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地貌
陰山山脈是中國北部東西向山脈和重要地理分界線。橫亘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及河北省最北部。介於東經106°~116°。西端以低山沒入
阿拉善高原;東端止於
多倫以西的灤河上游谷地,長約1000公里;南界在
河套平原北側的大
斷層崖和大同、陽高、張家口一帶盆地,谷地北側的壩緣山地;北界大致在北緯42°,與
內蒙古高原相連,南北寬50~100公里。
陰山山脈是東西走向。屬古老
斷塊山。西起狼山、
烏拉山,中為
大青山、灰騰梁山,南為涼城山、
樺山,東為
大馬群山。長約1200千米,平均海拔1500~2000米,山頂海拔2000~2400米。
集寧以東到
沽源、張家口一帶山勢降低到海拔1000~1500米。主峰呼和巴什格,海拔2364米。
山地南北兩坡不對稱,北坡和緩傾向內蒙古高原,屬內陸水系。南坡以1000多米的落差直降到黃河
河套平原,是斷層陷落形成的。山地大部分由古老變質岩組成,在斷陷盆地中有沉積岩分布。煤藏豐富。石拐溝煤礦已開採,為包頭市鋼鐵公司及發電廠提供燃料。北坡的白雲鄂博蘊藏豐富的多金屬礦和稀土金屬。
陰山山脈在呼和浩特以西的西段地勢高峻,脈絡分明,海拔1800~2000米,最高峰
呼和巴什格山位於
狼山西部,海拔2364米。山與山之間的橫斷層經流水侵蝕形成寬谷,為南北交通要道,山脈主體由
太古代變質岩系和時代不一的
花崗岩構成,在兩側及山間盆地內有
新生代地層。南坡與河套平原之間相對高度約千米,經長期流水侵蝕,現代山脈邊緣已較地質構造上的斷層邊緣向北後退10~30公里。山前和山谷兩側普遍發育有多級階地。山脈北坡起伏平緩,丘陵與盆地交錯分布,相對高度50~350米,丘間盆地沿
構造線呈東西向分布,盆內沉積有白堊系,第三系地層,上覆第四系厚層
砂質粘土。源於陰山的河流橫切丘陵,支流極少,
河床寬坦,現代水流級不相稱。
呼和浩特以東的東段海拔一般在1500米左右,地形紊亂,主要有蠻□山,
蘇木山,
馬頭山,樺山等。在集寧,
張北一帶被
玄武岩覆蓋,部分地區的
熔岩台地已被侵蝕切割成平頂低山和丘陵。低山和
丘陵間盆地內有
白堊紀,第三系和現代沉積。盆地間的嶺脊低而寬,相對高度300~500米,有些盆地中心集水成湖,較大者如岱海,黃旗海,
安固里淖,察漢淖等。
氣候特點
山脈南北兩側的景觀和農業生產差異顯著。山南年均溫5.6~7.9℃,10℃以上活動積溫為3000~3200℃,無霜期130~160天,山北分別為0~4℃,900~2500℃,95~110天。山南風小而少,年均風速小於2米/秒,山北風大而多,年均風速4~6米/秒。年降水量東經110°以東,南北相差70~100毫米;東經110°以西,南北年降水量都很小,只差25毫米左右。在農業生產上,山南為農業區,山北為牧業區,山區為農牧林交錯地區。
陰山山脈還是中國季風與非
季風區的北界,屬溫帶半乾旱與乾旱氣候的過渡帶。西部的狼山尤為乾旱,
大青山較為濕潤。
水系情況
陰山山南為外流區,屬黃河、
海河水系,流水侵蝕為主,河流
溯源侵蝕與分割作用較強烈,溝谷深切,地面破碎;山北為內流區,河流稀少,水量小,侵蝕基準面高,因而侵蝕作用不顯著,溝谷淺緩,地貌外營力以風蝕為主,地面平坦,風沙散布。
主要資源
陰山蒙古語名為“達蘭喀喇”,意思為“70個黑山頭”。陰山山脈是古老的斷塊山,是農牧交錯地帶。
陰山的最大特點便是南北不對稱,南坡山勢陡峭,北坡則較為平緩。山脈的平均海拔高度在1500至2300米之間。仿佛一座巨大的天然屏障,同時阻擋了南下的寒流與北上的濕氣,因此,陰山南北氣候差異顯著,是草原與
荒漠草原的分界線。南麓的雨水較為充沛,適宜發展農業。山區植被稀疏,僅在東段的陰坡有小片森林,有
白樺、山楊、
杜松、側柏、油松、山柳等樹種。中段和西段山地散布有大小不等的山地草場,歷史上曾是重要的牧區。
條件較好的山間盆地中有旱作農業,種值春小麥、莜麥、馬鈴薯等作物,產量低而不穩。山坡低處為草地,中部有櫟、榆、樺等樹種。陰坡在2000米處有矮曲林。
