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阿爾戈斯
- 外文名稱:Άργος
- 別名:阿戈斯
- 所屬地區:希臘
詞語解釋,地理位置,簡介,歷史,建立,古代,中世紀,近代,地位,古蹟,國際研究方案,建築,其他解釋,
詞語解釋
阿爾戈斯
地理位置
簡介
地區:伯羅奔尼撒
省:阿爾戈利斯省
高度:最低15米
42米(中心)
最高500 - 600米
郵政編碼 212 00
汽車車牌號:AP 阿爾戈斯,一譯“亞哥斯”。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東北城市。臨阿古利科斯灣,近邁錫尼。人口約2萬。位於卡斯楚和聖伊利亞斯兩山麓的阿爾吉夫平原上。交通發達,是周圍農產品的集散地。公元前七世紀多利亞人在此建立奴隸制城邦,曾稱霸半島,為南希臘政治、文化中心之一。公元前546年為斯巴達擊敗。1261-1460年屬拜占庭帝國,1460年後被奧斯曼帝國統治,十九世紀上半葉復歸希臘。十九世紀起考古發掘持續進行。發現有建於公元前1100-1000年的神廟,古希臘、羅馬時期的阿波羅神廟、希拉神廟、大劇院和古城鎮等遺蹟。旅遊業頗盛。
歷史
建立
在希臘神話中,阿爾戈斯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城市。傳說達那俄斯出逃埃及後成為阿爾戈斯的統治者。他的兒子阿德剌斯托斯是攻打忒拜的七個國王之一和唯一的倖存者。在荷馬史詩中狄俄墨得斯是阿爾戈斯的國王。最早的考古發現證明在新石器時代這裡就已經有人居住了。邁錫尼文明時期這裡的山上已經建立了一座城堡。陶立克人也在這裡留下了他們的痕跡,他們還建立了一座阿波羅神廟。
古代
公元前七世紀多利亞人在此建立奴隸制城邦,曾稱霸半島,為南希臘政治、文化中心之一。公元前546年為斯巴達擊敗。在波斯戰爭中阿爾戈斯持中立。前460年阿戈斯獲得了一個民主的憲法。前451年它與斯巴達簽署了一個30年和平條約。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阿爾戈斯與雅典聯盟,但這個聯盟並未給阿戈斯帶來任何好處。此後阿爾戈斯與科林斯組成了一個聯邦國,在前371年的留克特拉戰役中它們一起戰敗了斯巴達。亞歷山大大帝死後阿爾戈斯陷入不同的其它國家的影響,前146年它投入羅馬共和國,從此它的地位就不重要了。1261-1460年屬拜占庭帝國,1460年後被奧斯曼帝國統治,十九世紀上半葉復歸希臘。十九世紀起考古發掘持續進行,現有建於公元前1100-1000年的神廟,古希臘、羅馬時期的阿波羅神廟、希拉神廟、大劇院和古城鎮等遺蹟。旅遊業頗盛。
中世紀
為了加強對伯羅奔尼撒半島的保護,阿爾戈斯山上的城堡於12世紀被加強。1463年土耳其人占領阿爾戈斯。從1686年到1716年威尼斯人重占阿爾戈斯,但此後一直到1821年阿爾戈斯被土耳其占領。
近代
今天阿爾戈斯是一個旅遊勝地。阿爾戈斯地區的主要經濟來自於農業。
地位
阿爾戈斯是希臘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阿爾戈利斯州首府。其東為肥沃的阿伊韋平原。自早期青銅器時代(公元前3500年)起,就有人定居。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名勝古蹟,是國內外遊客常去的旅遊點。荷馬史詩《伊里亞特》中,阿戈斯代表阿伊韋平原所有定居點。在希臘神話中,是狄俄梅季斯(阿戈斯王阿德拉斯托斯的繼承人,特洛伊戰爭中藏在木馬腹中進入特洛伊城的英雄之一)和阿加梅農(特洛伊戰爭中希臘聯軍統帥,邁錫尼王)的故鄉。公元前7世紀多立斯人在此建立奴隸制城邦,曾稱霸希臘半島。公元前546年被斯巴達擊敗,國勢削弱。公元前146年被羅馬征服。公元1261—1460年屬拜占庭帝國,1460年後為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1830年歸希臘。希臘獨立戰爭期間,城市遭易卜拉欣·帕夏洗劫並被焚毀。
阿爾戈斯有許多名勝和古蹟,阿爾戈斯新城建於古城的東南,是阿伊韋地區的鐵路樞紐和農業中心。
古蹟
阿爾戈斯阿波羅神廟
半圓形劇場遺址
