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12年開始專事寫作。早期作品受亨利·詹姆斯的影響。後來聽從女作家沙拉·奧納·裘維特的勸告,以自幼所熟悉的西部邊疆生活為題材,創作富有地方特色的作品。1944年,她作為美國文學藝術院院士,獲該院最高金獎。她的作品被譽為美國文學中的“珍珠”。在略顯浮躁的20世紀美國文壇,她是藝術良知的持守者和道德勇氣的體現者。今天,她越來越受批評家們的重視和喜愛。 薇拉凱瑟於1873年生於
維吉尼亞州。9歲那年,她隨父母搬到中西部
內布拉斯加州大草原的一個小鎮上。這次搬遷對她在心靈與藝術上的影響持續了一生。她在那裡接觸到從歐洲各國湧來的新移民,這些後來成了她文學創作的素材。
在內布拉斯加,凱瑟開始正式上學,雖然她在情緒上有些喜怒無常,但學業很優秀。在13歲那年,她開始喜歡扮男裝,並把自己的名字簽成威廉·凱瑟(William Cather)。一些評論家把她著一舉動看成是反叛社會對女性的約束:另一些評論家認為,凱瑟確實在某種程度上認同於男性角色,似乎著就是她在小說中常常使用男性敘述視角,在生活中與女性朋友有關係密切的根源。凱瑟後來解釋說,扮男裝只不過是年輕時擺擺姿勢罷了。
凱瑟雖然在進內布拉斯加時打算學醫,可當她的一篇文章被當地報紙才用後,她又改變了主意——學文科,從此走上了文學的道路。她一邊念書,一邊想雜誌投稿,為《內布拉斯加報》撰文,並發表過戲劇、音樂評論和書評。大學畢業時,她成了《內布拉斯加報》的全職記者和評論人。畢業以後,她來到匹茲堡,在婦女雜誌〈家庭月刊〉做了兩年編輯,同時為《內布拉斯加報》撰文。在以後的17年裡,她在
匹茲堡一邊教英文,一邊寫短篇小說。
薇拉·凱瑟(Willa Cather,1873-1947),美國
小說家、短篇小說家、詩人。她生於維吉尼亞州,9歲時隨家移居
內布拉斯加州,在西部大草原鄉鎮裡長大。1895年從
內布拉斯加大學畢業,對音樂和文學(尤其是
亨利·詹姆斯的作品)極感興趣。後來到匹茲堡一家報社工作,開始文學創作。1900年,她開始發表短篇小說和詩歌,1903年發表詩集《
四月的黃昏》(April Twilight)。在那些年月里,她的主要思想是披露西部小城鎮文化的落後和思想的狹窄,這表現在她的最著名的短篇故事《雕刻家的葬禮》(“The Sculptor‘s Funeral”)、《華格納音樂會》(“A Wagner Matinee”)等作品中。1906年她移居紐約,在《麥克盧爾雜誌》(McClure’s Magazine)工作,後任總編(1908-1911)。在此期間,她結識了著名
鄉土文學作家
薩拉·奧恩·朱厄特(Sarah Orne Jewett),並聽從其勸告,辭去總編職務,悉心從事文學創作,陸續發表了《亞歷山大的橋》(Alexander‘s Bridge,1912)、《
啊,拓荒者!》(O Pioneers!1913)、《
我的安東妮亞》(My Antonia,1918)、《百靈鳥之歌》(The Song of the Lark,1915)、《我們自己人》(One of Ours,1922)、《迷途的女人》(A Lost Lady,1923)、《教授的住宅》(The Professor’s House,1925)及《
大主教之死》(Death Comes For the Archbishop,1927)等作品。凱瑟還發表了4部短篇小說集和幾部中長篇小說。
作品
凱瑟的文學聲譽主要來自他的十幾部中、長篇小說,特別著名的有長篇小說《
啊,拓荒者!》(O,pioneers!1913)、《我的安東尼亞》(My Antonia,1918)、《一個迷途的女人》(A Lost Lady,1923)、《教授的房子》(The Professor′s House,1925)、《死神來迎接大主教》(Death Comes for the Archbishop,1927)、《莎菲拉和女奴》(Sapphira and the Slave Girl,1940)。然而,凱瑟也是位短篇小說大師。她的短篇小說處女作“彼得”(“Peter”)於1892年問世,她一生中共寫過約六十篇小說,占她創作總量的三分之一。但是,他的短篇小說一度曾被忽視。因為過去有些評論家認為凱瑟三分之二的短篇小說寫於她1912年發表第一部長篇小說《亞歷山大大橋》之前,因此認定她的短篇小說創作只是整個創作生涯的實習期;而且凱瑟自己也更重視長篇小說的創作,她的許多早期短篇小說散落在各種雜誌中,在她生前沒有再版過。經過重新的審視,現在學術界普遍認為,凱瑟的短篇小說不僅數量可觀,而且作品相當優秀。凱瑟在生前只出版過三個短篇小說集《精靈花園》(The Troll Garden,1905)、《青春和美艷的美杜莎》(Youth and the Bright Medusa,1920)、和《無常人生》(Obscure Destinies,1932)。第四個集子《美女暮年及其他故事》(The Old Beauty and Others,1948)在她去世一年後才出版。
《喔,拓荒者!》與《
我的安東妮亞》兩部小說描寫第一代東歐和北歐的移民與大自然搏鬥的艱苦生活,以及他們處理新舊文化衝突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情形。《迷途的女人》寫一個開發西部的實業家的妻子被投機商引誘而走向墮落。《教授的住宅》寫一個歷史教授看不慣崇拜金錢的家人,與一出身清寒的青年學者托姆。奧特蘭結成忘年之交。
凱瑟以後的作品進一步從北美洲的歷史中發掘她所嚮往的精神美。在《
大主教之死》中,歌頌了19世紀在
新墨西哥印第安人中間傳教的天主教神父的獻身精神。《莎菲拉與女奴》(Sapphira and the Slave Girl,1940)寫
南北戰爭前
維吉尼亞一個白人婦女如何幫助一個女
黑奴逃往加拿大而獲得了自由。由此,可以說, 凱瑟在她的作品中既歌頌邊疆開發者的不畏艱險的開拓精神,謳歌他們的理想主義,是美國文學史上最後一個其作品帶有濃厚描寫地方色彩的代表,也是一個刻畫婦女形象,表現出婦女意識的作家。按照她作品的問世時間,她與海明威和共同生活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那一時代,但又屬比後者更早的一代。凱瑟的作品結構勻稱,節奏舒緩從容,文字清新優美。近年美國批評界認為她是20世紀美國最傑出的小說家之一。
寫作特色
凱瑟曾指出:一切藝術的提高過程全在於單純化的過程,砍掉一切俗套和細枝末節而又不影響整個作品的精神。她強調只要給出暗示,而不進行闡述說明。她不大強調作品情節的離奇,而是靠一種抒情的力量把整個故事串起來。她的語言清新淡雅,流暢自然,猶如大草原上淙淙的溪流,汩汩流過讀者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