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與blog

blog(中譯名有網誌、部落格、部落格等)和wiki(中譯名有維基、圍紀等)是歐美專家最看好的兩個社會軟體(SocialSoftware)新工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wiki與blog
  • 分類:軟體
2003年時,blog(中譯名有網誌、部落格、部落格等)和wiki(中譯名有維基、圍紀等)是歐美專家最看好的兩個社會軟體(SocialSoftware)新工具,無論男女老少,都紛紛撰寫和實驗,然而四年下來,blog的氣勢如日中天,成為大家寵愛和注目的焦點,2006年底全球的blog數量估計高達五千萬個,wiki卻始終是雷聲大、雨點小,除了維基百科(wikipedia)外,成功的案例並不多見。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我想與工具的特性有很大關係,blog上的貼文脫不了或濃或淡的個人色彩,wiki標榜的卻是匿名與合作精神,一個“有我”,一個“無我”,造成冷熱各異的結果。
blog的風潮由美國日本、大陸刮向台灣,2004年時,“部落格”在大陸風行,從學生、老師、上班族、政府官員到校長,無不踴躍嘗試,其中韋鈺院士以曾任教育部副部長的資歷,現任東南大學學習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的身份,工作繁忙,不在話下,仍然樂於在blog上分享她的研究和參與國際會議的心得,是最讓人欽佩的典範之一。
2005年起,台灣的新聞電視媒體大力推動“部落格”(blog在台灣的俗稱),中時電子報在2004年底還舉辦了第一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賽,它還和平面報紙合作,每周五於《工商時報》推出部落格專版,為讀者介紹部落格趨勢、部落格人物以及嚴格挑選出來的優秀部落格貼文。這是結合虛擬與實體出版世界的創舉,很期待它能激盪出更多blog套用的創意和商機。
我自己寫blog也有三年多了,當年我喜歡用blog的原因是抱著“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的心理,另外我也不喜歡別人修改我的文章,更別談被刪除了,所以對wiki的“每人都有編寫、修改或刪除文章的同等權利”的原則,雖心嚮往之,但因自己的胸襟不夠開闊,遲遲不敢嘗試。
當年我寫blog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以它來記錄國外有參考價值的網頁,如今有美味書籤之後,更為方便,blog對我的吸引力,似乎就少了一點。加上我發現虛擬世界雖然繁複多彩,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把實體世界的人際關係與事務處理好,逐漸地,我從一個每天狂熱追逐blog閱讀的人,轉變為偶一為之,每隔一兩個月,才抽空看看老友們的進展,更沒有時間回應了。
雖然blog能促成回顧、思考和分享的習慣,但最讓我苦惱的是它的單向結構,貼文只能按照日期或自定的類別來分類,很難用整體架構的方式呈現。這好有一比:blog上的貼文好比大大小小的珍珠,我們只能把它串成長短不一的項鍊,卻不易把它組合為胸針、髮夾或其它創新的飾物。有沒有其它的方法?國外有許多專家用wiki來搭配blog,是不是就為了解決這個困擾?這讓我對wiki產生好奇心。
我第一次正式在wiki上寫東西,是寫在“維基語錄”上,因為我對格言、名人金句有興趣,所以就加上一些年輕人可能沒聽過的諺語,例如“手拿刀尺走天涯,線去針來日夜忙,量盡他人長與短,自家短長何時量”等。寫完之後,雖然沒有具名,但心裡很高興,因為我也為維基計畫貢獻了一點心力,貢獻很小很小,而我真的做過一點,也算是“維基人”了。
隔了幾個月,我再度登上維基語錄,卻發現那首禪詩不見了,更讓我訝異的是,我居然不怎么生氣,因為整個語錄的分類與結構做了大改變,內容也跟著調整。我尊重別人的考量,我也發現只要自己在過程中盡過力,仍然是快樂與值得驕傲的。這個發現激起我要撰寫更多維基內容的意願,我相信參與過程會是最好的學習機會。
另外我帶了第八個習慣的網路讀書會,採用Google線上論壇做工具,為了兼顧趣味,討論的主題不限於書本內容,但幾個月下來,各章的討論散處各地,要一目了然很不容易,我用pbwiki做了一個完整的各章內容討論匯整表後,對於新加入要了解全貌的人,就方便多了。因此,wiki作為整理工具的好處,對我而言,越來越明顯了。
三年實驗下來,我發現blog的個人特色,很像藝術家的作品,雖會受他人影響,但通常是獨立完成,所表現的是小我的聲音,很像花、草、樹木,不論大小,都各有風采。blog圈裡相互往來,就像群木成林,相互扶襯,整看是森林浩瀚,細看每株樹依然獨立存在。
而wiki則是團體合作的工具,很像企業內一群平凡的人合作完成不平凡的事業,它是結合小我匯成大我的聲音,它很像是容納百川而成的大海,不讓土壤的泰山在匯聚中消失了個人的痕跡,卻成就了更壯觀的生態。這也象徵著人從獨立走向合作與互賴的旅程,透過獨立、分工與合作,成就了日進千里的現代文明。
美國領導大師史蒂芬柯維博士把人的成長分為三個先後階段,那就是依賴期、獨立期與互賴期。由此看來,代表獨立期的blog領頭掀起風潮,是很自然的,等到大家建立起信任,也找到共同努力的方向與目標後,就是wiki出頭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