掘進卡斯楚山城建成的半圓形劇場遺址,約建於公元前4世紀,羅馬時期兩次修繕,可容納觀眾2萬。樂池直徑28碼,以藍、白色大理石裝飾。坐席中央部分還保存有81排石座,前排的貴賓席設有皇帝御座。希臘獨立戰爭期間的兩次國民會議即在此舉行。 羅馬浴池
羅馬浴池在半圓形劇場南面,是公元2世紀的遺物,浴室內,設有三大浴盆,附近地下室里還發現3具石棺。
中世紀城堡
邁錫尼古墓
在聖伊利阿爾斯山東南麓,經20世紀50年代末發掘,發現有邁錫尼古墓,有26座地下墓室和6座豎坑墓穴,還有一公元前2000年的中期青銅器時代的建築物。
這座人類為紀念預言神和拯救人類的神——阿波羅而建成的聖所——阿波羅·埃皮鳩里(埃皮鳩里的意思是拯救人類的神)神廟,修建於公元前5世紀中葉,坐落於荒無人煙的阿卡迪亞群峰之間。這裡有人類迄今為止發現年代最久遠的科林斯式柱頭。整座紀念性建築物用大膽的建築結構將古老的早期希臘建築風格和明朗的陶立克風格結合在一起。
雅典娜神廟遺址
雅典娜勝利神廟建於公元前449-前421年,雅典娜勝利女神廟,也稱為無翼勝利女神廟,位於衛城山上。採用愛奧尼亞柱式,台基長8.15米,寬5.38米,前後柱廊雕飾精美,是居住在雅典的多利亞人與愛奧尼亞人共同創造的建築藝術結晶。
阿爾戈斯赫拉神廟
阿爾戈斯赫拉神廟(Ηραίον Άργους/Argive Heraion)是位於希臘阿爾戈斯附近(10公里)的一座赫拉神廟遺蹟,大約位於阿爾戈斯和邁錫尼遺蹟的中間。它位於艾維亞山腳(Mt. Euboea),俯瞰整個阿爾戈斯平原。
國際研究方案
人們根據世界洋水域雙層(表層和深層)循環原則,開始研究“全球海洋輸送”理論。北大西洋是海洋多層循環最活躍的地區,那裡就像“鎖孔”,鑰匙在裡面轉動,造成地球上氣候的不穩定。北半球氣候這10年的變化完全符合“全球海洋輸送”理論。
科學家承認,在海洋洋流循環方面還有許多問題無法回答,但已經清楚的是,世界洋水域對大氣層的熱力和動力狀態的影響,遠遠超過人類活動對氣候產生的影響。
為了填補“海洋—大氣層”原理方面的知識空白,世界氣象組織推出一項名為“阿爾戈斯”的國際研究方案。這項方案包括建立一個全球海洋觀察網,使用漂流浮標監視海水的變化。漂流浮標分布在世界各地海域,上面安裝有測量海水溫度和鹽度的感測儀。科學家認為,正是海水的溫度和鹽度這兩個因素影響著大氣層。
浮標在指定水域的海面固定後,同衛星取得聯繫。然後,浮標用自身攜帶的水泵吸入海水,潛至2000米深處後,壓力儀發出指令停止下潛,浮標開始在海流中收集信息。10天后浮標浮出海面,將收集到的信息傳送給在軌道上運行的衛星。傳送完畢後,浮標重新下潛,進入下一個探測周期。與此同時,衛星把接收到的信息傳送到氣象中心供研究人員分析研究。這項研究已經取得初步結論: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熱帶海洋水域急劇變暖,上面的大氣層也相應開始變暖。
今天,世界各地海域共有3000個漂流浮標在日夜工作。科學家希望利用得到的資料,最終繪製“海洋氣象圖”。
建築
多魯斯在古城阿爾戈斯的朱諾聖地建立了陶立克柱式的神廟。 神殿建築是最能體現偉大、尊嚴和權力的建築。每座神殿中自然形成的細微的對稱性,都有一種神性的光環。最初,神殿建築有過三種柱式。陶立克式最先出現,是從古代產生的。海倫和仙女奧爾賽斯的兒子多魯斯統治了阿哈伊亞和伯羅奔尼撒全境。多魯斯在古城阿爾戈斯的朱諾聖地建立了陶立克柱式的神廟。後來,在阿哈伊亞的其他城市也建立了一些同樣柱式的神廟。當時對稱的規則還沒有產生。為了尋找範本,他們轉向人體自身。
當他們想要在這座神廟中設定柱子時,因為還沒有對稱的規則,就探索用什麼方法能使它適於承受載荷並具有公認美觀的外貌。他們試著測量男子的腳長,把它和身長來比較。結果發現男子的腳長是身長的六分之一,於是他們就把同樣的原則搬到柱子上來,以柱身基座厚度的六倍作為包括柱頭在內的柱子的高度。這樣,陶立克式柱子就在建築物上開始顯出男子身體比例的剛勁和優美。
其他解釋
阿爾戈斯戰士
百眼巨人。
卡爾喀俄珀之子,佛里克索斯和卡爾喀俄珀的兒子。
奧德修斯之犬,奧德修斯所養的忠犬,在主人歸來後高興而死。
獨眼巨人,三個獨眼巨人之一。
阿爾戈船的建造者的名字。
阿克泰翁的一隻狗的名字。
遊戲名稱。遊戲原名:Warrior in Argus,港台名稱:阿格斯戰士,大陸名稱:阿爾戈斯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