袖們
---
1984年
---
1988年
介紹了越戰的前因後果以及美國的越南政策
來源:

個人生活

1940年,尼克森與帕特·尼克森結婚,有兩個女兒:帕特麗夏·尼克森·考克斯朱莉·尼克森·艾森豪

人物評價

尼克森是個有戰略頭腦的政治家,尤其在對外政策方面閱歷豐富,有較高的政治敏銳性。(《美國歷任總統評》)
歷史將不會忘記尼克森在國際舞台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法國前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評)
尼克森在美國是一位頗有爭議的人物,但他在1972年頂住各種壓力,以很大的勇氣毅然對中國進行訪問,打開了中美關係的大門,結束了兩國長期的敵對狀態,這一功績是不會被人們忘記的。(《瞭望新聞周刊》評)

人物爭議

參見:水門事件
1972年6月17日,尼克森總統連任委員會的5名共和黨成員潛入民主黨位於華盛頓水門大廈的全國總部,偷拍檔案和安裝竊聽器,刺探民主黨的競選策略和活動情況,結果當場被捕。為不影響連任,當時的總統尼克森施加壓力下令掩蓋事實;11月,尼克森競選連任成功。
1973年1月,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審理“水門盜竊案”。隨著調查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此事與共和黨“總統競選連任委員會”有牽連,甚至涉及到當時連任不久的總統尼克森。
1974年2月6日,眾議院以410票同意,4票反對的表決結果同意授權司法委員會更大的權力,展開對尼克森的彈劾程式;7月27日到30日,眾議院司法委員會批准了彈劾委員會的三項彈劾聲明;8月9日,尼克森宣布辭職,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任期內辭職的總統。之後,時任副總統福特接替成為總統;9月8日,繼任總統福特給予尼克森以無條件的赦免,使得尼克森不受進一步懲處。
理察·米爾豪斯·尼克森(尼克森(美國第37任總統))
1974年9月8日,福特總統宣布他決定赦免尼克森
2005年,福特在接受《華盛頓郵報》的時任記者鮑勃·伍德沃德採訪時透露當年特赦的原因,福特把尼克森當作自己的朋友,他不希望尼克森蒙受恥辱;福特當時要求等他死後再披露這段話。2006年,福特去世後,該訊息被放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