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EP系統

WDEP系統

WDEP系統是美國精神病學家威廉·格拉塞(William Glasser)提出,後由羅伯特·伍伯丁(Robert E. Wubbolding)總結出一套幫助自我改變的現實治療(Reality therapy)心理學技術。[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WDEP系統 
  • 外文名:WDEP system
主要內容
W(wants):願望
幫助當事人看出自己的需求與期盼,以下這些問題可以幫助你準確定位來訪者的需要
  • (1)如果你就是心目中希望成為的那個人,那么你覺得自己會是一個怎樣的人?
  • (2)如果你的需要與你家人的需要完全相符,你的家庭會是什麼樣子?
  • (3)如果你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你會做些什麼?
  • (4)你真的想改變自己的生活嗎?
  • (5)你的那些願望並沒有在生活中得以實現?
  • (6)你認為是什麼阻止了你做出改變呢?
D(direction/do):行為
現實治療法強調當事人目前的行為,也會探討其對當前行為具有影響力的過去事件。如果探索過去有助於當事人規劃出更好的明天,那么就可以加以討論。
  • (1)你現在在做些什麼?
  • (2)你上周做了寫什麼?
  • (3)你上周本來想做些什麼?
  • (4)是什麼阻止了你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 (5)你明天要做些什麼?
E(evaluation):評價
現實主義療法的核心在於要求來訪者做出以下的自我評估過程:“你當前的行為能否幫助你滿足自己的需求?你當前的行為能否讓你按照既定的生活方向前進?”你還可以向來訪者問以下問題:
  • (1) 你當前做出的行為究竟會給你帶來傷害還是會對你有所幫助?
  • (2)你當前做出的行為是你真正想做的行為嗎?
  • (3)你的行為適用於你嗎?
  • (4)你當前作出的行為是否違反了規則?
  • (5)你的需求是否喝了?你的需求能否實現?
  • (6)這樣幫助你看問題是否對你有所幫助?
  • (7)你會在多大程度上堅持進行指導並改變自己的生活?
  • (8)在謹慎地檢驗了你的需求之後,你認為這個需求是否適宜你和他人的利益考量的?
P(plan):計畫
治療過程中的重要步驟在於幫助來訪者找到可以滿足其需求和願望的方式。一旦來訪者明確了自己希望她的改變,他們一般就已準備去探索其他的可選行為,並能夠為自己制定行動計畫了。如果這個計畫無效,指導師和來訪者將一起對計畫進行修改和重新設計。這個計畫給了來訪者一個新的起點和生活的立足點,但是在需要的時候,來訪者依然可以對計畫進行改變。在這個階段,治療師會持續低鼓勵來訪者接納自己的選擇或行為的結果。一般計畫的特點是:簡單、可達成、可測量、具有持續性、可控以及具備讓來訪者願意執行的特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