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簧管達卡其(OBOE da Caccia):是英國管的前身,經過17世紀開始至18世紀發展起來的樂器,過去演奏員稱它為初升的月亮。它曾出現於馬赫"馬丁受難曲"的合唱曲中,可是目前已幾乎不使用了。雙簧管的音域中,低音區渾厚模糊,中音區甜美豐滿,高音區明亮乾淨,最高音區尖銳,少用。雙簧管天生帶有一些鼻音,效果很像牧笛,能演奏真摯感人的富有表情的樂句,沒有一種其它樂器足以與它相比。有時雙簧管的音色過於突出,太重於感情,所以在更廣泛地採用它時有時受到一點限制。由於雙簧管是一個特性樂器,因此即使在樂隊中只有幾小節,甚至只有幾個音的情況下出現時,也會引起聽眾對它的特別注意,產生印象深刻的效果。它的表現力不需要用過多的樂句就能表達得非常完美。例如:貝多芬《第九交響樂》和《諧謔曲》樂章中迷人的片段,是充滿了純樸的田園風味的樂曲,是任何聽過該曲的人所難以忘懷的。另外《愛格蒙特》中的真摯感人和富於表情的樂段,都會使聽眾讚嘆不已。 還有柴可夫斯基採用雙簧管的最令人難忘的旋律,《天鵝湖》中的獨奏片斷又是多么悲哀而富有歌唱性。再有他的《第四交響樂》的第二樂章中的片段更是優美感人。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雪娘》中雙簧管的《痛苦呻吟》格外富有表現力。
與雙簧管
英國管比標準型雙簧管低五度,是F調中音雙簧管,實際上從前也像古老雙簧管(OBOE da Caccia)那樣流傳很廣,它的音域自低音B至高音F。英國管發音非常有力豐滿,它的音區清楚地劃分為三個彼此截然不同的音區,非常雄壯的低音區,稍為柔弱的高音區。英國管非常有表情舒情,有性格的一面,18世紀初出現於室內樂,19世紀中葉成為樂隊成員忠實地完成著雙簧管的輔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