山區地質礦產資源豐富,大青山的煤礦、白雲鄂博的鐵礦和稀土礦都是品質高、儲量大的著名礦區。
人文歷史
陰山地區人類活動的歷史非常悠久,是內地漢族與北方遊牧民族交往的重要場所。山脈間寬谷多為南北交往的通途。例如位於呼和浩特西北的古途白道,古人以其路口千餘米土色灰白,故名。北魏時曾在南端設立
白道城。陰山山區現存名勝有
昭君墓(青冢)、戰國
趙長城、
高闕雞鹿塞、武當召(漢名廣覺寺)、
美岱召、
百靈廟等。古今有許多著名詩句描寫此山。如北朝最具代表性的著名民歌之一“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蒼穹,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又如唐代詩人
王昌齡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等名句,都如實地描寫了歷史時期陰山的風光和人類活動。
早在公元5世紀時,境內的陰山岩畫就被北魏地理學家
酈道元所發現。他在著名的《
水經注》中作了詳細的記述。這些記載是世界上對陰山岩畫最早的記錄。然而在其後的若干世紀裡,再沒有人去問津。直到上世紀30年代未,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才發現了幾幅岩畫。對岩畫的全面考察是從1976年開始的。此後,每年都有許多專家、學者和遊人來考察和參觀,先後共發現岩畫一萬多幅,其中做過拍照和臨摹的岩畫有近千幅。
陰山岩畫是中國已發現的
岩畫中分布最為廣泛,內容最為多樣,藝術最為精湛的岩畫,不僅是世界上最早發現的岩畫,也是世界上最豐富的岩畫之一,是中國最大的岩畫寶庫。現存陰山岩畫的絕大部分分布在巴市地區,最大的面積達400平方米,真實地記錄了在此生活的古代北方
匈奴、
敕勒、
柔然、
鮮卑、蒙古等遊牧民族的生產、生活歷史。五虎圖是陰山岩畫的代表作。
陰山岩畫大多取材於遊牧民族的狩獵活動,其中數量最大,鑿刻最精緻的是動物岩畫。畫中動物有山羊、綿羊、盤羊、
羚羊、
岩羊、
大角鹿、
白唇鹿、
赤鹿、
麋鹿、
駝鹿(罕達猂)、狍子、馬、騾、驢、駝、牛、野牛、羚牛、狗、龜、野豬、兔、狐狸、蛇、狼、虎、豹等。其次,岩畫中狩獵的畫面也占有重要地位,數量可觀,藝術地再現了史前巴彥淖爾地區各民族的社會生活,是整個岩畫中最絢麗的部分。狩獵畫中表現了各種各樣的獵手、武器及狩獵方式,無論獨獵或眾獵,還是引弓射獵或圍捕野獸的場面,都表現其最緊張的一剎那,再現獵手對野獸致命處的打擊過程,表現出獵人獲得獵物的強烈願望和高超的捕獵技能,也反映出原始人類的文化藝術來源於人類同大自然的鬥爭這一規律。
除動物畫和狩獵畫外,放牧畫也占有較大比例。放牧畫產生於
青銅器時代晚期,並一直延續到元、明、清三代。雖然年代相距甚遠,但其內容卻大體相近,如出牧圖、倒場圖、一條鞭式和滿天星式牧羊圖、牧馬圖。這些放牧方式即使在今內蒙古草原上,仍然比較流行。此外,人物舞蹈、車輛及出行騎士、騎士列隊、征戰圖、穹廬氈帳、人面形、人手足印、獸禽足印、原始數碼、
圖畫文字、星圖,以及反映原始宗教的神靈圖象,在整個岩畫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它們均反映了原始民族和部落的淳樸思想意識和社會生活。特別是幾處天體星象岩畫,在世界岩畫中也是罕見的。
旅遊
陰山古剎在呼和浩特市北100公里,是遼闊的
蒙古草原上眾多喇嘛廟宇中的一座。四周有茫茫無際的古原大地,殿宇雄偉的姿態映襯在藍天和綠草之間,就像繡在綠色緞面上的精美圖案。
陰山古剎規模並不很大,只有三處殿宇,但建築精巧玲瓏,
金碧輝煌。大殿建於方整的台基上,樓高兩層,飛擔微翹;紅柱迴廊,柱頭雕飾彩繪精美。殿門兩旁有壁畫圖案,殿內的壁畫更琳琅滿目,牆壁、
棟樑、布幔,都有絢麗的彩晝,色澤鮮明,經久不變。題材除佛教故事人物以外,還有鳥獸花卉,生動多姿。廟頂建築為歇山形式,檐緣四周圍以天台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