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F644基因在高度近視發病機理中的作用研究》是依託電子科技大學,由何飛擔任醒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ZNF644基因在高度近視發病機理中的作用研究
- 依託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何飛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高度近視(high myopia)是屈光度等於或小於-6.00D的近視眼,常伴有眼軸進行性延長、早發核性白內障、青光眼、周邊視網膜變性和視網膜脫離等,會使視功能嚴重損傷。對於出現眼部結構和功能改變的高度近視眼,臨床上並沒有有效的治療和預防手段,迄今為止仍然沒有找到明確的高度近視致病基因。我們通過外顯子組測序在高度近視人群中發現了一個致病基因-ZNF644,該基因在5個位點產生突變:S672G,I587V, R680G和C699Y 以及3'UTR+12 C>G 和 +592 G>A。ZNF644屬於包含Krüppel相關盒的C2H2型鋅指蛋白家族。在本項目中,我們將(1)採用ChIP CHIP技術檢測ZNF644轉錄調控的靶基因;(2)研究ZNF644非鋅指區對轉錄活性的作用;(3)雙向電泳-MALDI-Q-TOF 質譜分析與ZNF644相關的信號通路。
結題摘要
(1)病理性近視(Pathological myopia, PM)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於PM發病機理不清,迄今為止尚無有效的PM預防和治療手段,對PM的病因、病理機制的研究顯得意義深遠。本研究收集了1000例PM患者和1200例對照樣本,已完成對COL1A候選基因在中國漢族人群PM的關聯分析。研究證實了COL1A1基因內含子區域的rs2075555和rs2269336在中國人群中和PM沒有顯著相關性。本研究有助於了解PM的發病機制。 (2)眼部缺損是一種由於脈絡裂隙的不正常或不完全封閉而導致的眼睛發育缺陷。這種疾病表現為遺傳和臨床上的異質性。通過定位克隆,我們從一個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缺損的中國家系,鑑定出ATP結合盒轉運子(ABCB6)的一個突變。該突變-L811V被證明存在於此三代譜系的7個患病的成員,而餘下的6個正常家族成員則無此突變。連鎖分析結果表明該家系的基因突變與該家系的致病基因緊密連鎖,其LOD值為3.2(=0)。擴大對ABCB6外顯子序列進行測序分析,測序對象為包括了眼球缺損(MAC),孤立的缺損和無虹膜在內的116例的散發病例群體。在三例MAC患者中又確定了一個的新突變(A57T),而在200名正常對照組中,均無這兩個突變的存在。瞬時轉染myc-ABCB6到視網膜上皮細胞(RPE)後免疫組化染色顯示ABCB6定位於RPE的內質網和高爾基體。人相關細胞系和組織的RT-PCR檢測顯示,ABCB6在視網膜和視網膜色素上皮RPE表達。斑馬魚實驗表明,abcb6在斑馬魚的眼睛和中樞神經系統的表達。Morpholino敲低ABCB6在斑馬魚模型中產生的眼部特徵性的缺損表型,並且該表型與我們臨床上檢查表型基本一致。而此表型可以通過共注射野生型ABCB6 的mRNA得到挽救,但注射突變的ABCB6 mRNA則不能,這表明在斑馬魚中觀察到的表型是由於abcb6功能缺失所導致。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ABCB6基因突變導致眼部缺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